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 地图 学案(含答案)2025-2026学年地理粤教·粤人版七年级上册

文档属性

名称 1.2 地图 学案(含答案)2025-2026学年地理粤教·粤人版七年级上册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3.7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粤教版
科目 地理
更新时间 2025-09-06 17:19:53

文档简介

第二课时 地形图的判读
一、等高线地形图
1.海拔:地球表面某一地点高出海平面的垂直距离。
2.相对高度:地球表面某个地点高出另一个地点的垂直距离。
3.等高线地形图
(1)在地图上,把一个区域内海拔相同的各点依次连成的线,叫作等高线(把海洋中深度相同的点依次连成的线,叫作等深线)。
(2)相邻两条等高线的高度差,叫作等高距。
(3)坡度陡缓的判断:等高线密集的地方,坡度较陡;等高线稀疏的地方,坡度较缓。
(4)山体不同部位等高线的特点。
①等高线闭合,数值由中间向四周减小,为山峰。
②等高线的弯曲部分向数值较小处凸出,为山脊。
③等高线的弯曲部分向数值较大处凸出,为山谷。
④两侧等高线闭合,且数值两两相等,为鞍部。
⑤几条不同的等高线重叠,为陡崖。
二、分层设色地形图
1.概念:在等高线和等深线地形图上,把不同高度和深度的范围涂上不同的颜色,可以一目了然地看到地表的高低形态和海底的起伏状况,这种地图叫分层设色地形图。
2.主要的地形类型及颜色表示
地形类型 颜色表示
平原 一般用绿色表示,海拔越低的平原,颜色越深
丘陵、高原、山地 一般用黄色表示,海拔越高,颜色越深
海洋、河流、湖泊、水库 一般用蓝色表示,水越深,颜色越深
积雪、冰川 一般用白色表示
重难突破
重难点一 等高线地形图的判读方法
1.根据等高线形态判断山体的不同部位
2.山脊与山谷的区别
 
(1)高低原理。“凸高为谷,凸低为脊”:等高线向高处凸出是山谷,向低处凸出是山脊。
(2)切线法。过脊线或谷线CD上一点C作CD的垂线AB,图甲中中部的C点海拔高,两侧的A、B点海拔低,故CD处为山脊;图乙中中部的C点海拔低,两侧的A、B点海拔高,故CD处为山谷。
跟踪训练
下图为我国某地等高线地形与铁路线路分布图。据此完成1~2题。
1.图中虚线①代表的山体部位名称是( B )
A.鞍部 B.山脊
C.山谷 D.陡崖
2.图中铁路拟改建为高速铁路,经过ab段时沿虚线修建的目的有( B )
①增加交通运输方式 ②缩短通行时间 ③提高通行安全 ④降低线路坡度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重难点二 等高线地形图的应用
1.选“点”
(1)攀岩地点:陡崖或陡坡。
(2)宿营地:鞍部或平缓的坡地,避开山谷、山顶、陡崖等山体部位。
(3)水库大坝选址:“袋大口小”处,“袋大”即有利于集水的盆地,适合建水库,“口小”即等高线密集的河流峡谷出口最窄处,适合建大坝。尽量少淹没农田和村庄、少迁移居民。
2.选“线”
(1)河流发育:山谷。
(2)登山路线:密陡疏缓,根据登山人员需求选择陡坡和缓坡。
(3)交通线路:一般线路与等高线平行,坡度较为平缓;尽量避开陡崖、陡坡等。
(4)引水线:最好自流引水,从高处向低处。
(5)漂流:山谷;等高线密集段的河流。
(6)逃生:泥石流、山洪常发生于山谷(见图甲),若遇上,应选择与山谷延伸的方向尽量垂直往上的山坡路线逃生。例如,在下图乙中,若虚线表示山谷,那么发生泥石流、山洪时,应该选择②路线。
  
3.选“面”
(1)聚落选择:等高线稀疏的平坦开阔地区、距离河流近或河流交汇处、交通便利等。
(2)农业布局:等高线稀疏的平坦开阔地区适宜发展种植业;等高线密集的山区适宜发展林业。
跟踪训练
为了解我国南方某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情况,广东省某学校地理兴趣小组前往该地开展研学活动。下图为研学地等高线地形图和玻璃栈道景观图。据此完成3~4题。
 
3.研学途中可以看到玻璃栈道景观的是( B )
A.A处 B.D处
C.E处 D.F处
4.为进一步推动乡村振兴,下列措施可行的是( D )
A.B处开发水溪漂流项目 B.F处兴建大型水库大坝
C.A处修建土特产加工厂 D.F处打造梯田特色旅游
基础巩固
下图为某地海拔与相对高度图。据此完成1~2题。
1.图中所示300米的高度是( B )
A.甲与乙的相对高度 B.甲的海拔
C.乙的海拔 D.丙与乙的相对高度
2.如图所示,乙与丙的相对高度是( A )
A.100米 B.200米
C.300米 D.400米
下图为沿32°N绘制的中国地势起伏示意图。据此完成3~4题。
3.上图在“地图家族”中的名字是( B )
A.分层设色地形图 B.地形剖面图
C.地形平面图 D.地形鸟瞰图
4.下列颜色中,通常用来表示图中A处的地形类型的是( A )
A.绿色 B.蓝色
C.白色 D.褐色
能力达标
5.读图,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B )
A.甲地海拔是50米 B.丙地的海拔是200米
C.乙地的海拔是0米 D.甲、乙两地的相对高度是100米
6.阅读分层设色地形图时,发现有一片用绿色表示的地区,海拔在200米以下,宽广平坦,据此我们可以判读该地的地形为( D )
A.高原 B.山地
C.冰川 D.平原
[跨学科研学主题]近期,广州市某学校地理小组就近开展了乡土地理研学活动。下图为该地等高线地形图。据此完成7~9题。
7.研学路线上丙地与丁地的相对高度可能是( B )
A.180米 B.280米
C.350米 D.480米
8.研学路线所处的山体部位是( D )
A.陡崖 B.鞍部
C.山脊 D.山谷
9.甲、乙、丙、丁四地中,最可能有公交车站的是( A )
A.甲 B.乙
C.丙 D.丁
素养提升
10.[地理实践 知行合一]为了更好地开展“第三课堂”,广东省某学校在暑假期间组织地理兴趣小组的同学赴“五岳”之首的泰山风景区开展研学活动。读该景区附近某区域等高线地形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①处山体部位名称是________。
(2)②处和③处可能有河流发育的是______处,坡度较陡的是________处。
(3)图中学校的海拔是________米。
(4)该地理兴趣小组的同学通过查阅资料发现,泰山的海拔仅有1 532.7米,却被列为“五岳”之首,有“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的美誉。请从自然地理角度分析其原因。
(5)简要分析居民点分布在该区域西南部的主要自然原因。(从地形、水源两方面思考)
【答案】(1)鞍部 (2)③ ② (3)300~325 (4)泰山相对高度大。 (5)西南部等高线稀疏,地形平坦,土壤肥沃;有河流经过,水源充足。第二课时 地形图的判读
一、等高线地形图
1.海拔:地球表面某一地点高出海平面的垂直距离。
2.相对高度:地球表面某个地点高出另一个地点的垂直距离。
3.等高线地形图
(1)在地图上,把一个区域内海拔相同的各点依次连成的线,叫作等高线(把海洋中深度相同的点依次连成的线,叫作等深线)。
(2)相邻两条等高线的高度差,叫作等高距。
(3)坡度陡缓的判断:等高线密集的地方,坡度较陡;等高线稀疏的地方,坡度较缓。
(4)山体不同部位等高线的特点。
①等高线闭合,数值由中间向四周减小,为山峰。
②等高线的弯曲部分向数值较小处凸出,为山脊。
③等高线的弯曲部分向数值较大处凸出,为山谷。
④两侧等高线闭合,且数值两两相等,为鞍部。
⑤几条不同的等高线重叠,为陡崖。
二、分层设色地形图
1.概念:在等高线和等深线地形图上,把不同高度和深度的范围涂上不同的颜色,可以一目了然地看到地表的高低形态和海底的起伏状况,这种地图叫分层设色地形图。
2.主要的地形类型及颜色表示
地形类型 颜色表示
平原 一般用绿色表示,海拔越低的平原,颜色越深
丘陵、高原、山地 一般用黄色表示,海拔越高,颜色越深
海洋、河流、湖泊、水库 一般用蓝色表示,水越深,颜色越深
积雪、冰川 一般用白色表示
重难突破
重难点一 等高线地形图的判读方法
1.根据等高线形态判断山体的不同部位
2.山脊与山谷的区别
 
(1)高低原理。“凸高为谷,凸低为脊”:等高线向高处凸出是山谷,向低处凸出是山脊。
(2)切线法。过脊线或谷线CD上一点C作CD的垂线AB,图甲中中部的C点海拔高,两侧的A、B点海拔低,故CD处为山脊;图乙中中部的C点海拔低,两侧的A、B点海拔高,故CD处为山谷。
跟踪训练
下图为我国某地等高线地形与铁路线路分布图。据此完成1~2题。
1.图中虚线①代表的山体部位名称是( )
A.鞍部 B.山脊
C.山谷 D.陡崖
2.图中铁路拟改建为高速铁路,经过ab段时沿虚线修建的目的有( )
①增加交通运输方式 ②缩短通行时间 ③提高通行安全 ④降低线路坡度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重难点二 等高线地形图的应用
1.选“点”
(1)攀岩地点:陡崖或陡坡。
(2)宿营地:鞍部或平缓的坡地,避开山谷、山顶、陡崖等山体部位。
(3)水库大坝选址:“袋大口小”处,“袋大”即有利于集水的盆地,适合建水库,“口小”即等高线密集的河流峡谷出口最窄处,适合建大坝。尽量少淹没农田和村庄、少迁移居民。
2.选“线”
(1)河流发育:山谷。
(2)登山路线:密陡疏缓,根据登山人员需求选择陡坡和缓坡。
(3)交通线路:一般线路与等高线平行,坡度较为平缓;尽量避开陡崖、陡坡等。
(4)引水线:最好自流引水,从高处向低处。
(5)漂流:山谷;等高线密集段的河流。
(6)逃生:泥石流、山洪常发生于山谷(见图甲),若遇上,应选择与山谷延伸的方向尽量垂直往上的山坡路线逃生。例如,在下图乙中,若虚线表示山谷,那么发生泥石流、山洪时,应该选择②路线。
  
3.选“面”
(1)聚落选择:等高线稀疏的平坦开阔地区、距离河流近或河流交汇处、交通便利等。
(2)农业布局:等高线稀疏的平坦开阔地区适宜发展种植业;等高线密集的山区适宜发展林业。
跟踪训练
为了解我国南方某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情况,广东省某学校地理兴趣小组前往该地开展研学活动。下图为研学地等高线地形图和玻璃栈道景观图。据此完成3~4题。
 
3.研学途中可以看到玻璃栈道景观的是( )
A.A处 B.D处
C.E处 D.F处
4.为进一步推动乡村振兴,下列措施可行的是( )
A.B处开发水溪漂流项目 B.F处兴建大型水库大坝
C.A处修建土特产加工厂 D.F处打造梯田特色旅游
基础巩固
下图为某地海拔与相对高度图。据此完成1~2题。
1.图中所示300米的高度是( )
A.甲与乙的相对高度 B.甲的海拔
C.乙的海拔 D.丙与乙的相对高度
2.如图所示,乙与丙的相对高度是( )
A.100米 B.200米
C.300米 D.400米
下图为沿32°N绘制的中国地势起伏示意图。据此完成3~4题。
3.上图在“地图家族”中的名字是( )
A.分层设色地形图 B.地形剖面图
C.地形平面图 D.地形鸟瞰图
4.下列颜色中,通常用来表示图中A处的地形类型的是( )
A.绿色 B.蓝色
C.白色 D.褐色
能力达标
5.读图,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甲地海拔是50米 B.丙地的海拔是200米
C.乙地的海拔是0米 D.甲、乙两地的相对高度是100米
6.阅读分层设色地形图时,发现有一片用绿色表示的地区,海拔在200米以下,宽广平坦,据此我们可以判读该地的地形为( )
A.高原 B.山地
C.冰川 D.平原
[跨学科研学主题]近期,广州市某学校地理小组就近开展了乡土地理研学活动。下图为该地等高线地形图。据此完成7~9题。
7.研学路线上丙地与丁地的相对高度可能是( )
A.180米 B.280米
C.350米 D.480米
8.研学路线所处的山体部位是( )
A.陡崖 B.鞍部
C.山脊 D.山谷
9.甲、乙、丙、丁四地中,最可能有公交车站的是( )
A.甲 B.乙
C.丙 D.丁
素养提升
10.[地理实践 知行合一]为了更好地开展“第三课堂”,广东省某学校在暑假期间组织地理兴趣小组的同学赴“五岳”之首的泰山风景区开展研学活动。读该景区附近某区域等高线地形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①处山体部位名称是________。
(2)②处和③处可能有河流发育的是______处,坡度较陡的是________处。
(3)图中学校的海拔是________米。
(4)该地理兴趣小组的同学通过查阅资料发现,泰山的海拔仅有1 532.7米,却被列为“五岳”之首,有“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的美誉。请从自然地理角度分析其原因。
(5)简要分析居民点分布在该区域西南部的主要自然原因。(从地形、水源两方面思考)             第二节 地图
学习目标 核心素养
1.能够结合地图,初步认识比例尺、方向和图例地图三要素。 2.在等高线地形图上识别山峰、山脊、山谷、鞍部和陡崖,判读坡度的陡缓,估算海拔和相对高度等。 3.会在分层设色地形图上识别五种主要的地形类型。 4.结合生活实际,了解地图的种类和电子地图及根据需要选择合适的地图。 通过学习,知道地图的三要素,会运用地图辨别方向,识别图例,计算距离,学会阅读地图及应用地图。通过实验模拟探究相应的等高线概念,分别学会在等高线地形图和分层设色地形图上识别地形。
第一课时 地图的基本要素 地图的类型与应用
一、地图的基本要素
1.概念:地图是将某一区域的地理事物按一定的比例缩小,并用符号表示在平面上的图形。
2.基本要素:方向、比例尺、图例是地图的基本要素。
3.指示方向:(1)在有指向标的地图上,要根据指向标确定方向,指向标的箭头通常指向北方;
(2)在有经纬网的地图上,经线指示南北方向,纬线指示东西方向;
(3)在没有指向标和经纬网的地图上,通常采用“上北下南,左西右东”来确定四个基本的方向,在此基础上再确定出其他方向。
4.比例尺类型:通常有数字式、文字式、线段式三种表示方式。
5.在相同图幅下,采用不同大小比例尺的地图,所表示的内容详略程度和实地范围不同:
(1)比例尺的大小:比例尺是分式,分子相同,分母越大(小),比例尺越小(大);
(2)同样大小的地图:比例尺越小 → 表示范围越大→内容越简单。
比例尺越大 → 表示范围越小→内容越详细。
6.图例:地图上用来说明地理事物的各种符号、线条、颜色、文字、数字等。
二、地图的类型与应用
1.地图种类:常见的有地形图、政区图、交通图、旅游图等。
2.选择合适的地图,人们就可以获取地理事物的位置、分布特征、空间变化、相互关系等大量地理信息。
3.数字地图:是以数字形式记录和存储的地图,如电子地图、遥感影像地图等。
4.数字地图优势:数字地图的比例尺可动态调整,内容可及时更新,信息查找迅速,图像、声音和文字可合并,呈现形式多样,互动性强。
5.数字地图应用:给个人出行、导航定位、电商购物等带来便捷,还常应用于城市管理、资源调查、灾害监测等方面。
重难突破
重难点一 用指向标定向的两种常用方法
1.指向标平移法。如图1,A在B的什么方向?
步骤:(1)将指向标平移到参考点B点。
(2)根据指向标箭头所指方向确定出北方,相反的方向为南方。垂直箭头顺着北方,左西右东。
(3)连接A、B两点,即可得出A点在B点的西北方向。
2.转动地图法。如图2,根据所给指向标,转动地图(或书本),使指向标箭头呈“↑”状,再按“上北下南,左西右东”进行辨别。
 
跟踪训练
1.根据图示,辨别小河的流向大致是( D )
A.自西北向东南 B.自东向西
C.自东南向西北 D.自西向东
重难点二 比例尺大小与地图表示范围大小、内容详略程度关系
比例尺越大,地图表示的范围越小,但内容越详细;比例尺越小,地图表示的范围越大,但内容越简略。例如,同样图幅的地图,1∶10 000的比例尺比1∶100 000的比例尺大,1∶10 000 比例尺的地图表示的范围小,能详细展示较小区域内的地理事物;而1∶100 000比例尺的地图表示的范围大,地理事物的表示相对简略。
跟踪训练
2.课堂上老师展现出四幅图幅大小相同的地图,比例尺最大的是( D )
A.世界地图 B.中国地图
C.黑龙江省地图 D.哈尔滨市地图
基础巩固
某校地理社团到M村考察时,看到了下图所示的平面图。据此完成1~2题。
1.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B )
A.河流自西南流向东北 B.河流自南流向北
C.林地在村庄的东南方向 D.村庄在林地的西北方向
2.本图无法估算村庄到林地的距离,是因为缺少了地图的“语言”( A )
A.比例尺 B.方向
C.图例 D.颜色
3.下列四种不同的比例尺中,比例尺最大的是( B )
A.
B.1∶50 000
C.1∶10 000 000
D.图上1厘米代表实地距离300千米
4.一些运河的开通,大大缩短了某些大洋之间的距离。下列符号代表运河的是( D )
“东北小冻梨、南方小土豆……”2024年初,黑龙江哈尔滨火爆出圈吸引大量游客。据此完成5~6题。
5.游客要了解黑龙江省所在的位置应查阅( D )
A.中国气候图 B.中国地形图
C.世界政区图 D.中国政区图
6.游客利用电子地图前往中央大街,若放大手机屏幕图像,改变的是地图中的( A )
A.比例尺 B.方向
C.图例 D.以上三个都不对
能力达标
地图的比例尺有大有小,不同比例尺的地图表示的地域范围和内容详略程度也不一样。下图为中国地图和北京市地图。据此完成7~9题。
 
7.下列关于两幅地图的说法,正确的是( B )
A.中国地图的比例尺更大 B.中国地图表示的内容更简略
C.北京市地图的比例尺更小 D.比例尺和表示的范围成正比
8.下列地图的选择,正确的是( D )
A.从天津乘火车去北京观看冬奥会,选择中国地形图
B.在北京植物园看水生植物,选择北京地形示意图
C.想要了解中国濒临的海洋情况,选择中国气候图
D.想要了解冬奥会场馆的位置,选择北京市城市图
9.若驾驶员不熟悉路线,可以打开车上的导航地图,选择路线,根据导航进行行驶,可以省时省力,准确到达目的地。车载导航地图属于( C )
A.地形图 B.政区图
C.交通图 D.农业图
(2025·广东汕头期末)魏晋时期的地图学家裴秀主编完成《禹贡地域图》,开创了中国古代地图绘制学,采用的是“一分为十里,一寸为百里”(一里=500米,一寸≈3.33厘米)。这种“计里画方”即按比例绘制地图。据此完成10~11题。
10.“计里画方”指地图的( A )
A.比例尺 B.方向
C.图例 D.图名
11.随科技发展应运而生的数字地图( D )
A.更新较慢 B.图幅可调
C.时空受限 D.可任意缩放
素养提升
12.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地图作为一种地理“语言”,传达的是其他数字、图表无法表达的信息。广东省某中学地理实践社的同学们计划从学校步行去附近的新华书店为班级购买地球仪。为方便出行,他们决定用所学地图知识绘制简易地图,并设计了如下步骤。请帮助他们完成计划。
(1)步骤一:收集资料。以下收集的地图资料对本次绘图最有参考价值的是(  )
A.中国地形图 B.中国人口分布图
C.该市交通旅游图 D.广东省政区图
(2)步骤二:绘制地图。为了便于阅读地图,同学们在绘制时,根据地图的基本要素在地图上标注了方向、比例尺、________。
(3)步骤三:阅读地图。该图中辨别方向的依据是________,学校在新华书店的______方向。按步行距离最短原则,同学们行至十字路口P时,考虑实际路况,应在该十字路口向________方向行走。
(4)步骤四:测算距离。若在图中测得P、Q两地的距离为1厘米,则两地的实地距离为________千米。
【答案】(1)C (2)图例 (3)指向标 东南 正北 (4)0.5             第二节 地图
学习目标 核心素养
1.能够结合地图,初步认识比例尺、方向和图例地图三要素。 2.在等高线地形图上识别山峰、山脊、山谷、鞍部和陡崖,判读坡度的陡缓,估算海拔和相对高度等。 3.会在分层设色地形图上识别五种主要的地形类型。 4.结合生活实际,了解地图的种类和电子地图及根据需要选择合适的地图。 通过学习,知道地图的三要素,会运用地图辨别方向,识别图例,计算距离,学会阅读地图及应用地图。通过实验模拟探究相应的等高线概念,分别学会在等高线地形图和分层设色地形图上识别地形。
第一课时 地图的基本要素 地图的类型与应用
一、地图的基本要素
1.概念:地图是将某一区域的地理事物按一定的比例缩小,并用符号表示在平面上的图形。
2.基本要素:方向、比例尺、图例是地图的基本要素。
3.指示方向:(1)在有指向标的地图上,要根据指向标确定方向,指向标的箭头通常指向北方;
(2)在有经纬网的地图上,经线指示南北方向,纬线指示东西方向;
(3)在没有指向标和经纬网的地图上,通常采用“上北下南,左西右东”来确定四个基本的方向,在此基础上再确定出其他方向。
4.比例尺类型:通常有数字式、文字式、线段式三种表示方式。
5.在相同图幅下,采用不同大小比例尺的地图,所表示的内容详略程度和实地范围不同:
(1)比例尺的大小:比例尺是分式,分子相同,分母越大(小),比例尺越小(大);
(2)同样大小的地图:比例尺越小 → 表示范围越大→内容越简单。
比例尺越大 → 表示范围越小→内容越详细。
6.图例:地图上用来说明地理事物的各种符号、线条、颜色、文字、数字等。
二、地图的类型与应用
1.地图种类:常见的有地形图、政区图、交通图、旅游图等。
2.选择合适的地图,人们就可以获取地理事物的位置、分布特征、空间变化、相互关系等大量地理信息。
3.数字地图:是以数字形式记录和存储的地图,如电子地图、遥感影像地图等。
4.数字地图优势:数字地图的比例尺可动态调整,内容可及时更新,信息查找迅速,图像、声音和文字可合并,呈现形式多样,互动性强。
5.数字地图应用:给个人出行、导航定位、电商购物等带来便捷,还常应用于城市管理、资源调查、灾害监测等方面。
重难突破
重难点一 用指向标定向的两种常用方法
1.指向标平移法。如图1,A在B的什么方向?
步骤:(1)将指向标平移到参考点B点。
(2)根据指向标箭头所指方向确定出北方,相反的方向为南方。垂直箭头顺着北方,左西右东。
(3)连接A、B两点,即可得出A点在B点的西北方向。
2.转动地图法。如图2,根据所给指向标,转动地图(或书本),使指向标箭头呈“↑”状,再按“上北下南,左西右东”进行辨别。
 
跟踪训练
1.根据图示,辨别小河的流向大致是( )
A.自西北向东南 B.自东向西
C.自东南向西北 D.自西向东
重难点二 比例尺大小与地图表示范围大小、内容详略程度关系
比例尺越大,地图表示的范围越小,但内容越详细;比例尺越小,地图表示的范围越大,但内容越简略。例如,同样图幅的地图,1∶10 000的比例尺比1∶100 000的比例尺大,1∶10 000 比例尺的地图表示的范围小,能详细展示较小区域内的地理事物;而1∶100 000比例尺的地图表示的范围大,地理事物的表示相对简略。
跟踪训练
2.课堂上老师展现出四幅图幅大小相同的地图,比例尺最大的是( )
A.世界地图 B.中国地图
C.黑龙江省地图 D.哈尔滨市地图
基础巩固
某校地理社团到M村考察时,看到了下图所示的平面图。据此完成1~2题。
1.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河流自西南流向东北 B.河流自南流向北
C.林地在村庄的东南方向 D.村庄在林地的西北方向
2.本图无法估算村庄到林地的距离,是因为缺少了地图的“语言”( )
A.比例尺 B.方向
C.图例 D.颜色
3.下列四种不同的比例尺中,比例尺最大的是( )
A.
B.1∶50 000
C.1∶10 000 000
D.图上1厘米代表实地距离300千米
4.一些运河的开通,大大缩短了某些大洋之间的距离。下列符号代表运河的是( )
“东北小冻梨、南方小土豆……”2024年初,黑龙江哈尔滨火爆出圈吸引大量游客。据此完成5~6题。
5.游客要了解黑龙江省所在的位置应查阅( )
A.中国气候图 B.中国地形图
C.世界政区图 D.中国政区图
6.游客利用电子地图前往中央大街,若放大手机屏幕图像,改变的是地图中的( )
A.比例尺 B.方向
C.图例 D.以上三个都不对
能力达标
地图的比例尺有大有小,不同比例尺的地图表示的地域范围和内容详略程度也不一样。下图为中国地图和北京市地图。据此完成7~9题。
 
7.下列关于两幅地图的说法,正确的是( )
A.中国地图的比例尺更大 B.中国地图表示的内容更简略
C.北京市地图的比例尺更小 D.比例尺和表示的范围成正比
8.下列地图的选择,正确的是( )
A.从天津乘火车去北京观看冬奥会,选择中国地形图
B.在北京植物园看水生植物,选择北京地形示意图
C.想要了解中国濒临的海洋情况,选择中国气候图
D.想要了解冬奥会场馆的位置,选择北京市城市图
9.若驾驶员不熟悉路线,可以打开车上的导航地图,选择路线,根据导航进行行驶,可以省时省力,准确到达目的地。车载导航地图属于( )
A.地形图 B.政区图
C.交通图 D.农业图
(2025·广东汕头期末)魏晋时期的地图学家裴秀主编完成《禹贡地域图》,开创了中国古代地图绘制学,采用的是“一分为十里,一寸为百里”(一里=500米,一寸≈3.33厘米)。这种“计里画方”即按比例绘制地图。据此完成10~11题。
10.“计里画方”指地图的( )
A.比例尺 B.方向
C.图例 D.图名
11.随科技发展应运而生的数字地图( )
A.更新较慢 B.图幅可调
C.时空受限 D.可任意缩放
素养提升
12.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地图作为一种地理“语言”,传达的是其他数字、图表无法表达的信息。广东省某中学地理实践社的同学们计划从学校步行去附近的新华书店为班级购买地球仪。为方便出行,他们决定用所学地图知识绘制简易地图,并设计了如下步骤。请帮助他们完成计划。
(1)步骤一:收集资料。以下收集的地图资料对本次绘图最有参考价值的是(  )
A.中国地形图 B.中国人口分布图
C.该市交通旅游图 D.广东省政区图
(2)步骤二:绘制地图。为了便于阅读地图,同学们在绘制时,根据地图的基本要素在地图上标注了方向、比例尺、________。
(3)步骤三:阅读地图。该图中辨别方向的依据是________,学校在新华书店的______方向。按步行距离最短原则,同学们行至十字路口P时,考虑实际路况,应在该十字路口向________方向行走。
(4)步骤四:测算距离。若在图中测得P、Q两地的距离为1厘米,则两地的实地距离为________千米。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