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25张PPT)
复习建构课
第二章 地球表面形态
知识网络构建
主题探究专攻
外力作用及其空间分布规律和相应的地貌表现
1.不同区域外力作用的表现形式
(1)大尺度区域的主导外力作用
区域 主要外力作用及地貌
干旱、半干旱地区 以风力作用为主,多形成风力侵蚀地貌和风力堆积地貌
区域 主要外力作用及地貌
湿润、半湿润地区 流水作用显著,多形成流水侵蚀地貌和流水堆积地貌
高山地区 多冰川作用,多形成角峰、冰斗、U形谷、冰碛丘陵等地貌
沿海地区 多海浪作用,常见的有海蚀柱、海蚀崖和沙滩等地貌
(2)小尺度区域地貌形态的外力作用
地貌形态 外力作用
高山上的破碎岩石 风化作用
山谷中的碎石 流水的搬运、堆积作用
坡面的沟壑纵横 流水的侵蚀作用
峰林和溶洞 流水的溶蚀作用
沙丘 风力的搬运、堆积作用
海边的嶙峋沿岸 主要为海浪的侵蚀作用
2.同一种外力作用在不同区域形成不同的地貌
外力作用 不同区域地貌类型
流水作用 上游侵蚀,中游搬运,下游堆积。因此,上游多高山峡谷,中游河道变宽,中下游地区多河漫滩平原、河口三角洲、冲积岛等(如下图所示)
外力作用 不同区域地貌类型
冰川作用 高山上侵蚀——冰斗、角峰等;山下堆积——冰碛湖、冰碛垄等
风力作用 在干旱区,以风力侵蚀作用为主,形成风蚀蘑菇、风蚀柱、雅丹地貌;在风力搬运途中,易形成沙尘暴;风力堆积作用下形成沙丘、黄土堆积地貌(如黄土高原)等
1.下图为河流不同河段河床横断面示意图。据此完成(1)~(2)题。
√
(1)A河段河流地貌常表现为V形峡谷,其形成的主要原因是( )
①地势落差大,流水侵蚀作用强 ②河流以向下侵蚀为主,河床不断加深 ③该河段落差小,容易被侵蚀 ④该河段降雨集中,地表径流带来泥沙堆积所致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①③
(2)下列关于河流地貌的形成和分布,表述正确的是( )
A.在BC河段,容易形成曲流
B.在BC河段越靠近上游堆积物的颗粒越小
C.河流中下游都会形成冲积平原
D.冲积扇形成在干支流交汇处
√
(1)A (2)A [第(1)题,A河段位于河流上游,因地势起伏大,河流落差大,流速快,流水侵蚀作用强,且河流上游以下蚀和溯源侵蚀为主,河床不断加深,形成V形谷,①②正确;A河段位于上游的源头,河流落差大,③错误;该河段位于河流上游,以侵蚀作用为主,④错误。故选A。第(2)题,BC段地处河流中下游,地势起伏减小,河流流速相对减慢,河流以侧蚀为主,易出现曲流,A正确;BC段河流越靠近上游,流速越快,挟带泥沙的能力越强,堆积物的颗粒越大,B错误;河流冲积平原由河流挟带的泥沙经堆积作用形成,如果河流挟带的泥沙少,便不易形成冲积平原,C错误;冲积扇形成于河流出山口处,D错误。]
等高线地形图
1.认识等高线地形图
在地图上,把海拔相同的各点连接成线,就是等高线(如下图)。在等高线上标有海拔数值,如100米、200米。等高线可表示地势的高低起伏。等高距是相邻两条等高线的海拔之差。这种用等高线表示地形的地图,就是等高线地形图。
2.等高线的基本特征
(1)同线等高。同一条等高线上的各点等高,并以海平面作为0米。
(2)一般来说,等高距全图一致。等高距是指两条相邻等高线之间的高度差。例如,三条相邻的等高线的海拔分别为500米、600米、700米,则等高距为100米。
(3)等高线是闭合的曲线。无论等高线怎样迂回曲折,它最终是闭合的,但由于受到图幅限制,在一幅图上等高线不一定全部闭合。
(4)两条等高线一般不相交。一般情况下,同一地点不会有两个高度,但在垂直壁立的峭壁悬崖,等高线可能重合。
(5)示坡线表示降坡的方向:示坡线是与等高线垂直相交的短线,总是指向海拔较低的方向,有时也称为降坡线。
3.宏观地貌类型及其特征
等高线图 特征
平原 海拔一般在200米以下,等高线稀疏,地势平坦广阔
丘陵 海拔一般在200~500米之间,相对高度较小,等高线较稀疏,弯曲部分比较和缓
等高线图 特征
山地 海拔一般在500米以上,相对高度较大,等高线密集,河谷转折呈V形
等高线图 特征
盆地 四周等高线较密集,且数值较大,中间等高线较稀疏,且数值较小
等高线图 特征
高原 海拔多在500米以上,顶部为比较宽阔平缓的高地,边缘往往有陡峭的崖壁,等高线四周密集,中间稀疏,数值中部高四周低
4.微观地貌类型及其特征
等高线图(单位:m) 特征 景观图
缓坡 等高线分布稀疏,单位水平距离内的高差较小
陡坡 等高线分布密集,单位水平距离内的高差较大
等高线图(单位:m) 特征 景观图
山脊 等高线弯曲部分由高处向低处凸;中部海拔较两侧高
山谷 等高线弯曲部分由低处向高处凸;中部海拔较两侧低
等高线图(单位:m) 特征 景观图
鞍部 两侧等高线闭合,且数值相等
陡崖 若干条等高线重叠在一起
5.应用等高线地形图分析地貌
地貌类型 等高线图(单位:m) 地貌特征
沙丘 各地点之间高差很小;迎风坡等高线稀疏,背风坡等高线密集
冲积扇 等高线多呈圆弧形,并且上密下疏
地貌类型 等高线图(单位:m) 地貌特征
峡谷地貌 等高线密集且数值差大
2.读某区域等高线地形图,完成(1)~(2)题。
(1)图中地形部位判断正确的是( )
A.①处为山峰 B.②处为山谷
C.③处为山谷 D.④处为鞍部
(2)下列地段中,坡度最陡的是( )
A.①处 B.②处 C.③处 D.④处
(1)C (2)C [第(1)题,读图可知,①处等高线向高处弯曲,可知①处为山谷,A错误;②处等高线向低处弯曲,为山脊,B错误;③处等高线向高处弯曲,为山谷,C正确;④处等高线稀疏且向高处弯曲,为宽谷,D错误。第(2)题,③处等高线最密集,坡度最陡,C正确。]
√
√
THANK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