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强化练(二)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D A C D C B C D C B A B
13.(1)风力侵蚀作用 风力沉积作用
(2)颗粒大、比重大的沙石先沉积,颗粒小、比重小的沙石后沉积。(或者:离吹风机口越近,沙石颗粒越大,离吹风机口越远,沙石颗粒越小。)
(3)增加更多的沙石,同时注意多种类型沙石颗粒的混合;场地宜选在室外开阔的地方,选择在无风的天气中进行。
(4)(新月形)沙丘 40~60
1.D 2.A 3.C [第1题,读图可知,山前形成的河流堆积地貌是冲积扇;河口地区形成的河流堆积地貌是三角洲,故选D。第2题,冲积扇形成于山麓地区,河流挟带泥沙从山口流出,因地势变缓,流速变慢,泥沙淤积形成了冲积扇,故选A。第3题,图b为三角洲,形成于河流入海口,珠江三角洲能形成此种地貌;华北平原及长江中下游平原属于冲积平原;东南丘陵位于陆地内部,故选C。]
4.D 5.C [第4题,由图中的石钟乳、石笋等景观可知,该地为喀斯特地貌。可溶性岩石最先形成,然后地表水沿岩石裂隙溶蚀岩石,产生洞穴;由于溶蚀由表及里,上层洞穴形成的时间早于下层,溶洞形成之后,含有碳酸氢钙的水从洞顶滴落,产生碳酸钙沉淀,形成石钟乳、石笋等。因此,图中的岩石和地貌形态形成的先后顺序是④①③。第5题,喀斯特地貌位于石灰岩山区,流水侵蚀作用强烈,水土流失严重,所以土层较薄,土壤贫瘠。]
6.B 7.C 8.D [第6题,根据所学知识可知,雅丹地貌主要分布在我国西北内陆地区,由风力侵蚀作用形成。第7题,据图可知,该地区风口在魔鬼城西北方向,因此可判断这里的小丘排列的方向是西北—东南向。第8题,据图可知,准噶尔盆地虽处于西北内陆地区,但盆地西侧有几处缺口,西风气流由缺口进入,为盆地及周围山地带来降水,水源较丰富,植被覆盖较好,植被对沙粒有固定作用,因此该地区分布有我国面积最大的固定、半固定沙漠。]
9.C 10.B [第9题,由图文材料可知,兴文石海岩石形态各异,多怪石,且其位于四川盆地与云贵高原的过渡地带,应为喀斯特地貌,喀斯特地貌又称岩溶地貌,故选C。第10题,喀斯特地貌是流水溶蚀作用形成,故选B。]
11.A 12.B [第11题,图示该河段河谷呈“V”形,窄而深,流水向下侵蚀作用强烈,A正确,C错误;由图可知,河流西南岸沉积作用较强,东北岸侵蚀作用较强,但东北岸河岸更陡,说明东北岸基岩不易被侵蚀,更坚硬,B错误;“V”形河谷多出现在山区,D错误。第12题,读图可知,M处地貌呈阶梯状,属于河流阶地,①正确;M地貌有大量沉积物分布,由流水沉积作用形成,②错误;丰水期水面宽阔,水流速度慢,沉积物颗粒小,有较明显的分选性,颗粒下粗上细,③错误;沉积物位于阶地表面,形成最晚,④正确。故选B。]
13.第(1)题,由材料“吹风机开启后,纸箱附近尘土飞扬;吹风机关闭后,纸箱内外均有沙石分布”可知,尘土飞扬证明沙石被风力作用侵蚀,离开原来位置;纸箱内外均有沙石分布,证明风力减小或消失后,风力挟带能力下降,沙石沉积下来,所以该模拟实验可以观察到的风力作用主要是风力侵蚀作用、风力沉积作用。第(2)题,从时间上,随着吹风机的关闭,风力的挟带能力下降,颗粒大、比重大的沙石先沉积,颗粒小、比重小的沙石后沉积。从空间分布上,离吹风机口越近,风力越大,风力的侵蚀搬运能力越强,小颗粒沙石大多被吹走,较大颗粒沙石位置变化不大;离吹风机口越远,风力越小,风力的侵蚀搬运能力越弱,沉积作用明显,较小的沙石颗粒便沉积下来。第(3)题,针对“沙石移动的动态过程不便于观察”的问题,可以增加更多类型的沙石,同时注意多种类型沙石颗粒的混合,因为抗侵蚀能力的不同,实验结果会比较明显一些;针对“室内粉尘较多”的问题,可以把场地选在室外开阔的地方,选择在无风的天气进行实验,减少其他因素对实验的影响。第(4)题,等高线中间高,四周低,且呈新月形,故该地形图所示地貌为(新月形)沙丘。图中等高距为10 m,所以P点的海拔为810~820 m,Q点的海拔为860~870 m,故PQ两地相对高度的范围是40~60 m;沙丘迎风坡一侧坡度缓,背风坡一侧坡度陡。由图可知,当地的主要风向为正西或者西北,用箭头在图中画出该风向即可。
1/3专题强化练(二) 主要地貌的判读
说明:选择题每小题3分,本套试卷共52分
读图,完成1~3题。
a b
1.图a和图b的地貌类型分别为( )
A.河流谷地、三角洲
B.冲积扇、冲积平原
C.河流谷地、冲积平原
D.冲积扇、三角洲
2.图a地貌分布于( )
A.山麓 B.山脊 C.山谷 D.山峰
3.图b地貌类型最可能出现在( )
A.长江中下游平原 B.华北平原
C.珠江三角洲 D.东南丘陵
读某地地质地貌示意图,完成4~5题。
图例①上层洞穴 ②下层洞穴 ③石钟乳、石笋 ④岩石
4.图中岩石和地貌形态形成的先后顺序是( )
A.②④① B.③①④
C.④②① D.④①③
5.该类地貌发育典型的山区( )
A.风蚀现象显著
B.岩石类型是花岗岩
C.土层较薄,土壤贫瘠
D.地表水丰富,地下水贫乏
乌尔禾魔鬼城位于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准噶尔盆地西北边缘的佳木河下游,是典型的雅丹地貌,“雅丹”是维吾尔语“具有陡壁的小山包”之意。这里的小丘按一定方向有规律地排列,形成规模宏大、气势雄伟的奇特景观。读我国北疆地区魔鬼城分布图,完成6~8题。
6.形成雅丹地貌的地质作用是( )
A.流水堆积作用 B.风力侵蚀作用
C.流水侵蚀作用 D.风力堆积作用
7.这里的小丘有规律排列的方向是( )
A.东西向 B.南北向
C.西北—东南向 D.东北—西南向
8.北疆地区分布有我国面积最大的固定、半固定沙漠,其形成原因是准噶尔盆地( )
A.风力较小,搬运能力弱
B.沙粒较大,风力搬运不动
C.地势较低,地形起伏大
D.水源较丰富,植被覆盖较好
兴文石海是世界地质公园、国家级风景名胜区,位于四川盆地与云贵高原的过渡地带。下图为地表石海景观,东西延绵十多千米,南北约四千米,异峰竞秀,怪石争奇。据此完成9~10题。
9.该景观属于( )
A.海岸地貌 B.雅丹地貌
C.岩溶地貌 D.丹霞地貌
10.形成“地表石海”的地质作用是( )
A.风力侵蚀 B.流水溶蚀
C.冰川刨蚀 D.海浪侵蚀
下图是我国东南沿海地区一条河流某处剖面示意图。据此完成11~12题。
11.图示该河段( )
A.流水向下侵蚀作用强烈
B.西南岸基岩坚硬
C.河谷呈“U”形,宽而浅
D.多位于冲积平原
12.图中M地貌( )
①为河流阶地 ②由流水侵蚀作用形成 ③沉积物颗粒下细上粗 ④沉积物形成最晚
A.②③ B.①④ C.①② D.③④
13.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16分)
某高中地理小组同学做了模拟风力作用的实验。实验如下:
实验器材:1.2米长方形硬纸箱、一捧沙石和一个吹风机。
实验步骤:将沙石均匀铺在纸箱底部,吹风机对准纸箱,开启吹风机,观察实验现象。
实验现象:吹风机开启后,纸箱附近尘土飞扬;吹风机关闭后,纸箱内外均有沙石分布。
实验后,小明同学继续探究风成地貌,并查找资料绘制了某地等高线地形图。
(1)该模拟实验可以观察到的风力作用主要是________、________。(4分)
(2)指出实验结束后纸箱内的沙石分布规律。(2分)
(3)该实验操作后,发现存在“实验持续的时间短,沙石移动的动态过程不便于观察,室内粉尘较多”等问题。请提出建议改进实验方案。(4分)
(4)等高线地形图所示地貌为________,PQ两地相对高度的范围是________米。用箭头在图中画出当地的主要风向。(6分)
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