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九年级语文下册第五单元第18课《孟子两章》教案 +课件(共39张)

文档属性

名称 人教版九年级语文下册第五单元第18课《孟子两章》教案 +课件(共39张)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2.4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16-08-10 21:38:03

文档简介

人教版九年级语文下册第五单元
18 《<孟子>两章》教案
【教学目标】
1.读准字音,划准节奏,揣摩文言文诵读技巧。
2. 多种形式朗读,体会孟子散文论辩特色。
3. 品读关键词句,深层挖掘作品内蕴,理解古代哲人的思想。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辨析疑难字词,疏通疑难句意,积累文言词汇。
难点:了解古人说理论证的方法和生动、形象、精辟的语言。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展示孟庙的图片,导入本课。
二、预习检测
1.检查预习学案的完成情况。
2.检查学生搜集的有关孟子的情况。
三、有关孟子的情况介绍
1.孟母教子
孟子三岁时丧父,与母亲相依为命。孟母非常疼爱自己的儿子,曾为孟子选择合适的学习环境而三次搬家,最后搬到学宫附近。孟子自小受到严格管教,据说有一段时间他十分贪玩,孟母便剪断织机上的麻布,告诉他若不勤奋读书,就会像这块麻布般半途而废。“三迁”、“断机”等教子故事,成为千古美谈。《三字经》写道:“昔孟母,择邻处,子不学,断机杼。” 后来孟子师从孔子的孙子孔伋(子思)的弟子,终成一代儒学大师。
2.孟子周游列国
孟子生活的战国时代社会动荡不安,人民生活十分痛苦。各大国之间“争地以战,杀人盈野;争城以战,杀人盈城”;统治者 “庖有肥肉,厩有肥马”;人民却“仰不足事父母,俯不足以蓄妻子,乐岁终身苦,凶年不免于死亡”。面对这样一个社会现实,孟子最早提出了“民贵君轻”的主张,呼吁各国诸侯重视人民的作用;提出残暴之君是“独夫”,人民可以推翻他;强烈反对不义战争,认为只有“不嗜杀人者”,才能统一天下。孟子还到处游说,宣扬他的“仁政”“王道”,并把这一希望寄托在封建统治者发“仁心”上。
3. 孟子晚年著书立说
孟子周游列国,但诸侯各国忙于战争,没有几个君主愿意采纳他的政策。晚年的孟子带领他的亲密学生万章、公孙丑等 “序《诗》《书》,述仲尼之意,作《孟子》七篇”——整理阐发儒家典籍,把自己的言论、事迹编著成书。
4. 关于《孟子》
记录孟子的言论、活动的《孟子》一书,是儒家经典之一,分《梁惠王》《公孙丑》《滕文公》《离娄》《万章》《告子》《尽心》7篇,计261章,约3.5万字,内容包括孟子的言行、政治学说以及哲学、伦理、教育思想等学术问题的论争。
《孟子》长于言辞,其文气势磅礴,论证严密,富有说服力和感染力,对后来散文的发展有很大影响。
四、诵读课文,理解内容
1.在老师带领下明确重点字音,对课文进行诵读并划分句子节奏。建议在多遍诵读中达到背诵的程度。
2.结合注释,对课文逐段进行全面深刻的翻译,整理归纳文言知识。通过自主、合作、互查三个步骤,确保每生能熟练翻译每一句话。
五、学习《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一)疏通课文,理解文意
1.朗读正音。
2.划分节奏
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固国不以山溪之险,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
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固国/不以/山溪之险,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
3.文章翻译
自主翻译,发现难点。
师生合作,解决难点。
小组互查,教师抽查。
4. 难句翻译: (1)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固国不以山溪之险,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
使百性定居下来不迁移到别处,不能只靠划定的边疆的界限,巩固国防,不能只靠山川的险固,征服天下不能只靠武力的强大。
(2)故君子有不战,战必胜矣。
所以(能行仁政的)君主不战则已,战就一定胜利。
(二)深入学习,领悟内涵
1. 天时、地利、人和,三者中哪个是克敌制胜的首要条件?什么是“人和” ?
当然是“人和”。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
人和,是内部团结,齐心协力。是下文说的“得道多助”和“天下顺之”,即人民的支持和拥护。这反映了孟子“民贵君轻”的政治思想。
2. 第1自然段有四个短句代表了“地利”,并与“天时”与“人和”相比,它们是什么?
三里之城,七里之郭,城非不高也,池非不深也,与“天时” 比与 “人和”比。
3. 城非不高也,池非不深也,兵革非不坚利也,米粟非不多也……它们为什么用双重否定句?
双重否定句意思最肯定。充分铺写防守一方所具备的“地利”方面的有利条件,然后陡然一转,说出失败的结局,使得“地利不如人和”的结论有了更强的说服力。
4.“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固国不以山溪之险,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这是从反面说。从正面说,“域民”、“固国”、“威天下”应靠什么呢?
应靠施仁政。
5.“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的“道”指的是什么?
仁政。
6.这一章的论点是什么?为什么?
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看下边“本文论证结构”。
7.本文论证结构
(1) 提出论点: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第1句)
(2) 分别论证“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三里之城……)
(3)得出结论:得道多助,失道寡助。(故曰……)
8.这一章运用的是什么论证方法?
设例(“举例论证”之一种)对比论证(属于“道理论证”)。拿天时和地利对比,拿地利与人和对比;拿得道者与失道者对比。
六、学习《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一)疏通课文,理解文意
1.朗读正音,划分节奏
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
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
2. 文章翻译
自主翻译,发现难点。师生合作,解决难点。小组互查,教师抽查。
难句解释:“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 三个短句都有省略:
(憔悴枯槁)征于色,(吟咏叹息)发于声,而后(众人才能)喻(之)
(二)深入学习,领悟内涵
1. 第一自然段列举的六个人有什么共同特点?
这些人都出身贫贱;他们在经受了艰难困苦的磨练之后,都成就了不平凡的事业。
2. 这一章的主旨句是什么?论点是什么?
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3. 为什么“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 ,“国恒亡”呢?
这是针对国君说的,意思是,如果没有执法严格、直言敢谏的臣子,国君就会胡作非为;如果没有敌国的侵扰,国君就会耽于安乐。由此自然导出这一章的观点:“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4. 第一段中既有事实论证,也有道理论证,请分别指出。
事实论证:舜发于畎亩之中,傅说举于版筑之间,胶鬲举于鱼盐之中,管夷吾举于士,孙叔敖举于海,百里奚举于市。
道理论证: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5. “人恒过,然后能改”,是这样吗?
有的错误能改,有的错误不能改。有的错误虽然能改,但已给国家、个人造成无可挽回的损失(例如文化大革命) 。
有的错误一犯,就不再有改正的机会。
例如……(请你补充例子)
所以…… (请你补充结论)
七、达标检测
八、作业
背诵与默写
背过了,才能化为身内之物,才能出口成章和下笔如有神。
课件39张PPT。1  至今山东邹城还完好地保存着孟庙和孟府,他们都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孟庙大门 孟庙“亚圣殿”和 其中供奉的孟子塑像3《孟子》两章4孟母教子  孟子三岁时丧父,与母亲相依为命。孟母非常疼爱自己的儿子,曾为孟子选择合适的学习环境而三次搬家,最后搬到学宫附近。孟子自小受到严格管教,据说有一段时间他十分贪玩,孟母便剪断织机上的麻布,告诉他若不勤奋读书,就会像这块麻布般半途而废。“三迁”、“断机”等教子故事,成为千古美谈。《三字经》写道:“昔孟母,择邻处,子不学,断机杼。”
  后来孟子师从孔子的孙子孔伋(子思)的弟子,终成一代儒学大师。孟子周游列国  孟子生活的战国时代社会动荡不安,人民生活十分痛苦。各大国之间“争地以战,杀人盈野;争城以战,杀人盈城”;统治者 “庖有肥肉,厩有肥马”;人民却“仰不足事父母,俯不足以蓄妻子,乐岁终身苦,凶年不免于死亡”。面对这样一个社会现实,孟子最早提出了“民贵君轻”的主张,呼吁各国诸侯重视人民的作用;提出残暴之君是“独夫”,人民可以推翻他;强烈反对不义战争,认为只有“不嗜杀人者”,才能统一天下。孟子还到处游说,宣扬他的“仁政”“王道”,并把这一希望寄托在封建统治者发“仁心”上。孟子晚年 著书立说  孟子周游列国,但诸侯各国忙于战争,没有几个君主愿意采纳他的政策。晚年的孟子带领他的亲密学生万章、公孙丑等 “序《诗》《书》,述仲尼之意,作《孟子》七篇”——整理阐发儒家典籍,把自己的言论、事迹编著成书。关于《孟子》  记录孟子的言论、活动的《孟子》一书,是儒家经典之一,分《梁惠王》《公孙丑》《滕文公》《离娄》《万章》《告子》《尽心》7篇,计261章,约3.5万字,内容包括孟子的言行、政治学说以及哲学、伦理、教育思想等学术问题的论争。
  《孟子》长于言辞,其文气势磅礴,论证严密,富有说服力和感染力,对后来散文的发展有很大影响。阅读第一章 得道多助 失道寡助朗读 正音:  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三里之城,七里之郭,环而攻之而不胜。夫环而攻之,必有得天时者矣;然而不胜者,是天时不如地利也。城非不高也,池非不深也,兵革非不坚利也,米粟非不多也;委而去之,是地利不如人和也。sù  故曰,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固国不以山溪之险,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寡助之至,亲戚畔之;多助之至,天下顺之。以天下之所顺,攻亲戚之所畔;故君子有不战,战必胜矣。   划分句子节奏   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固国不以山溪之险,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域民/不以/封疆之界,
固国/不以/山溪之险,
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文章翻译自主翻译,发现难点。
师生合作,解决难点。
小组互查,教师抽查。难句翻译: 域民不以封疆之界, 固国不以山溪之险, 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使百性定居下来不迁移到别处,不能只靠划定的边疆的界限,
巩固国防,不能只靠山川的险固,
征服天下不能只靠武力的强大。难句翻译: 故君子有不战,战必胜矣。所以(能行仁政的)君主不战则已,战就一定胜利。 深入学习,领悟内涵  天时、地利、人和,三者中哪个是克敌制胜的首要条件?当然是“人和”。
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什么是“人和” ?人和,是内部团结,齐心协力。
是下文说的“得道多助”和“天下顺之”,即人民的支持和拥护。
这反映了孟子“民贵君轻”的政治思想。  第1自然段有四个短句代表了“地利”,并与“天时”与“人和”相比,它们是:三里之城
七里之郭
城非不高也
池非不深也 与“天时” 比与 “人和”比  城非不高也,池非不深也,兵革非不坚利也,米粟非不多也……   它们为什么用双重否定句?双重否定句意思最肯定。
充分铺写防守一方所具备的“地利”方面的有利条件,然后陡然一转,说出失败的结局,使得“地利不如人和”的结论有了更强的说服力。  “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固国不以山溪之险,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这是从反面说。从正面说,“域民”、“固国”、“威天下”应靠什么呢?应靠施仁政   “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的“道”指的是什么? 仁政   这一章的论点是什么?为什么? 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
看下页“本文论证结构”本文论证结构1. 提出论点: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第1句)
2. 分别论证“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三里之城……)
3. 得出结论:得道多助,失道寡助。(故曰……) 这一章运用的是什么论证方法设例(“举例论证”之一种)
对比论证(属于“道理论证”)。
拿天时和地利对比,拿地利与人和对比;
拿得道者与失道者对比。阅读第二章 生于忧患 死于安乐26朗读 正音:  舜发于畎亩之中,傅说举于版筑之间,胶鬲举于鱼盐之中,管夷吾举于士,孙叔敖举于海,百里奚举于市。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quǎngéyuèáoxīfúzēng  划分句子节奏   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
饿其/体肤,空乏/其身
行/拂乱其/所为——有争议,亦可:
行拂/乱其/所为朗读 正音:  人恒过,然后能改;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bì划分句子节奏 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 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 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文章翻译自主翻译,发现难点。
师生合作,解决难点。
小组互查,教师抽查。难句解释:“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 三个短句都有省略:(憔悴枯槁)征于色
(吟咏叹息)发于声
而后(众人才能)喻(之) 深入学习,领悟内涵  第一自然段列举的六个人有什么共同特点?这些人都出身贫贱;
他们在经受了艰难困苦的磨练之后,都成就了不平凡的事业。这一章的主旨句是什么? 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
这一章的论点是什么?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为什么“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 ,“国恒亡”呢?这是针对国君说的,意思是,如果没有执法严格、直言敢谏的臣子,国君就会胡作非为;如果没有敌国的侵扰,国君就会耽于安乐。
由此自然导出这一章的观点:“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第一段中既有事实论证,也有道理论证,请分别指出。事实论证:舜发于畎亩之中,傅说举于版筑之间,胶鬲举于鱼盐之中,管夷吾举于士,孙叔敖举于海,百里奚举于市。
道理论证: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人恒过,然后能改”,是这样吗?有的错误能改,有的错误不能改。
有的错误虽然能改,但已给国家、个人造成无可挽回的损失(例如文化大革命) 。
有的错误一犯,就不再有改正的机会。
例如……(请你补充例子)
所以…… (请你补充结论)  课文中有不少排比句,请你将它们找出来,并说说它们的作用。城非不高也,池非不深也,兵革非不坚利也,米粟非不多也。
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固国不以山溪之险,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
舜发于畎亩之中,傅说举于版筑之间,胶鬲举于鱼盐之中,管夷吾举于士,孙叔敖举于海,百里奚举于市。
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富有节奏和气势作业背诵与默写
背过了,才能化为身内之物
才能出口成章和下笔如有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