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2025年秋期苏科版物理八年级上册第一次月考试题
一、单选题
1.警察利用如图所示的无人机对行人“喊话”,以维持交通秩序。地面上的行人能听到“喊话”声,是因为“喊话”声( )
A.是次声波 B.是超声波
C.可以在空气中传播 D.传播不需要介质
2.有一种新型声纹锁,只要主人说出事先设定的暗语就能把锁打开,别人即使说出暗语也打不开,这种声纹锁辨别声音的主要依据是( )
A.音色 B.响度 C.音调 D.声速
3.如图所示是控制噪声的几种措施,其中属于从声源处减弱的是 ( )
A.摩托车的消声器 B.公路两旁的透明板墙
C.城市道路旁的隔音板 D.工厂用的防噪声耳罩
4.关于声现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只要物体振动,人们就能听到声音
B.人们能分辨蛙声和蝉鸣,是因为它们的音调不同
C.学校周边“禁止鸣笛”,是在声源处控制噪声
D.人们利用超声检测锅炉是否有裂纹,说明声音可以传递能量
5.如图是中国古代的“记里鼓车”,车行一里,木人击鼓,行十里,击镯(古代的乐器)。下列有关说法中错误的是( )
A.鼓面由于振动发声
B.人听到鼓和镯声是由空气传播的
C.人确定车行路程利用了声音传递信息
D.人区别鼓声和镯声是根据声音的响度不同
6.在下列四个句子中,其中“高”字指音调的是( )
①这首歌调太高,我唱不上去; ②引吭高歌; ③她是唱高音的 ④请勿高声喧哗.
A.①② B.②④ C.①③ D.③④
7.众多科学家给人类留下了巨大的知识财富,这些财富包括( )
A.科学的探究方法 B.已经得到的物理规律
C.坚持不懈,勇于探索的精神 D.以上三个都是
8.科学技术的发展使人机对话得以实现。顾客与迎宾机器人进行交流以了解商品放置的区域,关于机器人的声音,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机器人的声音不是由振动产生的
B.机器人的声音可以在真空中传播
C.机器人的声音与顾客的声音音色不同
D.机器人的声音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是
9.关于声现象,下判说法正确的是( )
A.声音的传播速度是340m/s B.声音只能在空气中传播
C.声音可以在真空中传播 D.物体的振幅越大响度越大
10.下列诗句中关于声现象的描述正确的是( )
A.“怕得鱼惊不应人”中怕鱼惊是因为声音可以在液体中传播
B.“谁家玉笛暗飞声”中的笛声是根据音调辨别出来的
C.“深山月黑风雨夜,欲近晓天啼一声”说明声音能够传递能量
D.“夜半钟声到客船”中诗人听到的钟声是空气振动产生的
二、填空题
11.汽车上的电子防盗报警装置,在汽车被撬开时能发出报警声,提醒人们车辆被盗,这是利用了声音可以传递 。(填“能量”或“信息”)
12.在空气中,声音的速度是 m/s,某声源1秒振动600次,其频率为 Hz,人类的可听声范围是 Hz。
13.下列说法中,改变音调的是 ,改变响度的是 。
①用不同的力拨动琴弦
②时重时轻地敲击鼓面
③弹琴时在琴弦的不同位置按压
④演奏前调节琴弦的松紧
14.如图甲所示,在鼓面撒上一些纸屑,轻敲鼓面时看到纸屑上下跳动,这个现象说明,正在发声的物体都在 ;比较图甲、乙两次敲鼓时纸屑跳动的情况,两次敲鼓时发出声音的 (选填“音调”、“音色”或“响度”)不同。
15.利用“声呐”装置在海洋中探测鱼群的位置,说明声可以传递 (选填“信息”或“能量”)。
16.如图所示是航天员王亚平在空间站弹奏《茉莉花》的情景,人们只听琴声就能根据 (填声音的特征)分辨出这是用我国传统乐器古筝弹奏的。
17.声音按频率可分超声、可听声和次声,人们利用 (选填“次声”或“超声”)把普通的水“打碎”成直径仅为几微米的小水珠,变成雾扩散到空气中,增加空气的湿度;人耳不能够感知到超声和次声,人耳能够听到声音的频率范围是 。
三、综合题
18.下列现象属于什么声学现象?
(1)向稍远的高山喊叫会有回音: ;
(2)在月球上,宇航员必须用无线电才能交谈: ;
(3)雷雨天,先看到闪电后听到雷声: 。
19.如图所示:
(1)甲实验表明:物体具有 ;
(2)乙实验表明:力的作用效果与力的 有关;
(3)丙实验表明:液体压强与 有关;
(4)丁图可间接说明:大气压随高度增加而 ;
(5)戊图中自动喂水器主要利用了 原理;
(6)己图是著名的 实验。
20.如图所示的广口瓶内放一个音乐芯片,在瓶口塞上插有玻璃管的软木塞.
(1)此时,你能听到音乐声吗?答: .
(2)用抽气机将瓶内的空气抽出,在抽气机向外抽气的过程中,你听到的音乐声有什么变化?答: .
(3)设想,如果把瓶中的空气完全抽出来,我们还能听到声音吗?答: .
(4)这个实验能告诉我们一个什么道理?
答: .
21.学习了声音的产生和传播后,小明同学做了以下小结.请你在横线上为小明填上空缺.
(1)悠扬的笛声是空气 产生的。
(2)声音在水中的传播速度 (填“大于”、“等于”或“小于”)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
22.如图所示,将一把钢尺压在桌面上,一部分伸出桌面,用手拨动其伸出桌外的一端
(1)轻拨与重拨钢尺,则钢尺发出声音的不同.这个实验主要是为了探究影响声音 特性的因素.
(2)改变钢尺伸出桌面的长度,则钢尺发出声音的也不同. 这个实验主要是为了探究影响声音 特性的因素.
23.小宇想探究一下材料的隔音性能,于是设计并进行了如下实验:分别用不同的材料盖住正在发声的 放音机,逐渐远离直到听不到声音为止,记下此时离放音机的实际距离。收集到的数据如下表:
材料 衣服 报纸 平装书 塑料袋 袜子
听不见声音的实际距离(米) 2.1 2.8 3.7 5.2 12
(1)人们在远近不同处听到同一声音的强弱不同,是因为声音从声源发出后在空气中传播时( )
A.音调不断减小 B.速度不断减小
C.频率不断减小 D.振幅不断减小
(2)根据小宇的实验,初步可得:以上几种材料中隔音性能最好的是 ,可猜测,粗糙材料比平滑材料隔音性能 。
答案解析部分
1.【答案】C
【知识点】声音的传播条件
2.【答案】A
【知识点】音色
3.【答案】A
【知识点】防治噪声的途径
4.【答案】C
【知识点】防治噪声的途径
5.【答案】D
【知识点】声音的产生;声音的传播条件;音色;声与信息
6.【答案】C
【知识点】音调及音调与频率的关系
7.【答案】D
【知识点】科学探索
8.【答案】C
【知识点】声音的产生;声音的传播条件;声速;音色
9.【答案】D
【知识点】声音的传播条件;声速;响度及响度与振幅的关系
10.【答案】A
【知识点】声音的产生;声音的传播条件;音色
11.【答案】信息
【知识点】声与信息
12.【答案】340;600;20到20000Hz
【知识点】声速;人耳是怎样听到声音的
13.【答案】③④;①②
【知识点】音调、响度与音色的区分
14.【答案】振动;响度
【知识点】声音的产生;响度及响度与振幅的关系
15.【答案】信息
【知识点】声与信息
16.【答案】音色
【知识点】音色
17.【答案】超声;20~20000
【知识点】超声波与次声波
18.【答案】(1)声音的反射
(2)真空不能传声
(3)光速比声速快
【知识点】声音的传播条件;声速;回声及其产生
19.【答案】(1)惯性
(2)方向
(3)深度
(4)降低
(5)连通器
(6)托里拆利
【知识点】物理常识
20.【答案】(1)能
(2)逐渐减弱
(3)不能
(4)真空不能传声
【知识点】声音的传播条件
21.【答案】(1)振动
(2)大于
【知识点】声速
22.【答案】(1)响度
(2)音调
【知识点】音调及音调与频率的关系;响度及响度与振幅的关系
23.【答案】(1)D
(2)袜子;好
【知识点】声音的传播条件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