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霸笔记:同步精讲】课时分层作业3 速 度(含答案)--高中物理鲁科版必修第一册

文档属性

名称 【学霸笔记:同步精讲】课时分层作业3 速 度(含答案)--高中物理鲁科版必修第一册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06.6K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鲁科版(2019)
科目 物理
更新时间 2025-09-06 17:38:51

文档简介

课时分层作业(三)
1.A [物体在某点的速度方向就是物体的运动方向,选项A正确;直线运动中,位移的方向与速度的方向存在着相同和相反两种情况,选项B、C错误;速度不变的运动称为匀速直线运动,故D错误。]
2.A [平均速率等于路程除以时间,从N到M,A的路程最大,故A的平均速率最大,选项A正确,B错误;平均速度等于位移除以时间,三个质点在相同时间内的位移相同,故它们的平均速度相同,选项C错误;根据该题所给条件,不能比较在M点时三个质点的瞬时速率大小,选项D错误。]
3.B [设全程位移为2L,则前一半位移的时间为t1=,后一半位移的时间为t2=,全程平均速度为==,故B正确。]
4.解析:根据追赶过程中驱逐舰的位移和速度,可求得追赶过程所用的时间t==6.0 h
追赶过程中护卫舰的位移x2=x1-120 km=240 km
所以护卫舰的速度v==40 km/h。
答案:40 km/h
5.B [从题给表格中的数据可知,0时刻的位置是x0=0,第2 s末的位置是x2=-4 m,故前2 s的位移为Δx=-4 m,故A错误;第2 s末的位置是x2=-4 m,第3 s末的位置是x3=-1 m,故第3 s的位移为Δx′=3 m,故B正确;第1 s末的位置是x1=5 m,第2 s末的位置是x2=-4 m,故第2 s内的位移为Δx″=-9 m,第2 s的平均速度为== m/s=-9 m/s,故C错误;路程为运动轨迹的长度,可知前2 s内的路程至少为14 m,所以前2 s的平均速率至少为v== m/s=7 m/s,故D错误。]
6.A [瞬时速度是与某一时刻或者某一位置相对应的速度,故A正确;平均速率是路程与所用时间的比值,平均速度是指位移与所用时间的比值,所以平均速率并非平均速度的大小,故B、C、D错误。]
7.CD [质点前2 s由-0.2 m处运动到坐标原点处,s1=0-(-0.2 m)=0.2 m,即位移方向与规定的正方向相同 ,A错;4 s内质点的运动方向不变,速度大小也不变,且速度为v=0.1 m/s,C、D对,B错。]
8.C [s-t图像中,图线上某点的切线斜率表示速度,a图线的斜率周期性变化,说明质点a做周期性的往返运动,故A正确;由题图知,t′时刻,a和b位置相同,初位置也相同,所以它们的位移相同,故B正确;0~t′时间内,a和b质点的初位置都在坐标原点,末位置都在s=-5 m处,所以位移大小均为5 m,故C错误;0~t0时间内,a质点的路程是5×6 m=30 m,b质点的路程为5×2 m=10 m,所以a质点的路程是b质点路程的3倍,位移都是零,故D正确。本题选错误的,故选C。]
9.D [由题图可知,三个物体的初位置相同,末位置也相同,所以通过的位移相等,所用的时间相等,故平均速度相等,故A、B均错误;根据s-t图线的斜率表示速度,可知甲先沿正向运动后沿负向运动,而乙、丙一直沿正向运动,三个物体通过的位移相等,所以甲通过的路程最大,乙和丙通过的路程相等,因平均速率等于路程和时间的比值,则甲的平均速率最大,乙和丙的平均速率相等,故C错误,D正确。]
10.B [子弹的长度约5 cm,则子弹飞行的距离为s=1%×5 cm=5×10-4 m,则照片的曝光时间为t===1×10-6 s。故选B。]
11.C [将t=2 s代入质点的速度随时间变化的关系式v=3t2(m/s),得t=2 s时的瞬时速度为v=3×22 m/s=12 m/s。将t=0和t=2 s分别代入距离随时间变化的关系式s=(m),得s1=4 m,s2=20 m,则质点在2 s时间内通过的位移为Δs=s2-s1=20 m-4 m=16 m,t=0到t=2 s间的平均速度为 == m/s=8 m/s,故C正确。]
12.AB [第1 s内运动的路程x1=vt1=1 m,则第1 s末的位置坐标是(2 m,2 m),此时的瞬时速度的大小是1 m/s,选项A正确;前2 s内运动的路程x2=vt2=2 m,第2 s末的位置坐标是(1 m,2 m),前2 s内的平均速度大小为= m/s= m/s,选项B正确;前4 s内运动的路程x4=vt4=4 m,第4 s末的位置坐标是(0,1 m),前4 s内的平均速率为v4= m/s=1 m/s,平均速度的大小为= m/s=0.5 m/s,选项C、D错误。]
13.解析:(1)由v=可知,若Δt→0,则物体在从t到t+Δt这样一个较小的时间内的平均速度可认为是t时刻的瞬时速度,且可认为t到t+Δt这样一个较小的时间内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反过来,若Δs越小,则Δt越小,越趋近t时刻的瞬时速度的实际值,所以测量中通常选择比较窄的挡光板。
(2)由v=代入数据可解得物体通过光电门时的速度大小v=10 m/s。
答案:(1)窄 (2)10
3 / 3课时分层作业(三) 速 度
说明:单选题每小题4分,双选题每小题6分,本试卷总分62分
?题组一 平均速度与瞬时速度
1.下列关于速度方向的说法正确的是(  )
A.物体在某点的速度方向就是物体的运动方向
B.位移的方向和速度的方向一定不同
C.匀速直线运动的速度方向就是位移的方向
D.匀速直线运动的速度方向是可以改变的
2.如图所示的是三个质点A、B、C的运动轨迹,三个质点同时从N点出发,又同时到达M点,中间无往复运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从N到M的过程中,A的平均速率最大
B.三个质点从N到M的平均速率相等
C.三个质点从N到M的平均速度不相同
D.到达M点时A的瞬时速率最大
3.质点沿直线从甲地开往乙地,前一半位移的平均速度是v1,后一半位移的平均速度是v2,则质点全程的平均速度是(  )
A. B.
C. D.
4.(8分)一艘驱逐舰以60 km/h的速度追赶在它前面120 km处正向同方向匀速航行的护卫舰,驱逐舰总共追赶了360 km才赶上,则护卫舰的速度为多大?
?题组二 平均速度与平均速率
5.一个质点在x轴上运动,各个时刻的位置坐标如下表,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t/s 0 1 2 3 4
x/m 0 5 -4 -1 -7
A.前2 s的位移为 -9 m
B.第3 s的位移为3 m
C.第2 s的平均速度大小为2 m/s
D.前2 s的平均速率为2 m/s
6.关于瞬时速度、平均速度、平均速率,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瞬时速度是物体在某一位置或某一时刻的速度
B.平均速率等于某段时间内物体运动的位移与所用时间的比值
C.平均速率就是平均速度的大小
D.做变速运动的物体,平均速度是物体通过的路程与所用时间的比值
?题组三 位移—时间图像的应用
7.(双选)质点沿直线运动,其位移—时间图像如图所示,关于质点的运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前2 s内位移为“-”,后2 s内位移为“+”,所以2 s末质点改变了运动方向
B.2 s末质点的速度为0
C.质点做匀速直线运动,速度大小为0.1 m/s,方向与规定的正方向相同
D.质点在4 s内的位移大小为0.4 m,位移的方向与规定的正方向相同
8.沿同一条直线运动的a、b两个质点在0~t0时间内的s-t图像如图所示。根据图像,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
A.质点a做周期性往返运动
B.t′时刻,a、b的位移相同
C.在0~t′时间内,a的位移大于b的位移
D.在0~t0时间内,a通过的路程是b通过路程的3倍,但位移相同
9.如图所示为甲、乙、丙三个物体相对同一位置的s-t图像,它们向同一方向运动,则在时间t0内,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乙的平均速度最大
B.甲的平均速度最大
C.它们的平均速率相等
D.乙和丙的平均速率相等
10.(源自粤教版教材)高速摄影机拍摄到的子弹穿过苹果的瞬间,在曝光时间内,子弹影像前后错开的距离约为子弹长度(子弹的长度约5 cm)的1%~2%。已知子弹飞行速度约为500 m/s,则曝光时间最接近(  )
A.10-3 s B.10-6 s
C.10-9 s D.10-12 s
11.一质点沿直线Ox方向做加速运动,它离开O点的距离s随时间变化的关系为s=4+2t3(m),它的速度随时间变化的关系为v=3t2(m/s)。则该质点在t=2 s时的瞬时速度和t=0到t=2 s间的平均速度分别为(  )
A.8 m/s,24 m/s   B.12 m/s,10 m/s
C.12 m/s,8 m/s D.24 m/s,8 m/s
12.(双选)让一小球沿边长为2 m的正方形凹槽轨道匀速滚动,每1 s移动1 m,初始时刻小球位于图中某边的中点A。建立如图所示的坐标系,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第1 s末的位置坐标是(2 m,2 m),瞬时速度的大小是1 m/s
B.第2 s末的位置坐标是(1 m,2 m),前2 s内的平均速度大小为 m/s
C.第4 s末的位置坐标是(0,1 m),前4 s内的平均速率为0.5 m/s
D.第4 s末的位置坐标是(1 m,0),前4 s内的平均速度大小为0.5 m/s
13.(6分)光电门传感器是测定瞬时速度的仪器,如图所示,它的原理是发射端发出一束很细的红外线到另一端的接收窗口,当固定在运动物体上的一个已知宽度的挡光板通过时,它可以通过数据采集器记下挡光板的挡光时间,再用挡光板的宽度与挡光时间的比值求得运动物体的瞬时速度。
(1)用光电门测做变速运动的物体的瞬时速度,在所要测量的物体速度较小时,为了减小误差,应选择宽度比较________(选填“宽”或“窄”)的挡光板。
(2)实验中选用的挡光板宽度是5 mm,测得挡光板通过光电门的时间是0.5×10-3 s,则物体通过光电门时的速度大小v=________ m/s。
1 /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