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 小圣施威降大圣
10min
1. 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字形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
A. 掣棒(zhì) 吆喝(yāo)
云宵(xiāo) 金箍棒(gū)
B. 钉住(dìng) 寻觅(mì)
翎毛(líng) 淬入水内(cuì)
C. 鲂鱼(fáng) 花鸨(bǎo)
幌一幌(huàng) 园睁凤目(yuán)
D. 高敬(qíng) 青鹞(yào)
铁钳(qián) 大鹚老(zī)
2. 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使用有误的一项是( )
A. 孙悟空与二郎神在战斗中各显神通、变化多端,这一段精彩的故事一直为人所津津乐道。
B. 这段精彩的打斗情节跌宕起伏,让人拍案叫绝。
C. 《小圣施威降大圣》这篇文章的语言味同嚼蜡,读来妙趣横生。
D. 文中对孙悟空与二郎神的描写栩栩如生,仿佛他们就在眼前打斗。
3. 下列句子中,有语病的一项是( )
A. 孙悟空是中国古典小说中塑造得最为成功、最受人欢迎的艺术形象之一。
B. 孙悟空本领高强,生性桀骜不驯,爱憎分明。
C. 孙悟空敢于挑战天庭的权威,不惮于跟天兵天将对阵。
D. 孙悟空保护唐僧西天取经,一路上出生入死,忠心耿耿,制服了无数的妖魔鬼怪,为取经的成功立下了。
4. 依次填入下面横线上的句子,最恰当的一项是( )
我们读一本书,根据兴趣或读书目的的不同,可以分别采取精读或跳读的方法。
①读《西游记》这样的古典小说,就适合精读与跳读并用。
②跳读则是主动地舍弃、有意地忽略,以求更高的效率。
③这两种方法在同一本书的阅读过程中是可以交替使用的。
④精读指向细腻地感受、透彻地理解和广泛地联想。
A. ②④③① B. ①②③④ C. ④②③① D. ④①②③
5. 下列关于《小圣施威降大圣》情节的描述及感悟,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大圣在打斗中不断变换法象,上天入地,这表明做事应审时度势,灵活处理。
B. 小圣在打斗时能够发现大圣变换的法象并有效应对,这表明要善于观察和推理。
C. 大圣能够想到变成托塔天王的形象,瞒过众神,这表明做事要有勇有谋。
D. 众神合力配合小圣围捕大圣,这说明要团结一致,重视集体的力量。
6. 文学常识填空。
本文作者是 ,字汝忠,别号射阳山人,山阳(今江苏淮安)人, 代杰出的小说家,代表作品 是中国古典四大名著之一,主要描写了 的故事。
30min
【课内品读】
1. 找出大圣和小圣的变化斗法部分,按提示填空。(7分)
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④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⑤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⑦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文中多次描写孙悟空和二郎神的变化,有什么作用?(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 文中的大圣和小圣一定给你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你更喜欢大圣还是小圣?请说明理由。(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 请简要分析课文标题的表达效果。(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拓展阅读】
(2024南京秦淮期末)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题目。(12分)
孙悟空在我们村里
郭 风
一天早上,爸爸告诉我,昨天晚上,孙悟空到我们屋前的山溪中玩耍。
爸爸笑着说:《西游记》上不是有孙悟空和他的师父、师弟们的肖像画吗?昨天晚上,月亮很亮,照得我们村里到处是月光和树林的影子,溪水也在月光下哗哗地流着,发出闪光。这时,孙悟空从《西游记》的书本中醒过来了。他轻轻地唤醒唐僧、猪八戒与沙和尚,然后让唐僧骑上白马,便从我们家的窗口里一起往外走出去了。
只见孙悟空走在前头,师父唐僧骑着白马紧跟着他走,后面便是挑担的沙和尚与猪八戒。猪八戒原来是最不喜欢待在《西游记》书本里的,今晚能跟师父、师兄弟走出书本,到我们村里玩耍,他感到很高兴。他一路摇摇摆摆地走,鼻孔里呼出大气。
孙悟空一行走过我们屋前的小径。那小径旁边不是有一棵老樟树吗?睡在树上鸟窝里的鹧鸪妈妈和她的孩子们被马蹄声唤醒了,鹧鸪妹妹揉了一下眼睛,往树下一看,叫道:“妈妈,有人骑着白马走过来了。”
鹧鸪妈妈一看,告诉她的孩子们说:“他们是《西游记》里的唐僧和孙悟空啊,孙悟空很有本领。”
随后孙悟空一行走过村里的那座木桥。爸爸告诉我,桥下溪水中的小鲫鱼们、小虾们,还有黄鳝们,听见马蹄声和孙悟空等人的脚步声,都醒过来了。他们在溪水中跳跃,向正在过桥的孙悟空一行打招呼。这时,唐僧骑在白马上,一边过桥,一边合掌说:“阿弥陀佛!”
他们过桥后,便走进我们常常去玩耍的一片大树林中去。那树林里的居民很多,有在地上爬行的蜥蜴;有从泥土里钻出来的蚯蚓;有在草丛间跳跃的蚱蜢和在林中飞来飞去的蜻蜓;还有山雀、山鸡、斑鸠;当然,还有穿山甲、刺猬时常跑来,有时还有山麂从山顶跑来。爸爸说,当孙悟空他们走进这片大树林里时,平日我们这里看见的鸟、昆虫、野兽都围了过来,让刺猬哥哥代表全树林里的居民,对走在前面的孙悟空说:“孙悟空叔叔,人家说,你有七十二变,能变个魔术给大家看看吗?”
孙悟空二话没说,拔了一根毫毛,吹了一下,树林里便到处飞起彩色的气球,好像节日一样,使树林中的居民感到十分欢乐。可是,那天夜里,孙悟空一行只是路过这片大树林。所以,他变出满树林里飞舞的彩色气球后,便领着唐僧和他骑的白马以及猪八戒、沙和尚一起走出树林。林中的居民由刺猬带头,一直送他们到林边的小径上,大家不停地挥手。
唐僧骑在白马上,向送行的刺猬和穿山甲们合掌,喃喃念道:“阿弥陀佛!”
沙和尚、猪八戒跟在后面,也合掌念道:“阿弥陀佛!”
这时,孙悟空转了一下身,又在身上拔了一根毫毛,吹了一下。啊!空中忽然飞来了好多好多的饼干、梨子、巧克力和刺猬们喜欢的小玩具,并且,有的巧克力飞进刺猬、穿山甲的嘴巴里,使得树林中的居民感到多么高兴。
接着,孙悟空一行便沿着我们村里最大的溪流——松坊溪岸上的一条小径前行。这条小径也是我和爸爸平日常走的路。这条溪水中有好多好多的岩石,我的爸爸曾在几篇童话中说到这些岩石好像青蛙、水牛、鹅等等。溪中那块好像水牛的岩石,看见骑马的唐僧和孙悟空、猪八戒、沙和尚走得越来越近了,便赶快从溪水中走到岸上,其他那些有如青蛙、鹅的岩石,也一起登上溪岸,迎接孙悟空。
这时,猪八戒忽然有点害怕起来,赶忙抢前一步,对孙悟空悄悄地说:“师兄,你带我们到哪里去?前面不是牛魔王?”
猪八戒就是爱猜疑。只见孙悟空马上说:“师弟,我们不是过火焰山,是在松坊村玩耍、访问朋友。前面走过来的是童话世界中的石水牛、石青蛙和石鹅们。”
猪八戒听了孙悟空这番话,没趣地走到后面去了。那天晚上,真是有趣,溪中所有的岩石,还变成小鸡、小猪、小鸭、小狗和小猫,也一起登上溪岸迎接唐僧和孙悟空一行人。他们由石青蛙当代表,向孙悟空说:“孙悟空叔叔,你和你的师父、师弟一起来这里,我们都非常高兴。大家请你变魔术给我们看。”
孙悟空听了,立刻向骑在白马上的唐僧说:“我就给他们变个魔术吧!”
唐僧合掌说:“阿弥陀佛!”
沙和尚和猪八戒都说:“赶快变吧!”
于是,孙悟空就在身上拔了一根毫毛,吹了一下,多么好啊。这时,小溪的上空,树林的上空,我们村里所有山冈和村屋的上空,都降下数不清的彩色的、发亮的、会燃烧的花朵。也就是说,好像天空中一时降下无数闪闪发亮的火焰般的菊花、蒲公英、牡丹、杜鹃、玫瑰、桂花、金银花和百合——到处飞舞。
爸爸说,这可以说是孙悟空给我们村里放焰火。那天晚上,还有附近别的村里山上的山鸡、山兔和猫头鹰们也都跑来看热闹,并且向唐僧、孙悟空以及猪八戒、沙和尚问好,大家在一起玩,一直到天快亮的时候。爸爸告诉我,自从孙悟空到村里后,村里山上、林里、溪中的飞禽走兽和花朵以及昆虫,都感到非常快乐。爸爸后来还告诉我,他说的这个童话故事,当然是《西游记》中所没有的。但是,爸爸说,我们可以给《西游记》不断地添加新的故事。
(节选自《孙悟空在我们村里》长江少年儿童出版社,2016年版,有删改)
1. 童话故事是想象的艺术,情节的发展需要合理的想象,请你结合文章,将故事补充完整。(2分)
孙悟空第一次拔毫毛,一吹,树林里便到处飞起彩色的气球
孙悟空第二次拔毫毛,一吹,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孙悟空第三次拔毫毛,一吹,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 优美、清澈的文字是这篇童话最大的亮点,请你按照括号内的要求,仔细揣摩文中画线句子。(6分)
(1) 溪中那块好像水牛的岩石,看见骑马的唐僧和孙悟空、猪八戒、沙和尚走得越来越近了,便赶快从溪水中走到岸上,其他那些有如青蛙、鹅的岩石,也一起登上溪岸,迎接孙悟空。(从修辞手法的角度对这句话进行赏析)(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这时,小溪的上空,树林的上空,我们村里所有山冈和村屋的上空,都降下数不清的彩色的、发亮的、会燃烧的花朵。(从重音、语气等角度对这句话进行朗读设计,并说明理由)(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 . 有评论说,郭风用不同的思维写活了“另一个孙悟空”。请你结合文本,分析文中“孙悟空”的形象。(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min
(2024苏州吴江期末)根据《西游记》中悟空和唐僧之间关系变化的过程,完成填空。(2分)
悟空五行山获救,师徒结缘→悟空杀盗贼,师徒心生嫌隙→悟空中计戴上紧箍儿,师徒关系开始稳定→① ,师徒关系“破裂”→悟空战黄袍怪救回师父,② →真假美猴王,师徒关系再次“破裂”→如来指出假悟空,师徒关系融洽。
21 小圣施威降大圣
基础积累
1. B 2. C 3. D 4. C 5. C
6. 吴承恩 明 《西游记》 唐僧、孙悟空、猪八戒、沙悟净师徒四人去西天取经,历经九九八十一难,最终取得真经
阅读鉴赏
【课内品读】
1. ①大鹚老 ②鱼鹰儿 ③水蛇 ④原身 ⑤花鸨 ⑥原身 ⑦土地庙儿(每空1分)
2. ①既写出了两人本领高强,又彰显了二人鲜明的性格特征;②孙悟空、二郎神先后多次变化,情节设计极富想象,跌宕起伏,充满浪漫主义色彩;③在“斗法”过程中表现出了孙悟空敢于反抗的斗争精神。(每点1分)
3. [示例一]喜欢大圣,理由:①机智灵活。在与二郎神的斗法过程中,大圣不断变换身形,巧妙地躲避二郎神的追捕,展现出极高的智慧。②神通广大。他会七十二变,能变成各种不同的事物,上天入地无所不能。③有反抗精神。面对天庭的追捕,大圣毫不畏惧,勇敢地进行反抗,体现了他对自由和正义的追求。
[示例二]喜欢小圣,理由:①本领高强。能与大圣斗得难解难分,足见其能力出众。②足智多谋。在与大圣的战斗中,小圣不断变换策略,善于利用各种条件来对付大圣,显示出他的聪明才智。(4分)
4. ①课文标题《小圣施威降大圣》简洁有力,直接点明故事的主要内容,让读者能够迅速了解故事的关键要素;②“小圣”与“大圣”,这两个称呼形成鲜明的对比,有意造成阅读错位,引发读者的好奇心,也使两位神仙之间惊天地泣鬼神的斗法,多了诙谐味,少了硝烟味;③“施威”和“降”这两个动词充满张力,画面感极强,能让读者仿佛看到一场激烈精彩的战斗,也使读者对故事结局产生浓厚的兴趣,迫不及待地想要深入了解这场战斗。(每点 1分)
【拓展阅读】
1. ①树林的上空忽然飞来好多好多的饼干、梨子、巧克力和刺猬们喜欢的小玩具 ②“我们”村的上空降下数不清的彩色的、发亮的、会燃烧的花朵(每空1分)
2. (1) 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作者将“岩石”比喻成各种各样的小动物,这一比喻能给读者带来想象的乐趣,“走”“登上”“迎接”等词赋予了岩石以人的动作行为,生动形象地写出了溪中岩石形态各异的可爱情态,童趣十足,表达了作者对村中万物的喜爱之情。(修辞手法1分,石头特点1分,情感1分)
(2) [示例]“彩色的、发亮的、会燃烧的”声音延长,重音重读,“的”字用虚化声音,重音轻读;全句均以活泼、可爱的语气来朗读,突出孙悟空高超的变化能力给村里的万物带来了欢乐,表达作者对孙悟空的喜爱与赞美以及在想象出这个斑斓世界时的惊喜愉悦之情。(重音1分,语气1分,理由1分)
3. ①从“他轻轻地唤醒唐僧、猪八戒与沙和尚,然后让唐僧骑上白马”可以看出,这是一个温柔细致、体贴入微的孙悟空;②从他告诉八戒“我们不是过火焰山,是在松坊村玩耍、访问朋友。前面走过来的是童话世界中的石水牛、石青蛙和石鹅们”可以看出,他是一个可爱而又童心未泯的孙悟空;③从他三次拔毫毛,给村里万物变出不同的东西可以看出,他是一个本领高强的孙悟空。(每点2分,答出两点即可)
素养提升
①悟空三打白骨精 ②师徒彼此慢慢信任(每空1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