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时分层作业(二)
1.D [“质点”是为了使所研究问题简单而引入的理想化的模型,所以从科学方法上来说属于建立理想模型的方法,所以D正确,A、B、C错误。]
2.D [当物体的大小和形状对所研究的问题的影响可忽略不计时,物体可以看成质点,所以能不能看成质点和物体的体积大小无关,而是和研究的问题有关,故A错误;“复兴号”在运行时,若求某段时间内的平均速度,那么可以把它看成质点,故B错误;研究“复兴号”在弯道处有无翻车危险时,“复兴号”列车的大小和形状是不能忽略的,所以不能把它看成质点,故C错误;计算“复兴号”从北京南站到上海虹桥站的运行时间时,由于不需要考虑它的形状、大小,所以可将它看成质点,故D正确。]
3.C [研究乒乓球的旋转、跳水动作、车轮的转动时它们的大小和形状不能忽略,故不能看作质点,故A、B、D错误;研究卫星绕地球运行的周期时,卫星的大小和形状可以忽略,可以看作质点,故C正确。]
4.D [路程是标量,大小等于物体运动轨迹的长度。位移是矢量,位移的大小等于由初位置指向末位置的有向线段的长度,其方向为由初始位置指向末位置,不是运动方向,据定义可以知道,路程的值可能大于或等于位移的大小,当物体做单向直线运动时,路程等于位移的大小,故A、B、C错误;从一点运动到另一点,根据位移的定义为由初位置指向末位置的有向线段,可知位移是唯一的,而路径是可以不同的,故D正确。]
5.D [因为,所以甲、乙两只蚂蚁的位移大小相等,选项B、C错误;甲的路程大于乙的路程,选项A错误;甲的位移方向由P指向Q,乙的位移方向由M指向N,相互垂直,故选项D正确。]
6.C [绳长OA是长度,是标量,故A错误;位移是从初位置指向末位置的有向线段,故B错误;路程是运动轨迹的长度,位移的大小是从初位置指向末位置的有向线段的长度,所以在A→B→C→B→A的过程中,其位移为零,但其路程不为零,故C正确;在飘荡的过程中,小孩通过的路程越来越大,但其位移的大小和方向周期性变化,故D错误。]
7.解析:(1)小虫的位移大小为由A′指向C的有向线段的长度,即长方体的体对角线的长度,位移
x==
=。
(2)小虫的最短路程应等于长方体表面展开后A′、C两点之间的距离,展开方式有三种,如图所示,经过比较可知,甲图中A′C之间的距离最短,为。
答案:(1) (2)
8.D [位移是矢量,其正、负号代表方向,大小是其绝对值,则知甲的位移小于乙的位移,故A错误;位移是矢量,只有大小和方向都相同时,位移才相同,所以两运动物体的位移大小均为50 m,这两个物体的位移不一定相同,故B错误;温度是标量,其正负表示温度的高低,不表示方向,故C错误,D正确。]
9.AC [由题图可知,物体在一条直线上做往返运动,物体在第1 s末、第3 s末、第5 s末、第7 s末的位置距离出发点一样远,均为s0,选项A、C正确。]
10.C [物体能否看成质点,要看物体的大小和形状在所研究的问题中是否可以忽略,故A错;运动员在击球时,需要考虑球的旋转情况,因此不能把台球看成质点,故B错;解说员在解说进球路线时只需说明球的行进轨迹,因此可以把台球看成质点,故C对;运动员需要考虑球的旋转情况对路线的影响,因此不可以把台球看成质点,故D错。]
11.AC [AB段电动车位移不随时间变化,处于静止状态,选项A正确;BC段发生的位移大小为12 m-4 m=8 m,CD段发生的位移大小为12 m,所以CD段发生的位移大于BC段发生的位移,选项B错误;从题图可以看出t=3 s时电动车离出发点最远,为8 m,选项C正确;出发点的坐标为4 m,t=5 s时电动车的坐标为0,距离出发点4 m,选项D错误。]
12.D [
如图所示,气门芯由轮子的正上方第一次运动到轮子的正下方的过程中,初末位置之间的距离,也就是位移大小为s=R,因此选项D正确,其他选项均错误。]
13.解析:位移的大小是始、末位置间的直线距离,而路程要看物体运动的实际路径。根据勾股定理:
AC== m=1 000 m
由于A、C、D在一条直线上,所以汽车的位移大小为:
AD=AC+CD=1 000 m+800 m=1 800 m
因tan ∠BAC=,所以∠BAC=53°
即:位移方向为北偏东53°或东偏北37°
汽车的路程为
x=AB+BC+CD=2 200 m。
答案:2 200 m 1 800 m 方向为北偏东53°或东偏北37°
3 / 3课时分层作业(二) 质点和位移
说明:单选题每小题4分,双选题每小题6分,本试卷总分70分
?题组一 质点
1.在研究物体的运动时,物理学中引入“质点”的概念,从科学方法上来说属于( )
A.观察实验的方法
B.等效替代的方法
C.用极限分析物理问题的方法
D.建立理想物理模型的方法
2.具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两列中国标准动车组“复兴号”,在京沪高铁两端的北京南站和上海虹桥站双向发车成功。“复兴号”的高度从“和谐号”的3 700 mm 增高到4 050 mm,单车长伸展到25 m,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复兴号”体积太大,不能看成质点,内部乘客可看成质点,因为他体积小
B.“复兴号”在运行时任何情况下都不能看成质点,因为车轮在转动
C.研究“复兴号”在弯道处有无翻车危险时,可将它看成质点
D.计算“复兴号”从北京南站到上海虹桥站的运行时间时,可将它看成质点
3.在研究下列物体的运动时,哪个物体可以看成质点 ( )
A.研究乒乓球的旋转
B.研究运动员的跳水动作
C.研究卫星绕地球运行的周期
D.研究车轮的转动
?题组二 位移和路程
4.下列关于质点运动的位移和路程的说法正确的是 ( )
A.路程是标量,数值上就等于位移的大小
B.位移是矢量,其方向即质点的运动方向
C.在同一运动过程中,位移的值总小于路程的值
D.两地间的位移是唯一的,路程是不确定的,与运动的路径有关
5.如图所示,甲、乙两只蚂蚁分别同时从水平桌面上的P、M点出发,它们的爬行轨迹如图中实线所示,10 s后它们分别到达图中的Q、N点,若,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它们的路程相同
B.甲的位移较大
C.乙的位移较大
D.它们的位移方向相互垂直
6.如图所示是小孩荡秋千(忽略空气阻力)的示意图,他由A→B→C→B→A→……飘荡,时高时低的感觉如同在飞。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绳长OA是矢量
B.在A→B→C的过程中,小孩的位移为曲线ABC
C.在A→B→C→B→A的过程中,小孩的位移为零,但其路程不为零
D.在飘荡的过程中,小孩通过的路程越来越大,位移也越来越大
7.(10分)如图所示,实心长方体木块ABCD-A′B′C′D′的长、宽、高分别为a、b、c,且a>b>c。有一小虫从A′点运动到C点,求:
(1)小虫位移的大小;
(2)小虫的最短路程。
?题组三 矢量、标量、s-t图像
8.下列关于矢量和标量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取定正方向,做直线运动的甲、乙两物体的位移x甲=3 m,x乙=-5 m,因为甲的位移为正,乙的位移为负,所以x甲>x乙
B.甲、乙两运动物体的位移大小均为50 m,这两个物体的位移必定相同
C.温度计读数有正、有负,所以温度也是矢量
D.温度计读数的正、负号表示温度高低,不表示方向,温度是标量
9.(双选)某物体的s-t图像如图所示,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物体在一条直线上做往返运动
B.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
C.物体在第1 s末、第3 s末、第5 s末、第 7 s 末的位置距离出发点一样远
D.物体在第1 s末、第3 s末、第5 s末、第7 s 末又回到出发点
10.下列关于台球的说法正确的有( )
A.因为台球比较小,所以一定可以把它看成质点
B.运动员在击球时可以把台球看成质点
C.解说员在解说进球路线时可以把台球看成质点
D.运动员在分析台球转动时可以把台球看成质点
11.(双选)如图所示是一辆电动车做直线运动的s-t图像,对相应的线段所表示的运动,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AB段表示电动车静止
B.BC段发生的位移大于CD段发生的位移
C.t=3 s时电动车离出发点最远
D.t=5 s时电动车回到出发点
12.(教材P33T4改编)如图所示,自行车的车轮半径为R,车轮沿直线无滑动地滚动,当气门芯由轮子的正上方第一次运动到轮子的正下方时,气门芯位移的大小为( )
A.πR B.2R
C.2πR D.R
13.(12分)如图所示,一辆汽车沿着马路由A地出发,经B、C两地到达D地。D与A、C两地恰好在一条直线上。汽车行驶的路程是多少?位移又是多少?方向如何?(sin 53°=0.8,cos 53°=0.6)
1 /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