主题拓展专练(二) 影响水循环各环节的因素
一、选择题
下图是热带雨林区水循环略图。据此完成1~3题。
1.水汽散失环节形成是因为热带雨林区( )
A.地表径流丰富 B.地下径流匮乏
C.水汽输送强 D.空气湿度大
2.直接造成雨林区土壤养分减少的环节是( )
A.地表径流 B.蒸发(腾)
C.水汽输送 D.水汽散失
3.若雨林遭到严重破坏,则当地( )
A.地表径流增大 B.水汽输送减少
C.地下径流增大 D.植物蒸腾增加
SWAT模型是由美国农业部的农业研究中心开发的分布式水文模型,它可以结合流域内的多种地理空间信息对流域水循环进行模拟,分析并预测如水量、水质、泥沙与杀虫剂的输移等多种水文物理化学过程。绿水流为实际蒸散(发)量、蓝水流为地表径流、壤中流以及地下径流之和,绿水储量为土壤含水量。如图示意SWAT模型中的水文循环过程。据此完成4~6题。
4.若流域内的降水不变,而蓝水流与绿水流显著减少时,流域内( )
A.土壤含水量增多 B.地表径流量增多
C.地下径流量增多 D.水资源总量增多
5.导致流域内蓝水流下降的原因可能是( )
A.气候变化导致降水增多
B.农业生产推广滴灌技术
C.河流变长导致流域变大
D.城市路面采用透水材料
6.为保障流域内蓝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下列措施合理的是( )
A.改良流域土壤结构
B.减少流域绿地面积
C.加强流域水资源管理
D.减少上游地区用水
下图为我国跨流域调水某水源区示意图。该区域水源涵养能力突出,水质优良,承担着向陕西渭河平原(引汉济渭工程)调水的任务。2023年7月16日,引汉济渭工程正式向西安通水。据此完成7~8题。
7.引汉济渭工程主要改变的水循环环节是( )
A.水汽输送 B.下渗
C.地表径流 D.蒸发
8.图中甲地区农业灌溉用水与引汉济渭调水的矛盾突出的季节是( )
A.春季 B.夏季
C.秋季 D.冬季
以色列气候干旱,水资源匮乏,超过一半的国土是沙漠。淡化海水是获取生产和生活用水的重要方式。下图示意以色列早期海水淡化装置的工作原理。据此完成9~10题。
9.装置内淡化出的水滴最先附着在( )
A.玻璃盖层外侧 B.玻璃盖层内侧
C.淡水集水器内 D.塑料槽壁上
10.多孔介质层(由羊毛黏合而成)的作用主要有( )
①增强太阳光照强度 ②阻止水滴降落 ③吸附海水杂质 ④加速海水蒸发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西班牙是欧洲人均水坝数量最多的国家。2022年夏天,西班牙经历多轮热浪,引发干旱,使得西班牙全国水库8月的蓄水量仅为库容的40.4%,比过去十年同一时期的平均蓄水量低20个百分点。下图为西班牙水坝结构示意图。据此完成11~12题。
11.西班牙修建水坝改变的水循环环节主要是( )
A.地表径流 B.地下径流
C.水汽输送 D.降水
12.水库蓄水量减少对周边地区的影响主要是( )
A.地下水位上升 B.植物蒸腾作用增加
C.空气湿度降低 D.降水量大幅度减少
我国气候干旱区,农民在耕作土壤表面铺设10~15厘米的砂石覆盖层,发展农作物种植,形成砂田农业。甲图中数字代表水循环环节,乙图为宁夏砂田景观图。读图完成13~14题。
13.图中( )
A.①代表下渗 B.②代表蒸发
C.③代表地表径流 D.⑤代表水汽输送
14.砂田对水循环环节的影响是( )
A.①减弱 B.②增加
C.④减少 D.⑤减少
二、综合题
15.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乌伦古湖为咸水湖,自20世纪60年代起,乌伦古河流域人口、耕地猛增,乌伦古湖水位下降,湖水水质恶化,而后从额尔齐斯河调水改善乌伦古湖水质。
(1)比较图示两个气象站最大积雪深度的差异并分析其原因。
(2)阿勒泰水文站5~7月降水量增多,但径流量减少,请分析其自然原因。
(3)从水循环的角度分析乌伦古湖成为咸水湖的自然原因。
16.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海绵城市,是新一代城市雨洪管理概念,是指城市能够像海绵一样,在适应环境变化和应对自然灾害等方面具有良好的弹性,下雨时吸水、蓄水、渗水、净水,少雨时能将蓄积的水释放并加以利用。下图示意海绵城市雨水收集利用。
(1)与一般城市相比,海绵城市可利用蓄水池、雨水罐、湿塘、雨水湿地等集蓄雨洪,方便利用。请列举增加降水径流下渗的措施(不少于三项)。
(2)从多年平均状况来看,说明原有城市建设成为海绵城市后水循环环节的变化。
5/5主题拓展专练(二)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D A A A D C C A B D A C B D
15.(1)与阿勒泰气象站相比,森塔斯气象站最大积雪深度较大,出现的时间较迟。
森塔斯气象站海拔较高,对西风气流的抬升作用更明显,降水(雪)量较大;森塔斯气象站海拔较高,气温较低,降雪开始较早,融雪较迟,积雪时间较长,最大积雪深度大,出现时间较迟。(或从阿勒泰气象站的角度回答亦可)
(2)冬季气温在0 ℃以下且降水量较大,累积积雪量大;随着气温回升,5月积雪大量融化,径流量大;6~7月融雪补给锐减,径流量减小;5~7月,气温升高,蒸发量增大。
(3)深居内陆,降水稀少;气候干燥,蒸发旺盛;乌伦古湖为内流湖,乌伦古河带来盐分在湖中不断积累,形成咸水湖。
16.(1)铺设透水砖、修建下沉式绿地、增加植被覆盖率、修建蓄水池等。
(2)海绵城市具有明显的调蓄作用,多雨时可增加下渗,减少地表径流,增加蓄水量,少雨时能将蓄存的水释放,可增加蒸发。因此从多年平均状况来看,城市下渗量增加,蒸发量增加,地表径流量减少,地下径流量增加。
1.D 2.A 3.A [第1题,热带雨林区与相邻陆地存在气流交换,交换过程中,空气湿度大的地区为附近贡献水汽,造成水汽散失,所以水汽散失环节形成是因为热带雨林区空气湿度大,D正确。第2题,地表径流对土壤具有冲刷作用,直接造成土壤养分减少,雨林区尤为明显,A正确。第3题,植被严重破坏,会造成下渗量减少,地表径流增加,地下径流减少,植物蒸腾减弱,A正确。]
4.A 5.D 6.C [第4题,根据SWAT模型可知,流域内水的主要来源为降水,当降水不变时,流域内水资源总量不变,故D错误;材料中说明“绿水流为实际蒸散(发)量,蓝水流为地表径流、壤中流以及地下径流之和”,因此当蓝水流与绿水流都显著下降时,说明地表径流和地下径流减少,B、C错误;而降水不变,蓝水流与绿水流都显著下降,说明绿水储量会增多,即土壤含水量增多,A正确。第5题,流域内蓝水流下降,说明地表径流、壤中流以及地下径流之和减少。因此,本题实际考查的是导致地表径流和地下径流减少的原因。如气候变化引起降水减少,可能导致径流量减少,但降水增多,可能导致径流量增加,蓝水流增加,故A错误;农业生产推广滴灌技术,可以节约用水,提高水资源利用率,可能导致径流量增加,蓝水流增加,故B错误;流域面积变大,河流集水面积增大,可能导致流域内水量增加,蓝水流增加,故C错误;如果将城市硬化路面改为透水性好的材料,可以增加下渗,土壤含水量增加,绿水流储量增加,地表径流减少,蓝水流减少,故D正确。第6题,改良流域土壤结构,会使流域内土壤含水量增加,蓝水流可能减少,A错误;减少流域绿地面积可能会减少下渗,增加地表径流,会加剧水土流失,可能引发环境问题,B错误;上下游的用水应根据实际情况统筹管理,而不是简单地减少上游地区用水,D错误;加强流域水资源管理,可以保障流域内蓝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C正确。]
7.C 8.A [第7题,引汉济渭工程属于跨流域调水,改变的是水循环中的地表径流环节。故选C。第8题,由于甲地区春季农业灌溉用水需求量大,而春季降水量少,上游集水面积小,因此水源供给相对较少,所以春季甲地区农业灌溉用水与引汉济渭调水的矛盾突出。故选A。]
9.B 10.D [第9题,太阳光穿过透明的玻璃盖层,使槽内升温,海水通过多孔介质层蒸发,扩散的蒸汽与玻璃盖层内侧接触时,玻璃盖层内侧受外界温度影响最大,因而造成水汽温度降低,水汽凝结,水滴最先附着在玻璃盖层内侧,B正确。第10题,太阳光照强度的变化取决于太阳高度,与多孔介质层无关,①错误;凝结后的水滴可落在多孔介质层上,多孔介质层无法阻挡水滴降落,②错误;海水通过多孔介质层蒸发,羊毛有一定吸附作用,多孔介质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起到净化海水的作用,③正确;海水通过多孔介质层蒸发,由于是多孔介质,可以扩大蒸发面,可加速海水蒸发,④正确。故选D。]
11.A 12.C [第11题,水坝调节了河流径流时间分配不均的问题,改变的水循环环节主要是地表径流,A正确。第12题,水库蓄水量减少会导致下渗量减少,周边地下水位下降,A错误;水库蓄水量减少不会导致植物蒸腾作用增加,B错误;水库蓄水量减少,水汽蒸发量减少,周边地区的空气湿度降低,C正确;水库蓄水量减少对局部小范围地区的降水量有所影响,但不会导致降水量大幅度减少,D错误。]
13.B 14.D [第13题,根据水循环的相关知识,①从大气水变为地表水,故①为降水,A错误;②从地表水变为大气水,故②为蒸发,B正确;③从地表水变为地下水,故③为下渗,C错误;⑤从地表水变为海洋水,故⑤为地表径流,D错误。故选B。第14题,①为降水,降水受当地气候条件影响,铺设砂石不会对其产生影响,A错误;②为蒸发,由于地表铺设砂石,太阳辐射无法直接被底下土壤吸收,砂石下面土壤温度较低,蒸发减少,且砂石覆盖也会减少蒸发,B错误;砂石相较一般土壤颗粒较粗,颗粒之间缝隙较大,利于地表水下渗,下渗增加,④地下径流也会增加,而⑤地表径流减少,C错误,D正确。]
15.第(1)题,读图可知,森塔斯气象站海拔较高(1 900 m)而阿勒泰气象站海拔较低(735 m)。该地降雪主要由西风从大西洋带来,海拔高的地区抬升作用明显,降雪量大;且海拔越高,气温越低,降雪越早,融雪越迟,积雪时间越长,出现时间较晚。第(2)题,阿勒泰水文站5~7月降水量增多,但径流量减少的自然原因主要从河流补给类型及蒸发量考虑。该地区河流补给类型主要为积雪融水,随着气温升高,5月积雪大量融化,6~7月积雪融化量减小,对于河流补给量减小,5~7月气温高,蒸发量大,导致河流径流量小。第(3)题,乌伦古湖位于内陆地区,距海遥远,降水稀少。河流带来大量盐分,盐分长期积累,使得该湖成为咸水湖。
16.第(1)题,影响下渗的因素包括降雨强度、地表植被覆盖度和植被种类、土壤物理特性等。可以通过改变地表植被和下垫面来增加下渗量,如铺装透水砖、修建下沉式绿地、修建蓄水池等。第(2)题,由材料可知,海绵城市是指城市能够像海绵一样,下雨时吸水、蓄水、渗水、净水,少雨时能将蓄存的水释放并加以利用。因此海绵城市的建设会使得水循环环节中的下渗量增大;由于下渗的水量增大,地表径流减小,地下径流增大;由于海绵城市的建设,城市蓄水能力增强,随之使得蒸发、蒸腾作用加强。
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