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时分层作业(十八)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D A B C A B B B C C C A B C
15.(1)注意防止落水及虫蛇叮咬等。装备:晕船药、救生圈、救生衣、防蚊虫药品等。
(2)①表格数据记录法
距离左岸(米) 1 5 10 15 …… ……
深度1
深度2
深度3
……
②某断面的散点记录法
③曲线记录法
(3)某河流速考察实习报告。
(4)变化规律:自两侧向中部流速增大。主要影响因素是摩擦力。
1.D 2.A [第1题,汽车属于交通工具,不属于仪器设备。第2题,青藏高原地势高,空气稀薄,昼夜温差大,太阳辐射强,天气多变,因此需要准备防晒霜、羽绒服和雨衣等装备。]
3.B 4.C [第3题,夏至日太阳日出东北,日落西北,因而该铁路的走向为东南—西北走向。第4题,图示地区位于华北地区,用北极星定向时应在晴朗的夜晚;向日葵的花盘朝向在一天中会随着太阳的位置移动而发生朝向的变化;蔬菜大棚顶部较缓的一面是朝向南方的,这样可以更好地接受太阳辐射;大城市中高层住宅的阳台朝向不一定都是朝向南方的。]
5.A 6.B [第5题,图中河流支流从虚线处流下后,在山下形成冲积扇,可判断为分水岭。第6题,河口三角洲出现在河流入海口或入湖口。]
7.B 8.B [第7题,读图可知,光照好的一侧是阳面,生长较好。图为我国西北地区,阳面是南面,所以拍摄者位于树的西方。第8题,由上题可知,图中树影朝向西北,说明太阳位于东南部天空,属于上午,结合选项该地的地方时可能是9:30。]
9.C 10.C [第9题,图示为阶地或河谷地形。第10题,阶地上地形一致,可以少设置观察点;陡坎附近地形变化大,需要设置较多的观察点。]
11.C 12.A [第11题,根据图中的指向标判断,指向标指示北方,山脉的走向以山脊线为参照,为东北—西南走向。所以本题选C。第12题,C处地势落差大,河流流速快,地貌表现为峡谷地貌,为流水侵蚀作用形成;D处河道宽广,水流缓慢,为冲积平原,由流水沉积作用形成。]
13.B 14.C [第13题,由材料可知,观察、综合分析岩石是这次实习的重要任务之一,需要近距离观察岩石,沿着海岸线步行最为合适。第14题,海岸处早、晚有潮汐水位变化,考察时需要避开高潮水位。]
15.第(1)题,沿河考察需要注意防止落水,防止虫蛇咬伤。需准备相关药品和水中救生设备。第(2)题,实习成果的总结可用表格或统计图表示。第(3)题,据材料可知,本次考察的主要内容是河流流速,故报告名称可为某河流速考察实习报告。第(4)题,河流底部、靠近河岸处河流流速较慢,河流中部流速较快;主要影响因素为摩擦力。
1/2课时分层作业(十八) 自然地理野外实习方法
说明:选择题每小题3分,本套试卷共58分
一个野外考察小组到西藏考察藏羚羊生存状况。据此完成1~2题。
1.野外考察小组不需准备的仪器设备有( )
A.望远镜 B.罗盘仪 C.照相机 D.汽车
2.野外考察小组需准备的装备有( )
①防晒霜 ②羽绒服 ③雨衣 ④救生衣 ⑤救生圈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③④⑤ D.①④⑤
2023年6月21日(夏至日),拍摄者在华北平原看到,日落的位置刚好在某直线铁路的两根铁轨间(下图所示)。据此完成3~4题。
3.该铁路线的走向为( )
A.东—西走向 B.东南—西北走向
C.南—北走向 D.东北—西南走向
4.在图示地区,用下列方法判定方向正确的是( )
A.在白天寻找北极星确定北方
B.观察向日葵的花盘的朝向确定南方
C.观察蔬菜大棚顶部较缓的一面的朝向确定南方
D.看大城市中高层住宅的阳台朝向确定南方
下图为我国某中学生研学绘制的示意图。据此完成5~6题。
5.与图中虚线所表示的分界线相吻合的地理事物是( )
A.分水岭 B.山谷
C.河流 D.纬线
6.下列有关图中区域的分析,不正确的是( )
A.图示地区气候较为干旱,降水较少
B.图示地貌为河口三角洲
C.M地区的耕地,有可能出现明显的盐碱化
D.绿洲所处地形为冲积扇
植物的生长具有趋光性,光照条件较好的一侧生长较好。下图为某同学在我国西北某地旅游时所拍摄的一张照片。据此完成7~8题。
7.拍摄者位于树的( )
A.东方 B.西方
C.南方 D.北方
8.拍摄时,该地的地方时可能是( )
A.4:00 B.9:30
C.16:30 D.19:00
如图为某野外实习报告中的一个图。据此完成9~10题。
9.该次实习报告的名称最可能是( )
A.某地褶皱山实习
B.某地自然地理综合实习
C.某地河谷地形实习
D.某地断块山实习
10.该次观察线路上选点的特征是( )
A.沿线均匀分布
B.阶地上较多,陡坎附近少
C.阶地上较少,陡坎附近多
D.高处多,水位面附近少
台湾省某学校组织野外地质考察,结合某同学绘制的地貌素描图。据此完成11~12题。
11.当地主要山脉的走向是( )
A.南北走向 B.东西走向
C.东北—西南走向 D.西北—东南走向
12.关于C处和D处地貌的形成原因,下列说法较为科学的是( )
A.C处—流水侵蚀作用 D处—流水沉积作用
B.C处—风力侵蚀作用 D处—风力沉积作用
C.C处—流水沉积作用 D处—流水侵蚀作用
D.C处—风力沉积作用 D处—风力侵蚀作用
手机拍照功能强大,可以用于地理野外实习。如图是福建平潭海岸一处岩石的照片,观察、综合分析岩石是这次实习的重要任务之一。据此完成13~14题。
13.该次野外实习线路最为合适的是( )
A.沿路乘船 B.沿着海岸线步行
C.沿途乘车 D.搭乘热气球
14.这次实习要求晚出、早归,其原因最可能是( )
A.避开海陆风吹拂 B.早晚气温过低
C.错开潮汐高水位 D.减少台风威胁
15.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6分)
河流流速是河流重要水文特征之一。流速仪是重要的传统仪器,它只能测得某点的流速,为了求得断面平均流速,目前最为常见的测速法是积点法,就是将流速仪放在许多不同的位置逐点测量,然后计算流速。具体做法是:首先在断面上布设一些测速垂线(一般在测深垂线中选择若干条同时兼作测速垂线),在每一条测速垂线上布设一定数目的测速点进行测速,最后根据测点流速的平均值求得测线平均流速,再由测线平均流速求得部分面积平均流速,进而推出断面流量。
某研究小组准备到某河流进行流速测定。
(1)这次野外实习需要注意哪些安全问题?为此需要准备哪些装备?(4分)
(2)为这次实习获得数据的记录,选择最为适宜的两种表达方式,并适当表示出样本。(6分)
(3)为本次实习拟定一个合适的名称。(2分)
(4)综合分析断面处河流流速的变化规律,说出影响流速的最主要因素。(4分)
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