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霸笔记:同步精讲】课时分层作业6 位移变化规律(含答案)--高中物理鲁科版必修第一册

文档属性

名称 【学霸笔记:同步精讲】课时分层作业6 位移变化规律(含答案)--高中物理鲁科版必修第一册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76.6K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鲁科版(2019)
科目 物理
更新时间 2025-09-06 17:38:51

文档简介

课时分层作业(六) 位移变化规律
说明:单选题每小题4分,双选题每小题6分,本试卷总分54分
?题组一 位移—时间关系
1.汽车以20 m/s的速度做匀速直线运动,某时刻关闭发动机而做匀减速直线运动,加速度大小为5 m/s2,则它关闭发动机后通过37.5 m所需时间为(  )
A.3 s   B.4 s   C.5 s   D.6 s
2.某质点从静止开始做匀加速直线运动,已知第3 s内通过的位移是x,则物体运动的加速度为(  )
A. B.
C. D.
?题组二 用v-t图像求位移
3.竖直升空的火箭,其v-t图像如图所示,由图可知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火箭在40 s时速度方向发生变化
B.火箭上升的最大高度为48 000 m
C.火箭经过120 s落回地面
D.火箭经过40 s到达最高点
4.平直的公路上有同方向行驶的电车和汽车,t=0 时它们经过同一地点,t=5 s时电车突然停下,汽车也立即制动而做匀减速直线运动,两车运动的v-t图像如图所示,由图像可知(  )
A.汽车会撞上电车
B.汽车不会撞上电车,汽车停止后两车还相距2.5 m
C.汽车不会撞上电车,汽车停止后两车还相距1.5 m
D.条件不足,无法判定两车是否相撞
?题组三 位移—速度公式
5.两个小车在水平面上做加速度相同的匀减速直线运动,若它们的初速度之比为1∶2,它们运动的最大位移之比为 (  )
A.1∶2 B.1∶4
C.1∶ D.2∶1
6.通过测试得知,某型号的卡车在某路面上急刹车时加速度的大小是5 m/s2。如果要求它在这种路面上行驶时必须在10 m内停下来,则它的行驶速度不能超过(  )
A.2 m/s B.5 m/s
C.8 m/s D.10 m/s
7.列车长为l,铁路桥长为2l,列车匀加速行驶过桥,车头过桥头的速度为v1,车头过桥尾时的速度为v2,则车尾过桥尾时速度为(  )
A.3v2-v1 B.3v2+v1
C. D.
8.在“车让人”交通安全活动中,交警部门要求汽车在斑马线前停车让人。以8 m/s匀速行驶的汽车,当车头离斑马线8 m时,驾驶员看到斑马线上有行人通过,已知该车刹车时最大加速度为5 m/s2,驾驶员反应时间为0.2 s。若驾驶员看到斑马线上有行人时立即紧急刹车,则(  )
A.汽车能保证车让人
B.汽车通过的距离是6.4 m
C.汽车运动的时间是1.6 s
D.在驾驶员反应时间内,汽车通过的距离是1 m
9.一滑块以某一速度从斜面底端滑到顶端时,其速度恰好减为零。已知运动中滑块加速度恒定。若设斜面全长为L,滑块通过最初L所需的时间为t,则滑块从斜面底端滑到顶端所用时间为(  )
A.t B.t
C.3t D.2t
10.(双选)某人骑自行车在平直道路上行进,图中的实线记录了自行车在开始一段时间内的v -t图像,某同学为了简化计算,用虚线作近似处理。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在t1时刻,虚线反映的加速度比实际的大
B.在0~t1时间内,由虚线计算出的平均速度比实际的大
C.在t1~t2时间内,由虚线计算出的位移比实际的大
D.在t3~t4时间内,虚线反映的是匀速直线运动
11.(12分)(教材P45T2改编)一辆汽车正在平直的公路上以72 km/h的速度行驶,司机看见红色信号灯便立即踩下制动器,此后,汽车开始做匀减速直线运动。设汽车减速过程的加速度大小为5 m/s2,求:
(1)开始制动后,前2 s内汽车行驶的距离;
(2)开始制动后,前5 s内汽车行驶的距离。
1 / 3课时分层作业(六)
1.A [根据s=v0t+at2,将v0=20 m/s,a=-5 m/s2,s=37.5 m,代入得t1=3 s,t2=5 s,但因刹车时间t0==4 s,所以t2=5 s应舍去,故A正确。]
2.C [3 s内的位移at2=a,2 s内的位移at′2=2a,则-2a=x,解得a=,则C正确,A、B、D错误。]
3.B [由v-t图像知,火箭前40 s向上做匀加速直线运动,40~120 s向上做匀减速直线运动,所以选项A、C、D错误;上升的最大高度s=×800×120 m=48 000 m,故B正确。]
4.B [由v-t图像可知,电车的位移s电=8×5 m=40 m,汽车的位移s汽=×(5+10)×5 m=37.5 m,Δs=s电-s汽=2.5 m,则B正确,A、C、D错误。]
5.B [由=2ax得=,故==,则B正确,A、C、D错误。]
6.D [由=2as,代入数值解出v0=10 m/s,D正确。]
7.C [由=2as得:==2a·3l,故v3=,选项C正确,选项A、B、D错误。]
8.A [汽车在驾驶员反应时间内做匀速直线运动,则反应时间内汽车行驶的距离为s1=v0t=8×0.2 m=1.6 m,故D错误;刹车后做匀减速运动,根据速度公式vt=v0+at,当汽车速度为零时,t=1.6 s,汽车运动总时间为1.8 s,由=2as2可得,匀减速的位移s2=6.4 m,汽车通过的总位移s总=s1+s2=8 m,到达斑马线时刚好停下,行人可以安全通过,即汽车能保证车让人,故A正确,B、C错误。]
9.B [利用“逆向思维法”把滑块的运动看成逆向的初速度为0的匀加速直线运动。设后所需时间为t′,则=at′2全过程L=a(t+t′)2,解得t′=(+1)t,所以t总=t′+t=(2+)t,则B正确,A、C、D错误。]
10.BD [由于v -t图像的斜率表示物体的加速度,在t1时刻,实线的斜率大于虚线的斜率,故虚线反映的加速度比实际的小,故A错误;在0~t1时间内实线与时间轴围成的面积小于虚线与时间轴围成的面积,则实线反映的运动在0~t1时间内通过的位移小于虚线反映的运动在0~t1时间内通过的位移,故由虚线计算出的平均速度比实际的大,故B正确;在t1~t2时间内,虚线与时间轴围成的面积小于实线与时间轴围成的面积,故由虚线计算出的位移比实际的小,故C错误;在t3~t4时间内,虚线是一条平行于时间轴的直线,即自行车的速度保持不变,反映的是匀速直线运动,选项D正确。]
11.解析:规定初速度方向为正方向
汽车的初速度v0=72 km/h=20 m/s
由题意知末速度v=0,加速度a=-5 m/s2,则汽车运动的总时间
t===4 s。
(1)因为t1=2 sx1==(20×2-×5×22)m=30 m。
(2)因为t2=5 s>t,所以汽车5 s末的位移等于4 s末的位移,故x2=v0t+at2=) m=40 m。
答案:(1)30 m (2)40 m
2 /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