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霸笔记:同步精讲】课时分层作业11 波的形成(含答案)--高中人教版物理选择性必修第一册

文档属性

名称 【学霸笔记:同步精讲】课时分层作业11 波的形成(含答案)--高中人教版物理选择性必修第一册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414.9K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人教版(2019)
科目 物理
更新时间 2025-09-06 16:45:27

文档简介

课时分层作业(十一) 波的形成
?题组一 波的形成
1.一列波沿一条长绳传播,当波源突然停止振动时(  )
A.所有质点都立即停止运动
B.已经振动的质点继续振动,尚未振动的质点不会振动
C.离波源近的质点先停止振动,然后才是远的质点停止振动
D.离波源远的质点先停止振动,然后才是近的质点停止振动
2.(多选)如图所示,手持较长软绳端点O以周期T在竖直方向上做简谐运动,带动绳上的其他质点振动,形成简谐波,该波沿水平方向传播。绳上有另一质点P(图中未画出),t=0时,O点位于最高点,P点位于最低点,则(  )
A.t=时,P点位于平衡位置
B.t=时,P点的速度方向水平向右
C.P点的起振方向与O点的起振方向相反
D.P点的起振方向与O点的起振方向相同
?题组二 横波和纵波
3.有关纵波与横波,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对于纵波,质点的振动方向与波的传播方向一定相同
B.对于横波,质点的振动方向与波的传播方向垂直
C.纵波的质点可以随波迁移,而横波的质点不能
D.横波只能在固体中传播,纵波只能在液体、气体中传播
4.如图所示,一群学生在玩“人浪”游戏。学生手挽手排成一行,从左边第一位同学开始,周期性地“下蹲、起立”,呈现类似波浪的效果。则(  )
A.“人浪”是纵波
B.学生“下蹲、起立”的动作越频繁,“人浪”传播的速度一定越快
C.当“人浪”向右传播时,学生随“人浪”向右移动
D.“人浪”传播的是“下蹲、起立”这种运动形式
?题组三 机械波
5.如图所示,某个手机充电时打入电话,手机开始振动,频率为f1,发现在插座附近的充电线A位置也在振动,频率为f2。则f1和f2的大小关系以及判断的依据最合理的是(  )
A.f1>f2,机械波的传播规律
B.f1= f2,机械波的传播规律
C.f1>f2,简谐振动的规律
D.f1= f2,简谐振动的规律
6.一个小石子投向平静的湖面中心,会激起一圈圈波纹向外传播,如果此时水面上有一片树叶,下列对树叶运动情况的叙述正确的是(  )
A.树叶渐渐飘向湖心
B.树叶渐渐飘向湖边
C.树叶在原处振荡
D.树叶沿着波纹做圆周运动
7.如图所示,0,1,2,…,9为弹性介质中间隔相等的若干连续质点,t=0时刻,0点从平衡位置开始向上做简谐运动,当0点第1次达到正向最大位移处时,2点开始振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2点开始振动的方向向下
B.经过一段时间,1点运动到5点的位置
C.9点开始振动后,其振动情况与1点完全相同
D.0点的振动频率大于后面所有点的振动频率
8.(多选)一列横波沿绳子向右传播,传播过程无能量损失,某时刻绳子形成如图所示的凹凸形状。对此时绳上A、B、C、D、E、F六个质点,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它们的振幅相同
B.质点D和F的速度方向相同
C.从此时算起,质点B比C先回到平衡位置
D.从此时算起,质点E比F先到达波峰
9.(多选)如图所示,这是一列波在某时刻的波形图,a、b、c、d为介质中的四个质点,a在波峰,d在波谷,c在平衡位置,b的位移大小等于振幅的一半,四个质点的加速度大小分别为aa、ab、ac、ad,它们的速度大小分别为va、vb、vc、vd,则(  )
A.acab>aa=ad
C.va=vd>vb>vc   D.va=vd10.如图所示,小鸭A(视为质点)在平静的河道内靠近岸边戏水,在水面上引起一列稳定的简谐水波,B为岸边的一点,已知P点为小鸭A和B点连线的中点,忽略传播时能量的衰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P点与B点的振动频率相同
B.P点将随水波运动到B点
C.P点与B点的振动方向一定相同
D.P点的振幅一定大于B点的振幅
11.如图所示是某绳波形成过程的示意图,1、2、3、4、…为绳上的一系列等间距(间距为a)的质点,绳处于水平方向。质点1在外力作用下沿竖直方向做简谐运动,带动2、3、4、…各个质点依次上下振动,把振动从绳的左端传到右端。t=0时质点1开始竖直向上运动,经过四分之一周期,质点5开始运动。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t=时质点5的运动方向向下
B.t=时质点8的加速度方向向上
C.t=时质点12的运动方向向下
D.t=T时质点17开始运动
12.细绳的一端在外力作用下从t=0时刻开始做简谐运动,激发出一列横波。在细绳上选取15个点,图中甲为t=0时刻各点所处的位置,乙为t=时刻的波形图(T为波的周期),在丙中画出t=时刻的波形图。
1 / 1课时分层作业(十一)
1.C [当波源突然停止振动时,由于波是质点间相互带动传播的,同时后一个质点比前一个质点滞后,所以离波源近的质点先停止振动,然后才是远的质点停止振动,波的形式仍在质点的振动下传播,最终所有质点停止振动,故A、D错误,C正确;波源突然停止振动时,已经振动的质点继续振动,后面尚未振动的质点也将在前面质点的带动下振动,故B错误。]
2.AD [时,P点从最低点经历个周期后回到平衡位置,故A正确;t=时,P点的速度方向向上,向平衡位置移动,故B错误;每一个质点的起振方向都跟波源的起振方向相同,故C错误,D正确。故选AD。]
3.B [纵波质点的振动方向与传播方向在一条直线上,方向并不一定相同,故A项错误;质点的振动方向与波的传播方向垂直的波是横波,故B项正确;机械波的质点只是在其平衡位置附近做简谐运动,并不随波迁移,无论横波和纵波都是这样,故C项错误;横波只能在固体中传播,纵波可在固体、液体和气体中传播,故D项错误。]
4.D [学生“下蹲、起立”时身体的运动方向与“人浪”传播的方向垂直,则可知“人浪”是横波,故A错误;“人浪”传播的速度快慢与学生“下蹲、起立”的动作频率无直接关系,故B错误;学生只在自己所站位置“下蹲、起立”,并不会随波移动,故C错误;“人浪”传播的是“下蹲、起立”这种运动形式,故D正确。故选D。]
5.B [手机是振源,振动沿着充电线向外传播形成机械波,机械波的频率等于振源的频率,B正确,A、C、D错误。故选B。]
6.C [一个小石子投向平静的湖面中心,激起水波向外传播,水面上各质点在原位置附近振动,既不向外迁移,也不会向中心运动,更不会沿着波纹做圆周运动,故C正确。]
7.C [波传播过程中各质点的起振方向与波源的起振方向相同,0点从平衡位置开始向上做简谐运动,故2点开始振动的方向向上,A错误;做简谐运动的质点仅在各自的平衡位置附近振动,不会随波迁移,故1点不会运动到5点的位置,B错误;当0点第1次达到正向最大位移处时,2点开始振动,可知0点到2点的相位差为,各点间的间隔相等,故9点与1点的相位差为2π,则9点开始振动后,其振动情况与1点完全相同,C正确;机械波在传播的过程中,所有质点的振动频率都与波源的频率相同,D错误。]
8.ACD [波源振动时,绳上各质点通过相互间的弹力作用跟着做受迫振动,不考虑传播中的能量损耗时,各质点的振幅均相同,选项A正确;波传播时,离波源远的质点的振动落后于离波源近的质点的振动,并跟随着离波源近的质点振动,由题图可知,波源在左端,因此,质点D跟随离波源近的质点C正向上运动,质点F跟随离波源近的质点E正向下运动,两者速度方向相反,选项B错误;由于此时B、C两质点都向上运动,B比C先到最大位移处,故质点B比C先回到平衡位置,选项C正确;同理知,选项D正确。]
9.AD [由简谐运动的特点可知,位移越大,加速度越大,速度越小,故质点a与质点d的加速度最大,质点c的加速度最小,而质点c的速度最大,质点a和质点d速度最小,A、D正确,B、C错误。]
10.A [水面上形成的是一列稳定的简谐水波,所有质点的振动频率均相等,均等于波源的频率,即P点与B点的振动频率相同,故A正确;机械波在传播的过程中,质点在各自平衡位置附近振动,质点并不随波迁移,即P点不会随水波运动到B点,故B错误;根据振动规律可知,简谐水波中的各个质点的振动方向呈现周期性的变化,故C错误;一列稳定的简谐水波中,各个质点的振幅相等,即P点的振幅等于B点的振幅,故D错误。故选A。]
11.D [经过时,质点1从平衡位置运动到波峰,由于后一个质点重复前一个质点的振动,且质点1开始振动时是从平衡位置开始向上振动,故质点5开始振动时也是由平衡位置开始向上振动,故A错误;振动从质点1传播到质点5经过,质点1和质点5之间的距离为质点1到质点8的距离为λ,所以波从质点1传到质点8所需时间为T,开始时质点8向上振动,故在t=时质点8已振动了T,即质点8在从平衡位置向波峰的运动过程中,根据a=-得加速度方向向下,故B错误;质点1和质点12之间的距离为,在t=T时刻,质点12已运动了开始时质点12向上振动,故在t=T时刻,质点12的运动方向向上,故C错误;一个周期内振动的距离等于一个波长,则知t=T时质点17开始运动,故D正确。故选D。]
12.解析:机械波在传播过程中,介质中的质点都在各自的平衡位置附近振动,时间依次滞后,从题中波形图上可以看出,在t=时刻,第4个质点刚开始振动,则在t=时刻,第10个质点刚开始振动,此时第4个质点又振动了的时间回到了自己的平衡位置,第1个质点到达下方最大位移处,新的波形如图所示。
答案:见解析图
1 /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