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霸笔记:同步精讲】26 第四章 教学活动点拨 讲义--高中地理人教版必修第一册

文档属性

名称 【学霸笔记:同步精讲】26 第四章 教学活动点拨 讲义--高中地理人教版必修第一册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87.9K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人教版(2019)
科目 地理
更新时间 2025-09-06 16:39:42

文档简介

教材P68~69活动
1.提示:气候特点:亚热带季风气候,夏季高温多雨,冬季低温少雨。
地貌特点:位于云贵高原喀斯特地貌中的洼地。
2.提示:基建优势:可利用天然形成的喀斯特洼地,工程开挖量小(成本低)。
3.提示:排水优势:喀斯特地貌区岩石透水性强,有利于地表水向下渗透,利于排水。
教材P73活动
1.提示:此处河谷变宽,河道弯曲,有沙洲和河漫滩分布。
2.提示:沙洲和河谷、河漫滩。
理由:滥砍、滥伐、滥牧导致区域水土流失,泥沙汇入河谷,此处河谷变宽,流速减缓,泥沙堆积,形成沙洲和河漫滩。冬、春季节降水少(冰雪融水也少),河流水位低,沙滩和沙洲裸露,为沙丘的形成提供了沙源。
3.提示:东南风。
教材P79问题研究
资料1 喀斯特峰丛山地的特点
资料分析
1.提示:喀斯特峰丛山地地形崎岖,土层薄,基岩出露,暴雨冲刷力强,水土大量流失后岩石逐渐裸露,容易出现石漠化现象。
2.提示:喀斯特峰丛山地由于岩石裂隙发育,溶洞和地下河广布,地表水沿裂隙流入地下导致地表水缺乏,从而引起晴时“旱”。喀斯特峰丛山地地处亚热带季风气候区,雨量充沛,但地表径流少,且受地形的限制,难以形成流畅的排水系统,所以下雨易“涝”。
资料2 喀斯特峰丛山地生态重建
资料分析
1.提示:在地势平缓的洼地发展粮食种植业;在地势较为平缓的山麓种植经济林;在地势陡峭的山腰种植水土保持林;在山顶处种植水源林。
2.提示:耕地和聚落主要分布在洼地,喀斯特峰丛山地耕地面积小且分散,土层较薄,由于岩石裂隙发育,不易存水,且交通不便,经济发展水平低,生存条件恶劣。同时,异地生态移民有利于保护这里的生态环境,防止产生严重的水土流失。
1/2教材P68~69活动
1.提示:气候特点:亚热带季风气候,夏季高温多雨,冬季低温少雨。
地貌特点:位于云贵高原喀斯特地貌中的洼地。
2.提示:基建优势:可利用天然形成的喀斯特洼地,工程开挖量小(成本低)。
3.提示:排水优势:喀斯特地貌区岩石透水性强,有利于地表水向下渗透,利于排水。
教材P73活动
1.提示:此处河谷变宽,河道弯曲,有沙洲和河漫滩分布。
2.提示:沙洲和河谷、河漫滩。
理由:滥砍、滥伐、滥牧导致区域水土流失,泥沙汇入河谷,此处河谷变宽,流速减缓,泥沙堆积,形成沙洲和河漫滩。冬、春季节降水少(冰雪融水也少),河流水位低,沙滩和沙洲裸露,为沙丘的形成提供了沙源。
3.提示:东南风。
教材P79问题研究
资料1 喀斯特峰丛山地的特点
资料分析
1.提示:喀斯特峰丛山地地形崎岖,土层薄,基岩出露,暴雨冲刷力强,水土大量流失后岩石逐渐裸露,容易出现石漠化现象。
2.提示:喀斯特峰丛山地由于岩石裂隙发育,溶洞和地下河广布,地表水沿裂隙流入地下导致地表水缺乏,从而引起晴时“旱”。喀斯特峰丛山地地处亚热带季风气候区,雨量充沛,但地表径流少,且受地形的限制,难以形成流畅的排水系统,所以下雨易“涝”。
资料2 喀斯特峰丛山地生态重建
资料分析
1.提示:在地势平缓的洼地发展粮食种植业;在地势较为平缓的山麓种植经济林;在地势陡峭的山腰种植水土保持林;在山顶处种植水源林。
2.提示:耕地和聚落主要分布在洼地,喀斯特峰丛山地耕地面积小且分散,土层较薄,由于岩石裂隙发育,不易存水,且交通不便,经济发展水平低,生存条件恶劣。同时,异地生态移民有利于保护这里的生态环境,防止产生严重的水土流失。
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