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节 简谐运动的描述
[学习目标] 1.能从简谐运动的函数表达式分析简谐运动的振幅、周期、频率等.2.掌握简谐运动图像的物理意义和应用.3.知道简谐运动的数学描述,了解相位的概念.
知识点一 简谐运动的函数描述
1.描述简谐运动位移—时间图像的函数表达式为x=A cos (ωt+φ).式中A是简谐运动的振幅,ω为简谐运动的角频率.
2.ω与T、f的关系为ω==2πf.
知识点二 简谐运动的图像描述
1.相位、初相
简谐运动的位移—时间函数表达式x=A cos (ωt+φ)中的ωt+φ叫作相位,而对应t=0时的相位φ叫作初相位,简称初相.
2.相位差
对于频率相同、相位不同的振子,相位差Δφ=(ωt+φ1)-(ωt+φ2)=φ1-φ2,表示两个频率相同的简谐运动的振动先后关系.
3.图像信息
如图所示,从图像上可知周期和振幅.还可知道任一时刻的位移大小和方向.
1.思考判断(正确的打“√”,错误的打“×”).
(1)位移—时间图像表示振动质点的运动轨迹. (×)
(2)振动的位移为正时,速度也为正. (×)
(3)简谐运动的图像反映了物体在不同时刻相对平衡位置的位移. (√)
(4)振动位移的方向总是背离平衡位置. (√)
2.一质点做简谐运动的图像如图所示,该质点在t=3.5 s 时刻( )
A.速度为正,加速度为正
B.速度为负,加速度为负
C.速度为负,加速度为正
D.速度为正,加速度为负
D [由题图可知,3.5 s时,质点由平衡位置向正的最大位移处运动,所以此时速度为正,质点做减速运动,加速度为负,故D正确.]
3.一个弹簧振子沿x轴做简谐运动,取平衡位置O为x轴坐标原点.从某时刻开始计时,经过四分之一个周期,振子具有沿x轴正方向的最大加速度.能正确反映振子位移与时间关系的图像是( )
A B C D
A [经周期振子具有沿x轴正方向的最大加速度,故此时振子有负方向的最大位移,A符合,故A正确;B中,经周期振子位移为零,故B错误;C中,经周期振子位移为正向最大,故C错误;D中,经周期振子位移为零,故D错误.]
某弹簧振子的振动图像如图所示,将弹簧振子从平衡位置拉开4 cm后放开,同时开始计时。
讨论:(1)该振动的周期、频率分别是多少?
(2)写出该振动的正弦函数和余弦函数表达式.
提示:(1)周期T=0.4 s,频率f=2.5 Hz.
(2)x=4sin (5πt+) cm和x=4cos 5πt cm.
简谐运动的表达式
1.简谐运动表达式x=A cos ωt的理解
(1)x:表示振动质点相对于平衡位置的位移.
(2)A:表示振幅,描述简谐运动振动的强弱.
(3)ω:角频率,它与周期、频率的关系为ω==2πf.可见ω、T、f相当于一个量,描述的都是振动的快慢.
2.简谐运动的表达式x=A cos (ωt+φ0)的理解
(1)式中(ωt+φ0)表示相位,描述做周期性运动的物体在各个不同时刻所处的不同状态,是描述不同振动的振动步调的物理量.它是一个随时间变化的量,相当于一个角度,相位每增加2π,意味着物体完成了一次全振动.
(2)式中φ0表示t=0时简谐运动质点所处的状态,称为初相位或初相.
(3)相位差:频率相同的两个简谐运动有固定的相位差,Δφ=(ωt+φ01)-(ωt+φ02)=φ01-φ02.
若Δφ=0,表明两个物体运动步调相同,即同相;
若Δφ=π,表明两个物体运动步调相反,即反相.
【典例1】 (多选)物体A做简谐运动的振动位移xA=3sin cm,物体B做简谐运动的振动位移xB=5sin cm.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物体A的振幅是6 cm,物体B的振幅是10 cm
B.物体A、B的周期相等,为100 s
C.物体A振动的频率fA等于物体B振动的频率fB
D.物体A的相位始终超前物体B的相位
[思路点拨] 对比简谐运动的表达式,获得振幅、周期、初相位信息.
CD [物体A、B的振幅分别是3 cm、5 cm,A错误;物体A、B的角频率ω=100 rad/s,周期T== s, B错误;因为TA=TB,故fA=fB,C正确;Δφ=φA0-φB0=,故物体A的相位始终超前物体B的相位,D正确.]
[跟进训练]
1.弹簧振子做简谐运动,振子运动范围为0.8 cm,周期为 0.5 s,计时开始时具有正向最大加速度,则它的振动方程是( )
A.x=8×10-3 sin m
B.x=4×10-3 sin m
C.x=8×10-3 sin m
D.x=4×10-3 sin m
B [振子振动范围为0.8 cm,所以2A=0.8 cm,振幅A=0.4 cm,周期为0.5 s,所以ω==4π rad/s,而初始时刻具有正向最大加速度,即在负向最大位移处,有-0.4=0.4sin (4πt+φ),解得sin φ=-1,即φ=-,综上可得x=4×10-3 sin m,B正确,A、C、D错误.]
简谐运动的图像
1.图像形状
正(余)弦曲线.
2.物理意义
表示振动质点在不同时刻偏离平衡位置的位移,是位移随时间的变化规律(不是振动质点的运动轨迹).
3.图像应用
(1)任意时刻质点位移的大小和方向.如图甲所示,质点在t1、t2时刻的位移分别为x1和-x2.
(2)任意时刻质点的振动方向:看下一时刻质点的位置,如图乙中a点,下一时刻离平衡位置更远,故此刻沿x轴正方向振动.图乙中b点,下一时刻离平衡位置更近,故此刻沿x轴正方向振动.
(3)任意时刻质点的位移、速度、加速度的变化情况:根据下一时刻质点的位移,判断是远离还是衡位置.若远离平衡位置,则位移越来越大,加速度越来越大,而速度越来越小;若衡位置,则位移越来越小,加速度越来越小,而速度越来越大.
【典例2】 [链接教材P44例题]如图甲所示,轻弹簧上端固定,下端系一质量为m=1 kg的小球,小球静止时弹簧伸长量为10 cm.现使小球在竖直方向上做简谐运动,从小球在最低点释放时开始计时,小球相对平衡位置的位移随时间t变化的规律如图乙所示,重力加速度g取 10 m/s2.
(1)写出小球相对平衡位置的位移随时间的变化关系式;
(2)求出小球在0~12.9 s内运动的总路程和12.9 s时刻的位置;
(3)小球运动到最高点时加速度的大小.
[解析] (1)由振动图像可知A=5 cm,T=1.2 s,则
ω== rad/s
小球相对平衡位置的位移随时间的变化关系式:
y=A cos ωt=5cos t cm.
(2)12.9 s=10T,则小球在0~12.9 s内运动的总路程为43A=215 cm;12.9 s时刻的位置为y=0,即在平衡位置.
(3)小球在平衡位置时弹簧伸长量为10 cm,则
k== N/m=100 N/m
小球在最高点时,弹簧伸长5 cm,则
mg-kΔx′=ma,解得a=5 m/s2.
[答案] (1)y=5cos t cm (2)215 cm 平衡位置 (3)5 m/s2
简谐运动图像的应用技巧
(1)判断质点任意时刻的位移大小和方向.
质点任意时刻的位移大小看质点离开平衡位置距离的大小即可,也可比较图像中纵坐标的绝对值.方向由坐标值的正负判断或质点相对平衡位置的方向判断.
(2)判断质点任意时刻的加速度大小和方向.
由于加速度的大小与位移大小成正比,方向与位移方向相反,所以只要从图像中得出质点在任意时刻的位移大小和方向即可.
(3) 判断质点任意时刻的速度大小和方向.
振动图像的切线斜率的绝对值和正负表示该时刻的速度大小及方向.
【教用·备选例题】 如图所示是某弹簧振子的振动图像.
(1)求振子振动的振幅、周期、频率和初相.
(2)如果从点O开始计时,到图中的哪一点为止,振子完成了一次全振动?如果从点C开始计时呢?
(3)当t=1.4 s时,振子对平衡位置的位移是多少?它在一次全振动中所通过的路程是多少?
[解析] (1)振幅是振子离开平衡位置的最大距离.从图中可以看出,最大距离为2 cm,即振幅A=2 cm.
周期是完成一次全振动所需要的时间.图中OD之间表示一次全振动,所对应的时间是0.8 s.所以T=0.8 s.
f==1.25 Hz.
初相是t=0时的相位,根据x=A cos (ωt+φ)可知φ=-
(2)从图中可以看出,从点O开始计时,到点D为止,振子完成了一次全振动,并随即开始重复前面所经历的过程.如果从点C开始计时,则到点G为止,振子同样完成了一次全振动,所经历的时间都是0.8 s.
(3)从图中可以看出,当t=1.4 s时,振子对平衡位置的位移是-2 cm.它在一次全振动中所通过的路程就是振幅的4倍,即2×4 cm=8 cm.
[答案] 见解析
[跟进训练]
2.(多选)弹簧振子做简谐运动的振动图像如图所示,则( )
A.t=0时,振子位移为零,速度为零,加速度为零
B.t=1 s时,振子位移最大,速度为零,加速度最大
C.t1和t2时刻振子具有相同的速度
D.t3和t4时刻振子具有相同的加速度
BD [t=0时刻,振子位于平衡位置,位移为零,加速度为零,但速度为最大值,故A错误;t=1 s时,振子位于正向最大位移处,位移最大,加速度最大,而速度为零,故B正确;t1和t2时刻振子位于正向同一位置,t1时刻是经此点向正方向运动,t2时刻回到此点向负方向运动,两时刻速度大小相等,但方向相反,所以速度不相同,故C错误;t3和t4时刻振子位移相同,即处在同一位置,因此有大小相等、方向相同的加速度,故D正确.]
1.已知两个简谐运动的表达式分别为x1=4sin 4πt cm 和x2=2sin 2πt cm,则它们的振幅之比、各自的频率之比是( )
A.2∶1,2∶1 B.1∶2,1∶2
C.2∶1,1∶2 D.1∶2,2∶1
A [由题意知A1=4 cm,A2=2 cm,ω1=4π rad/s,ω2=2π rad/s,则A1∶A2=2∶1,f1∶f2=ω1∶ω2=2∶1.故A正确,B、C、D错误.]
2.一质点做简谐运动的图像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质点的振动频率是4 Hz
B.在10 s内质点通过的路程是20 cm
C.第4 s末质点的速度是零
D.在t=1 s和t=3 s两时刻,质点位移大小相等、方向相同
B [根据振动图像可知,该简谐运动的周期T=4 s,所以频率f==0.25 Hz,A错误;10 s内质点通过的路程s=×4A=10A=10×2 cm=20 cm,B正确;第4 s末质点经过平衡位置,速度最大,C错误;在t=1 s和t=3 s两时刻,质点位移大小相等、方向相反,D错误.]
3.如图所示为某物体做简谐运动的图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由P→Q位移在增大
B.由P→Q速度在增大
C.由M→N速度是先减小后增大
D.由M→N位移始终减小
A [由题图可知从P→Q物体远离平衡位置,位移增大,速度减小,A正确,B错误;由M→N,物体先由正位移处向平衡位置移动,速度增大,位移减小,再由平衡位置沿负方向运动,位移增大,速度减小,C、D错误.]
4.(多选)如图所示是表示一质点做简谐运动的图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t1时刻振子正通过平衡位置向正方向运动
B.t2时刻振子的位移最大
C.t3时刻振子正通过平衡位置向正方向运动
D.该图像是从平衡位置计时画出的
BC [从题图可以看出,t=0时刻,振子在正的最大位移处,因此是从正的最大位移处开始计时画出的图像,故D错误;t1时刻以后振子的位移为负,t1时刻振子正通过平衡位置向负方向运动,故A错误;t2时刻振子在负的最大位移处,因此可以说是在最大位移处,故B正确;t3时刻以后,振子的位移为正,所以该时刻振子正通过平衡位置向正方向运动,故C正确.]
5.一水平弹簧振子做简谐运动,其位移与时间的关系如图所示.求:
(1)写出该简谐运动的表达式;
(2)t=0.25×10-2 s时的位移;
(3)从t=0到t=8.5×10-2 s的时间内,振子走过的路程.
[解析] (1)由题图知
A=2 cm,T=2×10-2 s,φ=-
则ω==100π rad/s
则表达式为x=2sin (100πt-) cm.
(2)把t=0.25×10-2 s代入表达式得
x=2sin (-)cm=- cm.
(3)时间为
Δt=8.5×10-2 s=T
所以通过的路程为
s=×4A=17A=17×2 cm=34 cm.
[答案] (1)x=2sin (100πt-) cm (2)- cm (3)34 cm
回顾本节内容,自主完成以下问题:
1.振动图像可以获得哪些信息?
提示:周期和振幅,任一时刻的位移.
2.如何求初相位?
提示:写出振动方程,取t=0时刻的位移代入即可得到.
3.如何通过图像得到速度的变化?
提示:斜率,斜率为正即向正方向运动,斜率为负即向反方向运动.
课时分层作业(五) 简谐运动的描述
?考点一 简谐运动的表达式
1.如图所示,弹簧振子以O点为平衡位置,在B、C两点之间做简谐运动.B、C相距20 cm.振子从B点到第二次经过O点,所用时间为0.75 s.若振子向右经过OB的中点P时开始计时,则振子的位移时间关系为( )
A.x=0.2sin m
B.x=0.1sin m
C.x=0.1sin m
D.x=0.2sin m
C [弹簧振子以O点为平衡位置,在B、C两点之间做简谐运动.B、C相距20 cm,所以振幅为0.1 m,振子从B点到第二次经过O点,所用时间为0.75 s,所以T=0.75 s,ω==2π rad/s,则振子的位移时间关系为x=0.1sin (2πt+φ)m,振子向右经过OB的中点P时开始计时,t=0时x=5 cm,代入上式得φ=,则x=0.1sin m,故选C.]
2.一弹簧振子的位移y随时间t变化的关系式为 y=0.1sin (2.5πt) m,时间t的单位为s.则( )
A.弹簧振子的振幅为0.2 m
B.弹簧振子的周期为1.25 s
C.在t=0.2 s时,振子的运动速度为零
D.在任意0.2 s时间内,振子的位移均为 0.1 m
C [由y=0.1sin (2.5πt) m知,弹簧振子的振幅为0.1 m,故A错误;弹簧振子的周期为T== s=0.8 s,故B错误;在t=0.2 s时,y=0.1 m,即振子到达最大位移处,此时振子的运动速度为零,故C正确;只有当振子从平衡位置或者从最高点(或最低点)开始计时时,经过0.2 s,振子的位移才为A=0.1 m,故D错误.]
3.弹簧振子做简谐运动,振幅为0.5 cm,周期为 1 s, 计时开始时具有正向最大速度,则它的位移公式是( )
A.x=5×10-3cos m
B.x=5×10-3sin m
C.x=5×10-3sin m
D.x=5×10-3cos m
B [t=0时刻振子具有正向最大速度,说明此时振子的位移是零,则在位移公式x=A sin (ωt+φ0)中,φ0=0, 角频率ω==2π rad/s, 故位移公式为x=0.5sin cm=5×10-3sin m,故选B.]
?考点二 简谐运动的图像
4.某弹簧振子的振动图像如图所示,将小球从平衡位置拉开4 cm后放开,同时开始计时,则( )
A.一次全振动小球的路程为16 cm
B.振动的周期为0.2 s
C.0.1 s时小球的速度为零
D.0.2 s时小球的加速度为零
A [由题图可知,振幅为4 cm,则一次全振动的路程为s=4×4 cm=16 cm,A正确;由题图可知,振动的周期为0.4 s,B错误;0.1 s时小球处在平衡位置,速度最大,C错误;0.2 s时小球处在最大位移处,加速度最大,D错误.]
5.简谐运动的振动图线可用下述方法画出:如图甲所示,在弹簧振子的小球上安装一支绘图笔P,让一条纸带在与小球振动方向垂直的方向上匀速运动,笔P在纸带上画出的就是小球的振动图线.取振子水平向右的方向为振子离开平衡位置的位移正方向,纸带运动的距离代表时间,得到的振动图线如图乙所示.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2.5 s时振子正在向x轴正方向运动
B.t=17 s时振子相对平衡位置的位移是10 cm
C.若增大弹簧振子的振幅,其振动周期也增大
D.若纸带运动的速度为2 cm/s,振动图线上1、3两点间的距离是4 cm
D [题图乙中图线的斜率表示速度,斜率正负表示速度的方向,则由题图乙知,2.5 s时振子的速度为负,正在向x轴负方向运动,A错误;由题图乙可知,振子的周期为4 s,由周期性知,t=17 s 时振子相对平衡位置的位移与t=1 s时振子相对平衡位置的位移相同,为0,B错误;根据弹簧振子的振动周期与振幅无关可知,增大弹簧振子的振幅,它的周期将保持不变,C错误;若纸带运动的速度为2 cm/s,振动图线上1、3两点间的距离是s=vt=2 cm/s×2 s=4 cm,D正确.]
6.如图甲所示,弹簧振子以O点为平衡位置,在A、B两点间做简谐运动.取向右为正方向,图乙为这个弹簧振子的振动图像,由图可知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在t=0.2 s时,振子位于A点
B.在t=0.1 s与t=0.3 s两个时刻,振子的速度相同
C.从t=0到t=0.2 s时间内,振子做减速运动
D.在t=0.4 s时,振子有最大的加速度
C [分析题图乙知,在t=0.2 s时,振子的位移为正向最大,振子位于B点,选项A错误;在t=0.1 s与t=0.3 s两个时刻,振子的速度大小相等,方向相反,则速度不相同,选项B错误;从t=0到t=0.2 s时间内,振子从平衡位置到达正向最大位移,则振子做减速运动,选项C正确;在t=0.4 s时,振子回到平衡位置,加速度为零,选项D错误.]
7.如图所示是扬声器纸盆中心做简谐运动的振动图像,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t=2×10-3 s时刻纸盆中心的速度最大
B.t=3×10-3 s时刻纸盆中心的加速度最大
C.在0~1×10-3 s之间纸盆中心的速度方向与加速度方向相同
D.纸盆中心做简谐运动的方程为x=1.5×10-4cos (50πt) m
C [分析题图知,t=2×10-3 s时刻在负向最大位移处,则纸盆中心的速度为零,选项A错误;t=3×10-3 s时刻纸盆中心在平衡位置,此时的加速度为零,选项B 错误;在0~1×10-3 s之间纸盆中心的速度方向与加速度方向均向下,方向相同,选项C正确;因为ω== rad/s=500π rad/s,则纸盆中心做简谐运动的方程为x=1.5×10-4cos (500πt) m,选项D错误.]
8.如图甲所示为竖直方向的弹簧振子,图乙是该振子完成一次全振动时其位移随时间的变化规律图线,取竖直向上为正方向,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振子的振幅为10 cm
B.t=1 s时,振子位于最低点
C.1~2 s内,振子从最高点向下运动,且速度正在增大
D.1~2 s内,振子从最高点向下运动,且加速度正在增大
C [由题图乙可知,振子的振幅为5 cm,A错误;t=1 s 时,振子的位移最大,回复力最大,加速度最大且方向竖直向下,因此振子处于最高点,B错误;1~2 s内,振子从最高点向平衡位置运动,速度正在增大,位移正在减小,回复力正在减小,加速度正在减小,C正确,D错误.]
9.一质点做简谐运动,其位移—时间图像如图所示,由图像可知( )
A.t=1 s时,质点速度为正的最大值,加速度为零
B.t=2 s时,质点速度为零,加速度为负的最大值
C.t=3 s时,质点速度为正的最大值,加速度为零
D.t=4 s时,质点速度为零,加速度为正的最大值
C [t=1 s时,位移为零,加速度为零,速度最大,图像斜率为负,即速度为负,选项A错误;t=2 s时,位移为负的最大值,加速度为正的最大值,速度为零,选项B错误;t=3 s时,位移为零,加速度为零,速度最大,图像斜率为正,即速度为正,选项C正确;t=4 s时,质点位移为正的最大值,加速度为负的最大值,速度为零,选项D错误。]
10.某同学坐上弹簧木马后,由同伴配合启动,若只进行上下运动,忽略能量损失,木马和该同学组成的整体的运动可看作简谐运动,此简谐运动的振动图像如图所示,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t=0.4 s时,该整体做简谐运动的位移最大,且处于超重状态
B.t=0.4 s到t=1.2 s的时间内,该整体的速度先变小后变大
C.t=0.2 s和t=1.4 s时,该整体的加速度相同
D.该整体做简谐运动的表达式为x=12sin (1.25πt) cm
D [t=0.4 s时,该整体做简谐运动的位移最大,此时加速度向下,处于失重状态,故A错误;t=0.4 s 到t=1.2 s的时间内,该整体由最高点到平衡位置,再到最低点,则整体的速度先变大后变小,故B错误;t=0.2 s和t=1.4 s时,该整体的加速度大小相等,但是方向相反,故C错误;因ω== rad/s=1.25π rad/s,该整体做简谐运动的表达式为x=12sin (1.25πt) cm,故D正确.]
11.(源自人教版教材改编)如图甲所示,悬挂在竖直方向上的弹簧振子,在C、D两点之间做简谐运动,O点为平衡位置.振子到达D点时开始计时,以竖直向上为正方向,一个周期内的振动图像如图乙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振子在O点受到的弹簧弹力等于零
B.振子在1 s内通过的路程一定为6 cm
C.t=1.0 s时,弹簧的弹性势能最大
D.振子在C点和D点的加速度相同
B [O点是平衡位置,振子在该位置所受的弹簧弹力与重力平衡,故A错误;由振动图像可知,1 s=T,A=3 cm,振子在半个周期内的路程等于2A=6 cm,故B正确;振子在D点时,弹簧形变量最大,弹簧弹性势能最大,而t=1.0 s时,振子处在C点,故C错误;根据弹簧振子简谐运动的对称性可知,振子在C点和D点的加速度大小相等,方向相反,故D错误.]
12.如图甲所示,装有一定量液体的玻璃管竖直漂浮在水中,水面足够大,把玻璃管向下缓慢按压4 cm后放手,忽略空气阻力,玻璃管的运动可以视为竖直方向的简谐运动,测得玻璃管振动周期为0.5 s,以竖直向上为正方向,某时刻开始计时,其振动图像如图乙所示,其中A为振幅,对于玻璃管(包括管内液体),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回复力等于玻璃管所受的浮力
B.在t1~t2时间内,玻璃管加速度减小,速度增大
C.在t1时刻玻璃管加速度为零,速度为正向最大
D.振动过程中动能和重力势能相互转化,玻璃管的机械能守恒
B [玻璃管(包括管内液体)只受到重力和水的浮力,所以玻璃管做简谐运动的回复力等于重力和浮力的合力,故A错误;由题图乙可知,在t1~t2时间内,玻璃管位移减小,则加速度减小,玻璃管向着平衡位置做加速运动,速度增大,t1时刻处于负向最大位移处,速度为零,加速度为正向最大,故B正确,C错误;玻璃管在做简谐运动的过程中,水的浮力对玻璃管做功,所以振动的过程中玻璃管的机械能不守恒,故D错误.故选B.]
13.弹簧振子以O点为平衡位置,在B、C两点间做简谐运动,在t=0时刻,振子从O、B间的P点以速度v向B点运动;在t=0.2 s 时,振子速度第一次变为-v;在t=0.5 s 时,振子速度第二次变为-v.
(1)求弹簧振子振动周期T;
(2)若B、C之间的距离为25 cm,求振子在4.0 s内通过的路程;
(3)若B、C之间的距离为25 cm.从平衡位置计时,写出弹簧振子的位移表达式,并画出弹簧振子的振动图像.
[解析] (1)弹簧振子简谐运动的示意图如图甲所示.由对称性可得T=2×0.5 s=1.0 s.
(2)B、C间的距离为2个振幅,则振幅
A=×25 cm=12.5 cm
振子4.0 s内通过的路程为
s=4×4A=4×4×12.5 cm=200 cm.
(3)根据x=A sin ωt,A=12.5 cm,ω==2π rad/s
得x=12.5sin (2πt)cm
振动图像如图乙所示.
[答案] (1)1.0 s (2)200 cm (3)见解析
16 / 16第二节 简谐运动的描述
[学习目标] 1.能从简谐运动的函数表达式分析简谐运动的振幅、周期、频率等.2.掌握简谐运动图像的物理意义和应用.3.知道简谐运动的数学描述,了解相位的概念.
知识点一 简谐运动的函数描述
1.描述简谐运动位移—时间图像的函数表达式为x=____________.式中A是简谐运动的____,ω为简谐运动的______.
2.ω与T、f的关系为ω==______.
知识点二 简谐运动的图像描述
1.相位、初相
简谐运动的位移—时间函数表达式x=A cos (ωt+φ)中的________叫作相位,而对应t=0时的相位__叫作初相位,简称初相.
2.相位差
对于频率相同、相位不同的振子,相位差Δφ=(ωt+φ1)-(ωt+φ2)=_________,表示两个频率相同的简谐运动的振动____关系.
3.图像信息
如图所示,从图像上可知____和____.还可知道任一时刻的____大小和方向.
1.思考判断(正确的打“√”,错误的打“×”).
(1)位移—时间图像表示振动质点的运动轨迹. ( )
(2)振动的位移为正时,速度也为正. ( )
(3)简谐运动的图像反映了物体在不同时刻相对平衡位置的位移. ( )
(4)振动位移的方向总是背离平衡位置. ( )
2.一质点做简谐运动的图像如图所示,该质点在t=3.5 s 时刻( )
A.速度为正,加速度为正
B.速度为负,加速度为负
C.速度为负,加速度为正
D.速度为正,加速度为负
3.一个弹簧振子沿x轴做简谐运动,取平衡位置O为x轴坐标原点.从某时刻开始计时,经过四分之一个周期,振子具有沿x轴正方向的最大加速度.能正确反映振子位移与时间关系的图像是( )
A B C D
某弹簧振子的振动图像如图所示,将弹簧振子从平衡位置拉开4 cm后放开,同时开始计时。
讨论:(1)该振动的周期、频率分别是多少?
(2)写出该振动的正弦函数和余弦函数表达式.
简谐运动的表达式
1.简谐运动表达式x=A cos ωt的理解
(1)x:表示振动质点相对于平衡位置的位移.
(2)A:表示振幅,描述简谐运动振动的强弱.
(3)ω:角频率,它与周期、频率的关系为ω==2πf.可见ω、T、f相当于一个量,描述的都是振动的快慢.
2.简谐运动的表达式x=A cos (ωt+φ0)的理解
(1)式中(ωt+φ0)表示相位,描述做周期性运动的物体在各个不同时刻所处的不同状态,是描述不同振动的振动步调的物理量.它是一个随时间变化的量,相当于一个角度,相位每增加2π,意味着物体完成了一次全振动.
(2)式中φ0表示t=0时简谐运动质点所处的状态,称为初相位或初相.
(3)相位差:频率相同的两个简谐运动有固定的相位差,Δφ=(ωt+φ01)-(ωt+φ02)=φ01-φ02.
若Δφ=0,表明两个物体运动步调相同,即同相;
若Δφ=π,表明两个物体运动步调相反,即反相.
【典例1】 (多选)物体A做简谐运动的振动位移xA=3sin cm,物体B做简谐运动的振动位移xB=5sin cm.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物体A的振幅是6 cm,物体B的振幅是10 cm
B.物体A、B的周期相等,为100 s
C.物体A振动的频率fA等于物体B振动的频率fB
D.物体A的相位始终超前物体B的相位
[思路点拨] 对比简谐运动的表达式,获得振幅、周期、初相位信息.
[听课记录]
[跟进训练]
1.弹簧振子做简谐运动,振子运动范围为0.8 cm,周期为 0.5 s,计时开始时具有正向最大加速度,则它的振动方程是( )
A.x=8×10-3 sin m
B.x=4×10-3 sin m
C.x=8×10-3 sin m
D.x=4×10-3 sin m
简谐运动的图像
1.图像形状
正(余)弦曲线.
2.物理意义
表示振动质点在不同时刻偏离平衡位置的位移,是位移随时间的变化规律(不是振动质点的运动轨迹).
3.图像应用
(1)任意时刻质点位移的大小和方向.如图甲所示,质点在t1、t2时刻的位移分别为x1和-x2.
(2)任意时刻质点的振动方向:看下一时刻质点的位置,如图乙中a点,下一时刻离平衡位置更远,故此刻沿x轴正方向振动.图乙中b点,下一时刻离平衡位置更近,故此刻沿x轴正方向振动.
(3)任意时刻质点的位移、速度、加速度的变化情况:根据下一时刻质点的位移,判断是远离还是衡位置.若远离平衡位置,则位移越来越大,加速度越来越大,而速度越来越小;若衡位置,则位移越来越小,加速度越来越小,而速度越来越大.
【典例2】 [链接教材P44例题]如图甲所示,轻弹簧上端固定,下端系一质量为m=1 kg的小球,小球静止时弹簧伸长量为10 cm.现使小球在竖直方向上做简谐运动,从小球在最低点释放时开始计时,小球相对平衡位置的位移随时间t变化的规律如图乙所示,重力加速度g取 10 m/s2.
(1)写出小球相对平衡位置的位移随时间的变化关系式;
(2)求出小球在0~12.9 s内运动的总路程和12.9 s时刻的位置;
(3)小球运动到最高点时加速度的大小.
[听课记录]
简谐运动图像的应用技巧
(1)判断质点任意时刻的位移大小和方向.
质点任意时刻的位移大小看质点离开平衡位置距离的大小即可,也可比较图像中纵坐标的绝对值.方向由坐标值的正负判断或质点相对平衡位置的方向判断.
(2)判断质点任意时刻的加速度大小和方向.
由于加速度的大小与位移大小成正比,方向与位移方向相反,所以只要从图像中得出质点在任意时刻的位移大小和方向即可.
(3) 判断质点任意时刻的速度大小和方向.
振动图像的切线斜率的绝对值和正负表示该时刻的速度大小及方向.
[跟进训练]
2.(多选)弹簧振子做简谐运动的振动图像如图所示,则( )
A.t=0时,振子位移为零,速度为零,加速度为零
B.t=1 s时,振子位移最大,速度为零,加速度最大
C.t1和t2时刻振子具有相同的速度
D.t3和t4时刻振子具有相同的加速度
1.已知两个简谐运动的表达式分别为x1=4sin 4πt cm 和x2=2sin 2πt cm,则它们的振幅之比、各自的频率之比是( )
A.2∶1,2∶1 B.1∶2,1∶2
C.2∶1,1∶2 D.1∶2,2∶1
2.一质点做简谐运动的图像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质点的振动频率是4 Hz
B.在10 s内质点通过的路程是20 cm
C.第4 s末质点的速度是零
D.在t=1 s和t=3 s两时刻,质点位移大小相等、方向相同
3.如图所示为某物体做简谐运动的图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由P→Q位移在增大
B.由P→Q速度在增大
C.由M→N速度是先减小后增大
D.由M→N位移始终减小
4.(多选)如图所示是表示一质点做简谐运动的图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t1时刻振子正通过平衡位置向正方向运动
B.t2时刻振子的位移最大
C.t3时刻振子正通过平衡位置向正方向运动
D.该图像是从平衡位置计时画出的
5.一水平弹簧振子做简谐运动,其位移与时间的关系如图所示.求:
(1)写出该简谐运动的表达式;
(2)t=0.25×10-2 s时的位移;
(3)从t=0到t=8.5×10-2 s的时间内,振子走过的路程.
回顾本节内容,自主完成以下问题:
1.振动图像可以获得哪些信息?
2.如何求初相位?
3.如何通过图像得到速度的变化?
7 / 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