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霸笔记:同步精讲】20 第四章 第二节 测定介质的折射率 课件--高中粤教版物理选择性必修第一册

文档属性

名称 【学霸笔记:同步精讲】20 第四章 第二节 测定介质的折射率 课件--高中粤教版物理选择性必修第一册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2.0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粤教版(2019)
科目 物理
更新时间 2025-09-06 17:02:52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63张PPT)
现代文阅读Ⅰ
把握共性之“新” 打通应考之“脉”
第四章 光及其应用
第二节 测定介质的折射率
[实验目标] 1.会测量玻璃等材料的折射率,通过实验体会光线模型的建构过程.2.知道测量玻璃的折射率的原理、方法和步骤.3.学会用插针法确定光路,并能用不同方法计算玻璃的折射率.
必备知识·自主预习储备
一、实验原理
用插针法确定光路,找出跟入射光线相对应的出射光线,就能在玻璃砖中画出对应的折射光线,用量角器测出入射角i和折射角γ,根据折射定律计算出玻璃的折射率n=.
二、实验器材
玻璃砖、白纸、木板、大头针四枚、图钉四枚、量角器、圆规、刻度尺、铅笔.
三、实验步骤
(1)如图所示,将白纸用图钉钉在平木板上;
(2)在白纸上画出一条直线aa′作为界面(线),过aa′上的一点O画出界面的法线NN′,并画一条线段AO作为入射光线;
(3)把长方形玻璃砖放在白纸上,使它的长边跟aa′对齐,画出玻璃砖的另一边bb′;
(4)在直线AO上竖直插上两枚大头针P1、P2,透过玻璃砖观察大头针P1、P2的像,调整视线方向直到P2的像挡住P1的像.再在观察者一侧竖直插上两枚大头针P3、P4,使P3挡住P1、P2的像,P4挡住P3及P1、P2的像,记下P3、P4的位置;
(5)移去大头针和玻璃砖,过P3、P4所在处作直线O′B与bb′交于O′,直线O′B就代表了沿AO方向入射的光线通过玻璃砖后的传播方向;
(6)连接OO′,入射角i=∠AON,折射角γ=∠O′ON′,用量角器量出入射角和折射角,从三角函数表中查出它们的正弦值,把这些数据记录在自己设计的表格中;
(7)用上述方法分别求出入射角分别为30°、45°、60°时的折射角,查出它们的正弦值,填入表格中.
四、数据处理
方法一:平均值法.
求出在几次实验中所测的平均值,即为玻璃砖的折射率.
方法二:图像法.
求出表格中对应的入射角和折射角的正弦值,以sin γ值为横坐标、以sin i值为纵坐标,建立直角坐标系,如图所示.描数据点,过数据点连线得一条过原点的直线.
求解图线斜率k,则k==n,故玻璃砖折射率n=k.
方法三:单位圆法.
在找到入射光线和折射光线以后,以入射点O为圆心,以任意长为半径画圆,分别与AO交于C点,与OE(或OE的延长线)交于D点,过C、D两点分别向N′N作垂线,交NN′于C′、D′,用直尺量出CC′和DD′的长,如图所示.
由于sin i=,sin γ=,而CO=DO,
所以折射率n==.
五、注意事项
(1)实验时,尽可能将大头针竖直插在纸上,且大头针之间及大头针与光线转折点之间的距离要稍大一些.
(2)入射角i应适当大一些,以减小测量角度时的误差,但入射角不宜太大.
(3)在操作时,手不能触摸玻璃砖的光洁面,更不能把玻璃砖界面当尺子画界线.
(4)在实验过程中,玻璃砖与白纸的相对位置不能改变.
(5)玻璃砖应选用宽度较大的,宜在5 cm以上.若宽度太小,则测量误差较大.
六、实验误差
(1)入射光线和出射光线画得不够精确.因此,要求插大头针时两大头针间距应稍大.
(2)入射角、折射角测量不精确.为减小测角时的相对误差,入射角要稍大些,但不宜太大,入射角太大时,反射光较强,折射光会相对较弱.
关键能力·情境探究达成
【典例1】 在“测定玻璃的折射率”的实验中,如图甲所示,某同学先将白纸平铺在木板上并用图钉固定,玻璃砖平放在白纸上,然后在白纸上确定玻璃砖的界面所在直线aa′和
bb′(图中并未直接画出具体位置).O为直线AO
与aa′的交点,在直线AO上竖直地插上P1、P2两
枚大头针.
(1)该同学接下来要完成的必要步骤有________.
A.插上大头针P3,使P3仅挡住P2的像
B.插上大头针P3,使P3挡住P1和P2的像
C.插上大头针P4,使P4仅挡住P3
D.插上大头针P4,使P4挡住P3和P1、P2的像
BD
(2)过P3、P4作直线交bb′于O′,过O′作垂直于bb′的直线NN′,连接OO′.测量图中角α和β的大小.则玻璃砖的折射率n=______.
(3)实验时,该同学为了避免笔尖触划玻璃砖的折射面,画出的bb′比实际的折射面向外侧平移了一些(如图乙所示),以后的操作都正确无误,并仍以aa′和bb′为折射面画出了光路图,这样测出的折射率n的值将______(选填“偏大”“偏小”
或“不变”).请作图说明原因.
偏小
见解析图
(4)以往,已知材料的折射率都为正值(n>0).现已有针对某些电磁波设计制作的人工材料,其折射率可以为负值(n<0),称为负折射率材料.位于空气中的这类材料,入射角i与折射角γ依然满足=n,但是折射光线与入射光线位于法线的同一侧(此时折射角取负值).若该材料对于电磁波的折射率n=-1, 正确反映电磁波穿过该材料的传播路径的示意图是________.
B
A        B C D
[解析] (1)该同学接下来要完成的必要步骤有:确定P3大头针的位置,方法是插上大头针P3,使P3挡住P1和P2的像;确定P4大头针的位置,方法是插上大头针P4,使P4挡住P3和P1、P2的像.故选BD.
(2)玻璃砖的折射率为n=
(3)如图所示,将玻璃砖界面aa′和bb′的间距画得过宽但仍平行,而其他操作正确,导致α角偏大,由于n=,故折射率的测量值将偏小.
(4)根据题意知折射光线和入射光线应在
法线同一侧,且出射时的折射角等于入
射时的入射角,故选B.
[跟进训练]
在“测定玻璃的折射率”实验中:
(1)如图甲所示,用插针法测定玻璃砖折射率的实验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____.
C
A.可以用手触摸光学表面,不会影响测量
B.为减少测量误差,P1、P2的连线与法线NN′的夹角应尽量小些
C.为了减小作图误差,P3和P4的距离应适当取大些
D.bb′界面一定要与aa′平行,否则会有误差
(2)如果有几块宽度大小不同的平行玻璃砖可供选择,为了减小误差,应选用宽度____(选填“大”或“小”)的玻璃砖来测量.
(3)在该实验中,光线是由空气射入玻璃砖,根据测得的入射角和折射角的正弦值画出的图线如图乙所示,
从图线可知玻璃砖的折射率是________.

1.5
(4)该实验小组选取了操作正确的实验记录,在白纸上画出光线的径迹,如图丙所示,以入射点O为圆心作圆,与入射光线P1O、折射光线OO′的延长线分别交于A、B点,再过A、B点作法线NN′的垂线,垂足分别为C、D点,则玻璃的折射率n=________(用图中线段的字母表示);进一步测得所需数据分别为1.68 cm和
1.12 cm,则该玻璃砖的折射率数值为________.
1.5
[解析] (1)手拿光学元器件时切忌用手触摸“工作面”,以防脏污甚至腐蚀光学面造成永久的损坏,故A错误;为减少测量误差,入射角应适当大一些,即P1、P2的连线与法线NN′的夹角应尽量大些,故B错误;为了减小作图误差,将出射光线确定得更准确些,P3和P4的距离应适当取大些,故C正确;测折射率时,只要操作正确,测量结果与玻璃砖形状无关,故玻璃砖的两个光学面aa′、bb′是否平行,对玻璃折射率的测定结果没有影响,故D错误.
(2)如果有几块宽度不同的平行玻璃砖可供选择,为了减小误差,应选用宽度大的玻璃砖来测量,宽度越大,出射光线的侧位移越大,折射角的测量越准确,故为了减小误差应选用宽度大的玻璃砖来测量.
(3)根据折射率定义公式有n=,代入数据可得玻璃砖的折射率n==1.5.
(4)设圆的半径为r,入射角为α,折射角为β,则有
sin α=,sin β=
则玻璃的折射率n==
测得所需数据分别为1.68 cm和1.12 cm,则该玻璃砖的折射率n===1.5.
【典例2】 小显和小涛同学“用插针法测定玻璃棱镜的折射率”.
(1)小显同学按实验步骤,先在纸上插下两枚大头针P1、P2,然后在玻璃棱镜的另一侧插下另外两枚大头针,如图甲所示.则位置一定错误的大头针是________(选填“P3、P4”或“P5、P6”),按实验要求完成光路图,并标出相应的符号,所测出的玻璃棱镜的折射率n=________.
P5、P6
见解析图
(2)小涛同学突发奇想,用两块同样的玻璃直角三棱镜ABC来做实验,两者的AC面是平行放置的,如图乙所示.大头针P1、P2的连线垂直于AB面,若操作正确的话,则在图乙中右边的大头针应该是________(选填“P3、P4”“P3、P6”“P5、P4”或“P5、P6”).
P5、P6
[解析] (1)光线经三棱镜折射后应该偏向底边,故插针一定错误的是“P5、P6”.
作出光路如图所示.
根据光的折射定律n=
(2)根据光路图可知,经过P1P2的光线经两块玻璃砖的分界处后向下偏,然后射入右侧玻璃砖后与P1P2平行射出,则题图乙中右边的大头针应该是P5、P6.
学习效果·随堂评估自测
1.某同学通过实验测定半圆形玻璃砖的折射率n.如图甲所示,O是圆心,MN是法线,AO、BO分别表示某次测量时光线在空气和玻璃砖中的传播路径.该同学测得多组入射角i和折射角γ,作出sin i-sin γ图像如图乙所示.则(  )
A.光由A经O到B,n=1.5
B.光由B经O到A,n=1.5
C.光由A经O到B,n=0.67
D.光由B经O到A,n=0.67
B [由题图乙可知===,则n=1.5;因i是入射角,γ是折射角,折射角大于入射角,故光由B经O到A,故选B.]

2.某同学由于没有量角器,他在完成了光路图后,以O点为圆心,10 cm为半径画圆,分别交线段OA于A点,交线段OO′的延长线于C点,过A点作法线NN′的垂线AB交NN′于B点,过C点作法线NN′的垂线CD交NN′于D点,如图所示.用刻度尺量
得OB=8 cm,CD=4 cm,由此可得出玻璃的
折射率n=________.
1.5
[解析] 由题图可知sin ∠AOB=,sin ∠DOC=,OA=OC=R,由n=知,n====1.5.
3.如图所示,在用激光测玻璃砖折射率的实验中,玻璃砖与光屏P平行放置,从另一侧用激光笔以一定角度照射,此时在光屏上的S1处有激光点,移走玻璃砖,光点移到S2处.
(1)请画出激光束经玻璃砖折射后完整的光路图.
(2)已经测出AB=l1,OA=l2,S1S2=l3,则折射率n=
_________________(用l1、l2、l3表示).
(3)若改用宽度比ab更小的玻璃砖做实验,则S1S2间的距离会________(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见解析图
变小
[解析] (1)根据题意画出光路图如图甲所示.
(2)在C点,设光线在ad界面的入射角为θ、折射角为α,根据折射定律有n=,由于射入玻璃砖的入射角等于射出玻璃砖的折射角,则S1S2=CB
根据几何关系可知
sin θ=,sin α=
联立解得n=
(3)若改用宽度比ab更小的玻璃砖做实验,则画出光路图如图乙所示,可看出S1S2间的距离变小.
4.某小组做测定玻璃的折射率的实验,所用器材有:玻璃砖,大头针,刻度尺,圆规,笔,白纸.
(1)下列哪些措施能够提高实验准确程度________.
A.选用两光学表面间距大的玻璃砖
B.选用两光学表面平行的玻璃砖
C.选用粗的大头针完成实验
D.插在玻璃砖同侧的两枚大头针间的距离尽量大些
AD
(2)该小组用同一套器材完成了四次实验,记录的玻璃砖界线和四个大头针扎下的孔洞如图所示,其中实验操作正确的是________.
D
[解析] (1)采用插针法测定玻璃的折射率的时候,应选定光学表面间距大一些的玻璃砖,这样光路图会更加清晰,减小误差,同时玻璃砖同侧的两枚大头针的距离尽量大一些,保证光线的直线度,因此A、D正确;光学表面是否平行不影响该实验的准确度,因此B错误;应选用细一点的大头针,因此C错误.
(2)根据光的折射定律可知,当选用光学表面平行的玻璃砖进行实验时,出射光和入射光应是平行光,又因发生了折射,因此出射光的出射点应相比入射光的延长线向左偏移,因此D正确,A、B、C错误.
5.图(a)是某同学用平行玻璃砖测玻璃折射率的实验,图中aa′和bb′分别代表玻璃砖的两个界面.
(1)如图(a)所示,AO代表入射光线,O′B代表出射光线,则OO′代表____________,玻璃的折射率可以用公式____________进行计算.
(2)若实验中,已画好玻璃砖界面aa′和bb′,若不慎将玻璃砖向上平移了一些,如图(b)中所示,实验中其他操作均正确,测得的折射率将________.
A.偏大  B.偏小  C.不变  D.无法确定
折射光线
n=
C
(3)若实验中利用图(c)所示的玻璃砖,以插针法测玻璃的折射率,如图P1、P2、P3、P4为插针位置,由于玻璃砖的两个面aa′和bb′明显不平行,那么P1P2和P3P4____________(选填“平行”或“不平行”).
不平行
(4)用插针法测定玻璃砖折射率的实验中,甲、乙、丙三位同学在纸上画出的界面aa′和bb′与玻璃砖位置的关系分别如图(d)、(e)、(f)所示,其中甲、丙两同学用的是矩形玻璃砖,乙同学用的是梯形玻璃砖,他们的其他操作均正确,且均以aa′和bb′为界面画光路图,则:
①甲同学测得的折射率与真实值相比______(选填“偏大”“偏小”“不变”或“无法确定”);
②乙同学测得的折射率与真实值相比______(选填“偏大”“偏小”“不变”或“无法确定”);
③丙同学测得的折射率与真实值相比____________(选填“偏大”“偏小”“不变”或“无法确定”).
偏小
不变
无法确定
[解析] (1)AO代表入射光线,O′B代表出射光线,则OO′代表折射光线,玻璃的折射率可以用公式n=计算.
(2)光路图如图甲所示.
玻璃砖向上平移了一些,则经过玻璃砖的实际光路如图中A→O→O′→B,由于所作的玻璃砖分界线不是实际的分界线,则作图得到的经过玻璃砖的光线如图中A→A′→O″→B,则测出的折射角与正确操作时相同,测得的折射率不变.故选C.
(3)画出光路图如图乙所示,无论玻璃砖的两个面aa′和bb′是否平行,进入玻璃砖时折射光线的方向固定不变,即光线在aa′和bb′面上照射的位置固定,但由于aa′和bb′不平行时,在bb′面的入射角比平行时的入射角大,则折射角也会变大,且折射角增大的度数与入射角增大的度数不相等,故P1P2和P3P4不平行.
(4)①如图丙所示为甲同学操作的光路图,左线为实际光线,右线为测量光线,由图可知测量光线的折射角大于实际光线的折射角,由n=可知,测得的折射率偏小.
②乙同学所用玻璃砖的两个界面虽然不平行,但在操作时和作图时均无失误,入射角和折射角没有误差,故测出的n值不变.
③丙同学的测量可能出现三种情况,当出射点为c时,测量值与真实值相同,如图丁所示.
当出射点在c左侧时,测量值小于真实值,当出射点在c点右侧时,测量值大于真实值,故丙同学测得的折射率与真实值相比的结果无法确定.
6.某同学用激光笔和透明长方体玻璃砖测量玻璃的折射率,实验过程如下:
(1)将玻璃砖平放在水平桌面上的白纸上,用大头针在白纸上标记玻璃砖的边界.
(2)①激光笔发出的激光从玻璃砖上的M点水平入射,到达ef 面上的O点后反射到N点射出.用大头针在白纸上标记O点、M点和激光笔出光孔Q的位置.
②移走玻璃砖,在白纸上描绘玻璃砖的边界和激光的光路,作QM连线的延长线与ef 面的边界交于P点,如图甲所示.
③用刻度尺测量PM和OM的长度d1和d2,PM的示数如图乙所示,d1为________cm,测得d2为3.40 cm.
2.25
(3)利用所测量的物理量,写出玻璃砖折射率的表达式n=______;由测得的数据可得折射率n为______(结果保留三位有效数字).
(4)相对误差的计算式为δ=×100%.为了减小d1、d2测量的相对误差,实验中激光在M点入射时应尽量使入射角_____________.
1.51
稍小一些
[解析] (2)③刻度尺的分度值为0.1 cm,由题图乙可知,d1为
2.25 cm.
(3)玻璃砖折射率的表达式
n====
带入数据可知n=≈1.51.
(4)相对误差的计算式为δ=×100%,为了减小d1、d2测量的相对误差,实验中d1、d2要尽量稍大一些,即激光在M点入射时应尽量使入射角稍小一些.
谢 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