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霸笔记:同步精讲】课时分层作业13 海水的运动(含答案)--高中地理湘教版必修第一册

文档属性

名称 【学霸笔记:同步精讲】课时分层作业13 海水的运动(含答案)--高中地理湘教版必修第一册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849.7K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湘教版(2019)
科目 地理
更新时间 2025-09-06 16:52:06

文档简介

课时分层作业(十三) 海水的运动
波浪传播到近岸时,由于水深变浅,波高增大,波长变小,当波高不断增大到极限时,波浪发生倒卷和崩塌,破碎波浪向海岸拍击,这种现象称为拍岸浪。据此完成1~2题。
1.拍岸浪的主要动力来自(  )
A.潮汐   B.盛行风
C.日月引力   D.地球自转
2.拍岸浪可能带来的影响有(  )
①破坏水工建筑 ②塑造海岸地貌 ③产生海洋能
④调节沿岸气候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③④
(易错题)潮汐发电是利用涨潮、落潮时水坝两侧形成水位差,潮水流入或流出水坝过程中推动水轮机旋转,从而带动发电机发电。下图为烟台市某海域某日潮汐时刻表变化曲线和某时刻潮汐发电站水位示意图。据此完成3~4题。
3.关于潮汐发电的说法正确的是(  )
①是清洁能源 ②属于太阳辐射能 ③受气候因素影响大 ④发电有周期性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4.该潮汐发电站图中所示水位状态最可能是(  )
A.0时前后   B.7时前后
C.15时前后   D.21时前后
下图为某海区海水等温线分布图。据此完成5~6题。
5.甲、乙两处海水等温线弯曲是由于受洋流影响,则(  )
A.甲、乙都是暖流
B.甲、乙都是寒流
C.甲是寒流,乙是暖流
D.甲是暖流,乙是寒流
6.下列关于图中丙区域说法正确的是(  )
A.若出现污染,净化速度很快
B.可能形成大渔场
C.会形成水障
D.水温较高
下图中格陵兰岛大部分地区终年被冰雪覆盖,甲、乙分别是北美洲和英国的港口,甲、乙之间的虚线示意航线。经调查发现,沿北美洲和英国之间航线航行的邮船往返航程耗时明显不同。据此完成7~8题。
7.图中最有可能出现冰山的海域在(  )
A.①附近   B.②附近
C.③附近   D.④附近
8.沿甲、乙之间航线航行的邮船往返时间不同主要受(  )
A.波浪的影响   B.暖流的影响
C.海风的影响   D.寒流的影响
9.2023年10月2日(农历八月十八),正是钱塘江潮最大最壮观的时候,它以“滔天浊浪排空来,翻江倒海山为摧”的壮观景象,吸引着人们前往观看。据此回答下列问题。
(1)简述“八月十八潮,壮观天下无”这一著名水文地理景观的形成原因。
(2)轮船进出港时如何利用潮汐?
(3)简述潮汐对海滩的影响。
下图所示区域在18°S太平洋附近,L示意流经沿岸的洋流。读图,完成10~11题。
10.下图是海洋表层海水温度与洋流关系示意图,图中a、b、c为等温线,a>b>c,箭头表示洋流流向。上图中L处的洋流与下图中所示的洋流相符合的是(  )
A     B     C     D
11.下列对L洋流沿岸地区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
A.沿岸以沙漠为主,植被稀少
B.附近有世界著名的大渔场
C.秘鲁首都是闻名的“无雨城”
D.空气干燥,雨雾很少
离岸流又被称为回落流(下图),其宽度一般不超过10米,长度一般在30~50米之间,有的长达700~800米。离岸流的形成是由于大量海水冲向海岸,遇阻溃散,后续海浪持续推挤,海水只能先沿与海岸平行的方向移动,最终在波浪较小的区域汇集起来,形成一股狭窄而强劲的水流,以垂直或接近垂直于海岸的方向流回外海。离岸流持续时间大约仅有两三分钟,但具有很强的隐蔽性、突发性和不可预见性。据此完成12~13题。
12.形成离岸流的主要动力是(  )
A.月球引力   B.风力
C.重力   D.水的浮力
13.在海边游泳,如何判断自己突遇离岸流及采取的正确自救措施是(  )
A.感觉自己随波浪起伏;首先避免惊慌,然后奋力游向岸边
B.感觉头部被风浪淹没;先垂直于海岸逆流而上,然后登岸
C.发现身体向岸边漂移;先随波逐流,然后全力游向岸边
D.发现身体向外海漂移;先平行海岸游动,伺机游向岸边
14.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潮汐是表层海水周期性的涨落现象。恒河口是世界上最为壮观的三大涌潮区之一,其形成主要受太阳、月球引力的影响,但也与河流入海口独特的自然条件有关。每年6~9月恒河口盛行西南风,河口强涌潮以淡水为主,最高时可达2.5米,前进速度为每小时30千米。恒河口孟加拉湾沿岸经济不发达。图1为恒河等高线示意图,图2为达卡气温变化曲线、降水柱状图。
(1)分析恒河口涌潮现象的成因。
(2)分析每年6~9月恒河口东部强涌潮以淡水为主的原因。
(3)(发散性思维)有专家认为在孟加拉湾沿岸建设大坝利用强涌潮进行发电的难度较大,试说明其理由。
1/1课时分层作业(十三)
1 2 3 4 5 6 7 8 10 11 12 13
B A B C D A C B B D C D
9.(1)农历八月十八处于天文大潮时期,日月引潮力大,潮差较大;杭州湾呈三角形(喇叭形),口大内小,当潮水从外海涌来时,被不断推高;夏秋季节东南季风盛行,加强了潮势。
(2)进港、出港时选择高潮位;进港时,应选择潮汐上涨时;出港时,应选择潮汐回落时。
(3)在潮流进出海滩的过程中,强潮流冲刷海岸和滩面,弱潮流使泥沙沉积下来抬高和加宽滩面。
14.(1)恒河径流量较大,入海河口受潮流顶托抬高潮位;河口呈喇叭形,潮水涌入通道由宽变窄,推高潮位;河口夏秋季节的西南季风及飓风助推潮位升高。
(2)恒河流域6~9月降水多,河流入海水量大,导致河口海水盐度较低。
(3)水坝建设工程量大;河口地区土质疏松,水坝建设难度大;蚊虫等较多,危害施工人员身体健康;河口容易出现涌潮,强涌潮现象不利于施工;河口强涌潮势力强,破坏力大,修建难度大;修建大坝会破坏河流沿岸沼泽和植被等生态环境;该国在建设大坝上存在资金、技术等困难;建设大坝进行发电距离消费市场远。
1.B 2.A [第1题,拍岸浪主要是波浪,是在盛行风的影响下形成的,与地球自转无关,B正确,D错误;潮汐是由于太阳和月球引力形成的海水周期性涨落,A、C错误。第2题,拍岸浪会破坏水工建筑,①正确;拍岸浪不断塑造海岸地貌,②正确;拍岸浪能量较分散,不易利用,③错误;拍岸浪属于波浪的后期形式,不会调节沿岸气候,④错误。故选A。]
3.B 4.C [第3题,潮汐属于天体引力能,与太阳辐射无关,且属于清洁能源。受海水的周期性涨落影响,利用海水的涨潮和落潮时水坝两侧形成的水位差,潮水流入或流出水坝过程中推动水轮机旋转,从而带动发电机发电,因此与气候因素无关,发电具有周期性。故选B。第4题,读图可知,大海一侧水位高,海湾内水位低,因此是高潮时的水位状态。读图可知,17时前后,潮位最高,因此最可能是15时前后,C正确;0时前后潮位低,大海一侧水位应低,A错误;7时前后和21时前后是落潮时,大海一侧水位在降低,大海与海湾水位差小,不符合图示时刻,B、D错误。]
5.D 6.A [第5题,甲、乙两处海水等温线弯曲是由于受洋流影响,甲处等温线凸向低温区,表明甲处洋流由水温高的海区流向水温低的海区,为暖流;乙处等温线凸向高温区,表明乙处洋流由水温低的海区流向水温高的海区,为寒流。第6题,根据上题分析可知,甲为暖流,向北流动;乙为寒流,向南流动。则丙处海水向南北两侧分流,若出现污染,洋流会迅速把污染物向南北两侧输送,因此净化速度很快,A正确;丙区域是寒暖流分流处,不是交汇处,形成大渔场的可能性小,B错误;丙处海水向南北两侧分流,海水运动活跃,不会形成水障(水障一般是指寒暖流交汇处洋流流速受到极大抑制,几乎停滞不前),C错误;读图可知,丙处与东西两侧相比,水温相似,与南侧相比,水温较低,D错误。]
7.C 8.B [第7题,根据图示信息可以判断该海域为北大西洋。①附近有自西向东流的北大西洋暖流,②④附近有自南向北流的北大西洋暖流,③附近为自北向南流的拉布拉多寒流,所以③附近最有可能出现来自北冰洋的冰山。第8题,甲、乙之间航线刚好位于北大西洋暖流流经的海域,受其影响,邮船往返航程耗时明显不同。]
9.第(1)题,钱塘潮的形成与特殊的海湾地形、特殊的天文条件及盛行风等有关。第(2)题,利用潮汐的涨落,进、出港均应选择高潮位。第(3)题,潮汐对海滩有冲刷和沉积作用。
10.B 11.D [第10题,由材料可知,图示区域在18°S太平洋附近,L示意流经沿岸的洋流,由所学知识可知,南半球中低纬度大洋环流为逆时针,大洋东部为寒流,洋流流向为自南向北流动,A、C水温由南向北递减,为北半球洋流,不符合题意;B为南半球自南向北流的寒流,符合题意;D由北向南流,为暖流,不符合题意。故选B。第11题,L为南太平洋东侧的秘鲁寒流,沿岸的气候类型是热带沙漠气候,寒流对沿岸气候具有降温减湿的作用;夏季,受沿岸寒流的影响多海雾。故选D。]
12.C 13.D [第12题,根据材料中对离岸流的形成过程的描述可知,其主要动力是重力,月球引力、风力、水的浮力对离岸流形成有一定的影响,但不是主要动力,C正确。第13题,离岸流是以垂直或接近垂直于海岸的方向流回外海的水流,所以在海边游泳时发现身体向外海漂移就是遇到了离岸流,A、B错误;离岸流是狭窄而强劲的水流,如遇到离岸流随波逐流是很危险的,应先平行于海岸游动,再伺机游向岸边进行自救,C错误,D正确。]
14.第(1)题,恒河口涌潮现象的形成与入海河流流量大、海水顶托作用强、喇叭形的河口形状利于推高潮位、夏秋季节的盛行风推高潮位等因素有关。恒河位于热带季风气候区,径流量较大,入海河口受潮流顶托抬高潮位;恒河河口呈喇叭形,潮水涌入通道由宽变窄,推高潮位;河口夏秋季节的西南季风及飓风助推潮位升高。第(2)题,恒河口处于热带季风气候区,6~9月降水多;恒河口东部河流入海水量大,导致河口海水盐度较低。因而每年6~9月恒河口东部强涌潮以淡水为主。第(3)题,恒河口两岸距离较远,土质疏松,导致水坝建设工程量大且难度大;同时,当地的气候、涌潮、经济发展水平、与消费市场的距离等也是建设大坝利用强涌潮进行发电的难度较大的主要影响因素。恒河口较宽,水坝建设工程量大;河口地区的孟加拉湾沿岸土质疏松,水坝建设难度大;气候湿热和炎热干燥交替,蚊虫等较多,危害施工人员身体健康;河口强涌潮现象不利于施工;河口强涌潮势力强,破坏力大;修建大坝会破坏河流沿岸沼泽和植被等生态环境;孟加拉国经济发展程度较低,在建设大坝上存在资金、技术等困难;孟加拉湾沿岸经济不发达,建设大坝进行发电距离消费市场远。
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