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26张PPT)
第十五章 电流和电路
第4节 电流的测量
关键能力训练
素养分层评价
必备知识导学
学习任务清单
序号 学习任务 核心素养
1 知道电流的概念,会进行电流单位的换算 物理观念
2 通过实物观察认识电流表,并能在实验中正确使用电流表 科学探究
3 会对电流表正确读数 科学探究
知识点一 电流的强弱
1.在物理学中, 是表示电流强弱的物理量,通常用字母 表示。
2.电流的单位是 ,简称安,符号是 。比安培小的常用单位还有 、 。它们之间的换算关系是1 A= mA,1 mA= μA。
例1 手电筒中电流约为200 mA,相当于 μA;雷电电流可达2×105 A,相当于 μA。
电流
I
安培
A
毫安(mA)
微安(μA)
1 000
1 000
2×105
2×1011
知识点二 电流的测量
1.电路中的 可以用电流表测量。
2.用电流表测量电流。
(1)电流表的连接。
①必须将电流表和被测的用电器 联。
②必须让电流从 号接线柱流进,再从 号接线柱流出。
③必须正确选择电流表的 ,可采用试触法。
④ 把电流表直接连到电源的两极。
电流
串
“+”
“-”
测量范围
不允许
(2)电流表的读数。
①明确所选电流表的 。
②确定电流表的 。
③接通电路,指针稳定后,看指针向右偏转的小格数,电流表示数=指针偏转的小格数× 。
(3)用电流表测量电流。
尝试用电流表测量电路中的电流,改变电流表的位置,多测几次。
测量范围
分度值
分度值
例2 某同学用电流表测量电路中的电流。
甲 乙
(1)电流表使用前,应检查指针是否对准 ,如果有偏差,需先“调零”。
零刻度线
(2)连接电路时,开关应断开,电流表必须 联在被测的那部分电路中,且应选用合适的测量范围,使电流从电流表的 流出。
(3)图甲是该同学连接好的电路,闭合开关后,电流表测通过灯 的电流,如果电流表的示数如图乙所示,那么通过该灯的电流大小是 A。
(4)请在图甲中某根导线上画“×”,并用笔画线表示导线,将该导线正确改接到另一接线柱上,使电流表测干路中的电流。
串
“-”号接线柱
L1
0.24
方法技巧: 试触法选测量范围时,电流表可能出现以下几种情况。
(1)不偏转:电流表所在电路断路,或者电流表已损坏。
(2)偏转角度太小:所选测量范围太大。
(3)反偏:电流表正、负接线柱接反了。
(4)满偏:待测电路短路,或者所选测量范围太小。
答案:如图所示
知识点一 电流的强弱
1.实验用小灯泡正常工作时通过的电流约为( )。
A.0.02 μA B.0.2 A
C.20 A D.200 A
2.小明在家中调查家用电器的电流时发现他家的电饭锅煮饭时的电流为4.2 ;他手上戴的电子表工作时的电流约为2 μA,则电饭锅煮饭时的电流大约是电子表工作时电流的 倍。
B
A
2.1×106
知识点二 电流的测量
3.如图所示,图中两灯规格不同,能测出通过灯L2电流的电路是( )。
B
A B C D
4.关于如图所示的电路有以下判断:①L1和L2两灯泡串联,②L1和L2两灯泡并联,③电流表A1测灯泡L1的电流,④电流表A2测电路中的总电流。其中正确的有( )。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D
5.如图所示,要让A2测通过L2的电流(电流为0.3 A),请将A2正确地连入电路。
答案:如图所示
6.某同学用电流表测电路中的电流。
(1)闭合开关前,发现电流表的指针偏转情况如图甲所示,这是因为
。
(2)连接的电路如图乙所示,则电流表测的是通过灯 的电流。闭合开关,如果电流表的示数如图丙所示,那么通过该灯的电流是 A。
甲 乙 丙
电流表没有调零
L2
0.7
(3)若闭合开关后,两灯均亮,但电流表指针不发生偏转,则原因可能是 。
A.电流表内部断路
B.开关处接触不良
C.电流表被短路
D.电源供电不足
C
1.两个同学用电流表测电路中的电流,甲接入电路的电流表的测量范围是0~0.6 A,当乙读数时,得到的电流为2.4 A,那么实际测得的电流是( )。
A.2.1 A B.0.44 A
C.0.24 A D.0.48 A
D
2.下列电路中,电流表能正确测量通过灯L1电流的电路是( )。
B
A B C D
3.如图所示的电路中,闭合开关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灯L1与灯L2串联 B.开关只能控制灯L2
C.电流表测通过灯L1的电流 D.电流从电流表经a流向开关
C
4.小华要用电流表测并联电路中流经灯L2的电流,下列电路连接正确的是( )。
D
A B C D
5.小明和同桌用电流表测量电流的电路图如图所示。
(1)电流表使用前,应检查指针是否对准 ,如有偏差,需要“ ”。
(2)在连接电路时,开关应处于 状态;电流表应与用电器 (填“串联”或“并联”)在电路中。
零刻度线
调零
断开
串联
(3)图中电流表测量的是 (填“L1”或“L2”)的电流,电流表右端(括号位置)应该连接电流表的 (填“正”或“负”)接线柱。
(4)小明发现同桌读出的电流数据是自己的5倍,请指出同桌错误的原因: 。
L1
正
选的是较小测量范围,却按较大测量范围读数
6.如图所示,某同学在实验时误把电流表并联在灯L2的两端,开关闭合后观察到的现象是( )。
A.两灯都不亮
B.两灯亮度正常
C.L1亮,L2不亮
D.电流表没有示数
C
7.在如图所示的电路中,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闭合开关S2、断开开关S1和S3时,灯L1和L2都发光,电流表无示数
B.闭合开关S1和S2时,电源有烧坏的风险
C.闭合开关S1和S3、断开开关S2时,电流表测量通过L2的电流
D.闭合开关S2和S3、断开开关S1时,电流表测量通过L1的电流
C
8.小敏和小东在老师的引导下进行如下探究。
(1)如图甲所示,小敏和小东进行了用电流表测电流的小实验,为确保电路安全,实验前开关应 (填“闭合”或“断开”);同时可以看出电流表测的是通过灯 (填“L1”或“L2”)的电流。
断开
L2
(2)小敏连接了如图乙所示的电路图进行实验,将灯泡L2两端的接线柱用一根导线连接,闭合开关S,灯泡L2不发光。受小敏实验现象启发,为了让两盏灯同时熄灭,小东认为可以不断开开关,而用一根导线同时连接灯泡L1左端和灯泡L2右端的接线柱。根据所学知识判断小明这样操作是 (填“正确”或“错误”)的,你判断的理由是
。
错误
电源被短路,可能会烧坏电源,甚至引起火灾
9.小明用如图甲所示的电路来测通过灯泡的电流。
(1)闭合开关后,小明发现电流表的指针偏转如图乙所示,原因是
; 在排除故障后,电流表的示数如图丙所
示,则电流表的读数为 A。
电流表正、负接线柱接反了
甲 乙 丙
0.20
(2)若要测量通过A、B两灯的电流之和,而且又只允许再变动一根导线中一个端点接线的位置,应将导线 (填“a”“b”或“c”)的一端改接在电流表的 (填“-”“0.6”或“3”)接线柱上。
(3)在第(2)问已经改动的基础上,现要测量通过灯A的电流,但只允许变动原图中一根导线中一个端点的接线位置,应将导线 (填“a”“b”或“c”)的一端改接在电流表的 (填“-”“0.6”或“3”)接线柱上。
(4)在第(3)问已经改动的基础上,闭合开关,灯A、B正常发光,如果实验时电路中a线断路,那么电流表的示数 (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b
0.6
a
-
不变 (共27张PPT)
第十五章 电流和电路
第1节 两种电荷
关键能力训练
素养分层评价
必备知识导学
学习任务清单
序号 学习任务 核心素养
1 认识摩擦起电现象,了解电荷的种类及电荷间的相互作用 物理观念
2 了解验电器的原理及其作用,了解电荷量及其单位 物理观念
3 了解原子结构,知道摩擦起电的原因 物理观念
4 了解生产生活中关于静电防止和利用的技术 科学态度与责任
知识点一 电荷间的相互作用
1.用摩擦的方法使物体带电,叫作 。摩擦过的物体具有 的性质。
2.用 摩擦过的玻璃棒带的电荷叫作正电荷。
3.用 摩擦过的橡胶棒带的电荷叫作负电荷。
4.电荷间的相互作用规律:同种电荷互相 ,异种电荷互相 。
摩擦起电
吸引轻小物体
丝绸
毛皮
排斥
吸引
5.电荷量:电荷的 叫作电荷量;单位是 ,简称库,符号是 。
6.验电器。
(1)用途:用来检验物体 。
(2)原理: 。
多少
库仑
C
是否带电
同种电荷互相排斥
例1 用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去接触已经带电的验电器的金属球,发现验电器的金属箔片张角变小,这说明验电器原来( )。
A.带负电 B.带正电 C.不带电 D.不能确定
例2 如图所示,有甲、乙、丙三个泡沫塑料小球,甲带正电。先用甲靠近乙,发现乙被排斥;再用乙靠近丙,丙被吸引。若用丙接触带负电的验电器的金属球,则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
D
A.验电器的金属箔片的张角一定不变
B.验电器的金属箔片的张角一定变小
C.验电器的金属箔片的张角一定变大
D.丙球可能不带电
方法技巧: 验电器本身并不带电,张角的大小反映了带电体所带电荷的多少,张角越大,带电体所带电荷越多。
知识点二 摩擦起电的原因
1.原子的中心是 ,它带 电;有一定数目的 在原子核外运动,它带 电,是带有最小负电荷的粒子,所带电荷量为 C。
2.在通常情况下,原子核所带的正电荷与核外所有电子所带的负电荷在数量上 ,原子整体不显电性,物体对外也不显电性。
原子核
正
电子
负
1.6×10-19
相等
3.摩擦起电的实质:由于不同物质的原子核束缚电子的本领 ,所以摩擦起电并不是创造了电荷,只是电荷从一个物体 到另一个物体,失去电子的物体带 电,得到电子的物体带 电。
知识拓展: 同种物质摩擦不起电,原因是同种物质的原子核束缚电子的本领相同,摩擦时不会发生电荷的转移。
不同
转移
正
负
例3 玻璃棒与丝绸摩擦后,玻璃棒带正电,丝绸带负电,在摩擦过程中( )。
A.玻璃棒和丝绸都得到电子
B.玻璃棒和丝绸都失去电子
C.玻璃棒失去电子,丝绸得到电子
D.玻璃棒得到电子,丝绸失去电子
C
知识点三 静电的防止和利用
1.日常生活中的静电现象往往和摩擦有关,摩擦会聚集大量的 ,电荷间发生剧烈的作用而产生 现象,伴有火花和声音。在遇到易燃、易爆物品时,要注意防止静电的危害。
知识拓展: 静电的防止可以通过多种方法实现,主要包括接地、增湿、使用抗静电添加剂、穿防静电衣物和使用防静电设备等。
2.静电的利用:静电除尘、静电喷漆等。
电荷
静电
例4 生活中的静电,有的可以利用,有的需要防止。下列实例中属于利用静电的是( )。
A.油罐车的尾部通常拖一条铁链
B.地毯中编织了一些细小的钢丝
C.复印时,让硒鼓带电吸引墨粉
D.高层楼房顶部都安装上避雷针
C
知识点一 电荷间的相互作用
1.小朋友从塑料滑梯上滑下,形成“怒发冲冠”的现象,如图所示。这是因为头发丝带有 (填“同”或“异”)种电荷而互相 。
同
排斥
2.如图所示,它们都可以用来检验某物体是否带电。图乙装置是依据 的原理来检验物体是否带电的;图甲装置的工作原理与图乙装置的 (填“相同”或“不同”)。
带电体可以吸引轻小物体
甲
乙
不同
知识点二 摩擦起电的原因
3.部分物质的原子核对核外电子束缚本领的强弱如下表所示,小星将与涤纶布料摩擦后的玻璃棒靠近悬挂的轻质小球,发现轻质小球被吸引,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小球一定带正电
B.小球一定带负电
C.涤纶布料摩擦时失去电子
D.涤纶布料摩擦时得到电子
D
原子核对核外电子的束缚本领:弱→强
玻璃 毛皮 丝绸 纸 金属 硬橡胶 涤纶 硬塑料
4.如图所示,将玻璃板架在两本书之间,下方的桌面上放着一些小纸屑。用丝绸在玻璃板上反复摩擦,过一会儿会发现:最初小纸屑被玻璃板吸引,然后小纸屑又上下飞舞、彼此分离。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摩擦后的丝绸带正电
B.摩擦后带电,说明摩擦能产生新的电荷
C.小纸屑上下飞舞、彼此分离的原因是
同种电荷互相排斥
D.最初小纸屑被玻璃板吸引是因为
异种电荷互相吸引
C
知识点三 静电的防止和利用
5.如图所示,加油站工作人员提取油枪加油前,手必须触摸静电释放器,以清除身体上的静电,确保安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静电释放器可由玻璃制成
B.身体上的静电是人体与衣服摩擦过程创造的
C.清除静电后,人体所带的正、负电荷全部消失
D.清除静电时,人体的静电经静电释放器释放到大地
D
1.用毛皮摩擦过的橡胶棒带负电,说明摩擦过程中橡胶棒( )。
A.得到电子 B.失去电子
C.得到正电荷 D.失去正电荷
A
2.用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接触一只不带电的验电器金属球,金属箔片张开,在这个过程中( )。
A.玻璃棒上的质子转移到金属箔片上
B.玻璃棒上的电子转移到金属箔片上
C.金属箔片上的质子转移到玻璃棒上
D.金属箔片上的电子转移到玻璃棒上
D
3.用毛皮摩擦过的橡胶棒接触不带电的验电器金属球后,金属箔片张角如图甲所示;接着用毛皮摩擦过的气球再接触金属球,金属箔片张角变大,如图乙所示;然后用紫外光照射但不接触金属球,金属箔片张角如图丙所示,此时金属球中的某种电荷“逃”到了空气中。下列推断错误的是( )。
C
甲 乙 丙
A.图甲中瞬间电流方向是由验电器到橡胶棒
B.图乙中摩擦过的气球带负电
C.图丙中金属箔片张角变小是因为它们相互吸引
D.图丙中从金属球“逃”出的是电子
4.如图所示,用绝缘线分别悬吊甲、乙两轻小物体,甲带电。用带电棒丙分别靠近甲、乙,下列能证明乙带电且甲、乙带异种电荷的现象是( )。
D
A B C D
5.两个完全相同的验电器,分别带上不等量的异种电荷,现将它们的金属球用一根绝缘的金属导体接触后分开,则两验电器的金属箔片( )。
A.张角一定都减小,且带上等量异种电荷
B.张角一定都增大,且带上等量异种电荷
C.张角一定有一个增大,且带上等量同种电荷
D.张角一定有一个减小,且带上等量同种电荷
D
6.(传统文)我国学者王充在《论衡》中写下“顿牟掇芥”,此语意为摩擦过的琥珀能吸引微小屑末。这是利用摩擦起电的方法,使电荷发生了 。这一现象本质上就是我们现在所说的带电体具有 轻小物体的性质。
转移
吸引
7.小伟妈妈做饭时,不小心把胡椒粉撒在粗粒盐上。小伟急中生智,拿橡胶小勺在干燥毛料布上摩擦了几下,然后把小勺靠近胡椒粉,胡椒粉立刻被吸到勺子上,成功将胡椒粉和粗粒盐分开。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橡胶小勺能吸引胡椒粉是因为小勺带了电
B.橡胶小勺带负电是因为它失去了电子
C.橡胶小勺带电是通过摩擦的方法创造了电荷
D.摩擦后的毛料布带了正电,说明小勺上的正电荷转移到毛料布上
A
8.(传统文)“金陵金箔”是国家级非物质文遗产,手工打造的金箔轻薄柔软,不能用手直接拿取,正确拿取的方法是:手持羽毛轻轻扫过纸垫,如图甲所示;再将羽毛靠近工作台上方的金箔,羽毛即可将金箔吸住,如图乙所示。羽毛扫过纸垫的结果和吸住金箔的原因,分别是( )。
B
甲 乙
A.摩擦使得羽毛和纸垫带异种电荷;异种电荷相互吸引
B.摩擦使得羽毛和纸垫带异种电荷;带电物体吸引轻小物体
C.摩擦使得羽毛和纸垫带同种电荷;异种电荷相互吸引
D.摩擦使得羽毛和纸垫带同种电荷;带电物体吸引轻小物体
9.小红用丝绸摩擦玻璃棒使其带电,测得玻璃棒所带的电荷量约为3.2×10-7 C。已知一个电子的电荷量为1.6×10-19 C,在此摩擦过程中转移的电子数约为 个。
2×1012
10.如图甲所示,小红用梳过干燥头发的梳子靠近水流,水流弯曲,这是 现象,由带电体具有 的性质引起。她查阅了资料发现不同物质的原子核对电子的束缚本领强弱不同,如图乙所示,据此可判断出梳过头发的梳子带 电。
摩擦起电
甲 乙
吸引轻小物体
负 (共34张PPT)
第十五章 电流和电路
第2节 电流和电路
关键能力训练
素养分层评价
必备知识导学
学习任务清单
序号 学习任务 核心素养
1 知道电流的形成及电流方向;了解导体与绝缘体的区别 物理观念
2 认识电路的基本结构,能从能量转的角度认识电源和用电器的作用 物理观念
3 会看、会画简单的电路图 科学探究
4 认识通路、断路、短路 物理观念
知识点一 电流
1.电荷的 形成电流。
2.把 定向移动的方向规定为电流的方向。电路闭合时,在电池外部,电流的方向是从电池 极经过用电器流向 极。有一种半导体发光二极管,电流只能从它的一端流向另一端,不能 。
定向移动
正电荷
正
负
反方向流动
例1 关于电流,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只要有电荷就能形成电流
B.电路中有了电池就能形成电流
C.正、负电荷定向移动都可以形成电流
D.只有正电荷定向移动才能形成电流
方法技巧: 电路中形成电流的条件:有电源;电路闭合。
C
知识点二 导体与绝缘体
1. 导电的物体叫作导体。例如:金属、人体、大地、石墨、食盐水溶液等。
2. 导电的物体叫作绝缘体。例如:橡胶、玻璃、塑料等。
知识拓展: 纯水是不导电的,但生活中的水都含有大量的离子,具有导电性,所以不能用湿手去触碰电器。
容易
不容易
例2 关于导体和绝缘体,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液体都是导体
B.非金属都是绝缘体
C.铜、石墨、食盐水溶液都是导体
D.橡胶、玻璃、陶瓷属于导体
C
知识点三 电路的构成及电路图
1.电源是 电能的装置。用电器是 电能的装置。
2.电路:由 、 、 、 组成了电流可以流过的路径。
3.用 表示电路连接的图,叫作电路图。
提供
消耗
电源
用电器
开关
导线
符号
例3 如图所示,某款手机搭载了我国自主研发的芯片,能支持 “反向充电”。当该手机利用“反向充电”功能给其他手机充电时,与此时它所起的作用相同的电路元器件是( )。
A.开关 B.导线 C.用电器 D.电源
D
例4 由一个小灯泡、一个发光二极管(LED)、水果电池、一个开关组成的电路如图所示,闭合开关,小灯泡和LED都发光。对应的电路图为( )。
B
A B C D
方法技巧: (1)画电路图的要求:
①要用统一规定的符号表示元器件。
②电路图与实物图要对应,符号要布局合理,不能画在拐角处。
③最好呈长方形,导线要横平竖直。
(2)连电路的要求:连电路,不能看一根线连一根线,看一个元器件连一个元器件,应该先读出电流的路径,再根据电流的路径连线。
①连实物图导线不能交叉。
②按一定的顺序连图。
③电路图与实物图的元器件位置应一一对应。
知识点四 通路 断路 短路
1.通路:用电器 的电路。
2.断路:电路中某处被 ,不会有电流通过的情况。
3.短路。
(1)直接用导线将电源的 连接起来,这种情况下电源被短路,电路中会有 的电流,可能把电源烧坏。
(2)如果电路是接通的,但用电器两端被导线直接连通,这种情况下该用电器被短路, 工作。
能够工作
切断
正、负极
很大
不能
例5 在如图所示的电路中,闭合开关S,灯泡L1、L2均发光。把导线接在L2的两端,则( )。
A.L1一定熄灭且已烧断
B.L1一定熄灭但仍完好
C.L2一定熄灭且已烧断
D.L2一定熄灭但仍完好
D
方法技巧:电源被短路的情况是绝对不允许的;如果有特殊需求,用电器被短路在电路设计中是允许存在的,此时被短路的用电器不工作。
知识点一 电流
1.如图所示,使验电器A带正电,B不带电。用带有绝缘柄的金属棒把A和B连接起来。下列对现象的描述或解释正确的是( )。
A.A的金属箔片完全闭合,B的金属箔片张开
B.金属箔片开合的瞬间,原子核从A定向移动到B
C.金属箔片开合的瞬间,电子从B定向移动到A
D.金属箔片开合的瞬间,电流从B流向A
C
2.如图所示,电池右端为电源正极,闭合开关,发光二极管处于发光状态。若将电源正、负极对调后,闭合开关,发光二极管 (填“仍能”或“不能”)发光,所以,发光二极管具有 性。
不能
单向导电
知识点二 导体与绝缘体
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只有正电荷的定向移动才能形成电流
B.物理学中规定负电荷的定向移动方向为电流的方向
C.导体容易导电的原因是导体内部存在大量的自由电子
D.绝缘体不容易导电是因为绝缘体中几乎没有电子
4.在①玻璃、②陶瓷、③水银、④铜、⑤蒸馏水、⑥铅笔芯这些物质中,通常情况下属于导体的有 ,属于绝缘体的有 。(均填序号)
C
③④⑥
①②⑤
知识点三 电路的构成及电路图
5.下图是一款“盲人水杯防溢报警器”,使用时挂在杯壁上即可,其挂扣上有两个金属触点,当杯中水位到达挂扣时,报警器会发出蜂鸣声,提示水已盛满,挂扣的作用相当于防溢报警器电路中的( )。
A.用电器 B.导线 C.电源 D.开关
D
6.下图是某实物的连接电路,请根据实物电路在方框内画出对应的电路图。
答案:如图所示
知识点四 通路 断路 短路
7.对如图所示的三个电路的状态判断正确的是( )。
A.甲断路、乙短路、丙通路 B.甲通路、乙短路、丙断路
C.甲断路、乙通路、丙短路 D.甲短路、乙断路、丙通路
A
甲 乙 丙
8.如图所示,当开关S1、S2都断开时,电路处于 状态;当S1闭合、S2断开时,电路处于 状态;当开关S1、S2都闭合时,电路处于 状态。
断路
通路
短路
1.关于电流的形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只要导体中的电荷运动,就会形成电流
B.只有正电荷定向移动,才会形成电流
C.只有正、负电荷同时定向移动,才会形成电流
D.不论是正电荷还是负电荷,只要它们定向移动,就会形成电流
D
2.关于电路,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电源是提供电能的装置
B.只要电路闭合,电路中就有电流
C.在电源外部,电流沿着“正极→用电器→负极”的方向流动
D.用电器是消耗电能的装置
B
3.水果电池和发光二极管( )组成的电路如图所示。下列电路图与其对应的是( )。
D
A B C D
4.电暖气的防倾倒装置如图所示,当电暖气发生倾倒时,塑料杆底部不受力,在弹簧的作用下顶部触点断开,电暖气便不再工作,该装置相当于电路中的( )。
A.电源 B.导线 C.开关 D.用电器
C
5.如图所示电路,在金属夹子A、B之间分别接入下列学习物品,闭合开关后,小灯泡能发光的是( )。
A.塑料尺 B.橡皮擦
C.金属圆规 D.木制书签
C
6.如图甲所示,小华用充电宝正在给手机电池充电,此时充电宝相当于电路的 ;图乙所示为宾馆房间的取电房卡,将房卡插入卡槽中,房间内的用电器才能使用,房卡的作用相当于电路元器件中的 。
电源
甲 乙
开关
7.图甲中,发光二极管具有 向导电性;图乙中的电路,电灯中的电流方向是 ;形成电流的电子的移动方向是 。(后两空均填“A到B”或“B到A”)
单
B到A
甲 乙
A到B
8.定时引爆装置原理如图所示。引爆前定时开关S闭合,当设定的引爆时间一到,定时开关S会自动断开。为使引爆装置停止工作,图中导线一定不能剪断的是( )。
A.a导线 B.b导线 C.c导线 D.d导线
B
9.静电喷涂利用了静电现象,其喷涂原理如图所示,被喷涂的工件带正电。工作时,静电喷涂的喷枪接高压电源,雾后的涂料微粒通过枪口时由于 (填“失去”或“得到”)电子而带 电,又由于同种电荷互相排斥而均匀散开后吸附在工件上;图中带电微粒移动过程中形成的电流方向是 (填“向左”或“向右”)。
得到
负
向右
10.综合实践小组自制的开门报警器如图甲所示,电路板固定于大门,条带左端插在两电池之间,右端固定于门框。如图乙所示,大门一旦被打开,灯亮、电铃响。条带在电路中起到了电路元器件 的作用,具有优异的 (填“导电”或“绝缘”)性。某次测试发现,把大门打开,电铃响而灯不亮,故障可能是灯L处发生 。
开关
甲 乙
绝缘
断路
11.小明和爸爸逛夜市时,发现有摊主在叫卖一种应急灯——“不消耗电能、遇水就亮”的灯泡。小明认为这与物理课上所学知识矛盾,于是买了一个灯泡,将其放入自来水中进行测试。
(1)小明猜想灯泡遇水就亮的原因是:灯泡内部装有提供能量的 ,灯泡遇水后电路形成 路从而发光。
(2)小明观察到灯泡底部结构由a、b、c三部分组成,如图甲所示,a、c为金属,b为塑料。如图乙所示,将灯泡缓慢浸入水中,观察灯泡发光情况,收集到证据见下表。
电源
水面对应的部分 a b c
灯泡的发光情况 不发光 不发光 发光
通
(3)小明拆开灯泡塑料壳,如图丙所示,证明了猜想正确。灯泡遇自来水发光说明自来水是 ,发光是将电能转为 和内能。
(4)小明将灯泡取出并擦干,不放入水中,再次让灯泡发光的操作是
。
导体
光能
用一根导线同时接触灯泡底部a和c两部分
12.根据实物电路,请在方框内画出对应的电路图。
答案:如图所示
13.根据如图甲所示的电路图,用笔画线表示导线将图乙中实物电路连接完整。
甲 乙
答案:如图所示(共29张PPT)
第十五章 电流和电路
第3节 串联电路和并联电路
关键能力训练
素养分层评价
必备知识导学
学习任务清单
序号 学习任务 核心素养
1 知道串联电路和并联电路的特点 物理观念
2 会画简单的串、并联电路图,会正确识别并连接串联电路和并联电路 科学探究
3 知道生活生产中运用简单的串联电路或并联电路的实例 科学思维
知识点一 串联和并联
1.将用电器 ,然后接到电路中。我们说这些用电器是串联的。如图所示,L1和L2组成串联电路。
依次连接
2.将用电器的两端 ,然后接到电路中。我们说这些用电器是并联的。如图所示,L1和L2组成并联电路。
分别连在一起
例1 关于如图所示的电路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只闭合S1、S3时,灯L1和L2串联
B.只闭合S2两灯并联
C.3个开关同时闭合会发生短路
D.同时闭合S2和S3、断开S1时,灯泡L2发光
C
方法技巧: 识别电路的连接方式。
(1)断路法(或拆除法):串联电路中出现一个断点或去掉一个用电器,电路中所有的用电器都会停止工作;并联电路中,断开支路上的一个用电器的开关或去掉这个用电器,其他支路中的用电器仍能正常工作。
(2)节点法:在识别不规范电路的过程中,不论导线有多长,只要其间没有电源、用电器等,导线两端均可以看成同一个点,从而找出各用电器两端的公共点。
(3)电流法:从电源正极开始,沿着电流流向看,始终是一条路径,没有分支的电路是串联电路;在某处分为几条支路,且每条支路上都有用电器,造成电流有分有合的电路是并联电路。
知识点二 连接串联电路和并联电路
1.连接电路后,要先确认电路连接无误,然后方可闭合开关。
2.在串联电路中,开关可以控制 用电器,开关位置的改变 它对用电器的控制作用。
3.在并联电路中,干路开关可以控制 用电器,支路开关只能控制 的用电器。
所有
并不影响
所有
其所在支路
例2 利用如图所示的器材,按下列要求补充完成实物连线图:①灯L1和灯L2并联;②开关S1控制灯L1,开关S2控制灯L2。
答案:如图所示
方法技巧: 连接串联电路时,电路元器件逐个顺次连接;连接并联电路时,采用“先串后并法”或“先并后串法”,连接时导线不能交叉。
知识点三 生活中的电路
1.串联电路和并联电路都是最基本的电路。节日里的一串小彩灯是 的,家庭电路中的电灯、电冰箱、电视机是 的,开关和它控制的电灯是 的。
2.判断生活中的电路的连接情况:如果各用电器可以 工作,那么它们就是并联的,否则就是串联的。
串联
并联
串联
独立
例3 某科技小组为医院病房设计呼叫电路,在病人需要护理时,闭合床头开关S1或S2,护士值班室的护士就能及时看到对应的灯L1或L2亮,同时听到电铃响起。请用笔画线表示导线在图中连接符合设计要求的电路图。
方法技巧: 设计电路就是运用电路连接的知识,根据具体要求绘制电路图。具体步骤如下:
(1)根据设计要求,弄清用电器、开关和电源的连接方式。
(2)画出草图,验证设计的电路图与题目要求是否相符。
答案:如图所示
知识点一 串联和并联
1.下列电路图中,属于并联电路的是( )。
A.甲、乙 B.甲、丁
C.乙、丙 D.丙、丁
D
甲 乙 丙 丁
2.在如图所示的电路中,L1和L2是两个完全相同的小灯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闭合开关S,小灯泡L1和L2都能发光
B.闭合开关S,只有L1发光
C.要使小灯泡L1、L2串联,可去掉A、C之间的导线1
D.要使小灯泡L1和L2并联,可将导线3与接线柱B连接的一端改接到
接线柱A上
D
知识点二 连接串联电路和并联电路
3.在如图所示的电路中,要求只添加一根导线,使灯L1和L2并联,开关S只控制灯L2。
答案:如图所示
4.下图是未完成连接的实物电路,请在图中用笔画线表示导线按要求完成电路连接。要求:两灯串联,导线不能交叉。
答案:如图所示
5.按照图甲所示的电路图,用笔画线表示导线,将图乙中各元器件连接起来,导线不能交叉。
甲 乙
答案:如图所示
6.教室中的电灯与电风扇是 在电路中的,电灯与控制它的开关是 的。(均填“串联”或“并联”)
7.学校打算在南门和北门上各安装一个按钮开关,在传达室安装甲、乙两盏提示灯和电池组。做到南门来人按下开关时只有乙灯亮,北门来人按下开关时只有甲灯亮。以下电路图符合设计要求的是( )。
A B C D
并联
串联
C
1.如图所示,将L1、L2两只灯泡分别接在甲、乙两个电路中,比较串联、并联电路特点,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D
甲 乙
A.在甲电路中,若灯L2被短路,则当闭合开关后,灯L1不能发光
B.在甲电路中,若灯L1断路,则当闭合开关后,灯L2可以发光
C.在乙电路中,若灯L2被短路,则当闭合开关后,灯L1可以发光
D.在乙电路中,若灯L1断路,则当闭合开关后,灯L2可以发光
2.如图所示,开关S闭合时,可能发生的现象是( )。
A.L1被烧坏 B.L2被烧坏
C.电源被烧坏 D.L1和L2被烧坏
C
3.某同学连接了如图所示的电路,闭合开关S1、S2,断开S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只有L1发光 B.只有L2发光
C.L1和L2均发光 D.L1和L2均不发光
B
4.下列电路图中,与实物电路对应的是( )。
B
A B C D
5.电动自行车具有轻便、节能、环保等特点。电动自行车前面的大灯和车尾灯之间是 (填“串”或“并”)联连接的。在通过红绿灯路口时,要遵守“红灯停,绿灯行,黄灯也要等一等”的交规,路口的这些交通指示灯是 联的。
6.如图所示,若L1、L2串联,则只需闭合开关 ;若断开S1,闭合S2、S3,则 发光。
并
并
S2
L2
7.如图所示实物电路,请用笔画线表示导线按要求完成电路连接。要求:两灯并联,开关控制整个电路,导线不能交叉。
答案:如图所示
8.关于生活中的一些电路连接,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节日的夜晚,街道两边树上的小彩灯一个坏了,其他的就不亮了,它们是并联的
B.道路两旁的路灯,晚上同时亮,早上同时灭,它们是串联的
C.厨房里的换气扇和照明灯,使用时互不影响,它们是并联的
D.楼道里的电灯使用的声控开关和光控开关通常是并联的
C
9.如图所示的电路中,当开关S1、S2断开或闭合时,下列关于三灯连接的情况正确的是( )。
A.S1、S2闭合,L1、L2并联
B.S1、S2断开,L1、L3并联
C.S1断开,S2闭合,L1、L2串联
D.S1断开,S2闭合,L1、L2并联
A
10.有一种电动玩具鱼,内部电路主要由电源、小型电动机、小灯泡和开关构成。白天只闭合开关S1,玩具鱼游动,小灯泡不发光;晚上再闭合S2,玩具鱼又游动又发光;不玩时只需要将S1断开,下列电路设计符合要求的是( )。
C
A B C D
11.如图所示,当开关闭合时会发生 现象。若要两灯串联,应去掉导线 ;若要两灯并联,应将导线2改接到 接线柱。
短路
3
b和d
12.如图所示, 请在方框内画出该实物电路的电路图。
答案:如图所示(共30张PPT)
第十五章 电流和电路
第5节 串、并联电路中电流的规律
关键能力训练
素养分层评价
必备知识导学
学习任务清单
序号 学习任务 核心素养
1 通过探究式实验,得出串、并联电路中电流的规律,学习科学探究的方法 科学探究
2 在实验过程中,巩固连接电路的训练 科学探究
3 正确使用电流表,识记使用规则 科学探究
4 会利用串、并联电路中电流的规律来分析相关的问题 科学思维
知识点一 串联电路的电流规律
1.实验思路。
串联电路中的电流只有 路径,改变电流表在电路中的位置,就可以探究串联电路中的电流规律。
2.实验设计。
按照如图所示的电路进行实验,用电流
表分别测出A、B、C三点的电流,比较它们
之间的大小关系。
一条
3.实验步骤。
(1)按图连接电路,连接时开关要 ,合理选择电流表的测量范围。
(2)闭合开关,分别测出A、B、C三点的电流。
(3)换不同规格的灯泡,重复上述步骤。
4.分析数据,得出结论:在串联电路中,电流 ,即IA IB IC。
断开
处处相等
=
=
例1 图甲是探究串联电路中各处电流关系的实验电路图。
(1)实验中,选择两个小灯泡的规格应该 (填“相同”或“不相同”)。
(2)连接电路时开关应该 (填“断开”或“闭合”),电流表应先用 (填“较大”或“较小”)测量范围试触。若在连接电路之前,看到如图乙所示的情景,则发生此现象的原因是 。
不相同
甲 乙
断开
较大
电流表没有调零
(3)实验中某同学发现两个串联的小灯泡中,一个发光,一个不发光,造成其中一个小灯泡不发光的原因可能是 。
A.通过小灯泡的电流小
B.小灯泡的灯丝断了
C.灯丝被短路
D.小灯泡靠近负极
(4)有一串小彩灯,由20个小彩灯串联而成,若知道通过第1个小彩灯的电流是0.2 A,则通过第10个小彩灯的电流是 A。
C
0.2
方法技巧: (1)选择电流表的测量范围时,若不能估计被测电流的大小,则要采用选择较大的测量范围“试触”的方法来选择合适的测量范围。
(2)同一实验过程中每个小灯泡的亮度可能不同,甚至有的小灯泡不亮,这不能说明各处电流不相等,可能是由各小灯泡的规格不同造成的。
(3)测量完一组数据后,要更换不同规格的小灯泡重做实验,目的是使实验结论更具普遍性。
知识点二 并联电路的电流规律
1.实验思路。
并联电路中有干路和支路,电流有 路径,将电流表分别连接在干路和不同支路上,就可以探究并联电路中的电流规律。
2.实验设计。
按照如图所示的电路进行实验,用电流表
分别测出A、B、C三点的电流,通过比较分析,
找出它们之间的大小关系。
多条
3.实验步骤。
(1)按图连接电路,连接时开关要 ,合理选择电流表的测量范围。
(2)闭合开关,分别测出干路(A点)的电流和各支路(B点和C点)的电流。
(3)换不同规格的小灯泡,重复上述步骤。
4.分析数据,得出结论:在并联电路中,干路中的电流 各支路中的电流之和,即IA IB+IC。
断开
等于
=
例2 在探究并联电路中干路电流与各支路电流的关系的实验中,小明设计了如图甲所示的电路。
甲 乙 丙
(1)实验中,小明应该选择规格 (填“相同”或“不同”)的两个小灯泡。
(2)请用笔画线表示导线,按图甲中的电路图把图乙中的实物电路连接完整(导线不得交叉)。
不同
答案:如图所示
(3)小明在连接电路时,开关应处于 (填“闭合”或“断开”)状态。
(4)小明先将电流表接在L1所在的支路上,闭合开关,观察到灯L2发光,灯L1不发光,电流表的示数为0,电路可能存在的故障是 (填“灯L1断路”或“灯L1被短路”)。
(5)排除故障后,他测量出L1支路上的电流I1=0.8 A,然后他把电流表依次接入电路,分别测量出L2支路上的电流I2、干路电流I,两次测得的结果都如图丙所示,则I2= A、I= A。小明由此数据得出并联电路中干路电流和各支路电流的关系是 (写关系式即可)。
断开
灯L1断路
0.20
1.0
I=I1+I2
(6)本次实验的不足之处是 。
规律总结: 在同一电路中,通过两小灯泡的电流相等,这两个小灯泡可能串联,也可能并联。若两个小灯泡串联,则由电流处处相等可知,通过两个小灯泡的电流一定相等;若两个小灯泡并联且规格相同,则通过它们的电流也相等。
只做了一次实验,结论具有偶然性
知识点一 串联电路的电流规律
1.两个小灯泡串联接入电路,通电后它们的亮度不一样,经测量通过较亮的灯泡的电流是0.4 A,则通过较暗的灯泡的电流( )。
A.等于0.4 A B.大于0.4 A
C.小于0.4 A D.不能确定
A
2.图甲是小明探究串联电路中各处电流关系的实验电路图。
(1)下表是小明在实验中测得的三个不同位置的电流,有一个位置的电流测量值明显有误,它是 ,错误的原因是
。
电流表的位置 a b c
电流I/A 0.30 0.30 1.5
1.5
连接电流表较小测量范围却按照较大测量范围读数
甲
(2)实验时,若L1不发光,L2发光,则原因可能是 。
A.通过L1的电流比通过L2的电流小
B.灯泡L1的灯丝断了
C.灯泡L1灯座处可能被短路
D.灯泡L1靠近电源负极
(3)小明和小强分组实验,闭合开关前,他们的电流表指针均指在零刻度线处,当闭合开关试触时,发现电流表指针摆动时分别出现了如图乙、丙所示的两种情况,则图乙体现的问题是 ,图丙体现的问题是 。
C
正、负接线柱接反了
电流表测量范围选大了
乙 丙
知识点二 并联电路的电流规律
3.如图甲所示,电流表测量并联电路中的电流。开关闭合后,指针偏转如图乙所示,则此时( )。
A.干路中的电流是0.34 A
B.通过L1的电流是1.7 A
C.通过L2的电流是0.34 A
D.通过L1的电流是0.34 A
D
甲 乙
4.小桂和小亮在探究并联电路中干路电流与各支路电流的关系。
(1)他们按如图甲所示的电路图连接电路,在图乙所示的实物图中还差一根导线没有连接,请在图中用笔画线表示出该条导线。
甲 乙
答案:如图所示
(2)在实验过程中,L2突然熄灭,L1亮度不变,电路可能出现的故障是L2 。
断路
(3)排除故障后,用电流表测出通过L1、L2和干路的电流,记录如下表,第3次实验时电流表A1指针指在如图丙所示的位置,其读数应为 A;小桂分析实验数据后得出结论:并联电路中,干路中的电流等于各支路中的电流之和,且各支路电流相等。小亮认为小桂的结论可能不正确,为了验证这个结论是否正确,他们应该更换规格 (填“相同”或“不同”)的灯泡再次实验。
0.24
不同
(4)本实验要进行多次实验的目的是 。
寻找普遍规律
丙
实验序号 1 2 3
电流表A1的示数/A 0.18 0.20
电流表A2的示数/A 0.18 0.20
电流表A的示数/A 0.36 0.40
1.如图所示,在电路中有两个规格不同的小灯泡L1、L2,闭合开关S后,发现小灯泡L1比L2亮,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通过L1、L2的电流一定相等
B.通过L1的电流大于通过L2的电流
C.若L2灯丝烧断,则灯L1仍能正常发光
D.若将开关S接在L1和L2之间,则开关只控制L2
A
2.如图所示,开关S闭合后,甲、乙两电流表的示数分别为0.18 A和0.16 A,造成两个电流表示数不同的原因可能是( )。
A.电流表使用前未调零
B.灯泡L1 和L2的规格不同
C.电流表在电路中的位置不同
D.灯泡L1和L2在电路中的位置不同
A
3.小严利用电学实验器材按照如图所示的方式连接了一个电路,当开关S闭合时,电流表示数为0.5 A,当开关S断开时,电流表示数变了 0.3 A,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
A.电流表需要选择0~3 A的测量范围
B.开关S断开时,通过L2的电流为0.3 A
C.开关S闭合时,通过L1的电流为0.5 A
D.调整开关S状态,通过L2的电流不会改变
D
4.在如图所示的实验电路中,闭合开关S后,通过小灯泡L1、L2的电流分别是0.2 A、0.3 A,电流表A、A1的示数分别是( )。
A.0.5 A,0.2 A B.0.5 A,0.3 A
C.0.2 A,0.3 A D.0.3 A,0.2 A
A
5.请在方框内画出实物电路的电路图。
答案:如图所示
6.在如图所示的电路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断开开关S2、S3,闭合开关S1时,电流
表A1、A2的示数不相等
B.断开开关S1,闭合开关S2、S3时,电流
表A1的示数大于A2的示数
C.同时闭合三个开关,灯泡L1、L2并联
D.若闭合开关S1、S2,断开开关S3,灯泡L1不发光、L2发光,电流表A1的示数大于A2的示数
B
7.请在图中只改动一根导线,使之符合下列要求:闭合开关后,灯泡L1、L2并联,开关S控制所有用电器,电流表A1测通过干路的电流,A2测通过灯L2的电流(提醒:在需要删除的导线上画“×”,用笔画线表示改动后的导线,导线不许交叉)。
答案:如图所示
8.小铭做探究串联电路中各处电流的关系的实验。
甲 乙 丙
(1)请用笔画线表示导线完成图乙中串联电路的连接,要求用电流表测量A点的电流。
(2)实验中,两个小灯泡的规格应该选择 (填“相同”或“不同”)的。
(3)小铭发现,闭合开关前电流表的指针出现了如图丙所示的情况,出现该现象的原因是 。
答案:如图所示
不同
电流表未调零
(4)下表是小铭记录的实验数据,其中有一个数据出现了明显错误,错误的原因是 。
(5)纠正表格的错误数据后,小铭得出串联电路中电流的规律是:在串
联电路中,电流 。
(6)实验中存在不足的地方是 。
接了较小测量范围,但按照较大测量范围读数
处处相等
电流表的位置 A点 B点 C点
电流I/A 0.40 0.40 2.0
只进行了一次实验,实验结论具有偶然性 (共25张PPT)
章末总结
知识整合
专题归纳
专题训练
第十五章 电流和电路
电流和电路
电流和电路
电流和电路
电流和电路
专题1 如何判断物体是否带电
例1 三只轻质小球分别用丝线悬挂着,其中任意两只小球靠近时都互相吸引,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三只小球都带电
B.有两只小球带同种电荷,第三只小球不带电
C.只有一只小球带电
D.有两只小球带异种电荷,第三只小球不带电
D
物体是否带电可以通过以下方法判断。
(1)看物体是否能吸引轻小物体,若能吸引轻小物体,则物体带电,但无法判断所带电荷的性质。
(2)用验电器检验,若物体使不带电的验电器金属箔片张开,则说明物体带电。
(3)靠近已知带电体,若互相排斥,则说明物体带有与已知带电体性质相同的电荷;若互相吸引,则物体可能不带电,也可能带有与已知带电体性质相反的电荷。
1.用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去靠近用细线悬挂着的轻质小球时,产生了互相吸引的现象。关于这个轻质小球,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一定带负电
B.可能带负电,也可能不带电
C.一定带正电
D.可能带正电,也可能不带电
B
2.A、B是两个轻质泡沫小球,C是用毛皮摩擦过的橡胶棒,A、B、C三者之间相互作用时的场景如图所示,由此判断( )。
A.小球A带正电
B.小球B带正电
C.小球B可能不带电
D.小球A可能不带电
D
专题2 简单电路设计
例2 小明房间门口装有开关S1 ,床头装有开关S2,这两个开关都能单独控制房间里的吊灯,下列电路图符合这一要求的是( )。
C
根据串、并联电路特点设计出符合要求的电路:串联电路中各元器件相互影响,不能独立工作;并联电路中各元器件互不影响,能独立工作,共用的元器件连接在干路上;开关控制谁就和谁串联。下图是四种常见的类型。
甲:独立控制 乙:先后控制 丙:共同控制 丁:短路控制
3.高速列车内若两个相邻的洗手间都有人并且锁住时,则红灯亮,表示有人;若两个洗手间都没有人或者只有一个有人且锁住时,则灯不亮,表示可以使用。下列电路图能实现上述功能的是( )。
A
A B C D
4.举重比赛有甲、乙、丙三名裁判,其中甲为主裁判,乙和丙为副裁判。若裁判认定杠铃已被举起,就按下自己面前的按钮,要求主裁判和至少一名副裁判都按下自己面前的按钮时,指示杠铃被举起的灯泡L才会亮。下列符合这一要求的电路是( )。
B
A B C D
专题1 如何判断物体是否带电
1.我国有些地方春节期间有“二十三,糖瓜粘;二十四,扫房子”的习俗。小媛在打扫房间时,发现用干绸布擦拭镜面后,镜面更易吸附灰尘。对此现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干绸布擦拭镜面过程中创造了电荷
B.若干绸布带负电,则镜面一定失去了电子
C.通过摩擦,镜面与干绸布带了等量同种电荷
D.镜面能吸附灰尘是因为异种电荷互相吸引
B
2.博物馆里有些古书非常陈旧,直接翻动它容易使书页破损。有人提出,通过给书带电,可使书逐页分开。现有以下四种方法,能使书逐页分开的是( )。
A.让书每页带上同种电荷
B.让书每页带上异种电荷
C.只让书每页带上正电荷
D.只让书的封面和封底带异种电荷
A
3.如图所示,用毛皮摩擦过的橡胶棒接触验电器的金属球时,验电器的两金属箔片张开,原因是( )。
A.同种电荷互相排斥
B.异种电荷互相吸引
C.同种电荷互相吸引
D.异种电荷互相排斥
A
4.蜜蜂飞行时会与空气摩擦而带电。当蜜蜂飞近花朵时容易吸附花粉,据此判断蜜蜂与花粉的带电情况为( )。
A.两者一定带异种电荷
B.两者可能带同种电荷
C.花粉之间一定互相排斥
D.花粉可能不带电
D
5.如图所示,玩具“静电飞雪”塑料罩内分别放有扇叶和大量的泡沫小球。通电后扇叶转动形成的风会把泡沫小球吹得像雪花一样漫天飞舞,关闭电源后,一些泡沫小球没有掉下来,而是分散吸附在塑料罩的内壁上。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塑料罩和泡沫小球都是绝缘体
B.泡沫小球和空气摩擦创造了电荷
C.泡沫小球和塑料罩一定带同种电荷
D.电动机使扇叶转动,把机械能转为电能
A
6.在干燥的天气里,用塑料梳子梳头,发现越梳头发越蓬松。这是因为头发带 (填“同”或“异”)种电荷而互相 。
7.小勇用手摩擦塑料泡沫颗粒后,发现有些塑料泡沫颗粒会粘在手上,如图所示,这是 现象,塑料泡沫颗粒粘在手上的原因是 。
排斥
同
摩擦起电
带电体有吸引轻小物体的性质
专题2 简单电路设计
8.在参观未成年人法制教育基地时,某同学发现,一处地面上有“防止沉迷网络”“拒绝打架斗殴”两个圆形模块。用脚踩其中任何一个模块,与模块连接的电视就会播放相应的教育短片。下列有关分析正确的是( )。
A.两个模块相当于开关,彼此串联
B.两个模块相当于电源,彼此串联
C.两个模块相当于开关,彼此并联
D.两个模块相当于电源,彼此并联
C
9.某款带有烘干功能的双滚筒洗衣机,要求洗衣功能和烘干功能均能独立进行。下列电路设计符合要求的是( )。
D
A B C D
10.如图所示,要使两灯串联,应只闭合开关 ;只闭合开关S1和S3,两灯 联。
S2
并
11.下图是未完成连接的实物电路,请用笔画线表示导线完成该电路的连接。要求:两灯并联;开关S在干路上,电流表只测通过L1的电流,导线不能交叉。
答案:如图所示
12.在学校传达室安装一个电铃、一个电灯和一个电池组,并在前、后门各装一个开关。要求:前门来人按下开关电铃响,后门来人按下开关电灯亮。
答案:如图所示
13.为了安全起见,自动扶梯的上、下口各设有一个“紧急停止按钮”(如图甲所示),电梯正常运行时它们都处于闭合状态;当出现突发状况时,只要按下其中任何一个按钮(相当于断开开关),电梯会立即停止运行,以避免重大事故的发生。自动扶梯靠其内部的电动机驱动运行。请在图乙的虚线框中画出满足上述要求的电路图。
答案:如图所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