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霸笔记:同步精讲】课时分层作业12 海水的运动及其对人类活动的影响(含答案)--高中地理中图版必修第一册

文档属性

名称 【学霸笔记:同步精讲】课时分层作业12 海水的运动及其对人类活动的影响(含答案)--高中地理中图版必修第一册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511.5K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中图版(2019)
科目 地理
更新时间 2025-09-06 17:03:41

文档简介

课时分层作业(十二) 海水的运动及其对人类活动的影响
说明:选择题每小题3分,本套试卷共52分
冲浪是以海浪为动力的极限运动。海浪的高度要在1米左右,最低不少于30厘米。下图为北半球某热带海域月平均风速变化示意图。据此完成1~2题。
1.冲浪时人们利用了(  )
A.潮汐的能量 B.洋流的能量
C.波浪的能量 D.海啸的能量
2.该海域海上冲浪最刺激的季节是北半球(  )
A.春季 B.夏季
C.秋季 D.冬季
石沪是修建在潮间带(最高潮位和最低潮位间的海岸),利用海水运动将鱼群困在石墙内的传统陷阱式捕鱼设施。下图示意我国台湾澎湖“心形项链”石沪,“项链坠”是集鱼的沪房,“项链串”是防止鱼游出石沪的石堤。据此完成3~5题。
台湾澎湖“心形项链”石沪
3.石沪主要修建在潮间带,主要是因为潮间带(  )
A.海水深度较浅 B.渔业资源丰富
C.海面风浪较小 D.海水周期性涨落
4.推测沪房处的石墙剖面结构与实际最符合的是(  )
A          B
C          D
5.石沪捕鱼设施的主要作用是(  )
A.增加捕鱼量 B.资源持续利用
C.避免海岸侵蚀 D.利于水体净化
下图为太平洋洋流分布示意图。据此完成6~8题。
6.图中①②③④洋流为寒流的是(  )
A.① B.②
C.③ D.④
7.图中甲处有世界著名的渔场,其形成的主要原因是(  )
A.寒暖流交汇处,饵料丰富
B.寒流流经海域,人迹罕至
C.暖流流经海域,海水温暖
D.不受洋流影响,风平浪静
8.洋流对乙地沿岸气候的影响是(  )
A.降温增湿 B.降温减湿
C.增温减湿 D.增温增湿
下图中虚线为洋流。据此完成9~10题。
9.A洋流的流向、性质判断正确的是(  )
A.向南,暖流 B.向南,寒流
C.向北,寒流 D.向北,暖流
10.A洋流的影响是(  )
A.增温减湿 B.降温增湿
C.形成渔场 D.增加蒸发
下图为索科特拉岛的位置和7月索马里洋流分布示意图。据此完成11~12题。
11.7月,当索马里洋流流经10°N时,下列四幅海水等温线示意图符合实际情况的是(  )
A    B    C    D
12.7月,索马里洋流对索科特拉岛产生的影响是(  )
A.使岛上渔民的捕鱼量增多
B.使岛上降水量增多
C.使岛屿及周围海域变得寒冷干燥
D.使岛上出现大量的企鹅
波浪能是指海洋表面波浪所具有的动能和势能,它是由风把能量传递给海洋而产生的。目前利用波浪能的主要方式是发电。如图是我国东海某海域不同方向波浪能占总波浪能的比例统计图。据此完成13~14题。
13.该海域波浪能最丰富的季节是(  )
A.春季 B.夏季
C.秋季 D.冬季
14.与渤海北部海域相比,该海域波浪能开发的有利条件是(  )
A.海域深度小 B.离陆地更近
C.海域不封冻 D.消费市场近
15.海雾大多是因为暖湿空气流经较冷表面(寒流)被冷却饱和而形成。寒暖流交汇处往往具备这样的大气环流条件,很容易形成海雾。读日本附近海域洋流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10分)
(1)②海域容易出现海雾的原因是什么?(2分)
(2)P地冬季多降水的主要原因是什么?(4分)
(3)图示海域有一世界著名的大渔场,分析其形成的有利条件。(4分)
4/4课时分层作业(十二)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C D D A B D A D A D A A D C
15.(1)位于寒暖流交汇处。
(2)P地冬季吹西北风,西北风经日本海海面后,遇地形抬升形成地形雨;又因P地受暖流的影响,湿度增大,故P地冬季多降水。
(3)位于温带的浅海大陆架地区,阳光充足;位于寒暖流交汇处,浮游生物繁盛,鱼类的饵料多。
1.C 2.D [第1题,由材料可知,海上冲浪利用的是波浪的能量。第2题,海上冲浪最刺激的季节应是风浪最大的季节。由材料可知,该海域位于北半球,冬季风力最大,海浪最高,D正确。]
3.D 4.A 5.B [第3题,结合石沪原理可知,其主要是利用海水运动将鱼群困在石墙内,与最高潮位和最低潮位有关,因此利用的是海水周期性涨落。第4题,沪房外侧是迎着海水涨潮一侧,所以沪房外侧坡缓,这样有利于减少涨潮时海水的冲击,而沪房内侧坡陡,这样有利于将鱼群截留在沪房内。海水涨潮时会淹没石墙顶部并且带来鱼群,退潮时海水流走而鱼群被困在沪房内。第5题,石沪捕鱼设施一旦建成,可以重复使用,同时石墙缝隙可以使小鱼自由出入,使鱼类资源可以持续利用。]
6.D 7.A 8.D [第6题,读图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④洋流为寒流,①②③洋流是暖流。第7题,由图可知,甲处位于暖流与寒流交汇处,饵料丰富,会形成大渔场。第8题,由图可知,流经乙地的洋流为暖流,暖流对沿岸气候具有增温增湿作用。]
9.A 10.D [第9题,图中显示,A洋流处的等温线向低温处弯曲,表明A洋流的温度比流经海区海水温度高,A洋流为暖流。暖流总是从水温高处流向水温低处,因此A洋流向南流。第10题,根据上题判断,A洋流为暖流,对沿岸具有增温增湿的作用;由于该洋流没有位于寒暖流交汇处,因此很难形成渔场;由于A洋流为暖流,水温较高,因此蒸发旺盛。]
11.A 12.A [第11题,由图可知,索马里洋流为上升洋流,海底上泛的海水水温低,因此,该时段洋流属于寒流,可知A图符合。第12题,7月,索马里寒流上泛的海水带来了丰富的营养物质,浮游生物大量繁殖,鱼类饵料充足,岛上渔民的捕鱼量增多;受到寒流的影响,岛上降水量减少;此季节为夏季,且该岛纬度低,岛屿及周围海域不可能变得寒冷干燥;岛上不会出现大量企鹅。]
13.D 14.C [第13题,波浪能是由风把能量传递给海洋而产生的。我国东南沿海属于季风气候,冬季南北温差大,风力强劲;夏季南北温差小,风力较弱。该海域波浪能最丰富的方向是东南偏东方向,故西北风强劲时该海域波浪能丰富,即该海域波浪能最丰富的季节是冬季。第14题,与渤海北部海域相比,该海域波浪能开发的有利条件是纬度较低,海域不封冻,C正确。]
15.第(1)题,寒暖流交汇处容易形成海雾,因此②海域容易出现海雾。第(2)题,从盛行风、地形、洋流三个方面考虑。第(3)题,图示海域有著名的北海道渔场,位于温带浅海大陆架地区,阳光充足,且有暖流与寒流交汇,浮游生物繁盛,鱼类的饵料多。
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