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光现象 单元训练--苏科版物理八上(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第二章 光现象 单元训练--苏科版物理八上(含答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1.7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苏科版
科目 物理
更新时间 2025-09-07 00:03:18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第二章 光现象
一、单选题
1.太阳光可以透过树叶间的缝隙,在枝繁叶茂的大树底下,常常可以看到地面上有许多的圆形光斑,关于这些光斑,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这些光斑是树叶间许多小孔的像
B.这些光斑是树叶通过缝隙形成的影子
C.这些光斑是太阳通过缝隙形成的实像
D.这些光斑的形成是由于光的反射
2.雷雨天,物理兴趣小组为估测某一次闪电发生的位置到他们的距离,设计出以下测量方案,其中最合理的方案是(  )
A.记录刚看到闪电至刚听到雷声的时间,再乘以声音传播的速度
B.记录刚看到闪电至雷声刚结束的时间,再乘以声音传播的速度
C.记录刚看到闪电至刚听到雷声的时间,再乘以光的传播速度
D.记录刚看到闪电至雷声刚结束的时间,再乘以光的传播速度
3.下列不属于光沿直线传播的例子的是(  )
A.立竿见影 B.小孔成像 C.三点一线 D.水中倒影
4.如图所示,发光点S发出一条射向平面镜的光线,在平面镜上发生反射,反射光线经过P点。如图所示是确定入射点O及像点S位置时所作的光路图,图中的数字序号表示的是作图过程中的先后次序,其中作图次序正确且图线使用规范的是(  )
A. B.
C. D.
5.汉朝初期齐少翁用剪纸在幕后表演,用光照射,幕外的人就可以欣赏到精彩的皮影戏表演,下列和皮影戏形成的原理不同的是(  )
A.阳光下绿树成荫 B.一叶障目,不见泰山
C.打靶时“三点一线”瞄准 D.先看到闪电,后听到雷声
6.如下图所示的四种现象中,由于光的直线传播形成的是(  )
A.竹的倒影 B.水面“折”枝
C.手影 D.镜中花
7.如图,若要让反射光线射中目标,在激光笔不动的情况下,可将平面镜
A.竖直向上移动 B.竖直向下移动
C.水平向右移动 D.水平向左移动
8.如图所示一束光线斜射到平面镜上,入射光线与平面镜夹角为30°,若要使反射光线和入射光线垂直,则下列操作可以实现的是(  )
A.平面镜方向不动,入射光线顺时针旋转15°
B.平面镜方向不动,入射光线逆时针旋转15°
C.入射光线方向不动,平面镜顺时针旋转15°
D.入射光线方向不动,平面镜逆时针旋转30°
9.在如图所示的四种现象中,属于光的反射现象的是(  )
A. 桥在水面形成倒影
B. 手在墙上形成手影
C. 物体通过照相机镜头成像
D. 筷子好像在水面处折断
10.如图2.64中的bc是一口水池,地面ab和cd与水面处在同一水平面上。aa '是高为10 m的电线杆,ab=4 m,bc=2 m,cd=2 m。立在d点的观察者弯腰观察电线杆在水中的像。已知观察者的两眼位置d'距地面高为1.5m,则他能看到电线杆在水中所成像的长度为(  )。
A.4.5 m B.6m C.3m D.1.5m
二、填空题
11.如图为世界上最古老的观象台——山西陶寺古观象台,它由 13 根直立的夯土柱组成。先民们在观测点通过土柱间的狭缝观看日出方位,以此确定季节和节气。这是利用了光的    , 它与小孔成像的原理   (选填“相同”或 “不相同”)。
12.唐朝诗人高骈在《山亭夏日》中的诗句“绿树浓阴夏日长,楼台倒影入池塘”,描写了酷夏特有的情趣。从物理学的角度,水面相当于   (选填“三棱镜”或“平面镜”),诗句中的“倒影”是   (选填“实像”或“虚像”),“楼台倒影”和“楼台”关于水面是   的。
13.身高为1.6m的某中学生站在竖直放置的平面镜前5m处,他在镜中成的是   (选填“实”或“虚”)像。若他向平面镜靠近2m,则镜中的像与他相距   m,此时他在平面镜中的像的高度   (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14. 在“探究光的反射规律”实验中,小明将硬纸板竖直地立在平面镜上,硬纸板上的直线垂直于镜面,右侧纸板可绕向后转动,如图甲所示入射角大小等于   ;若入射角增大10°,则反射角大小等于   。若将右侧纸板向后转动,如图乙所示,发现纸板上看不到反射光,这说明入射光线、反射光线与法线   (选填“在”或“不在”)同一平面。
15.如图甲所示,小明靠近自动玻璃门进入商场,他在玻璃门中看到了自己的像,当他靠近自动门时,所成像的大小将   (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如图乙所示,当自动门打开时,左侧玻璃门中所成的像   (选填“会”或“不会”)随左侧移门一起向左移动。
16.如图是汽车抬头显示系统,可将水平显示器上的行车信息通过倾斜安装的前挡风玻璃(看作平面镜)投射在司机正前方,方便安全行车。挡风玻璃上成的像是光的   形成的;若想将成像位置调低,应将显示器沿水平方向   (选填“远离”或“靠近”)挡风玻璃,移动后,像的大小将   (选填“变大”“不变”或“变小”)。
17.一小鸟在一水深为5m的湖面上飞过,当小鸟离水面高为3m时,它在水中的像离小鸟   m;如果在湖水中刚好有一潜水员从水中看到了空中的小鸟,则他看到的是变   (高/低)了的虚像.
18.如图甲所示是敦煌熔盐塔式光热电站,它被称为“超级镜子发电站”,它由12000面“定日镜”围绕着一个260米高的吸热塔组成,每面镜子都能追踪太阳把阳光反射到中间塔顶的吸热器上。

(1)如图乙所示,为解释这一原理,我们假设S点为太阳,反射光线刚好可以射到A点,请完成太阳S发出的光经过镜子到达吸热器A的光路图;   
(2)随着时间的推移,太阳向西偏移,导致射向平面镜的光线SO绕O点逆时针偏转15°(偏转后的光线未画出),为保证把太阳光反射到塔顶的吸热器A点,则应将平面镜绕O点    (选填“顺时针”或“逆时针”)偏转    度。
三、实验探究题
19.“探究光的反射规律”的实验装置如图甲所示,平面镜放在水平桌面上,标有角度(图中未画出)的白色纸板ABCD竖直放置于平面镜上,能绕垂直于CD的ON轴向后折转,在纸板上安装一支可在纸板平面内自由移动的激光笔。
(1)为了更清晰地显示光路,白色硬纸板的表面应   (选填“光滑”或“粗糙”)些;
(2)当入射光线EO与CO的夹角为时,此时入射角的大小为   。当入射光线靠近法线,反射光线   法线;
(3)如图乙所示,将纸板右半部分绕ON向后折转任意角度,发现纸板上均无反射光束呈现。由此说明:反射光线、法线和入射光线   (选填“在”或“不在”)同一平面内;
(4)如图丙所示,若将纸板(连同激光笔)绕CD向后倾斜,入射光线仍能呈现纸板上,且仍紧贴EO入射到平面镜的O点,则反射光线   。
A.向后倾斜,仍在白色纸板上;
B.方向不变,仍然垂直于CD;
C.向前倾斜,角度与纸板和桌面角度大小相等。
四、科普阅读题
20.我们使用手机时,手机屏幕   (选填“是”或“不是”)光源。如图甲为手机防窥膜结构图,目前市面上的防窥膜,主要都采用了超细百叶窗光学技术。就像生活中的百叶窗借助叶片的凹凸方向,实现采光的同时阻挡外界视线。防窥膜的技术与其相似。手机贴上防窥膜后,正在使用手机的人能够在正面90度下,清晰地观看屏幕显示内容,但左右小于特定度数,如25度、45度的侧面就无法看到屏幕的内容。手机防窥膜结构简图如图乙,两侧之所以看不清屏幕内容,是由于光   (填写光现象);此防窥膜贴在手机屏幕上,   (选填“能”或“不能”)防止屏幕正上方的窥视;为了让防窥效果更好(可视范围减小),可适当   (选填“增大”或“减小”)超细百叶窗的间距。然而,需要注意的是,长时间观看防窥膜可能会因为边缘的虚化和晕光而对人眼产生一定影响,如视觉疲劳、头晕等。因此,在使用防窥膜的同时,也应注意适度休息,避免长时间连续使用手机。
五、计算题
21.激光测距技术广泛应用在人造地球卫星测控、大地测量等方面,人类利用激光测距仪测量月球与地球的平均距离约为3.84×108米。现在用激光反射器向月球发射激光信号,则:
(1)经过多少秒在地面接收到返回的激光信号?
(2)能否用超声波代替激光测量地球和月亮之间的距离?为什么?
22.路灯高度为5m,地上两根高度均为1m的竖直杆之间相隔一定距离, 经过测量发现两根竖直杆的影长之差为1.25 m,求两杆之间的距离?
六、作图题
23.在观看“仙女飞天”魔术表演时,位于P点的观众看到云雾中漫舞的“仙女”,实质是挡板后位于A点的演员在平面镜中的虚像,如图所示。请在虚线框内作出平面镜的位置,并完成光路图。
七、综合题
24.如图所示,将茶色玻璃板作为平面镜竖直放置在一张方格纸上,并准备了两个相同的棋子 和 、刻度尺、铅笔等,用来探究棋子 在平面镜中成像的特点.
(1)实验操作要解决两个问题:
①如何确定   的位置.
②如何比较   的大小关系.
(2)为了研究像和物到镜面的距离的关系,应多次改变   ,重复实验.
(3)为了研究平面镜所成的是实像还是虚像,小明把光屏放在像的位置,他   (选填“能”或“不能”)在光屏上看到像,由此说明平面镜成的是   像.
(4)如果无论怎样移动物体 都无法与 的像重合,可能是因为   .
25.小燕多次乘车了解到夜间开汽车,若车内亮灯,车内物体会在前面的挡风玻璃上成清晰的像,干扰司机的视线,影响行车安全。为今后安全行车,小燕根据生活中透明平板玻璃所成像“明”、“暗”不同的多种情况做以下探究:
【提出问题】物体在透明平板玻璃中成像的“明”、“暗”程度与哪些因素有关?
【进行猜想】
猜想1:透明平板玻璃成像的“明”、“暗”程度可能与物体离光源的距离有关;
猜想2:透明平板玻璃成像的“明”、“暗”程度可能与光源的强度有关;
猜想3:透明平板玻璃成像的“明”、“暗”程度可能与物体的颜色有关。
【进行实验,收集数据】
实验一:如图所示,在水平桌面上竖直固定一块透明平板玻璃,同一物体固定在离透明平板玻璃0.5m的A点,在桌面的C点先后用不同功率的灯照亮A点处的物体,观察同一物体不同光照下在透明平板玻璃中所成像的“明”“暗”程度。各次实验人的眼睛都在同一位置从右向左观察物体在透明玻璃板中的像。结果记入下表。
灯的功率/W 物体和灯的距离/m 像的明暗程度
5 1 暗
25 1 较暗
40 1 亮
实验二:同一物体位置固定在A点不动,用同一盏5W的灯先后在桌面B、C、D三点照亮A处的同一物体,同一位置观察同一物体在透明平板玻璃(仍固定不变)中成像的“明”“暗”程度。结果记入下表。
灯的功率/W 物体和灯的距离/m 像的明暗程度
5 0.5 明
5 1.0 较明
5 1.5 暗
(1)小燕是用实验一来探究猜想   (选填“1”、“2”或“3”);
(2)分析实验二的实验数据及结果可得结论:物体与灯的   越小,物体所成的像越亮;
(3)你认为物体在透明平板玻璃中所成像的“明”、“暗”程度还与   有关(至少写一个因素),你说的因素在小燕上述两个实验中   控制该变量(选填“没有”或“已经”);
(4)小燕猜想1和猜想2还可归纳为物体成像的“明”、“暗”程度与物体的   有关;
(5)请你就光现象根据光学知识、对司机提出一条有利于安全行驶的建议:   。
答案解析部分
1.【答案】C
【知识点】光的直线传播及其应用
2.【答案】A
【知识点】光的传播速度与光年
3.【答案】D
【知识点】光的直线传播及其应用;光的反射
4.【答案】C
【知识点】作光的反射光路图;平面镜成像的相关作图
5.【答案】D
【知识点】光的直线传播及其应用
6.【答案】C
【知识点】光的直线传播及其应用
7.【答案】B
【知识点】光的反射
8.【答案】A
【知识点】光的反射定律
9.【答案】A
【知识点】光的反射
10.【答案】C
【知识点】平面镜成像的原理、特点
11.【答案】直线传播;相同
【知识点】光的直线传播及其应用
12.【答案】平面镜;虚像;对称
【知识点】平面镜成像的原理、特点
13.【答案】虚;6;不变
【知识点】平面镜成像的原理、特点
14.【答案】30°;40°;在
【知识点】光与光源;光的反射;光的反射定律;作光的反射光路图;光反射的可逆性
15.【答案】不变;不会
【知识点】平面镜成像的相关作图
16.【答案】反射;靠近;不变
【知识点】平面镜成像的原理、特点
17.【答案】6;高
【知识点】平面镜成像的原理、特点
18.【答案】;逆时针;7.5
【知识点】光的反射定律;平面镜成像的相关作图
19.【答案】粗糙;40°;靠近;在;C
【知识点】光的反射定律
20.【答案】是;沿直线传播;不能;减小
【知识点】光的直线传播及其应用
21.【答案】(1)2.56秒;(2)这种方法不能用来测量地球和月球之间的距离,因为声波在真空中不能传播。
【知识点】光的传播速度与光年;声音的传播条件
22.【答案】解:如图:
根据三角形相似,即△ABC ,所以 , ,即OC=5BC;又因为 ,所以 ,即5B1C1 OB+BB1+B1C1,得5(BC 1.25) OB+BB1+BC+1.25,解得5BC 6.25 OB BB1 BC ,即5BC 6.25 OC BB1 ,
得OC 6.25 OC BB1 1.25,得BB1 m
【知识点】光的直线传播及其应用
23.【答案】
【知识点】平面镜成像的相关作图
24.【答案】(1)像;像与物
(2)棋子 到玻璃板的距离
(3)不能;虚
(4)玻璃板没有垂直于桌面放置
【知识点】探究平面镜成像的特点
25.【答案】(1)2
(2)距离
(3)物体;已经
(4)明暗
(5)夜间行车时,车内不能开灯
【知识点】探究平面镜成像的特点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