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九年级语文下册导学案:人教版九年级语文下册第六单元第24课《诗经两首》导学案

文档属性

名称 人教版九年级语文下册导学案:人教版九年级语文下册第六单元第24课《诗经两首》导学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45.6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16-08-10 21:28:53

文档简介

本资料来自于资源最齐全的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人教版九年级语文下册第六单元
24《<诗经>两首》当堂达标检测(共30分)
1、填空题。(10分,每空1分)
(1)
是我国古代最早的一部
( http: / / www.21cnjy.com )诗歌总集。收录了从西周到春秋时期的诗歌共有_
_篇,包括_
_
、_
_、_
_三部分。21·世纪
教育网
(2)《诗经》的句式以四言为主。根据不同内容的表达需要,分别采用


的艺术手法。  21
cnjy
com
(3)统领《关雎》全篇的诗句是“


2、《诗经》的主要艺术表现手法有赋、比、兴等,请思考:《关雎》这首诗主要运用了什么手法 运用这种手法起到了什么作用 (3分)21cnjy.com
3、在《蒹葭》这首诗歌中运用了景物描写,请思考:这些景物描写在诗中起到了什么作用
(3分)
4、《关雎》和《蒹葭》两首诗歌大量运用了重章叠句的表达方式,充分表达了诗人细腻的思想感情,请从诗中找出一处,反复朗读,并体会其作用。(3分)【来源:21·世纪·教育·网】
5、比较《关雌》和《蒹葭》在写法上的异同。(3分)
阅读《蒹葭》,完成文后问题(8分)
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溯洄从之,道阻且长。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央。
蒹葭萋萋,白露未晞。所谓伊人,在水之湄。溯洄从之,道
阻且跻,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坻。 
蒹葭采采,白露未已。所谓伊人,在水之涘。溯洄从之,道阻且右。溯游从之,宛在水中沚。 
6.本诗选自
,是一首典型的
(内容)诗。(2分) 
7.本诗以
起兴,写出了追寻伊人不得的苦恼心情。(2分)
8、对这首诗赏析不当的一项是(
)(4分) 
A
全诗分为三章,每章前两
( http: / / www.21cnjy.com )句以凄清冷漠的景致起兴,形成一种沉郁悲凉的氛围,同时又暗寓了时间的推移。后六句描写访求“伊人”而未得的迷惘之情。 21世纪教育网版权所有
B
“在水一方”、“宛在水中央”“宛在水中沚”是说伊人所在的地方有流水环境,仿佛置身于州岛上,可望而不可及。2-1-c-n-j-y
C
“伊人”是诗人访求的对象,是美的化身,在诗人矢志不渝的追求中,犹如强烈地感受到了那“在水一方”的倩影。 21·cn·jy·com
D
这首诗描写了“伊人”生活的环境和诗人在不同时间不懈地寻找“伊人”的过程,因此,从诗的内容看,它应是一首叙事诗。 www.21-cn-jy.com
当堂达标检测参考答案
1、(1)《诗经》
305



(2)



(3)窈窕淑女,君子好逑
2、《关雎》这首诗主要运用了“兴”的艺
( http: / / www.21cnjy.com )术手法。如本诗开头“关关雎鸠,在河之洲”,它原是诗人借眼前景物发端的话,但水鸟和鸣,也可以喻男女求偶,或男女间和谐恩爱。和下文“窈窕淑女,君子好逑’意义上发生关联。本诗的起兴之妙正在于诗人情趣与自然景物浑然一体的契合,也即一直为人们所乐道的情景交融的艺术境界。【来源:21cnj
y.co
m】
3、景语情语。诗开篇便向读者展示了
( http: / / www.21cnjy.com )一个凄清的画面:一个晚秋的早晨,天色朦胧,笼罩在晨雾中的是一望无际的沾带露珠的芦苇。一条河流,蜿蜒而去。望远处,是一块小小的沙洲。这是一幅萧瑟的晚秋晨光图,烘托主人公凄恻的情感。21教育网
4、重章叠句的形式,即重复的几章节
( http: / / www.21cnjy.com ),意义和字面只有少数的改变。如《蒹葭》全篇三章十二句,只变动了十几个字,不但写出了芦苇茂盛的状态,爱情道路的曲折绵长,伊人虽近在咫尺,但又遥不可及的痛苦心情,而且通过不断重复的旋律,表现出诗人对爱情的执著追求,似乎有一种合唱、轮唱的味道。2·1·c·n·j·y
5、《关雌》着重于叙事,而《蒹葭》却没有明确
( http: / / www.21cnjy.com )的故事,《蒹葭》比《关雌》的情感韵味更浓郁些。在艺术手法上,《蒹葭》比《关雌》“兴”的特点更加突出。“蒹葭”“水”和“伊人”的形象交相辉映,浑然一体,用作起兴的事物与所要描绘的对象形成一个完整的艺术境界。www-2-1-cnjy-com
6.《诗经 秦风》
爱情
7.蒹葭
8.D
21世纪教育网
--
中国最大型、最专业的中小学教育资源门户网站。
版权所有@21世纪教育网本资料来自于资源最齐全的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人教版九年级语文下册第六单元
24《<诗经>两首》预习检测(共20分)
一、填空(8分,每空0.5分)
1.《关雎》中起兴的句子是:_______
,

2.《关雎》中是全诗的纲目
( http: / / www.21cnjy.com ),统摄全诗的句子或表现小伙子一般都喜欢美丽而贤惠的姑娘的句子是:

。21世纪教育网版权所有
3.《关雎》最能体现全诗的精神,抒发求之不
( http: / / www.21cnjy.com )得的忧思的句子是:___
_
,___
__


_____
_
。21教育网
4.《蒹葭》中能印证“上穷碧落下黄泉,两处茫茫皆不见”的寻找追求的诗句:
__
_
,____
_
。___
__
,_
__


___
_

,_____
_

二、选择(12分,每小题4分)
5、对下列句子中加点字解说不当的一项是

)(4分)
A.“左右芼之”的“之”指代的是“荇菜”。
B.“寤寐求之”的“之”
指代的是“窈窕淑女”。
C.“琴瑟友之”的“友”是“亲爱”的意思,这里用作动词,且表使动。
D.“钟鼓乐之”
的“乐”是“快乐”的意思,这里用作动词,且表使动。
6、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4分)
A.《关雌》中“关关雎鸠,在河之洲”采用的是“兴”的手法。
B.《蒹葭》“所谓伊人”的“伊人”,与《关雌》中的“君子好逑”的“君子”,指的是同样的人。
C.《蒹葭》全诗不着一个思字、愁字,读者却可以体会到诗人那种深深的企慕和求而不得的惆怅。
D.《关雌》是《诗经》的第一首,选自《诗经

周南》。
7. 对下列诗句理解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http: / / www.21cnjy.com ) )(4分)
A、“关关雎鸠,在河之洲”两句运用比喻手法,说明淑女、君子在河滩幽会,营造一种幽静的氛围。
B、“参差荇菜,左右流之”两句反复使用,增强了诗歌的节奏感,也反映了古代民歌的特色。
C、“悠哉悠哉,辗转反侧”以行动来反映君子的深深思恋,十分生动形象。
D、“寤寐逑之”中的“寤”和“寐”分别指醒来和睡着,可见君子思恋之苦。
预习检测参考答案:
1.关关雎鸠,在河之洲。
2.窈窕淑女,君子好逑。
3.求之不得,寤寐思服。悠哉悠哉,辗转反侧。
4.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溯洄从之,道阻且长。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央。
5.C
6.B
7.A
21世纪教育网
--
中国最大型、最专业的中小学教育资源门户网站。
版权所有@21世纪教育网本资料来自于资源最齐全的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人教版九年级语文下册第六单元
24《<诗经>两首》课中导学案
【学习目标】
1.了解《诗经》的基本知识及其在中国文学史上的地位。
2.把握《诗经》赋比兴的艺术表现手法和章法的节奏特点。
3.正确认识古代劳动人民对美好爱情的追求和向往。
【学习过程】
一、导入
同学们,你知道最早的诗歌总集是什么吗?谁能够来谈一谈?
二、预习检查
1.检查预习学案的完成情况。
2.检查诵读情况。
3.检查搜集的作品情况。
(1)《诗经》简介
(2)“诗六义”
(3)简介三种表现手法
三、学习《关雎》
1.
《关雎》简介
2.
读准读音
(1)辨析字词读音
雎鸠(jū
jiū)
窈窕(yáo
t
( http: / / www.21cnjy.com )iáo)
淑(shū)
好逑(hǎo
qiú)
参差(cēn
cī)
荇(xìng)
寤寐(wù
mèi)
芼(mào)21世纪教育网版权所有
(2)请全班同学朗诵课文
3.
本诗讲了一个什么故事?
4.概括每一章的内容。
5.主题:
6.
试译全文。
7.
小结
8.
主人公思想感情变化的过程是怎样的?
9.
品读全诗,探究特色
四、学习《蒹葭》
1.《蒹葭》选自十五《国风》的秦风,属秦国民歌。“秦风”多言车马田猎,粗犷质朴,而本诗却神韵缥缈,引人遐想,也是一首优美的怀人诗作。21教育网
2.诵读
(1)辨析字词读音
(2)请全班同学朗诵课文
3.
说说主要内容
4.
试译全文。
5.
《蒹葭》结构内容
6.
主题:
7.
说出你的读后的感受
8.
《蒹葭》的结构:
9.
对《蒹葭》主题的理解
10.
《蒹葭》的艺术特色:
五、深入探究
1.《关雎》和《蒹葭》两首诗歌大量运用了重章叠句的表达方式,充分表达了诗人细腻的思想感情,请从诗中找出一处,反复朗读,并体会其作用。21cnjy.com
2.
比较《关雌》和《蒹葭》在写法上的异同。
六、作业
1.背诵、默写这两首诗。
2.试把这两首诗写成故事,并讲给大家听。
21世纪教育网
--
中国最大型、最专业的中小学教育资源门户网站。
版权所有@21世纪教育网本资料来自于资源最齐全的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人教版九年级语文下册第六单元
24《<诗经>两首》预习学案
一、学案导学
1.填空题(1)
___
是我国古代
( http: / / www.21cnjy.com )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收录了从西周到春秋时期的诗歌共有__
篇,包括


三部分。21cnjy.com
(2)《诗经》的句式以四言为主。根据不同内容的表达需要,分别采用___

____、___
的艺术手法。21·cn·jy·com
(3)统领《关雎》全篇的诗句是“

”。
2.给下列字词注音
雎鸠(



窈窕(
)(

好逑(
)(

寤寐(
)(

溯洄(
)(

坻(

荇菜(

3.读文思考:

1)《关雎》这首诗讲了一个什么故事,请同学们用自己的语言来描述。
(2).请试着用富有诗情画意的语言描述《蒹葭》一诗的情境。
4.诵读指导:
提示:第一章在于舒缓平正之音,形成全诗
( http: / / www.21cnjy.com )的基调。以“窈窕淑女,君子好逑“统摄全篇。第二章、第三章中的“求”字是全篇的中心,写深切的思慕和求而不得的忧思。声调亦迫促。第四章、第五章写求而得之的喜悦。曰“友”,曰“乐”,用字自有轻重,深浅不同,应读出兴奋和快乐之情。21世纪教育网版权所有
二、知识链接
《诗经》是我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本来只
( http: / / www.21cnjy.com )称《诗》,后来被儒家奉为经典,改称《诗经》。收录了从西周初年到春秋中叶约五百年间的诗歌305篇,也称“诗三百”,这些诗歌分为风”“雅”“颂”三个部分。“风”又叫“国风”,是各地的歌谣,人民大众的口头创作,是《诗经》中的精华部分。有不少篇章揭露贵族统治集团对人民的压迫和剥削,也反映了人们的劳动生产情况和爱情生活。常用复沓的手法来反复咏叹,一首诗中的各章往往只有几个字不同,表现了民歌的特色。21教育网
21世纪教育网
--
中国最大型、最专业的中小学教育资源门户网站。
版权所有@21世纪教育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