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 散文诗二首
23min
1. (2024徐州铜山期中)七(1)班班刊《悟亲情》栏目收到小文同学的投稿,请你参与修改稿件。
编者按:母爱是一眼清清的泉,洁净而澄澈;母爱是一条长长的路,延绵而顺畅;____________________。谁能说母爱不是最伟大的呢?
母爱是冰心眼中荷叶对雨中红莲的欹斜和荫蔽,是泰戈尔耳畔“你到哪里去了”的焦急和A________(嗔怒 愠怒),是史铁生笔下北海菊花的烂漫和深沉。史铁生双腿瘫痪后,母亲将全部精力倾注在他身上。她以前精心侍弄的花都死了,常常肝疼得整宿整宿翻来fù去地睡不了觉,但始终无怨无悔。她几次三番B________(恳求 央求)儿子去北海看花,可是花还未看便与儿子诀别了。史铁生深深地认识到唯有“好好儿活”才能补充人生的遗憾。俗话说“子欲养而亲不待”,细思量,能听到母亲的xù叨该是一件多么幸福的事啊!
(1) 写出稿件中小文用拼音代写的两处汉字,依次是________、________。
(2) 编辑对稿件A、B处的用词有争议,请你从括号内选择恰当的词语填写在横线上。
(3) 编辑认为稿件中画线句有语病,请把修改后的句子写下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 编辑建议在本栏目的“编者按”的横线处补写一个句子,使之构成排比句,要求保持句意连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下列填入语段空白处的句子,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 )
岳母刺字,孟母三迁,__________;乌鸦反哺,羔羊跪乳,__________ ;游子远行,万水千山,__________。伟大的母亲之爱,永远流淌在我们的心中,激励一生,相伴终生。
①恩情似海,永铭心间
②母爱如山,亘古不变
③慈母心牵,春晖延绵
A. ②①③ B. ①②③
C. ②③① D. ③①②
3. (2024盐城建湖期中)下列对话中语言得体的一项是( )
A. 甲:“我有两张球票,请你看球赛,好吗?”
乙:“没空,别找我。”
B. 甲:“你的书法真棒,全校第一。”
乙:“你知道我付出了多大的代价,我是天天练的呀,不得第一才怪!”
C. 甲:“谢谢你给我让座!”
乙:“不客气,帮助老人是我应该做的。”
D. 甲:“大夫,我要出院了,谢谢你在我住院期间对我的悉心照顾和治疗。”
乙:“不客气,请走好,欢迎再来!”
4★ . 下列对课文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金色花》这首散文诗,运用了借物喻人的写作手法。
B. 《荷叶·母亲》是一首借景抒情、托荷叶赞扬母亲的散文诗。
C. 《荷叶·母亲》结尾的“心中的雨点”指记忆中可怕的大雨。
D. 《金色花》通过对孩子动作、心理的描写,让读者感受到母子情深,表现了家庭之爱以及人类天性的美好与圣洁。
5. 文学常识填空。
(1) 《金色花》的作者是__________,______(国籍)作家、诗人,获1913年______________奖。代表作有诗集《吉檀迦利》《__________》等。
(2) 《荷叶·母亲》的作者是________,原名____________,著名作家、诗人,著有诗集《________》《________》,散文集《______________》等。
20min
【拓展阅读】
(2025南通月考改编)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题目。(19分)
母爱像棉花盛开
徐学平
①听说,每一位母亲都是大地上盛开的花朵,有人说母爱温馨如康乃馨,有人说母爱圣洁如鲁冰花……然而,我那与泥土打了一辈子交道的母亲却从来没见过这些娇贵的花儿。我也一直在寻找,寻找一朵属于母亲的花。
②母亲是个勤劳朴实的农民,她用天底下最无私的爱养育着自己的三个儿女。小时候,家里的经济并不宽裕,母亲却总能让我们成为小伙伴们羡慕的对象,或是一本有趣的小人书,或是一根美味的冰棍儿……而母亲,她对自己却节俭到了几乎苛刻的程度。
③记得小学时,我在一篇作文里曾经这样描述母亲:“我从来没有看到妈妈穿过漂亮的衣服,她很普通,普通得就像田野里随处可见的狗尾巴花。”那是我第一次把母亲比作花儿,尽管那个懵懂的比喻一度成了村民的笑谈,但母亲那淳朴的形象却永远烙在了我心中。
④随着年龄的增长,我对母亲的了解也不断地增多。我曾经见到过母亲年轻时候的照片:一双水汪汪的大眼睛,两根乌亮亮的麻花辫,原来母亲也是很美的。然而不幸的是,她婚后不久父亲的身体就一直不好,母亲便不得不用柔弱的双肩挑起家庭的重担。
⑤母亲不分昼夜地操劳着,家务、农活、牲口、孩子……母亲总有忙不完的事,再也无暇去照一下镜子,梳理一下自己秀美的长发了。在我心中,我觉得母亲有时好像命途多舛①的苦菜花,有时却像挺拔坚强的向日葵。然而,我又总感到这些花儿还是代表不了母亲,总觉得还缺了些什么。
⑥直到我大学毕业的那一年,刚找到工作的我迫不及待地赶回家,因为我想早点把这个好消息告诉母亲。那天,见到母亲时,她正在棉花地里摘棉花。深秋的田野已是一片枯黄,只有星星点点的棉花还在竞相开放,洁白的棉絮漫天飞舞,和母亲的白发一起在风中飘扬。
⑦得知我即将参加工作,母亲的双眼顿时噙满了欣慰的泪水。她高兴地说:“快,帮妈把地里的棉花摘了,明天就送去收购站,说不定还能给你换套像样点儿的西装呢!”望着母亲因长年累月的辛劳而过早苍老的身影,蓦然间,我觉得她仿佛也成了一株随风摇曳的棉花。
⑧棉花的一生共有两次“花”开:花龄期的棉花开出的花朵很美,白的纯洁,粉的淡雅,但是为了孕育棉桃,她只能萎谢掉自己美丽的容颜;产棉期的棉花会把自己所有的养分都毫不保留地提供给棉桃,于是叶蔫了,枝枯了,洁白的棉花终于盛开了,而这一次,她枯槁的却是自己的全部啊!
⑨棉花,可谓我再熟悉不过的乡间植物了,但那不正是我苦苦寻觅的母亲花吗?母爱像棉花盛开,她穷尽毕生的精力只为换取最终无私的绽放,吐出棉,纺成纱,拧成慈母手中线,织成游子身上衣。
【注】①舛(chuǎn):不顺遂,不幸。
1★ . 从描写的角度,赏析文中画线句。(6分)
(1) 深秋的田野已是一片枯黄,只有星星点点的棉花还在竞相开放,洁白的棉絮漫天飞舞,和母亲的白发一起在风中飘扬。(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得知我即将参加工作,母亲的双眼顿时噙满了欣慰的泪水。(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第⑤段中说:“我又总感到这些花儿还是代表不了母亲,总觉得还缺了些什么。”你认为到底缺了些什么呢?(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 . 文中的母亲是一个怎样的人?请结合文章内容进行简要分析。(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 请简要分析文章以《母爱像棉花盛开》为标题的妙处。(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 文章开头说:“每一位母亲都是大地上盛开的花朵。”你觉得你的母亲是一朵什么花?请联系实际说明理由。(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min
1. 下面是有关《朝花夕拾》的三幅插图。根据画意和文字提示,任选两幅写出相关篇名。(4分)
A. 捕鸟 B. 买来《山海经》 C. 衍式冰块
我选择______和______,篇名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_》。
2. 在文学作品中,把作者情感传达给读者的媒介有很多,作品的色调就是其中常见的一种。色调有冷暖之分,读完《朝花夕拾》,你觉得这本散文集的色调是怎么样的?请结合相关文章内容简述理由。(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 散文诗二首
基础积累
1. (1) 覆 絮 (2) A嗔怒 B央求
(3) 史铁生深深地认识到唯有“好好儿活”才能弥补人生的遗憾。 (4) [示例]母爱是一座高高的山,挺拔而坚固
2. A 3. C 4. C
5. (1) 泰戈尔 印度 诺贝尔文学 [示例]新月集 (2) 冰心 谢婉莹 [示例]繁星 春水 寄小读者
阅读鉴赏
【拓展阅读】
1. (1) 这句话运用环境描写,营造了一种萧瑟的氛围,烘托了母亲坚韧的性格和苍老的形象,为下文盛赞母爱作铺垫。(3分)
(2) 这句话运用了神态描写,传神地写出了母亲得知“我”找到工作后内心的激动和欣慰之情。(3分)
2. 缺少了像母亲那样为子女无私奉献的品格。(2分)
3. ①吃苦耐劳,从“母亲不分昼夜地操劳着……总有忙不完的事”可以看出。②节俭淳朴,从“我从来没有看到妈妈穿过漂亮的衣服”可以看出。③勇敢坚强,父亲身体不好,母亲用柔弱的双肩挑起家庭的重担。④无私奉献,母亲对自己节俭到了几乎苛刻的程度,却把毕生的精力无私奉献给了子女。(每点1分,答出三点即可)
4. ①标题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把“母爱”比作“棉花盛开”,激发读者的阅读兴趣;②揭示母爱无私的主旨,棉花为了孕育棉桃,给棉桃提供养分,枯槁了自己,母爱也如棉花盛开,为了孩子无私奉献自己。(每点2分)
5. [示例]我觉得我的母亲像向日葵,向日葵总是向着太阳的方向转动,而我的母亲也总是围着我们这个家转。(4分)
素养提升
1. [示例]A B 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 阿长与〈山海经〉(或:C 琐记)(每空1分)
2. [示例]我认为《朝花夕拾》这本书是冷色调的。这本书是鲁迅从幼年到青年时期的生活见证,书中虽不乏温馨的回忆,但更深刻的是理性的批判,如对三味书屋的枯燥的读书生活和陈旧的封建教育思想(《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对衍太太怂恿孩子干坏事及传播流言的行为(《琐记》),对虚伪和残酷的封建孝道(《〈二十四孝图〉》),对庸医草菅人命、故弄玄虚、勒索钱财的本质(《父亲的病》),鲁迅先生的憎恶与批判鲜明而深刻。(3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