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霸笔记:同步精讲】课时分层作业9 热力环流与大气运动(含答案)--高中地理中图版必修第一册

文档属性

名称 【学霸笔记:同步精讲】课时分层作业9 热力环流与大气运动(含答案)--高中地理中图版必修第一册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554.7K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中图版(2019)
科目 地理
更新时间 2025-09-06 17:03:41

文档简介

课时分层作业(九) 热力环流与大气运动
说明:选择题每小题3分,本套试卷共58分
下图为我国某城镇功能分区示意图,工业区内24小时连续生产钢铁、石油等产品。据此完成1~2题。
1.住宅区的居民发现白天大气污染比夜间严重,主要原因是(  )
A.工作时间影响   B.温室效应的加剧
C.山谷风的影响 D.城郊间热力环流
2.当住宅区大气污染严重时,其主要原理与下列哪一个环流图吻合(  )
        
A              B
      
C            D
如图为近地面与高空的热力环流示意图,A、B为等压面。据此完成3~4题。
3.图中①②③④四地中,气压值由高到低排序正确的是(  )
A.①>②>③>④ B.④>③>②>①
C.③>④>①>② D.④>③>①>②
4.图中①②③④间气流运动方向正确的是(  )
A.①→② B.④→③
C.①→④ D.③→②
伊朗古城亚兹德古老的“风塔”是建筑物中用来通风降温的建筑。风塔高过屋顶的部分四面镂空,悬空连接到室内大厅(左图),塔下中央建有一个水池(右图)。据此完成5~6题。
5.“风塔”顶部四面镂空的主要目的是(  )
A.便于室内空气流出 B.便于室外空气流入
C.便于室内热量散发 D.便于采光
6.室内大厅的空气运动(  )
A.从四周流向水池 B.从水池流向四周
C.中央为上升气流 D.四周为上升气流
读北半球等压线图,完成7~8题。
7.如果所示等压线位于近地面,F1、F2、F3为甲处空气所受的外力,则F1、F2、F3依次为(  )
A.水平气压梯度力、地转偏向力、摩擦力
B.摩擦力、地转偏向力、水平气压梯度力
C.地转偏向力、摩擦力、水平气压梯度力
D.摩擦力、水平气压梯度力、地转偏向力
8.如果所示等压线位于高空,则风向是(  )
A.①   B.②   C.③   D.④
读北半球某区域等压线(单位:hPa)分布图,完成9~10题。
9.图中①②③④四个箭头中正确表示风向的是(  )
A.① B.②
C.③ D.④
10.图中①②③④四处风力最大的是(  )
A.① B.②
C.③ D.④
11.读北半球某地的气压分布图,完成下列各题。(13分)
(1)判断甲、乙、丙、丁四地气压的大小关系______________;在图中用箭头标出环流模式。(6分)
(2)甲、乙两地中气温较高的是________地,其对应的天气状况常为________天气,气温日较差较大的是________地。(3分)
(3)若图示环流为城市热岛环流,则表示郊区的是________地。(2分)
(4)在图中画出高空的等压面弯曲状况。(2分)
小明暑假到威海某农村的姥姥家度假。姥姥家的堂屋虽没有空调,但白天因有“穿堂风”而十分凉爽。下图为房屋布局图。据此完成12~13题。
12.与“穿堂风”的成因有关的地理原理是(  )
A.热力环流 B.大气环流
C.温室效应 D.季风环流
13.“穿堂风”近地面的气流运动方向是(  )
A.由西向东 B.由东向西
C.由北向南 D.由南向北
14.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9分)
材料一 风能是炙手可热的绿色能源,但越来越多的研究表明,全球变暖可能正一点一点地“侵蚀”着这个能源“新星”。国家气候中心的一项最新研究显示,近50年来,我国大部分地区的风速越来越慢——也就是说,风变小了。
材料二 某海岸附近的等压面示意图。
(1)材料二中图示情况应发生于下图中的________(时段)。(2分)
(2)材料一中提到:“近50年来,我国大部分地区的风速越来越慢——也就是说,风变小了。”若材料二图示为我国现在的等压面示意图,则图中a、b间等压面的弯曲程度应该比50年前________(填“变大”或“变小”)了。(2分)
(3)试在材料二图中画出此时的热力环流方向。(2分)
(4)如图为材料二图示地区的水平气压分布图,图中箭头表示c处的最终风向。试在图中标出水平气压梯度力(F1)、地转偏向力(F2)、摩擦力(F3)。(3分)
5/5课时分层作业(九)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C C C A B B C A C C - A C
11.(1)甲>乙>丙>丁 画图略(呈逆时针方向流动)。
(2)乙 阴雨 甲 
(3)甲
(4)画图略(与近地面等压面弯曲方向相反)。
14.(1)9—17时 (2)变小
(3)如下图所示:
(4)如下图所示:
1.C 2.C [第1题,住宅区的居民发现白天大气污染比夜间严重,因工业区内24小时连续生产,工作时间白天与夜晚无差异,A错误;该地为山谷地形,工业区位于河谷,白天受谷风影响,工业区污染物易被带到住宅区,C正确;温室效应、城郊间热力环流白天与夜晚差异不大,B、D错误。第2题,住宅区大气污染严重时出现在白天,该地白天易出现谷风。根据山谷风的形成原理可知,白天山坡空气受热快,膨胀上升,山谷底部受热慢,空气下沉,形成谷风,C正确。]
3.C 4.A [第3题,垂直方向上,海拔上升,气压降低,因此气压④>①,③>②;水平方向上,高压区等压面向上拱起,低压区等压面向下弯曲,因此气压①>②,③>④。故四地气压值排序由高到低为③>④>①>②。第4题,高压区等压面向上拱起,低压区等压面向下弯曲。水平方向上,气流总是从高压区流向低压区,因此①②间气流运动方向为①→②,③④间气流运动方向为③→④,A项正确,B项错误。垂直方向上,气流上升,近地面形成低压;气流垂直下沉,近地面形成高压。因此①④间气流运动方向为④→①,②③间气流运动方向为②→③,C、D项错误。]
5.B 6.B [第5题,由材料可知,伊朗古城的“风塔”位于热带沙漠地区,塔下中央建有一个水池,水的比热容较大,气温较低,空气收缩下沉,高层空气由四周向塔中心流,则“风塔”顶部四面镂空的主要目的是便于室外空气流入,B正确。第6题,水的比热容较大,即吸收相同的热量水温相对较低,室内水池使温度降低,气压增高,则垂直方向上空气向下运动,水平方向上空气由中心水池流向四周,B正确。]
7.C 8.A [第7题,此图为北半球近地面等压线图,据气压分布特点可知,图中气压左侧低右侧高,F3垂直于等压线、由高压指向低压,应该是水平气压梯度力;北半球风向受地转偏向力影响,向右偏转,④位于F3右侧,应该是风向;F1垂直于风向(④),应该是地转偏向力;F2与风向(④)方向相反,应该是摩擦力,F1、F2、F3依次为地转偏向力、摩擦力、水平气压梯度力。第8题,如图所示等压线位于高空,高空风向最终与等压线平行,F3是水平气压梯度力,北半球风向受地转偏向力影响,向右偏转,高空风向最终应该位于水平气压梯度力的右侧,与等压线平行,所以①是高空的风向,A正确。]
9.C 10.C [第9题,该图是北半球等压线分布图,风由高压吹向低压,且与等压线斜交,根据图中风向情况,由高压吹向低压且右偏的只有③箭头。第10题,从图中可以看出,③处附近的等压线最密集,单位距离内气压差最大,水平气压梯度力最大,故其风力最大。]
11. 第(1)题,根据近地面等压面的弯曲状况可知,甲地气压大于乙地,由此可知四地气压的大小关系为甲>乙>丙>丁,热力环流呈逆时针方向流动。第(2)题,图中乙地气温较高,气流上升,多阴雨天气;甲地气流下沉,多晴朗天气,气温日较差较大。第(3)题,若图示环流为城市热岛环流,则甲地表示郊区,乙地表示市区。第(4)题,根据近地面与高空等压面相反可画出高空等压面弯曲状况。
12.A 13.C [第12题,因堂层北侧的植被和南侧的水泥地热力性质不同,所以白天和夜晚受热不均,从而形成热力环流。第13题,此时是白天,南侧的水泥地气温高,气压低;北侧的植被气温低,气压高,所以近地面的气流由北向南流,C正确。 ]
14.第(1)题,图示陆地气压低于海洋,根据热力环流原理,此时段陆地温度应高于海洋。第(2)题,风速变慢说明气压差在减小,所以a、b间等压面弯曲程度应比50年前变小了。第(3)题,根据等压面弯曲方向可判断热力环流方向为顺时针。第(4)题,根据图示风向右偏可判断该地位于北半球,根据影响风的三种力的关系画出各力的方向。
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