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下册导学案: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下册第一单元第5课《伤仲永》导学案

文档属性

名称 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下册导学案: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下册第一单元第5课《伤仲永》导学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43.1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16-08-10 21:40:06

文档简介

本资料来自于资源最齐全的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人教版七年级下册第一单元
《伤仲永》当堂达标检测(共20分)
1.指出下列加点字词的词义。(5分)
(1)父异焉
(     

(2)稍稍宾客其父  
(      )
(3)父利其然也
  
(      )
(4)日扳仲永环谒于邑人(     )
(5)邑人奇之     (     )
2.对“且为众人”翻译正确的一句是(
)(2分)
A、尚且为了大家
B、尚且变成一般人
C、将要成为一般人
D、尚且是一般人
3.朗读下面的文言短句,选出语气停顿正确的一项。(
)(2分)
A、传/一乡秀才/观之
B、传一/乡秀才/观之
C、传一/乡秀/才观之
D、传/一乡秀/才观之
4.下面对“明道中,从先人还家,于舅家见之”翻译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明道年间,我随先父回家,在舅舅家里见到了他。
B、明道年间,我从父亲那里回家,于是在舅舅家里见到了他。
C、明道年间,我随死了的父亲回家,于是在舅舅家里见到了他。
D、明道年间,我从死了的父亲那里回家,在舅舅家里见到了他。
5.翻译下列句子。(4分)
(1)邑人奇之,稍稍宾客其父,或以钱币乞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父利其然也,日扳仲永环谒于邑人,不使学。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
用原文填空。(5分)
①幼年仲永天资聪颖,表现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少年仲永才能大不如前,表现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青年仲永已变得很平庸了,表达这个意思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1世纪教育网版权所有
②仲永之所以会发生如此大的变化,是因为
( http: / / www.21cnjy.com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这个事例告诉我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自己的话作答)
当堂达标检测参考答案:
1.(1)认为……奇特
(2)以宾客之礼相待
(3)认为……有利可图
(4)通“攀”,牵,引
(5)对……感到惊奇(6)有的人21教育网
2、B
3、A
4、A
5.(1)同县的人们对此都感到非常惊奇,渐渐地都以宾客之礼对待他的父亲,有的人花钱求取仲永的诗。
(2)方仲永父亲认为这样有利可图,就每天带领着仲永四处拜访同县的人,不让他学习。
6、⑴指物作诗立就,其文理皆有可观者
令作诗,不能称前时之闻
泯然众人矣
⑵父利其然也……不使学
即使天赋再好,也离不开后天的培养和学习。21cnjy.com
21世纪教育网
--
中国最大型、最专业的中小学教育资源门户网站。
版权所有@21世纪教育网本资料来自于资源最齐全的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5
《伤仲永》预习学案
1.查阅课下注释或者工具书,给下列加点的字词注音。
邑人( 
  )    环谒(   )  
不能称(  
 )
世隶耕(   )    
泯然( 
  )   
或以钱币乞之( 
  )
2.给形似字注音并组词
谒(
)__
泯(
)__
悟(
)__
稍(
)_
葛(
)_
_
岷(
)__
晤(

)__
俏(
)__
3.《伤仲永》的作者是
________代的王安石。他字
_________,号___________
,是杰出的__________

,
__________家,是唐宋八大家之一。文章选自_____________。21世纪教育网版权所有
4.大声朗读课文,小组内开展朗读比赛,
看谁读的熟练,背得准确。
5.解释加点字词的意思。
(1)世隶耕
(2)未尝识书具
(3)并自为其名
(4)指物作诗立就
6.读完课文你发现有哪些不容易翻译的句子,记下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
7.知识链接
王安石(1021~1086),字介甫,
( http: / / www.21cnjy.com )号半山,封荆国公,世人又称王荆公。抚州临川(今属江西)人,北宋杰出的政治家、思想家、文学家。王安石少好读书,记忆力特强,从小受到较好的教育,仁宗庆历进士。
封舒国公,政封荆,世称荆公,卒谥文。王安石为“唐宋八大家”之一。唐宋八大家:唐代的韩愈、柳宗元和宋代的苏轼、苏洵、苏辙(苏轼,苏洵,苏辙三人称为三苏)、欧阳修、王安石、曾巩。21教育网
21世纪教育网
--
中国最大型、最专业的中小学教育资源门户网站。
版权所有@21世纪教育网本资料来自于资源最齐全的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5
《伤仲永》课中导学案
【学习目标】
1.读懂课文,积累文言词汇。
2.理清文章脉络,了解借事说理的写法。
3.理解文章大意,认识后天教育的重要性。
【学习过程】
一、初读课文,疏通文字
(一)指名朗读,师生共同指正
(二)学生自读课文。利用课文注释和工具书、参考老师补充注释(可四人小组探讨),掌握大意。21cnjy.com
(三)理解文章大意,掌握文言词汇,准确翻译全文。(先由学生逐句解释词汇、翻译句子,然后由教师订正)
二、细读课文,理解内容
1.细读课文1-2段,概括方仲永才能发展的三个阶段。
第一部分:
第一阶段:
第二阶段:
第三阶段:
2.第二部分:(
第3自然段)
第一层:
第二层:
三、整体感知,领会课文主旨
1. 思考
:这篇文章的叙事部分一气贯通而层次分明,详略有致而结构紧凑,内容集中而意旨鲜明。请认真阅读叙事部分后填空。21世纪教育网版权所有
⑴从“____________
___”到“
___________
______”详写仲永才智极盛。21教育网
⑵从“__________
_____”到“_______
___________”略写仲永才智枯竭。21·cn·jy·com
⑶从“_______
________”到“___________
_______”略写仲永才智衰退的原因。www.21-cn-jy.com
2.总结几个词的特殊用法。
(1)“即书诗四句”
书:
(2)“日扳仲永环谒于邑人”
日:
(3)“邑人奇之”
奇:形容词活用为动词,对……感到惊奇。
(4)“稍稍宾客其父”
宾客:

(5)“父利其然也

利:

3.
文章最后一段议论讲述了什么道理?对作者的评论你有什么看法?
4.“余闻之也久”在文中的作用是什么?方仲永最终“泯然众人”的原因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作者为什么极力渲染方仲永幼时的天资?
6.古代有不少勤奋好学的成语典故,请写出成语、人物典故各两个。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作业
1.背诵全文
2.搜集有关通过勤奋刻苦成才的古今名人的例子,讲给大家听
21世纪教育网
--
中国最大型、最专业的中小学教育资源门户网站。
版权所有@21世纪教育网本资料来自于资源最齐全的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人教版七年级下册第一单元
5
《伤仲永》预习检测(共20分)
1.
解释加点的字。(5分)
(1)未尝识书具
(2)不能称前时之闻
(3)稍稍宾客其父
(4)环谒于邑人
(5)或以钱币求之
2.下列加点字用法不同的一项是(
)(3分)
A.忽啼求之
B.邑人奇之
C.不能称前时之闻
D.于舅家见之
3.下列加黑词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
(3分)
A.并自为其名(写下)
B.父异焉(对此)
C.即书诗四句(书具)
D.父利其然也(这样)
4.下列句中含有通假字的一项是(
)
(3分)
A.王子曰:仲永之通悟,受之天也
B.彼其受之天也
C.日扳仲永环谒于邑人
D.余闻之也久
5.文章的议论部分,就事说理,表明了作者的才能观。你认为作者的才能观是怎样的?(
)(3分)
A、一个人的才能全靠后天学习的,而不是先天就有的。(

B、一个人即使有很高的天赋,如果后天不努力学习,也不会取得成就。(

C、一个人的才能是先天就有的,没有天赋,要想成才是不可能的。(

D、一个人如果先天很好,即使后天不够努力,也可能取得好的成绩。(

6.你认为,作为家长,在发现孩子天资聪慧时应该怎样做?方仲永的父亲是怎样做的?他为什么会这样做?(3分)21世纪教育网版权所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预习检测参考答案:
1.(1)曾经
(2)相当
(3)以宾客之礼相待
(4)拜访
(5)有的人
2、C
3、C
4、C
5、B
6.正确引导与培养。日扳仲永环谒于邑人,不使学。父利其然也
21世纪教育网
--
中国最大型、最专业的中小学教育资源门户网站。
版权所有@21世纪教育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