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1月17日,国家统计局公布的人口数据显示,2024年年末全国(包括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和现役军人的人口,不包括居住在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的港澳台居民和外籍人员)出生人口954万人,死亡人口1 093万人。下表示意我国2016—2024年净增人口数量。据此,完成1~3题。
年份 2016 2017 2018 2019 2020 2021 2022 2023 2024
净增人口数量/万人 906 779 530 467 204 48 -85 -208 -139
1.我国2016—2024年人口净增长数量变化趋势是( )
A.逐渐减少 B.逐渐增加
C.先增后减 D.变化不大
2.我国从“人口大国”走向“人才强国”,迫切需要( )
A.宣传“三孩政策”
B.倡导低碳环保理念
C.提升人口的科学文化素养
D.注重生态环境保护
3.为应对我国人口负增长的现象,应采取的合理措施有( )
①合理利用老年人力资源,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 ②降低移民标准,大量接收海外移民 ③完善养老保障体系,积极培育“银发”经济 ④落实“三孩”生育政策,并配套支持措施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读中国人口分布图和2000—2050年中国60岁及以上老年人口趋势图(含预测),完成4~5题。
4.下列不符合我国人口分布现状的是( )
A.“胡焕庸线”就是现在的漠河—腾冲一线
B.我国人口分布很不均匀
C.青藏地区人口分布非常稀疏
D.东部人口密度大,西部人口密度小
5.根据2000—2050年中国60岁及以上老年人口趋势图(含预测)可知,我国将会出现的问题有( )
①劳动力短缺 ②国防兵源不足 ③社会抚养老年人负担加重 ④人口长期均衡发展
A.②③④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
6.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显示,我国人口共141 178万人(不包括港、澳、台地区)。读我国第七次人口普查城乡人口统计图,分析城镇人口和乡村人口数量的变化趋势是( )
A.均为一直增加
B.均为一直减少
C.城镇一直增加;乡村先增加后减少
D.城镇一直增加;乡村先减少后增加
7.某市某中学地理兴趣小组,结合相关图文材料,对我国人口数量、人口分布、人口发展和人口政策做研究性学习。读图1和图2,和该组同学一起完成下列探究过程。
探究一:人口数量
图1
(1)图1示意2012—2022年我国净增人口统计(港、澳、台除外)。据图可知,2016年后我国人口增长速度逐渐变________(填“快”或“慢”);若保持这样的增长趋势,从长远来看可能会出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社会问题。
探究二:人口分布
人口分布受社会经济条件、自然条件和开发时间(文明程度)等因素影响,在一定时期内人口分布密度呈现地区差异。图2是依据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绘制的我国各省区人口数量(2010—2020年)分布图。
图2
(2)读图2可知,我国人口的分布特点是________,图中人口数量超过1亿的省级行政区的简称分别是粤和________。
(3)结合图文材料和所学知识,分析我国人口稠密区形成的原因。(至少答出两点)
探究三:人口政策
从2016年正式实施的“全面二孩”到2021年5月的“三孩政策”,我国人口政策在不断调整。
(4)近年来,多地政府提倡社会、社区、家庭共同承担养老责任。请你为提升老年人生活品质提出一条合理建议。2025年1月17日,国家统计局公布的人口数据显示,2024年年末全国(包括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和现役军人的人口,不包括居住在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的港澳台居民和外籍人员)出生人口954万人,死亡人口1 093万人。下表示意我国2016—2024年净增人口数量。据此,完成1~3题。
年份 2016 2017 2018 2019 2020 2021 2022 2023 2024
净增人口数量/万人 906 779 530 467 204 48 -85 -208 -139
1.我国2016—2024年人口净增长数量变化趋势是( A )
A.逐渐减少 B.逐渐增加
C.先增后减 D.变化不大
【解析】由表可知,我国2016—2024年人口净增长数量变化趋势是逐渐减少。故选A。
2.我国从“人口大国”走向“人才强国”,迫切需要( C )
A.宣传“三孩政策”
B.倡导低碳环保理念
C.提升人口的科学文化素养
D.注重生态环境保护
【解析】我国从“人口大国”走向“人才强国”,迫切需要发展教育,提升人口的科学文化素养,C正确;宣传“三孩政策”、倡导低碳环保理念、注重生态环境保护与“人才强国”无关,排除A、B、D。故选C。
3.为应对我国人口负增长的现象,应采取的合理措施有( C )
①合理利用老年人力资源,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 ②降低移民标准,大量接收海外移民 ③完善养老保障体系,积极培育“银发”经济 ④落实“三孩”生育政策,并配套支持措施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解析】人口负增长可能会导致劳动力不足,社会养老压力大等,因此为应对我国人口负增长的现象,应采取的合理措施有合理利用老年人力资源,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完善养老保障体系,积极培育“银发”经济;落实“三孩”生育政策,并配套支持措施,①③④正确。降低移民标准,大量接收海外移民不现实,②错误。故选C。
读中国人口分布图和2000—2050年中国60岁及以上老年人口趋势图(含预测),完成4~5题。
4.下列不符合我国人口分布现状的是( A )
A.“胡焕庸线”就是现在的漠河—腾冲一线
B.我国人口分布很不均匀
C.青藏地区人口分布非常稀疏
D.东部人口密度大,西部人口密度小
【解析】我国人口地理分界线“胡焕庸线”为图中AB,是黑河—腾冲一线,A错误,符合题意。故选A。
5.根据2000—2050年中国60岁及以上老年人口趋势图(含预测)可知,我国将会出现的问题有( D )
①劳动力短缺 ②国防兵源不足 ③社会抚养老年人负担加重 ④人口长期均衡发展
A.②③④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
【解析】读图可知,我国人口老龄化严重,将会带来劳动力短缺、国防兵源不足、社会抚养老年人负担加重等问题,①②③正确。故选D。
6.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显示,我国人口共141 178万人(不包括港、澳、台地区)。读我国第七次人口普查城乡人口统计图,分析城镇人口和乡村人口数量的变化趋势是( C )
A.均为一直增加
B.均为一直减少
C.城镇一直增加;乡村先增加后减少
D.城镇一直增加;乡村先减少后增加
【解析】读我国第七次人口普查城乡人口统计图可知,城镇人口数量一直增加,乡村人口数量先增加后减少,C正确。
7.某市某中学地理兴趣小组,结合相关图文材料,对我国人口数量、人口分布、人口发展和人口政策做研究性学习。读图1和图2,和该组同学一起完成下列探究过程。
探究一:人口数量
图1
(1)图1示意2012—2022年我国净增人口统计(港、澳、台除外)。据图可知,2016年后我国人口增长速度逐渐变________(填“快”或“慢”);若保持这样的增长趋势,从长远来看可能会出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社会问题。
探究二:人口分布
人口分布受社会经济条件、自然条件和开发时间(文明程度)等因素影响,在一定时期内人口分布密度呈现地区差异。图2是依据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绘制的我国各省区人口数量(2010—2020年)分布图。
图2
(2)读图2可知,我国人口的分布特点是________,图中人口数量超过1亿的省级行政区的简称分别是粤和________。
(3)结合图文材料和所学知识,分析我国人口稠密区形成的原因。(至少答出两点)
探究三:人口政策
从2016年正式实施的“全面二孩”到2021年5月的“三孩政策”,我国人口政策在不断调整。
(4)近年来,多地政府提倡社会、社区、家庭共同承担养老责任。请你为提升老年人生活品质提出一条合理建议。
【答案】(1)慢 劳动力短缺、国防兵源不足、老年人口比重上升、社会养老负担加重
(2)东密西疏 鲁
(3)东部地区气候优越,地形较为平坦,交通便利,城镇多,经济发达,人口稠密。
(4)修建养老院,完善社会养老服务体系;关爱身边的老人等。(答案合理即可)
【解析】(1)读图可知,2016年后我国每年净增人口逐渐减少,说明人口增长速度逐渐变慢。从长远看,会产生劳动力短缺、国防兵源不足、老年人口比重上升、社会养老负担加重等社会问题,可以采取的措施有延迟退休年龄、鼓励生育等。(2)读图可知,我国人口地理分界线以黑河—腾冲一线为界,东南部人口稠密,西北部人口稀疏,这一分布特点是受自然条件和社会经济发展的长期影响形成的。图中人口数量超过1亿的省级行政区是广东省、山东省,简称分别是粤和鲁。(3)由图和所学知识分析可知,我国人口地区分布不均,东部地形以平原为主,濒临海洋,降水丰沛,雨热同期,气候条件优越,适宜耕种;交通便利,经济发达,适宜人类生存,因而城镇密集。(4)由所学知识可知,为提升老年人生活品质提出合理化建议有:修建养老院,完善社会养老服务体系;健全法制,向老年人倾斜;关爱身边的老人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