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霸笔记:同步精讲】19 第四章 第二节 第2课时 海水的运动 课件--高中地理湘教版必修第一册

文档属性

名称 【学霸笔记:同步精讲】19 第四章 第二节 第2课时 海水的运动 课件--高中地理湘教版必修第一册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10.1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湘教版(2019)
科目 地理
更新时间 2025-09-06 16:41:29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73张PPT)
第2课时 海水的运动
第四章 地球上的水
第二节 海水的性质和运动
1.理解波浪、潮汐、洋流的概念及分类。
2.联系生产生活实际,说明海水运动对人类活动的影响。
学习目标
对应学生用书第91页
必备知识·自主预习储备
一、波浪
1.类型
(1)风浪:风吹拂海面,引起海水的波动,形成风浪。
(2)涌浪:风浪离开____向远处继续传播的海浪,或风浪区域内的风已平息而________的海浪,称为涌浪。
源地
继续存在
2.影响
(1)塑造____地貌的主要动力。
(2)重要的______资源。
(3)影响海上____、海洋工程、渔业作业等。
(4)巨大波浪对防波堤、港口、码头等__________会造成严重破坏。
微思考 简述我国波浪能利用的前景。
提示:我国海岸线长,波浪能资源较丰富,海岸线曲折,适宜波浪能发电的地点较多;波浪能是可再生、清洁能源。但波浪能密度小,开发利用难度大,发电成本高。
海岸
海洋能
航行
水工建筑物
二、潮汐
1.含义:是指海水在____和太阳引力作用下发生的______涨落现象。白天的海水涨落称为__,夜晚的海水涨落称为__,合称潮汐。
2.影响:蕴藏着极为巨大的能量;____工程、航运交通、____活动、____环境研究与污染治理等,都与潮汐现象密切相关。
微思考 分析我国浙江省潮汐动力资源丰富的原因。
提示:浙江省潮汐动力资源丰富的原因主要是海岸线曲折,潮汐资源丰富;夏季风增强了潮汐的能量;海底较深,海水运动的阻力小。
月球
周期性


海港
军事
近海
三、洋流
1.概念:又称海流,是指海洋中具有相对稳定的流速和流向的______海水运动。
2.分类
3.影响
(1)全球的________,促进了高低纬度间热量的输送和交换,对全球________具有重要意义。
(2)影响流经海区的沿岸____、海洋____分布和____生产、____等。
大规模
大洋环流
热量平衡
气候
生物
渔业
航海
[特别提醒] 暖流的水温不一定比寒流高;温度较流经海区水温高的是暖流,较流经海区水温低的是寒流;
同一纬度的海区,暖流水温高,寒流水温低;不在同一纬度的海区,寒、暖流的水温不能比较高低。
判一判 判断下列说法的正误。
(1)每月的一号和十五号均出现大潮。 (  )
(2)波浪有利于人们出海捕捞。 (  )
(3)潮汐能与波浪能来源相同。 (  )
(4)科隆群岛成为赤道上的“寒冷岛”是因受到赤道逆流的影响。 (  )
×
×
×
×
提示:(1)× 每月农历初一和十五时出现大潮。
(2)× 进行出海捕捞时应避开大的波浪。
(3)× 潮汐能是天体间的引力能,而波浪能来源于太阳辐射能。
(4)× 科隆群岛成为赤道上的“寒冷岛”是因受到秘鲁寒流的影响。
关键能力·情境探究达成
波浪和潮汐
钱塘潮是发生在我国浙江省钱塘江的潮汐现象。钱塘江位于我国浙江省,最终注入东海,在它入海口的海潮即为钱塘潮。钱塘潮天下闻名,每年都有不少游客前来观看这一奇景。海潮到来前,远处先呈现出一个细小的白点,转眼间变成了一缕银线,伴随着一阵阵闷雷般的潮声,白线翻滚而至。几乎不给人们反应的时间,汹涌
澎湃的潮水已呼啸而来,潮峰高达3~5 m,后浪赶前浪,一层叠一层,宛如一条长长的白色带子,大有排山倒海之势。诗云:“钱塘一望浪波连,顷刻狂澜横眼前;看似平常江水里,蕴藏能量可惊天。”民间向来有农历八月十五观赏钱塘潮的习俗。
问题1 (综合思维)分析钱塘潮如此壮观的原因。
提示:①河口呈喇叭形;②农历八月十五前后,日、月、地位于同一条直线上,日月引潮力大;③此时盛行东南风,风力对大潮有助推作用。
问题2 (综合思维)掌握潮汐规律对哪些人类活动有影响?(说出4种人类活动即可)
提示:赶海、游泳、观潮、潮汐发电、海港工程、航运交通、军事活动等。
1.波浪
(1)波浪的成因及影响
主要类型 主要成因及特点 影响
波浪 风吹拂海面引起海水的波动;风速越大,浪高越高,能量越大;风浪传到无风海区或风停息后的余波,称为涌浪;海浪传至浅水区,受海底摩擦作用,能量衰减,出现破碎和倒卷,称为近岸浪或拍岸浪 塑造海岸地貌;是一种重要的海洋能资源;为冲浪运动提供条件;造成的颠簸影响捕捞、航行、勘探及其他海上作业活动
主要类型 主要成因及特点 影响
海啸 海底地震、火山爆发或水下滑坡、坍塌引起海水的波动,并因此形成的巨浪,能量巨大 破坏沿岸基础设施,造成严重的海水侵袭,带来灾难性后果
风暴潮 在强风等作用下,近岸地区海面水位的急剧升降;当强风与海水涨潮同时发生时,海水水位暴涨,风暴潮来势倍增;热带、温带的沿海地区均可受此袭击,能量巨大
(2)对海浪的防御与利用措施
①密切关注海浪预报,合理安排滨海及海上活动。
②发展技术,利用海浪发电。
③选择合适的沿海海域、建设冲浪运动场所。
④通过工程措施和生物措施减缓对海岸的侵蚀,保护海岸。
2.潮汐规律及成因
周期 规律 成因
一天 两次潮涨潮落 在地球上,当某地处于正对或背对月球的位置时,此处的海水被月球引潮力“拉”起来,周围的海水也向此处聚集,形成涨潮。地球自转使得大部分海域海水一天出现两次涨落
周期 规律 成因
一月 两次大潮 注:当月球处于甲、乙位置时,出现大潮 当朔、望日(农历初一、十五)前后时,日、月、地三者大致在同一直线上,日、月引潮力叠加,形成大潮
周期 规律 成因
一月 两次小潮 注:当月球处于丙、丁位置时,出现小潮 当月相处于上弦、下弦(农历初八、二十三前后)时,日地连线与月地连线呈直角,引潮力分散,形成小潮
1.波浪能是一种新能源,我国海域辽阔,波浪能资源丰富。波浪能发电有广阔的发展前景,但目前尚处于试验阶段。下图示意我国渤海海域波浪能流密度的空间分布。读图,
完成(1)~(2)题。
(1)仅考虑发电效率,最适宜建设波浪能发电站
的海域是(  )
A.M   B.N   C.Q  D.K
(2)下列海域冬季波浪能资源最丰富的是(  )
A.M   B.T   C.S   D.Q


(1)D (2)B [第(1)题,读图可知,图中K海域年均波浪能流密度最大,最适宜建设波浪能发电站,故D正确。第(2)题,读图可知,该区域冬季盛行西北风。受西北风影响,陆地的西北岸为迎风岸,风浪较大;陆地的东岸为背风岸,风浪较小。T海域位于陆地的西北岸,冬季波浪能资源最丰富,故B正确。]
2.钱塘江大潮被誉为“天下第一潮”。读杭州湾示意图,回答(1)~(2)题。
(1)与钱塘江潮形成无关的因素是(  )
A.河口形状
B.夏季风
C.月球和太阳对地球的引力
D.地转偏向力

(2)下图是日、地、月运动示意图。甲、乙、丙、丁表示月球绕地球运动的位置。当钱塘江出现大潮时,月球位于(  )
A.甲、乙位置   B.丙、丁位置
C.甲、丙位置     D.乙、丁位置

(1)D (2)C [第(1)题,地转偏向力与钱塘江潮形成无关。第(2)题,当太阳、月球和地球处在同一条直线上时,月球引潮力和太阳的引潮力叠加在一起,形成大潮。当月球、地球和太阳形成直角时,月球和太阳的引潮力相互抵消了一部分,海面的涨落差距减小,形成小潮。]
摩尔曼斯克(位置见下图)地处北纬69°附近,是世界上纬度最高的终年不冻港。
洋流
问题1 (区域认知)摩尔曼斯克是世界上纬度最高的终年不冻港,主要原因是什么?
提示:受北大西洋暖流的影响。
问题2 (区域认知)甲处渔业资源丰富,主要原因是什么?
提示:位于寒暖流交汇的海域。
问题3 (综合思维)古代海上航行的主要动力是什么?
提示:盛行风和洋流。
洋流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影响方面 具体表现 实例
气候 全球 影响 促进高低纬间热量和水分的输送与交换,调节全球热量和水分平衡 低纬度海区温度不会持续升高,高纬度海区温度不会持续降低
大陆 沿岸 暖流增温增湿 北大西洋暖流对西欧温带海洋性气候形成的影响
寒流降温减湿 副热带大陆西岸寒流对荒漠形成的影响
影响方面 具体表现 实例
海洋 生物 寒暖流交汇处,海水受到扰动,将下层营养盐类带到表层,利于浮游生物大量繁殖,为鱼类提供饵料 北海道渔场:日本暖流与千岛寒流交汇
北海渔场:北大西洋暖流与东格陵兰寒流(北冰洋南下冷海水)交汇
纽芬兰渔场:墨西哥湾暖流与拉布拉多寒流交汇
上升流将深层营养物质带到表层形成著名渔场 秘鲁渔场、索马里渔场、本格拉渔场等
影响方面 具体表现 实例
海洋污染 加快净化速度;扩大污染范围 油船泄漏、陆地近海污染
海洋航行 影响航行速度、时间及经济效益 顺洋流加速、逆洋流减速
热带海域寒流流经地区、寒暖流交汇区形成海雾 拉布拉多寒流与墨西哥湾暖流交汇处,海雾较重
洋流从北极挟带冰山南下,对航运不利 拉布拉多寒流常挟带冰山
寒、暖流的判读方法
(1)根据海水等温线的分布规律确定南、北半球
如果海水等温线的数值自北向南逐渐增大,则该海域在北半球,如图甲;如果海水等温线的数值自北向南逐渐减小,则该海域在南半球,如图乙。
甲        乙
(2)根据海水等温线的弯曲方向确定洋流的性质
如果海水等温线向低值凸出(北半球向北,南半球向南),说明洋流水温比流经海区温度高,则洋流为暖流;如果海水等温线向高值凸出(北半球向南,南半球向北),说明洋流水温比流经海区温度低,则该洋流为寒流。如下图:
3.下图为北太平洋表层洋流分布图。读图,完成(1)~(3)题。
(1)下列海水等温线图中,能正确表示图中洋流②的是(  )
A         B
C         D


(2)①②④⑤四支洋流的温度、盐度排序正确的是(  )
A.温度①>②>④>⑤
B.温度①>②>⑤>④
C.盐度①>②>④>⑤
D.盐度①>②>⑤>④
(3)有关图中洋流对地理环境的影响叙述正确的是(  )
A.甲处沿岸核电站排放的核废水可能影响丁处海洋生物
B.乙处最可能形成世界性大渔场
C.洋流丙使沿岸港口封冻期变短
D.我国沿海商船往返美国西海岸均顺洋流②~③~④行驶

(1)A (2)A (3)A [第(1)题,在海水等温线图中,洋流流动方向总是指向等温线凸出的方向。洋流②为暖流,自南向北流动,A正确。第(2)题,①②⑤为暖流,④为寒流,纬度越低,海水温度越高,同纬度暖流流经海区比寒流流经海区温度高,故温度①>②>④>⑤,A正确,B错误;①位于赤道低压区,多对流雨,海水盐度不是最高的,C、D错误。第(3)题,甲处沿岸核电站排放的核废水经过北太平洋暖流可能影响丁处海洋生物,A正确;乙处没有寒暖流交汇,不太可能形成世界性大渔场,B错误;洋流丙是寒流,使沿岸港口封冻期变长,C错误;我国沿海商船去往美国西海岸顺洋流②~③~④行驶,回来不是,D错误。]
必备知识

1.波浪是塑造海岸地貌的主要动力,也是一种重要的海洋能资源。波浪造成的颠簸,对海上航行、海洋工程、渔业作业等都有影响。巨大波浪对防波堤、港口、码头等水工建筑物会造成严重破坏。
2.潮汐蕴藏着极为巨大的能量。海港工程、航运交通、军事活动、近海环境研究与污染治理等,都与潮汐现象密切相关。
必备知识

3.从水温高的海区流向水温低的海区的洋流,叫作暖流。从水温低的海区流向水温高的海区的洋流,叫作寒流。
4.全球的大洋环流,促进了高低纬度间热量的输送和交换,对全球热量平衡具有重要意义。洋流影响流经海区的沿岸气候、海洋生物分布和渔业生产、航海等。
课堂小结

学习效果·随堂评估自测
题组1 波浪
(生活中的地理)冲浪是以波浪为动力的极限运动。波浪的高度要在1米左右,最低不少于30厘米。下图为北半球某热带海域月平均风速变化示意图。读图,完成1~2题。
1.冲浪时人们利用了(  )
A.潮汐的能量   B.洋流的能量
C.波浪的能量   D.海啸的能量
2.该海域海上冲浪最刺激的季节是(  )
A.春季  B.夏季  C.秋季  D.冬季

1.C 2.D [第1题,海上冲浪利用的是波浪的能量。第2题,海上冲浪最刺激的季节应是风浪最大的季节。读图可知,该海域冬季风力最大,波浪最高,故D正确。]

题组2 潮汐
读河北、山东、江苏、浙江四省潮汐动力资源理论蕴藏量统计表,回答3~4题。
省份 平均潮差(米) 年潮汐总能量(亿度/年)
浙江 3.7 1 146
山东 1.5 165
江苏 1.2 101
河北 0.65 2.6
3.中国近海潮差的分布特点是(  )
A.黄海潮差小,东海潮差大
B.夏季潮差小,冬季潮差大
C.北部潮差小,南部潮差大
D.白天潮差小,晚上潮差大
4.四省中,浙江潮汐动力资源最丰富的原因不包括(  )
A.海岸线曲折,潮汐资源丰富
B.夏季风增强了潮汐的能量
C.地转偏向力大,潮汐能丰富
D.海底较深,海水运动的阻力小


3.A 4.C [第3题,四省中,河北临渤海,山东临渤海和黄海,江苏临黄海,浙江临东海。根据表中数据可知,黄海潮差小,东海潮差大,A正确;表中是平均潮差,不能表示潮差季节变化和昼夜变化,B、D错误;山东比江苏位置偏北,但山东潮差大于江苏,C错误。第4题,潮汐能丰富与天体的引潮力有关,与地转偏向力无关,C符合题意。]
题组3 洋流
下图为北美洲局部区域洋流分布示意图,甲、乙均为洋流,丙为世界著名渔场。据此完成5~6题。
5.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甲、乙洋流均是暖流
B.甲、乙洋流均是寒流
C.甲洋流是寒流,乙洋流是暖流
D.甲洋流是暖流,乙洋流是寒流

6.有关甲洋流的影响,正确的是(  )
A.底层海水上泛形成著名渔场丙
B.对沿岸气候有降温减湿作用
C.流经海域盐度高于同纬度海区
D.流经海区生物多样性减少
5.D 6.C [第5题,甲洋流由较低纬流向较高纬为暖流,乙洋流由较高纬流向较低纬为寒流,D正确。第6题,丙渔场是寒暖流交汇形成的,A错误;根据上题分析,甲为暖流,对沿岸有增温增湿作用,流经海域盐度高于同纬度海区,C正确,B错误;暖流不会使流经海区生物多样性减少,D错误。]

[教学活动点拨]
教材P110~111活动
1.(1)地中海是陆间海,被欧、亚、非三大洲包围,海域较封闭。位于中纬度地区大陆西岸的地中海气候区,降水较少,蒸发旺盛,周边较少大河注入。与同纬度大西洋相比,表层海水盐度较高,密度较大。
(2)直布罗陀海峡的两边,大西洋和地中海的海水存在着密度差异,表层海水由大西洋流向地中海,底层海水由地中海流向大西洋。在关闭动力装置的情况下,潜艇应从表层进直布罗陀海峡入地中海,从底层出直布罗陀海峡入大西洋。
2.(1)好望角在非洲西南端,位于大西洋和印度洋两大洋交界处,处于盛行西风带,被广阔的海洋所环绕。
(2)好望角是印度洋与大西洋互通的航道要冲,过往船只多。受两大洋风浪交互影响,其两侧大洋的海浪终年不息。好望角处在盛行西风带上,南半球陆地小而水域辽阔,西风吹过海洋表面受阻挡作用微弱,风力强劲,生成巨浪。终年不息的狂风和巨浪给往来大西洋和印度洋之间的船只带来巨大威胁,所以西方国家常将通过好望角的航线比作“鬼门关”。
3.(1)欧洲鳗鲡如果自东向西径直前往马尾藻海域,要逆着北大西洋暖流游,耗时耗力。而取道南方,朝着亚速尔群岛前进,是顺着洋流游动,省力省时。
(2)科研人员推测的鳗鲡洄游路径合理。从马尾藻海到欧洲,路途遥远。幼鳗游泳能力弱,只有借助北大西洋暖流,才能到达欧洲沿岸。
(3)在北大西洋不同地点,按照自西向东的顺序,采集鳗鲡仔个体,如果个体长度不断增大,说明鳗鲡是借助北大西洋暖流自西向东到达欧洲的。
波浪传播到近岸时,由于水深变浅,波高增大,波长变小,当波高不断增大到极限时,波浪发生倒卷和崩塌,破碎波浪向海岸拍击,这种现象称为拍岸浪。据此完成1~2题。
1.拍岸浪的主要动力来自(  )
A.潮汐   B.盛行风
C.日月引力   D.地球自转
课时分层作业(十三) 海水的运动

2.拍岸浪可能带来的影响有(  )
①破坏水工建筑 ②塑造海岸地貌 ③产生海洋能 ④调节沿岸气候
A. 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③④

1.B 2.A [第1题,拍岸浪主要是波浪,是在盛行风的影响下形成的,与地球自转无关,B正确,D错误;潮汐是由于太阳和月球引力形成的海水周期性涨落,A、C错误。第2题,拍岸浪会破坏水工建筑,①正确;拍岸浪不断塑造海岸地貌,②正确;拍岸浪能量较分散,不易利用,③错误;拍岸浪属于波浪的后期形式,不会调节沿岸气候,④错误。故选A。]
(易错题)潮汐发电是利用涨潮、落潮时水坝两侧形成水位差,潮水流入或流出水坝过程中推动水轮机旋转,从而带动发电机发电。下图为烟台市某海域某日潮汐时刻表变化曲线和某时刻潮汐发电站水位示意图。据此完成3~4题。
3.关于潮汐发电的说法正确的是(  )
①是清洁能源 ②属于太阳辐射能 ③受气候因素影响大 ④发电有周期性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4.该潮汐发电站图中所示水位状态最可能是(  )
A.0时前后   B.7时前后
C.15时前后   D.21时前后


3.B 4.C [第3题,潮汐属于天体引力能,与太阳辐射无关,且属于清洁能源。受海水的周期性涨落影响,利用海水的涨潮和落潮时水坝两侧形成的水位差,潮水流入或流出水坝过程中推动水轮机旋转,从而带动发电机发电,因此与气候因素无关,发电具有周期性。故选B。第4题,读图可知,大海一侧水位高,海湾内水位低,因此是高潮时的水位状态。读图可知,17时前后,潮位最高,因此最可能是15时前后,C正确;0时前后潮位低,大海一侧水位应低,A错误;7时前后和21时前后是落潮时,大海一侧水位在降低,大海与海湾水位差小,不符合图示时刻,B、D错误。]
下图为某海区海水等温线分布图。据此完成5~6题。
5.甲、乙两处海水等温线弯曲是由于受洋流影响,则(  )
A.甲、乙都是暖流
B.甲、乙都是寒流
C.甲是寒流,乙是暖流
D.甲是暖流,乙是寒流
6.下列关于图中丙区域说法正确的是(  )
A.若出现污染,净化速度很快
B.可能形成大渔场
C.会形成水障
D.水温较高


5.D 6.A [第5题,甲、乙两处海水等温线弯曲是由于受洋流影响,甲处等温线凸向低温区,表明甲处洋流由水温高的海区流向水温低的海区,为暖流;乙处等温线凸向高温区,表明乙处洋流由水温低的海区流向水温高的海区,为寒流。第6题,根据上题分析可知,甲为暖流,向北流动;乙为寒流,向南流动。则丙处海水向南北两侧分流,若出现污染,洋流会迅速把污染物向南北两侧输送,因此净化速度很快,A正确;丙区域是寒暖流分流处,不是交汇处,形成大渔场的可能性小,B错误;丙处海水向南北两侧分流,海水运动活跃,不会形成水障(水障一般是指寒暖流交汇处洋流流速受到极大抑制,几乎停滞不前),C错误;读图可知,丙处与东西两侧相比,水温相似,与南侧相比,水温较低,D错误。]
下图中格陵兰岛大部分地区终年被冰雪覆盖,甲、乙分别是北美洲和英国的港口,甲、乙之间的虚线示意航线。经调查发现,沿北美洲和英国之间航线航行的邮船往返航程耗时明显不同。据此完成7~8题。
7.图中最有可能出现冰山的海域在(  )
A.①附近   B.②附近
C.③附近   D.④附近
8.沿甲、乙之间航线航行的邮船往返时间不同主要受(  )
A.波浪的影响   B.暖流的影响
C.海风的影响   D.寒流的影响


7.C 8.B [第7题,根据图示信息可以判断该海域为北大西洋。①附近有自西向东流的北大西洋暖流,②④附近有自南向北流的北大西洋暖流,③附近为自北向南流的拉布拉多寒流,所以③附近最有可能出现来自北冰洋的冰山。第8题,甲、乙之间航线刚好位于北大西洋暖流流经的海域,受其影响,邮船往返航程耗时明显不同。]
9.2023年10月2日(农历八月十八),正是钱塘江潮最大最壮观的时候,它以“滔天浊浪排空来,翻江倒海山为摧”的壮观景象,吸引着人们前往观看。据此回答下列问题。
(1)简述“八月十八潮,壮观天下无”
这一著名水文地理景观的形成原因。
(2)轮船进出港时如何利用潮汐?
(3)简述潮汐对海滩的影响。
[解析] 第(1)题,钱塘潮的形成与特殊的海湾地形、特殊的天文条件及盛行风等有关。第(2)题,利用潮汐的涨落,进、出港均应选择高潮位。第(3)题,潮汐对海滩有冲刷和沉积作用。
[答案] (1)农历八月十八处于天文大潮时期,日月引潮力大,潮差较大;杭州湾呈三角形(喇叭形),口大内小,当潮水从外海涌来时,被不断推高;夏秋季节东南季风盛行,加强了潮势。
(2)进港、出港时选择高潮位;进港时,应选择潮汐上涨时;出港时,应选择潮汐回落时。
(3)在潮流进出海滩的过程中,强潮流冲刷海岸和滩面,弱潮流使泥沙沉积下来抬高和加宽滩面。
下图所示区域在18°S太平洋附近,L示意流经沿岸的洋流。读图,完成10~11题。
10.下图是海洋表层海水温度与洋流关系示意图,图中a、b、c为等温线,a>b>c,箭头表示洋流流向。上图中L处的洋流与下图中所示的洋流相符合的是(  )
A      B      C     D

11.下列对L洋流沿岸地区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
A.沿岸以沙漠为主,植被稀少
B.附近有世界著名的大渔场
C.秘鲁首都是闻名的“无雨城”
D.空气干燥,雨雾很少

10.B 11.D [第10题,由材料可知,图示区域在18°S太平洋附近,L示意流经沿岸的洋流,由所学知识可知,南半球中低纬度大洋环流为逆时针,大洋东部为寒流,洋流流向为自南向北流动,A、C水温由南向北递减,为北半球洋流,不符合题意;B为南半球自南向北流的寒流,符合题意;D由北向南流,为暖流,不符合题意。故选B。第11题,L为南太平洋东侧的秘鲁寒流,沿岸的气候类型是热带沙漠气候,寒流对沿岸气候具有降温减湿的作用;夏季,受沿岸寒流的影响多海雾。故选D。]
离岸流又被称为回落流(下图),其宽度一般不超过10米,长度一般在30~50米之间,有的长达700~800米。离岸流的形成是由于大量海水冲向海岸,遇阻溃散,后续海浪持续推挤,海水只能先沿与海岸平行的方向移动,最终在波浪较小的区域汇集起来,形成一股狭窄而强劲的水流,以垂直或接近垂直于海岸的方向流回外海。离岸流持续时间大约仅有两三分钟,但具有很强的隐蔽性、突发性和不可预见性。据此完成12~13题。
12.形成离岸流的主要动力是(  )
A.月球引力   B.风力
C.重力   D.水的浮力
13.在海边游泳,如何判断自己突遇离岸流及采取的正确自救措施是(  )
A.感觉自己随波浪起伏;首先避免惊慌,然后奋力游向岸边
B.感觉头部被风浪淹没;先垂直于海岸逆流而上,然后登岸
C.发现身体向岸边漂移;先随波逐流,然后全力游向岸边
D.发现身体向外海漂移;先平行海岸游动,伺机游向岸边


12.C 13.D [第12题,根据材料中对离岸流的形成过程的描述可知,其主要动力是重力,月球引力、风力、水的浮力对离岸流形成有一定的影响,但不是主要动力,C正确。第13题,离岸流是以垂直或接近垂直于海岸的方向流回外海的水流,所以在海边游泳时发现身体向外海漂移就是遇到了离岸流,A、B错误;离岸流是狭窄而强劲的水流,如遇到离岸流随波逐流是很危险的,应先平行于海岸游动,再伺机游向岸边进行自救,C错误,D正确。]
14.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潮汐是表层海水周期性的涨落现象。恒河口是世界上最为壮观的三大涌潮区之一,其形成主要受太阳、月球引力的影响,但也与河流入海口独特的自然条件有关。每年6~9月恒河口盛行西南风,河口强涌潮以淡水为主,最高时可达2.5米,
前进速度为每小时30千米。恒河口孟加拉
湾沿岸经济不发达。图1为恒河等高线示意
图,图2为达卡气温变化曲线、降水柱状图。
(1)分析恒河口涌潮现象的成因。
(2)分析每年6~9月恒河口东部强涌潮以淡水为主的原因。
(3)(发散性思维)有专家认为在孟加拉湾沿岸建设大坝利用强涌潮进行发电的难度较大,试说明其理由。
[解析] 第(1)题,恒河口涌潮现象的形成与入海河流流量大、海水顶托作用强、喇叭形的河口形状利于推高潮位、夏秋季节的盛行风推高潮位等因素有关。恒河位于热带季风气候区,径流量较大,入海河口受潮流顶托抬高潮位;恒河河口呈喇叭形,潮水涌入通道由宽变窄,推高潮位;河口夏秋季节的西南季风及飓风助推潮位升高。第(2)题,恒河口处于热带季风气候区,6~9月降水多;恒河口东部河流入海水量大,导致河口海水盐度较低。因而每年6~9月恒河口东部强涌潮以淡水为主。
第(3)题,恒河口两岸距离较远,土质疏松,导致水坝建设工程量大且难度大;同时,当地的气候、涌潮、经济发展水平、与消费市场的距离等也是建设大坝利用强涌潮进行发电的难度较大的主要影响因素。恒河口较宽,水坝建设工程量大;河口地区的孟加拉湾沿岸土质疏松,水坝建设难度大;气候湿热和炎热干燥交替,蚊虫等较多,危害施工人员身体健康;河口强涌潮现象不利于施工;河口强涌潮势力强,破坏力大;修建大坝会破坏河流沿岸沼泽和植被等生态环境;孟加拉国经济发展程度较低,在建设大坝上存在资金、技术等困难;孟加拉湾沿岸经济不发达,建设大坝进行发电距离消费市场远。
[答案] (1)恒河径流量较大,入海河口受潮流顶托抬高潮位;河口呈喇叭形,潮水涌入通道由宽变窄,推高潮位;河口夏秋季节的西南季风及飓风助推潮位升高。
(2)恒河流域6~9月降水多,河流入海水量大,导致河口海水盐度较低。
(3)水坝建设工程量大;河口地区土质疏松,水坝建设难度大;蚊虫等较多,危害施工人员身体健康;河口容易出现涌潮,强涌潮现象不利于施工;河口强涌潮势力强,破坏力大,修建难度大;修建大坝会破坏河流沿岸沼泽和植被等生态环境;该国在建设大坝上存在资金、技术等困难;建设大坝进行发电距离消费市场远。
THANK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