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霸笔记:同步精讲】课时分层作业11 海水的性质及其对人类活动的影响(含答案)--高中地理中图版必修第一册

文档属性

名称 【学霸笔记:同步精讲】课时分层作业11 海水的性质及其对人类活动的影响(含答案)--高中地理中图版必修第一册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351.5K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中图版(2019)
科目 地理
更新时间 2025-09-06 17:03:41

文档简介

课时分层作业(十一) 海水的性质及其对人类活动的影响
说明:选择题每小题3分,本套试卷共49分
读图,完成1~2题。
1.图中影响等值线向外海凸出的主要因素是(  )
A.降水  B.暖流  C.寒流  D.径流
2.在等值线的年内变动中,Q点(2.8等值线上的最东点)距大陆最近的时段是(  )
A.2月 B.5月
C.7月 D.10月
据地理工作者考察,在黄海中部海面以下20~30米处,存在一个明显的温跃层(垂直方向温度出现突变的水层),抑制了海水的上下对流,在海底洼地的下层海水表现为相对低温。据此完成3~4题。
3.黄海温跃层表现最明显的季节是(  )
A.春季 B.夏季
C.秋季 D.冬季
4.影响黄海海域上层水温的主要因素是(  )
A.太阳辐射 B.洋流
C.盐度 D.海陆位置
海水密度是指单位体积内海水的质量,其大小取决于温度、盐度和深度(压力)。读海水温度、盐度、密度随纬度变化图,完成5~6题。
5.由图可知,赤道附近的表层海水(  )
A.温度低、盐度较高、密度小
B.温度高、盐度较高、密度大
C.温度高、盐度较低、密度小
D.温度低、盐度较低、密度大
6.下列关于海水密度分布及其影响的说法,正确的是(  )
A.表层海水密度的分布规律是从赤道向两极递减
B.海水密度的垂直分布规律是从表层向深层逐渐增大
C.海水最大密度出现在低纬度地区的海面
D.海水密度与洋流运动无关
读海洋表面平均盐度、温度、蒸发量和降水量随纬度分布的曲线图,完成7~8题。
7.图中①~④四条曲线中表示海洋表层海水盐度的是(  )
A.① B.②
C.③ D.④
8.图中B纬度④曲线数值比较大的主要影响因素是(  )
A.纬度 B.洋流
C.大气环流 D.海陆分布
读大西洋年平均表层海水性质示意图,完成9~10题。
9.影响②呈现如图分布规律的根本原因是(  )
A.海水的定向流动 B.气压
C.经度 D.太阳辐射
10.关于图中①②③三者之间关系的说法,正确的是(  )
A.②能影响③,③能影响①
B.②能影响③,但不能影响①
C.②不能影响③,也不能影响①
D.②能影响③,③不能影响①
海水基本性质包括海水盐度、温度和密度。下图示意全球大洋海水基本性质变化曲线图。据此完成11~13题。
11.图中甲、乙、丙、丁曲线中,代表海洋垂直温度变化规律的是(  )
A.甲 B.乙
C.丙 D.丁
12.若丙曲线为水平方向的海水温度变化曲线,则其影响因素是(  )
A.盐度、密度 B.海陆分布
C.寒流、暖流 D.太阳辐射
13.推测大洋表层海水密度的变化规律是(  )
A.暖流海域较寒流海域大
B.由赤道向两极逐渐增大
C.大江大河汇入海域较大
D.高纬度的海域冬小夏大
14.读南美洲附近海域海洋表面盐度分布图(单位:‰),回答下列问题。(10分)
(1)b海区盐度比a海区盐度________,主要原因是什么?(4分)
(2)b海区盐度比c海区盐度低,主要原因是什么?(2分)
(3)d海区盐度比c海区盐度低,主要原因是什么?(2分)
(4)a、b、c、d四个海区的盐度由高到低排序为________________。(2分)
4/4课时分层作业(十一)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D A B A C B A C D A A D B
14.(1)高 a海区有大量河水注入,稀释海水,盐度降低。
(2)c海区蒸发量大于降水量。
(3)d海区有寒流带来的高纬度低盐度海水。
(4)c、b、d、a
1.D 2.A [第1题,根据图中信息可知,该位置在长江入海口处,根据等值线“凸高为低,凸低为高”的原则,该地等值线的特征是盐度比周围低,是长江的稀释作用造成的。第2题,长江枯水期时,径流较小,河口盐度升高,Q点距大陆最近。]
3.B 4.A [第3题,根据材料可知,温跃层是海水垂直方向上温度发生巨大变化的水层。由图可知,上下层海水温度夏季差异最大,下层海水表现为相对低温,因此夏季存在一个明显的温跃层,与夏季相比,其他季节温跃层表现并不明显,B正确。第4题,读图可知,自冬季到夏季,黄海海域上层水温升高,而该时间段太阳直射点总体北移,黄海海域太阳辐射增多,海水接受太阳辐射量增多,水温升高;自夏季到冬季,黄海海域上层水温降低,而该时间段太阳直射点总体南移,黄海海域太阳辐射减少,海水接受太阳辐射量减少,水温降低;同时,图中信息显示,黄海海域水温总体下层变化幅度较小,其原因是随着深度的增加,太阳辐射减弱,下层海水接受太阳辐射的季节差异相对上层较小,水温季节变化幅度相对较小。综上分析可知,太阳辐射是影响黄海海域上层水温的主要因素,而洋流、盐度、海陆位置等均不是影响黄海海域上层水温的主要因素,A正确。]
5.C 6.B [第5题,根据海水盐度副热带海域最高、依次向南北两侧递减,以及海水温度由低纬度向高纬度递减的规律,可判断图中①②③分别是温度、盐度和密度线。进而可知,赤道附近的表层海水温度高、盐度较低、密度小。第6题,根据上题分析并结合图示可知,大洋表层海水密度随着纬度的增高而增大,A错误;在垂直方向上,海水密度随着深度的增加而增大,B正确;表层海水温度越高,密度越小,故表层海水密度高纬度地区比低纬度地区大,在垂直方向上,深度越深,密度越大,C错误;寒暖流对海水密度有影响,D错误。]
7.A 8.C [第7题,世界大洋各海域的表层海水盐度从南北半球副热带海区向两侧的高低纬度海区递减。第8题,图中④曲线在赤道与副极地地区出现极大值,说明是降水量的纬度分布曲线。④曲线数值在B纬度即赤道附近比较大,原因是气温高,盛行上升气流,多对流雨。]
9.D 10.A [第9题,海水温度由赤道向两极递减,②表示海水温度;副热带海区温度高、蒸发量大于降水量,盐度由副热带海区向南北两侧递减,③表示海水盐度;一般情况下,海水温度由赤道向两极逐渐降低,密度则逐渐变大,①表示海水密度。海水温度由赤道向两极递减的根本原因是太阳辐射由赤道向两极递减,D正确。第10题,一般情况下,海水温度高,蒸发量大,盐度高;海水盐度的变化,又会导致海水密度的变化,因此②能影响③,③能影响①,A正确。]
11.A 12.D 13.B [第11题,根据所学知识可知,海洋温度的垂直分布特点是水深1千米以内的海水,温度变化大,水深1千米以下的深层海水,温度变化很小。图中只有甲曲线符合这一规律,A正确,B、C、D错误。故选A。第12题,读图可知,若丙曲线为水平方向的海水温度变化曲线,则表示全球海水温度由低纬度向高纬度递减,是由于太阳辐射由低纬度向高纬度递减,其主要影响因素为太阳辐射,D正确;盐度、密度不是影响海水温度的主要因素,A错误;海陆分布和寒流、暖流主要影响同纬度海域的海水温度,B、C错误。故选D。第13题,根据所学知识可知,表层海水密度受温度、盐度影响,盐度越高,密度越大;温度越低,密度越大。全球海洋表层水温由赤道向两极逐渐降低,故海水的密度逐渐增大,B正确;暖流经过水温高、密度小,寒流经过水温低、密度大,A错误;大江大河汇入海域,江河水稀释海水,盐度低、密度小,C错误;高纬度海域冬季结冰,温度低,盐度增加,密度增大,夏季温度高,密度减小,D错误。故选B。]
14.第(1)题,a海区和b海区纬度相近,且都有暖流经过,但是a海区有亚马孙河河水注入,使河口处盐度比同纬度西岸低得多。第(2)题,b海区位于赤道地区,降水量大于蒸发量,盐度较低;c海区位于南回归线附近,降水量小于蒸发量,盐度较高。第(3)题,c海区和d海区大致在同一纬度,但是d海区有寒流经过,带来高纬度低盐度海水,盐度偏低。第(4)题,综合上述分析并结合等值线分布规律,即可排出高低顺序。
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