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霸笔记:同步精讲】课时分层作业15 地震灾害与地质灾害、海洋灾害、生物灾害(含答案)--高中地理中图版必修第一册

文档属性

名称 【学霸笔记:同步精讲】课时分层作业15 地震灾害与地质灾害、海洋灾害、生物灾害(含答案)--高中地理中图版必修第一册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604.1K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中图版(2019)
科目 地理
更新时间 2025-09-06 17:03:41

文档简介

课时分层作业(十五)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C C A A C A B C C B C D C A
15.(1)物质来源: 多地震破碎物;多风化碎屑物;多崩塌体堆积物;多冰川堆积物。
动力机制: 地形陡峭,水流速度快;降水集中,多暴雨; 夏季冰雪融水量大。
(2)滑坡遗迹、堰塞湖、石海、山前洪积扇、泥石流沟等。
(3)威胁人类生命、财产;危害生产活动; 破坏交通等基础设施;引发次生灾害。
1.C 2.C 3.A [第1题,震中到震源的垂直距离为震源深度,A错误;一次地震只有一个震级,B错误;地震波是震源释放的能量波,C正确;震源深度越大,地震的破坏力越弱,D错误。故选C。第2题,由材料可知,此次地震震源深度为9千米。地壳与地幔的分界面是莫霍面,平均深度是39~41千米,震源深度9千米,且此处地势高,地壳厚,所以震源在地壳,故选C。第3题,由材料“据中国地震台网正式测定,2024年5月27日在四川省木里地区发生4.6级(中强震:4.5级~6级;破坏性地震:>6级)地震”可知,本次地震没有造成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的原因有震中距人口密集区较远,损害较小,①正确;该地区防灾减灾意识较强,②正确;本次地震为非破坏性地震,③正确;地震预警无法在地震发生前一周发布,④错误。故选A。]
4.A 5.C [第4题,海底地震发生后,引起海水扰动,传导至海面引起海水水位上升,称之为海啸,此次地震发生在海底,可能引发海啸,A对;海浪主要是由风力吹拂海面引起的,B错;赤潮是在特定的环境条件下,海水中某些浮游植物、原生动物或细菌爆发性增殖或高度聚集而引起水体变色的一种有害生态现象,与海底地震无关,C错;风暴潮是剧烈的大气扰动,如强风和气压骤变(通常指台风和温带气旋等灾害性天气系统)导致海水异常升降,使受其影响的海区潮位远远超过平常潮位的现象,与海底地震无关,D错。故选A。第5题,烈度是指某一地区的地面和各类建筑物遭受一次地震影响的强弱程度,在制定建筑物抗震设防标准时,应主要考虑地震的烈度,C对;震级、震中距、震源深度为地震发生过后得知,无法在地震发生前预测,A、B、D错。故选C。]
6.A 7.B 8.C [第6题,由材料“库区整体上呈厚层砂岩、夹薄层泥岩互层……泥岩为不透水层,与水作用后强度会大幅降低而易发生塑性变形”可知,库区岩层以砂岩和泥岩互层分布,在库区河水的长期浸润下,岩体发生一系列物理、化学作用,砂岩中可溶性矿物溶解流失,岩体渗透性增强,地下水向坡内渗入汇集于泥岩表面。对比两图可知,水库回水线高程约975米,说明滑坡发生区域下部的泥岩会反复被淹,使泥岩在多次饱水与干燥环境下软化,其强度不断降低并向坡外蠕滑,使得泥岩上部砂岩因压制拉裂而破坏。在库区水位的变动下,上述过程反复发生,最终导致边坡失稳破坏,形成滑坡,A正确;年降水量、坡面植物及岩体软硬互层都不是直接诱因,B、C、D错误。故选A。第7题,由材料“泥岩为不透水层,与水作用后强度会大幅降低而易发生塑性变形”可知,受水库水位变化影响,泥岩在多次饱水与干燥环境下软化,加上重力及上覆岩层压力影响,向下蠕移,B正确;溶解流走的是砂岩中的石膏、绿泥石等可溶性矿物,A错误;没有断裂和褶曲发育的水平拉力或挤压条件,C、D错误。故选B。第8题,砂岩中的石膏、绿泥石等可溶性矿物被水溶解流失后形成孔隙,强度下降,其下部的泥岩变薄并向下蠕移,会导致砂岩支撑减弱,从而发生断裂,断裂的走向受重力影响大致沿坡面发育,这与图中所示的滑坡发育方向一致,如下图中AB面。故选C。]
9.C 10.B [第9题,温带气旋多发生在春秋季节,台风多发生在夏秋季节,夏秋季节我国盛行东南季风,有利于沿岸地区海水堆积,夏秋季节风暴潮发生概率大,A错误;喇叭型河口和曲折河岸有利于海水堆积,河口处河水与海水交汇,有利于海水堆高,B、D错误;农历每月月末、月初和十五前后,天文大潮如果叠加风暴,利于风暴潮形成,C正确。故选C。第10题,风暴潮带来的堆高海水和风浪对沿岸地区影响大,可能会冲毁堤岸等,但影响时间只有几小时到几天,范围一般为数十米至上千米,最有效的防范应对措施是修建防护林和防波堤、加强监测和预报、建立应急机制,减少风暴潮发生时的人员伤害和财产损失,B正确;远离海岸建房、建设地下交通不切实际,A、C错误;疏浚河道对于缓解海水入侵的作用较小,D错误。故选B。]
11.C 12.D [第11题,水稻好暖喜湿,主要分布在季风气候区,四川盆地、江汉平原和太湖平原位于我国南方地区,为亚热带季风气候,有大面积的水稻种植,易受水稻螟虫危害,①②③正确。第12题,一般来说,农作物种植面积越大,受病虫害威胁就越大,气温越低,病虫害越少。我国东部为季风气候区,雨热同期,农作物种植面积大,西部深居内陆,降水少,农作物种植面积小,故东部农作物受病虫害威胁更大,①正确,②错误;南部纬度低,气温较高,北部纬度高,气温较低,故南部农作物病虫害重于北部,③错误,④正确。]
13.C  14.A [第13题,三峡水库蓄水后,库区水位上升,使库区水位涨落幅度增大,坡脚与水库交界处长期遭受水的侵蚀与浸润,对山坡的支撑作用减弱,坡体易滑动。故由于水库水位在不同时期有明显的涨落变化,库岸受其影响滑坡概率增大,C正确;水位稳定不会增加库岸滑坡发生的概率,甚至可能减少滑坡发生的概率,D错误;流速大小对滑坡发生概率的影响小,A、B错误。故选C。第14题,据图可知,滑坡频率与月均降水量呈正相关,故滑坡频率季节变化主导因素为降水,A正确。]
15.第(1)题,物质来源:该地位于板块交界处,地壳活动频繁,多地震,多地震破碎物;岩石风化产生大量碎屑物;易贡藏布河流域高山众多,地势起伏大,山高谷深,岩石破碎,多崩塌体堆积物;高山上有冰川分布,多冰川堆积物。动力机制:易贡藏布河流域地势起伏大,河流落差大,水流速度快,河流侵蚀作用和搬运能力强;深受季风影响,降水集中,多暴雨;加之夏季冰雪融水量大,河流水量大,侵蚀搬运能力强,为泥石流的发生提供了强大的动力。第(2)题,滑坡指斜坡上的不稳定岩体或土体,在重力作用下沿一定的滑动面整体向下滑动的现象,滑坡体会形成滑坡遗迹;滑坡和泥石流的碎屑物堵塞河道,会形成堰塞湖;大量碎石在空地堆积,形成石海;泥石流挟带物质在山地冲蚀形成泥石流沟,在谷口或出山口处往往发生堆积,形成泥石流堆积扇。第(3)题,滑坡、泥石流会破坏道路、桥梁等基础设施,影响交通运输;滑坡、泥石流的冲击力大,可以摧毁房屋、农田等,造成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危害人类生产活动;滑坡体和泥石流挟带的泥沙以及碎石会堵塞河流,形成堰塞湖,可能引发洪水等次生灾害。
1/4课时分层作业(十五) 地震灾害与地质灾害、海洋灾害、生物灾害
说明:选择题每小题3分,本套试卷共60分
据中国地震台网正式测定,2024年5月27日16时25分,在四川省木里县发生4.4级(中强震:4.5级~6级;破坏性地震:>6级)地震,震源深度9千米。下图为地震构造示意图。据此完成1~3题。
1.下列关于地震的说法,正确的是(  )
A.观察点到震源的垂直距离为震源深度
B.一次地震可以有多个震级
C.地震波是震源释放的能量波
D.震源深度越大,地震的破坏力越强
2.此次地震震源位于(  )
A.地核  B.地幔  C.地壳  D.地表
3.推测本次地震没有造成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的原因有(  )
①震中距人口密集区较远 ②该地区防灾减灾意识较强 ③本次地震为非破坏性地震 ④地震发生前一周发布地震预警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据中国地震台网测定,北京时间2024年1月1日15时10分,在日本本州西岸近海发生7.4级地震,震源深度30千米。据此完成4~5题。
4.此次地震易引发的海洋灾害是(  )
A.海啸 B.海浪
C.赤潮 D.风暴潮
5.为减轻地震造成的损失,在制定建筑物抗震设防标准时,应主要考虑地震的(  )
A.震级 B.震中距
C.烈度 D.震源深度
乌东德水电站位于金沙江干流上,库区整体上呈厚层砂岩、夹薄层泥岩互层,砂岩中含有石膏、绿泥石等可溶性矿物,泥岩为不透水层,与水作用后强度会大幅降低进而易发生塑性变形。小汊头滑坡位于乌东德库区金沙江右岸,下图示意该滑坡全貌和滑坡前地质纵剖面图。据此完成6~8题。
6.库区小汊头滑坡发生的直接诱因是(  )
A.库区水位涨落 B.年降水量较大
C.坡面植被减少 D.岩体软硬互层
7.滑坡发生过程中,泥岩发生的变化是(  )
A.溶解流走 B.蠕变滑移
C.断裂发育 D.褶曲发育
8.滑坡体中泥岩上部的砂岩产生的断裂面应(  )
A.与岩层大致平行 B.与岩层垂直
C.与坡面大致平行 D.与坡面垂直
风暴潮是强风或气压骤变对海面作用引起海水堆积,使海面异常升高的现象。可分为台风引起的台风风暴潮和由温带气旋引起的温带风暴潮两类。风暴潮影响的范围一般为数十米至上千米,持续时间从几小时到上百小时不等。据此完成9~10题。
9.下列关于我国风暴潮发生的时空特征推测,正确的是(  )
A.夏秋季节发生概率小
B.河口地区发生概率小
C.农历月初发生概率大
D.平直海岸发生概率大
10.下列关于风暴潮带来的影响和防范应对措施,正确的是(  )
A.淹没房屋——远离海岸建房
B.冲毁堤岸——建设防护林带
C.影响交通——建设地下交通
D.海水入侵——经常疏通河道
夏秋季,我国农作物病虫害形势严峻,水稻螟虫等都有大面积出现的危险。据此完成11~12题。
11.受水稻螟虫危害严重的地区有(  )
①四川盆地 ②江汉平原 ③太湖平原 ④塔里木盆地
A.①②④ B.②③④
C.①②③ D.①③④
12.我国农作物病虫害的灾情特点有(  )
①东部重于西部 ②西部重于东部 ③北部重于南部 ④南部重于北部
A.①③ B.②③
C.②④ D.①④
如图示意三峡库区滑坡频率(月滑坡次数占全年滑坡次数的百分比)与月均降水量关系。据此完成13~14题。
13.三峡水库蓄水后,库岸滑坡概率增大,主要是因为水库水体的(  )
A.流速减小 B.流速增大
C.水位涨落 D.水位稳定
14.影响图示滑坡频率季节变化的主导因素是(  )
A.降水 B.气温
C.地形 D.人口
15.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8分)
材料一 易贡藏布(河)是雅鲁藏布江的二级支流。该流域滑坡、泥石流多发,自2000年以来,每年发生滑坡、泥石流多达10余次,被称为“地质灾害博物馆”。
材料二 下图为易贡国家地质公园示意图。
(1)从物质来源和动力机制角度简析易贡藏布河流域泥石流多发的原因。(8分)
(2)列举滑坡、泥石流形成的地质地貌景观。(4分)
(3)简述滑坡、泥石流对当地人类活动的影响。(6分)
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