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时分层作业(十六) 光的折射
?题组一 折射定律
1.大气中空气层的密度是随着高度的增加而减小的。从大气外射来的一束阳光,如图所示的四个图中,能粗略表示这束阳光射到地面的路径的是( )
A B
C D
2.如图所示,激光笔发出的一束单色光由空气斜射到水面上的O点时,同时发生折射和反射,若仅减小入射角,则折射光线与反射光线的夹角将( )
A.减小 B.增大
C.不变 D.无法确定
3.在给近视患者验光时,验光师通常会采用棱镜分离法进行双眼平衡检查,即在患者右眼前放置底边向下的三棱镜,左眼前放置底边向上的三棱镜,两眼同时看同一视标时,由于三棱镜的折射作用,两眼看到的视标会分成两部分,验光师通过比较患者看到的两部分视标的清晰度,分析两眼视力的平衡状态。其左眼验光的简化情境图如图所示,有关于患者看到的两部分视标,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两眼看到的视标分成上、下两部分,右眼前看到的是上部视标,左眼前看到的是下部视标
B.两眼看到的视标分成上、下两部分,右眼前看到的是下部视标,左眼前看到的是上部视标
C.两眼看到的视标分成左、右两部分,右眼前看到的是右部视标,左眼前看到的是左部视标
D.两眼看到的视标分成左、右两部分,右眼前看到的是左部视标,左眼前看到的是右部视标
?题组二 折射率
4.(多选)光从空气射入某介质,入射角θ1从零开始增大到某一值过程中,折射角θ2也随之增大,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比值不变
B.比值不变
C.比值是一个大于1的常数
D.比值是一个小于1的常数
5.如图为一用透明材料做成的中心是空腔的球,其中空心部分半径与球的半径之比为1∶3。当细光束以30°的入射角射入球中,其折射光线刚好与内壁相切,则该透明材料的折射率为( )
A. B.1.5 C. D.2
6.由某种透明物质制成的等腰直角棱镜ABO,两腰都为16 cm,且两腰分别与x轴和y轴重合,如图所示,从BO边的C点注视A棱,发现A棱的位置在D点,在C、D两点插上大头针,测出C点的坐标为(0,12),D点的坐标为(9,0),则该透明物质的折射率为( )
A.n= B.n=
C.n= D.n=
7.某透明材料制成的管道的横截面如图所示,a、b为同心圆。用一束单色光P沿与直径AB平行的方向射向管道,光束P进入材料的折射光线恰好与圆a相切,并与直径AB交于A点。已知b的半径是a的两倍,则该材料对单色光P的折射率为( )
A.1.25 B.1.5 C. D.
8.(多选)如图所示,实验室中有一块半圆形玻璃砖,玻璃砖半径为R,圆心为O,MO与直径EF垂直。现有一光源S,同时发出两束光线a、b。光线a射向M点,与OM的夹角为α=60°;光线b射向圆心O,与OM的夹角为θ=30°。已知光线a、b第一次进入玻璃砖后的折射光线平行。则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玻璃砖的折射率为
B.玻璃砖的折射率为
C.两光线第一次在EF上射出的点之间的距离为
D.两光线第一次在EF上射出的点之间的距离为
9.如图所示为一正六边形冰晶截面,边长为l。一束紫光由AF中点处射到冰晶上,θ1为冰晶上的入射角,θ2为经过第一个界面的折射角,θ3为光离开冰晶的折射角,其中θ1=θ3=60°。若将紫光改为红光,光线仍可从BC边上射出。已知光在真空中的速度为c,则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冰晶对紫光的折射率为
B.紫光在冰晶中的传播时间为
C.在冰晶内红光的传播速度比紫光的传播速度小
D.在冰晶内红光的波长比紫光的波长长
10.如图所示,一个小孩站在宽为6 m的河岸边,他的正对岸边有一颗树,树顶高出河面3 m,树的正下方河底有一石块,小孩向河面看去,同时看到树顶和石块的像,而且石块的像和树顶的像重合。若小孩眼睛离河面高为1.5 m,河水的折射率为,求河水的深度h(结果保留2位有效数字)。
1 / 1课时分层作业(十六)
1.B [由题意知,高度下降,空气对光的折射率变大,所以当光从大气外射来时,入射角大于折射角,故选B。]
2.B [若入射角由θ减小了Δθ,则反射角也减小了Δθ,折射角也相应减小,由几何知识可知折射光线与反射光线的夹角将增大。故选B。]
3.A [
如图为左眼三棱镜对光线的折射光路图,三棱镜使光线向底边偏折,人眼看到像点S′在物点S的下方,所以,两眼看到的视标分成上、下两部分,右眼前看到的是上部视标,左眼前看到的是下部视标。故选A。]
4.BC [由折射定律可得n=,由于折射率不变,比值不变,故A错误,B正确;由于介质折射率n>1,所以>1,故C正确,D错误。故选BC。]
5.B [
如图结合题意知折射角的正弦值sin r=,根据折射定律可得该透明材料的折射率n==1.5,故选B。 ]
6.A [
作出光路图如图所示,由几何关系得sin i=sin ∠ODC==0.8,sin r=sin ∠CAO==0.6,故n=,故A正确。]
7.D [
连线如图所示,已知b的半径是a的两倍,且根据几何关系可知,光线入射点与O点、B点组成正三角形,所以P光线入射角为60°,折射角为30°,折射率为n=,故选D。]
8.BD [
因为光线a、b第一次进入玻璃砖后的折射光线平行,则光路如图所示,则射到M点的光线a的折射角为β=θ=30°,入射角为α=60°,折射率n=,选项A错误,B正确;由光路图可知,两光线第一次在EF上射出的点之间的距离为d=R tan 30°=,选项C错误,D正确。]
9.C [由几何知识可知θ2=30°,冰晶对紫光的折射率为n=,故A正确,与题意不符;由几何知识可知紫光在冰晶中的光程为s=l,传播的速度为v=, 传播的时间为t=,联立解得t=,故B正确,与题意不符;根据光在介质中传播速度与折射率的关系v=可得,红光的频率比紫光小,红光的折射率比紫光小,红光在冰晶中的传播速度比紫光大,故C错误,与题意相符;根据v=fλ,v=,联立可得λ=,红光的频率比紫光小,红光的折射率比紫光小,则在冰晶内红光的波长比紫光的波长长,故D正确,与题意不符。故选C。]
10.解析:根据题意作出光路图如图所示,由图得n=
由几何关系得1.5tan i m+3tan i m=6 m
解得tan i=,则sin i=
P点至小孩对岸的距离为3tan i m=4 m,则sin r=
联立解得h≈5.3 m。
答案:5.3 m
1 /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