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霸笔记:同步精讲】15 第三章 复习建构课 课件--高中地理湘教版必修第一册

文档属性

名称 【学霸笔记:同步精讲】15 第三章 复习建构课 课件--高中地理湘教版必修第一册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9.9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湘教版(2019)
科目 地理
更新时间 2025-09-06 16:41:29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55张PPT)
复习建构课
第三章 地球上的大气
知识网络构建
主题探究专攻
对流层中的逆温现象及影响
1.气温垂直递减率的变化
正常情况下,海拔每升高100米,气温约下降0.6 ℃,但在不同的地点和不同的时间,可能会小于0.6 ℃或者大于0.6 ℃,如下图表现为曲线变陡或变缓。在①情况下,大气对流运动强烈;在②情况下,大气的对流运动弱,大气比较稳定。
2.逆温现象
(1)逆温的概念
一般情况下,对流层温度上冷下暖。但在一定条件下,对流层的某一高度有时也会出现气温随高度增加而升高的现象,这种气温逆转的现象我们称之为“逆温”。
(2)逆温的形成
①分类
类型 发生的条件 出现的地区
辐射逆温 经常发生在晴朗无云的夜间,由于地面辐射很强,近地面大气气温迅速下降,而高处大气降温较慢 中高纬度大陆冬季黎明前
平流逆温 暖空气水平移动到冷的地面或气团上 中纬度沿海地区
类型 发生的条件 出现的地区
地形 逆温 主要由地形造成,由于山坡散热快,冷空气沿山坡下沉到谷底,谷底原来较暖的空气被较冷的空气抬挤上升 盆地和谷地的夜间
锋面 逆温 锋面之上的暖气团与锋面之下的冷气团之间温度差异显著 锋面活动地区
②辐射逆温的形成及消失过程图解
(3)逆温的影响
①出现多雾天气。早晨多雾的天气大多与逆温有密切的关系,它使大气能见度降低,给人们的出行带来不便,甚至出现交通事故。
②加剧大气污染。由于逆温现象的存在,空气对流运动受阻,会造成近地面污染物不能及时扩散,从而危害人体健康。
③对航空造成影响。逆温多出现在低空,多雾天气给飞机起降带来不便。如果出现在高空,对飞机飞行极为有利,因为大气以平流运动为主,飞机飞行中不会有较大的颠簸。
1.读某工业区不同时段气温垂直分布图,回答(1)~(2)题。

(1)为减少污染,排污烟囱高度最好不低于(  )
A.300 m     B.200 m
C.100 m   D.50 m
(2)下列时段中,最有利于近地面污染物净化的是(  )
A.19~22时   B.4~7时
C.7~10时   D.13~16时

(1)A (2)D [第(1)题,读图可知,由近地面向上气温逐渐升高,说明出现了逆温现象,图中显示该地逆温层最高在300 m左右,且逆温主要出现在19时至次日10时,因此排污烟囱最好高于300 m。第(2)题,13~16时,近地面大气对流较强,逆温层逐渐消失,利于污染物扩散。]
大气受热原理在生产中的应用——农田覆盖技术
1.覆膜类
2.覆草类
秋冬季节,土壤温度低,作物生长发育迟缓,可利用作物残茬、秸秆覆盖,提高地温,减少水分蒸发,保墒,增加土壤肥力,促进作物生长,且能减少环境污染。但不宜全生长期覆盖,覆草后土壤有机质积累较多,耕层土壤不翻耕,易导致某些病虫害。
覆草类技术的作用原理归纳如下:
3.覆石类
在农田上覆盖一定厚度的砂石,用以栽培粮食、瓜果、蔬菜等作物。覆盖砂石的作用:①保持土壤水分,利于地表水下渗,减少土壤水分蒸发;②白天增温快,夜间降温快,增大气温日较差,有利于作物糖分积累;③砂石风化可以为植物提供微量元素。
覆石类技术的作用原理归纳如下:
2.新疆采用黑白(透明)条带地膜覆盖法种植山葡萄,即在垄中间铺透明塑料薄膜,垄两侧铺黑色塑料薄膜,以提高山葡萄植株成活率和葡萄品质。据此完成(1)~(2)题。

(1)不同颜色的地膜透光性不同,农业生产中白膜、黑膜对大气受热过程的主要影响分别是(  )
A.增强①过程、增强④过程  B.减弱③过程、增强②过程
C.减弱③过程、减弱②过程  D.增强④过程、增强①过程
(2)在山葡萄垄两侧铺黑色塑料薄膜可以(  )
A.提高土壤温度、降低土壤湿度
B.保持水分、抑制杂草滋生
C.增加土壤肥力、提高膜内温度
D.提高温度、增强光合作用

(1)C (2)B [第(1)题,结合材料分析可知,垄中间铺透明塑料薄膜,透明塑料薄膜透光性强,能够减少③地面辐射散失的热量,对垄面起到保温作用;垄两侧铺黑色塑料薄膜,黑色塑料薄膜透光性差,能够减少到达垄两侧的太阳辐射,C正确。第(2)题,黑色塑料薄膜透光性差,在垄两侧铺黑色塑料薄膜,能够减少到达垄两侧的太阳辐射,抑制杂草滋生;另外新疆气候干旱,黑色塑料薄膜也有利于减少水分蒸发,保持土壤中的水分,B正确。黑色塑料薄膜透光性差,不利于提高土壤温度,更不利于增强光合作用,A、D错误。铺黑色塑料薄膜无法增加土壤肥力,C错误。]
一、选择题
黄河,是我国的母亲河。她所流经之地,形成了许多波澜壮阔的自然景观。图1中a、b、c分别为黄河干支流上三处典型地貌景观图,图2为a处河段单侧河岸规律分布的优势植被种群带状空间位置示意图。读图,完成1~3题。
章末综合测评(二) 地球表面形态 地球上的大气
1.a、b、c代表的地貌类型名称分别是(  )
A.曲流 峡谷 河口三角洲    B.曲流 峡谷 冲积扇
C.U形谷 河漫滩 河口三角洲  D.U形谷 冲积扇 河漫滩

2.①、②、③代表的优势植被种群类型依次为(  )
A.草本、灌木、湿生   B.湿生、草本、灌木
C.灌木、草本、湿生   D.灌木、湿生、草本
3.下列关于a处河段的说法,正确的是(  )
A.甲岸为凹岸,水流速度慢
B.甲岸为凸岸,宜建挖砂场
C.乙岸为凹岸,可建深水港
D.乙岸为凸岸,河床坡度缓


1.A 2.C 3.D [第1题,根据图片可知a处地势较平坦,河道弯曲为曲流景观,b处河谷深而狭窄,河谷两岸较陡,为峡谷,c处地势低平,为河口三角洲地貌,A正确。第2题,湿生植被应在位置较低、有可能被洪水淹没的③处;草本植被可能生长在较少被丰水期河水淹没,但地下水位较高的②处;灌木耐旱不耐涝,应分布在较高的位置①处,①、②、③代表的优势植被种群类型依次为灌木、草本、湿生,C正确。第3题,读右图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甲岸为凹岸,是侵蚀岸,水流速度快,河床较陡,可建港,A、B错误;乙岸为凸岸,是堆积岸,河床坡度缓,宜建挖砂场,C错误,D正确。]
下图是某校学生观察地貌绘制的素描图。据此完成4~5题。
4.图中为喀斯特地貌景观的是(  )
A.①   B.②   C.③   D.④
5.图中②地貌的主要特点是(  )
A.地表崎岖,地下多溶洞 B.孤立岩石,上宽下窄
C.垄脊走向与主风向平行 D.沙丘连绵,植被稀疏


4.A 5.C [第4题,读图可知,①奇峰林立、地表崎岖,为喀斯特地貌,②地貌垄脊走向与主风向平行,为雅丹地貌,③为新月形沙丘,④上部宽大,下部窄小,为风蚀蘑菇。故选A。第5题,读图结合上题分析可知,②为雅丹地貌,垄脊走向与主风向平行,C正确。地表崎岖,地下多溶洞,为喀斯特地貌,A错误。孤立岩石,上宽下窄为风蚀蘑菇,B错误。沙丘连绵,植被稀疏是沙丘地貌,D错误。]
我国某区域由于地层岩性、风力剥蚀等因素的影响,雅丹地貌发育。下图示意该区域雅丹空间分布及雅丹体最高点位置。据此完成6~8题。
6.该区域最可能是(  )
A.新疆罗布泊   B.云南大理
C.广东丹霞山   D.黄土高原
7.图示雅丹地貌雅丹体的主要特征是(  )
A.走向分布散乱无序  B.单体东北侧坡度缓
C.垄槽相间,纵列分布  D.奇石峰林,天坑地缝
8.该地貌单体形态特征的形成主要是由于(  )
A.盛行风向单一   B.昼夜温差较大
C.岩石岩性差异   D.植被覆盖状况



6.A 7.C 8.A [第6题,该区域由于地层岩性、风力剥蚀等因素的影响,雅丹地貌发育,说明该地干旱,多大风,所以新疆罗布泊最符合,A正确;云南大理多喀斯特地貌,B错误;广东丹霞山为流水侵蚀地貌(丹霞地貌),C错误;黄土高原地表千沟万壑,为流水侵蚀地貌,D错误。第7题,如图所示,雅丹地貌雅丹体排列有序,A错误;受盛行风的影响,垄槽相间,纵列分布,C正确;由于当地盛行东北风,迎风坡风力强,风沙的侵蚀作用强烈,而背风坡风力减弱,所以迎风坡陡、背风坡缓,导致单体东北侧坡度陡,西南侧坡度缓,B错误;奇石峰林,天坑地缝为喀斯特地貌的特点,D错误。
第8题,图中单体形态的主要特征为东北坡面陡,西南坡面缓,沿一定方向延伸,这是由于当地受东北风影响,盛行风向单一导致的,A正确;昼夜温差大会导致温差风化作用强,但单体没有明显的方位坡向差异,B错误;岩体单体岩性差异小,C错误;当地植被覆盖度低,没有明显的坡向差异,D错误。]
晴朗的天空,喷气式飞机在高空飞行时,机身后边会出现一条或数条长长的“白烟”,这是飞机发动机排出来的高温高湿的废气与周围环境空气混合后(此后称混合气体),水汽凝结而成的特殊云系,称为飞机尾迹。此混合气体能否出现凝结现象取决于环境空气自身的温度、湿度和大气压力。通常只有当环境温度在-41℃~-60℃时,才有可能出现飞机凝结尾迹。飞机尾迹出现的频率和高度有一定的季节差异,且对地球热量平衡产生一定影响。下图为拍摄的飞机尾迹。读图,完成9~11题。
9.1月份,西安上空飞机尾迹出现频率最高的高度大约为(  )
A.3~5千米   B.8~10千米
C.13~15千米   D.18~20千米
10.通常,飞机尾迹层的平均厚度为1~2 km,其下限高度最高的季节是(  )
A.春季  B.夏季  C.秋季  D.冬季
11.交通枢纽城市上空的飞机尾迹多,大量的飞机尾迹对地面城市的热量平衡产生的影响是(  )
A.减少城市上方的云量   B.强烈削减太阳辐射
C.减少对地面辐射的吸收  D.减小地表气温日较差



9.B 10.B 11.D [第9题,根据材料可知,“通常只有当环境温度在-41℃~-60℃时,才有可能出现飞机凝结尾迹”。1月份,秦岭月均温0℃左右,西安位于秦岭北侧,月均温稍低于0℃。按照气温的垂直递减率,每升高千米气温下降6℃,可计算出1月份西安上空7~10千米的高度,温度为-41℃~-60℃。故选B。第10题,根据材料中关于飞机尾迹形成的温度条件可推测,夏季,近地面温度最高,环境温度要达到-41℃~-60℃,海拔要足够高才行,因此飞机尾迹层的下限高度最高。故选B。
第11题,飞机尾迹是水汽凝结而成的特殊云系,大量的飞机尾迹会增加城市上方的云量,A错误。航迹云高而薄,对太阳辐射的削弱有限,可以有效地透过太阳辐射,B错误。航迹云中的水汽能很好地吸收地表放射的红外辐射,产生增温效应,C错误。这些“人造”云的增加,会一定程度上减小地表的气温日较差,D正确。]
大气散射辐射的强度和太阳高度、大气透明度有关。下图为我国某城市大气散射辐射变化图。读图,完成12~13题。
12.有关该城市大气散射辐射强度的叙述,正确的有 (  )
①夏季大于冬季 ②郊区大于城区 ③冬季大于夏季 ④城区大于郊区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13.下列现象与大气散射作用密切相关的有 (  )
①晴天天空多呈蔚蓝色 ②朝霞和晚霞往往呈红色 ③深秋晴天夜里多霜冻 ④雪后晴天阳光特别耀眼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12.B 13.A [第12题,据图可知,北京时间12~14时,太阳高度大,大气散射辐射强,说明大气散射辐射的强度与太阳高度呈正相关,故大气散射辐射强度夏季大于冬季,①正确,③错误。阴天云层厚,大气透明度低,大气散射辐射强,说明大气散射辐射的强度与大气透明度呈负相关;城区比郊区污染严重,大气透明度低,故大气散射辐射强度城区大于郊区,②错误,④正确。故选B。
第13题,在太阳辐射的可见光中,波长较短的蓝光、紫光容易被散射,所以晴天天空多呈现蔚蓝色,①正确;日出和日落的时候,太阳光要穿过较厚的大气层才能到达地面,波长较短的蓝光、青光、紫光大部分已被上层大气散射掉了,到达近地面大气时主要有波长较长的红光、橙光、黄光,故朝霞和晚霞往往呈红色,②正确;秋冬季节出现霜冻,与晴朗的夜间云量少、大气逆辐射弱有关,与大气散射作用无关,③错误;雪后晴天阳光特别耀眼是因为云层少,大气透明度高,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反射、散射、吸收作用弱,④错误。故选A。]
节能建筑是指冬暖夏凉,通风日照合理,从能源使用上耗电、耗气更少,还能隔音降噪的建筑。下图示意拉萨某地节能房(图中甲、乙、丙、丁为可控开关)。据此完成14~15题。
14.白天,节能房中鹅卵石可以(  )
A.减弱大气辐射  B.减弱大气逆辐射
C.增强太阳辐射  D.增强地面辐射
15.从热力环流角度考虑,冬季为了减少屋内耗能应(  )
A.甲、丁打开,乙、丙关闭
B.乙、丙打开,甲、丁关闭
C.甲、乙打开,丙、丁关闭
D.乙、丁打开,甲、丙关闭


14.D 15.D [第14题,鹅卵石比热容较小,白天吸收太阳辐射升温快,能够增强地面辐射,给房内空气供给更多热量,增强大气辐射,包括大气逆辐射,从而加强保温作用,D正确,A、B错误;鹅卵石位于节能房地面,无法影响太阳辐射,C错误。第15题,冬季气温低,为了减少屋内耗能,应使热气流入屋内、冷气排出屋子。白天,鹅卵石升温快,气流受热上升至丙,应关闭丙、打开乙,让热气流入屋内;同时关闭甲,减少室内热气流失;打开丁,让屋内较冷气流流出补充鹅卵石上方流失的气流,气流再受热上升至乙,形成热力环流,减少屋内耗能。故选D。]
二、综合题
16.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河流作用是地球表面最经常、最活跃的外力作用,它贯穿于河流地貌的形成全过程。流水不断以侵蚀、搬运和堆积作用塑造形态各异的河谷和河流地貌。下图为湄公河流域及甲、乙两处河谷形态。
(1)比较甲、乙两处河谷形态差异,并分析原因。
(2)说出丙处地貌名称及形成过程。
(3)分析湄公河上中游修建水库可能给湄公河三
角洲带来的影响。
[解析] 第(1)题,读图可知,甲处流域范围狭窄,该河段流经高山峡谷,流速快,下蚀作用强,河流向下侵蚀,使得河谷形态深而窄,呈V字形;乙处位于河流中下游地区,地势相对平坦,流速慢,下蚀作用减弱,沉积作用和河流的侧蚀加强,使得河谷浅而宽,河谷形态呈U字形。第(2)题,丙处位于河流的入海口附近,河流挟带泥沙到入海口附近,地势平坦,流速减缓,同时受海洋顶托作用,流速进一步减缓,泥沙的搬运能力减弱,泥沙沉积,形成河口三角洲地貌。第(3)题,首先,湄公河上中游修建水库使得泥沙在库区大量沉积,下游地区的水量和输沙量减小,所以三角洲附近泥沙的来源减少,三角洲面积可能萎缩。其次,由于下游河流径流量减小,三角洲地区受海水侵蚀的影响增强,海水入侵可能导致三角洲地区土壤盐碱化加剧。
[答案] (1)甲处河谷深而窄,呈V字形;乙处河谷浅而宽,呈U字形。
原因:甲处河流流经高山峡谷,流速快,下蚀作用强;乙处地形平坦,流速慢,下蚀作用减弱,沉积作用加强。
(2)河口三角洲河流挟带泥沙,搬运至河口;河口地区地形平坦,且受海水顶托,流速减慢,泥沙大量沉积形成三角洲。
(3)下游水量减少,河流挟带的泥沙减少,三角洲面积缩小;海岸受海水入侵增强,可能导致沿海地区土壤盐碱化。
17.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西藏米林县年降水量约400毫米,且集中在6~9月。在该县丹娘乡的雅鲁藏布江北岸山麓,有一个高约百米的沙丘,叫丹娘沙丘,冬春季发育强烈,其沙源主要来自附近河谷中的江心洲。雅鲁藏布江水位季节变化大。下图为丹娘沙丘位置及景观图。
(1)推测:丹娘沙丘所在河谷的主导风向是______;丹娘沙丘表层沉积物颗粒粒径大小的空间分布规律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与其他河谷段相比较,指出江心洲所在河谷段的共同特征,并说明江心洲的成因。
东南风
从东南向西北沉积物颗粒粒
径逐渐变小
(3)说明丹娘沙丘在冬春季发育强烈的原因。
特征:河谷较宽,河道弯曲,谷底平坦;成因:河道弯曲,流速减慢,泥沙沉积形成。
冬春季河流水位低,沙洲出露水的面积大,气候干旱易起沙,东南风挟带沙洲和河滩上的沙粒,受山地阻挡风速减缓,沙丘发育强烈。
[解析] 第(1)题,由材料“西藏米林县年降水量约400毫米,且集中在6~9月”可知,该地降水受来自南面的夏季风影响明显,从地形分析,东部有缺口,有利于印度洋水汽从东南部进入,故推测丹娘沙丘所在河谷段的主导风向为东南风。受东南风影响,风速减慢,丹娘沙丘表层沉积物颗粒粒径大小的空间分布规律是从东南向西北沉积物颗粒粒径逐渐变小。第(2)题,由于江心洲为流水的堆积作用形成的,所在河谷谷底地势较平坦开阔,因此江心洲所在河谷附近的等高线比较稀疏,河道比较弯曲,河流的流速比较缓慢,流水的堆积作用较强,形成江心洲。
第(3)题,每年冬春季节(10月~次年3月)气候干旱,多大风,大风经过地区植被稀少,加上经过江面,受阻挡较少,形成涡旋上升气流,气流挟带沙洲和河滩上的沙粒受江边山地地形阻挡,风速减缓,沙粒堆积于山坡日积月累形成沙丘,沙源主要为来自雅鲁藏布江枯水期出露的河道。
18.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西藏自治区拉萨市,平均海拔约3 650米,全年日照时间在3 000小时以上,素有“日光城”的美誉。近年来,拉萨市大力发展大棚蔬菜种植。拉萨本地蔬菜夏季供应量达到市场的80%,冬季供应量仅占市场的48%。为了促进拉萨大棚种植业发展,山东寿光派技术员到拉萨指导蔬菜种植。下图示意当地蔬菜大棚。
(1)在下图中用箭头补画出A、B两地之间的热力环流。
(2)寿光技术员到拉萨后出门需要做好防晒准备,分析其原因。
(3)技术员指导农民在冬季午后向温室大棚内喷洒适量的水,以抵御严寒保证蔬菜安全过夜。试用大气受热过程的基本原理说明理由。
[解析] 第(1)题,由于大棚内的温室效应,棚内即B地气温高,是低压区,盛行上升气流,棚外即A地,气温低,是高压区,盛行下沉气流,形成顺时针热力环流。第(2)题,拉萨地处青藏高原,海拔高,空气稀薄,云量少,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小,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较强,因此需防晒。第(3)题,冬季温度较低,午后是一天中气温最高的时候,向温室大棚内喷洒适量的水,有利于水分蒸发,随着大棚内空气湿度的增加,可以增强水汽对地面长波辐射吸收的能力,并增强大气逆辐射作用,从而更有助于加强保温作用,提高大棚的利用效率。
[答案] (1)
(2)海拔较高,空气稀薄,大气对太阳辐射削弱作用弱,到达地面太阳辐射强。
(3)此时,温度较高,利于水分蒸发,大棚中空气的湿度增加,水汽对地面长波辐射吸收能力强,并且通过大气逆辐射把热量还给地面,从而起到保温作用(或大气保温作用)。
19.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导致城市热岛现象加剧、热岛强度增大, 给居民生活和城市发展带来巨大影响。城市热岛强度指城区与郊区气温的差值,有明显的日变化和年变化。日变化表现为夜晚强、白天弱,最大值出现在晴朗的夜晚;年变化表现为秋冬季强、夏季弱。下图为某城市热岛环流示意图。
(1)根据所示的信息,用箭头画出图中城市的热岛环流方向。
(2)分析城市热岛强度日最大值一般出现在晴朗夜间的原因。
(3)该城市规划在A、B、C三处中选一处建设排放大量大气污染物的工厂,请选出最适宜的位置,并说明理由。
[解析] 第(1)题,由于市区比郊区温度高,因此市区盛行上升气流,郊区为下沉气流,故近地面气流由郊区流向市区。第(2)题,城市热岛强度日最大值一般出现在晴朗夜间的原因,从市区与郊区温差最大角度回答。第(3)题,为了防止城市大气污染,有大气污染的工厂应该布局在城市热岛环流的范围之外。
[答案] (1)作图如下。
(2)晴朗夜间郊区大气透明度高,大气逆辐射弱,降温迅速;市区大气扩散条件较郊区差,空气中污染物多,大气逆辐射较强,导致市区夜间热量损失慢,降温较慢,气温相对较高;市区与郊区夜间温差大,城市热岛强度大。
(3)适宜建在C处。理由:城市规划时,一般将污染较大的工厂布局在城市热岛环流的范围之外,避免这些工厂排放的大气污染物随城市热岛环流从近地面流向市区。
THANK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