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安徽省池州市贵池区德明中学中考数学三模试卷(含部分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2025年安徽省池州市贵池区德明中学中考数学三模试卷(含部分答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156.5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通用版
科目 数学
更新时间 2025-09-08 21:09:34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2025年安徽省池州市贵池区德明中学中考数学三模试卷
一、选择题:本题共10小题,每小题4分,共4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下列各实数中,属于负数的是(  )
A. B. 1 C. 0 D. -3
2.在过去的2024年,我省交通投资持续发力,累计完成1602.4亿元,再创历史新高,提前完成“十四五”规划的目标任务.其中数据1602.4亿可用科学记数法表示为(  )
A. 1602.4×108 B. 1.6024×1011 C. 1.6024×1010 D. 16.024×1010
3.如图,下面是由六个同样大小的正方体搭建的几何体,那么它的左视图为(  )
A.
B.
C.
D.
4.下列计算正确的是(  )
A. a5+a5=a10 B. a5 a5=a25 C. (a5)5=a10 D. a10÷a5=a5
5.如图,一副三角板按如图方式摆放,已知∠BAC=∠DBE=90°,∠D=60°,∠C=45°且AC∥DE,则∠1的度数为(  )
A. 15°
B. 20°
C. 25°
D. 30°
6.如果mn≤0,且m(n-1)>0,那么直线y=mx+n不经过(  )
A. 第一象限 B. 第二象限 C. 第三象限 D. 第四象限
7.电脑上随机推送难、中、易三道数学题(三题不同时呈现),要求做题人选其中的一题解答.明明直接做电脑推荐的第一道题,不再点击第二、三题;慧慧不做电脑推送的第一道题,简单思考后点击第二题,发现第二题比第一题容易,就做第二题,否则点击第三题并做第三题.则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 明明做到容易题的概率大 B. 慧慧做到容易题的概率大
C. 他俩做到容易题的概率一样大 D. 他俩至少有1人做到容易题的概率为
8.如图,在矩形ABCD中,过点C作对角线BD的垂线,垂足为E,连接AE并延长交CD于点F,若DF=1,FC=2,则BC的长为(  )
A. 3 B. C. D.
9.已知非零实数a,b满足a+b-ab=0,则下列结论一定正确的是(  )
A. B. 若a>0,则b<0
C. 若a2-b2=0,则a2+b2=4 D.
10.如图,在等边三角形ABC中,BC=2,P为AC边上一动点,连接BP,M为BP的中点,连接AM,将线段AM以M点为中心逆时针旋转60°,得到线段MA′,连接CA′.则线段CA′的长最小为(  )
A.
B.
C.
D.
二、填空题:本题共4小题,每小题5分,共20分。
11.=______.
12.如图,在正多边形ABCD PMN中,若∠AMB=18°,则该多边形的内角和为 .
13.已知A为第一象限内一点,B,C为y轴上两点,且△ABC为等边三角形,经过点A的反比例函数的图象与边AB相交于点D,若D为AB的中点,C点的坐标为(0,-2),则k的值为 .
14.已知抛物线y=-x2-3mx-4m与x轴负半轴交于点A,且经过B(2,6),C(m+1,n).
(1)n的值为______.
(2)若P为第一象限内抛物线上的一点,且S△PAB=S△PAC,则点P的坐标为______.
三、解答题:本题共9小题,共90分。解答应写出文字说明,证明过程或演算步骤。
15.(本小题8分)
解不等式组,并把解集在数轴上表示.
16.(本小题8分)
某农机施工队计划承接某乡镇水稻收割,若收割时每天的工作效率能比原计划提高30%,这样就可提前15天完成此乡镇的全部水稻的收割,但实际收割时的工作效率只比计划提高了25%,那么仍可比计划提前几天完此乡镇的水稻收割任务?
17.(本小题8分)
如图,在由边长为1个单位长度的小正方形组成的网格中,△ABC的顶点分别在格点上,
(1)将△ABC向右平移2个单位,再向下平移4个单位,请在网格内画出平移后的△A1B1C1;
(2)将△ABC以点B为中心,顺时针旋转90°,请在网格图中画出旋转后的△A2BC2;
(3)请仅用无刻度直尺在线段A1C1上确定一点P,使∠BCP=45°(保留作图痕迹,不需要证明).
18.(本小题8分)
【观察猜想】(1)观察下列等式:
第1个等式:12+22+(1×2)2=(1×2+1)(1×2+1);
第2个等式:22+32+(2×3)2=(2×3+1)(2×3+1);
第3个等式:32+42+(3×4)2=(3×4+1)(3×4+1);
第4个等式:42+52+(4×5)2=(4×5+1)(4×5+1);
根据以上规律,直接写出第5个等式为______;猜想:第n个等式为______
【论证猜想】(2)请你证明猜想的第n个等式的正确性.
【拓展运用】(3)若连续两个自然数的平方和等于另外两个连续自然数的平方差,这四个自然数中,最大的是91,则最小的自然数为多少?
19.(本小题10分)
如图,AB是⊙O的直径,C为⊙O上一点,D为的中点,连接BD,AC相交于点E,过点A作⊙O的切线交BD的延长线于点F.
(1)求证:FD=DE;
(2)若,BE=2,求长.
20.(本小题10分)
今年春运期间,安徽高速低空无人机巡查服务平台正式启用,该平台建立在先进的可视化数字底座之上,集成了地图展示、飞行管控、作业监控、任务管理等多种功能.如图,一架高速交警无人机C在巡查时,观察汽车B的俯角α为37°,而此时观察汽车A的俯角β为72°,已知A,B两车的被观测点距离地面0.5m(AM=BN=0.5m),无人机C的高度为51.5m(CD=51.5m),若此路段两车之间的安全距离为不低于50m,请通过计算判断A,B两车的距离是否为安全距离.
(参考数据:sin37°≈0.60,cos37°≈0.80,tan37°≈0.75,sin72°≈0.95,cos72°≈0.31,tan72°≈3.1)
21.(本小题10分)
书是灯,读书照亮了前面的路;书是桥,读书接通了彼此的岸;书是帆,读书推动了人生的船.读书是一门人生的艺术,因为读书,人生才更精彩!课外阅读已成为学生们丰富知识、拓宽视野的重要途径.某校为了了解七年级学生课外阅读情况,从七年级三个班级中各随机抽取了20%的学生,调查了他们平均每周课外阅读时长,并对这些数据进行整理、描述和分析,下面给出部分信息.
班级 (1)班 (2)班 (3)班
平均数 5.2 5.2 a
中位数 5.5 b 5
众数 c 6 5
根据以上信息解答下面问题:
(1)表格中a=______,b=______,c=______.
(2)七(2)班的小辉每周阅读时长为6小时.
小雪认为,小辉的阅读时长可能超过了七年级一半学生的阅读时长;
小曼认为,在七(3)班只有1人的阅读时长超过了小辉.
你认为小雪和小曼的说法正确吗?请说明理由.
(3)请估计七年级所有学生中,每周阅读时间不少于6小时的人数.
22.(本小题12分)
在四边形ABCD中,AB=BC,∠ADC=90°,对角线BD平分∠ADC.
(1)如图1,求证:AB⊥BC;
(2)如图2,连接AC交BD于点P,设.
①若k=1,求证:AC=BD;
②若AD=2CD,求k的值.
23.(本小题16分)
如图,已知抛物线y=-x2+2ax+3a与x轴交于A,B两点,与y轴交于点C,且点B的横坐标等于点C的纵坐标.
(1)求该抛物线的解析式及点A的坐标;
(2)设M(m,n)为直线BC上一点.
①当△AMC为直角三角形时,求n的值;
②当0<m<3时,已知点A关于y轴的对称点为A′,射线A′M交抛物线于点P.若∠PMC=∠AMC,求点P的横坐标.
1.【答案】D
2.【答案】B
3.【答案】C
4.【答案】D
5.【答案】A
6.【答案】C
7.【答案】B
8.【答案】B
9.【答案】D
10.【答案】A
11.【答案】2
12.【答案】1440°
13.【答案】
14.【答案】4;
P(3,4)或
15.【答案】-1<x≤1.
16.【答案】仍可比计划提前13天完此乡镇的水稻收割任务.
17.【答案】.
18.【答案】52+62+(5×6)2=(5×6+1)(5×6+1);n2+(n+1)2+[n(n+1)]2=[n(n+1)+1][n(n+1)+1]; 见解析; 9
19.【答案】连接AD,
由题意可得:∠FAB=90°.∠ADB=90°,
∴∠FAD=∠ABD=90°-∠DAB.
∵,
∴∠FAD=∠ABD=90°-∠DAB.
∵D为的中点,
∴,
∴∠DAC=∠ABD,
∴∠FAD=∠DAC,
又∠FAD+∠F=∠DAC+∠DEF=90°,
∴∠F=∠AEF,
∴AF=AE,
又AD⊥EF,
∴DF=DE.

20.【答案】A,B两车的距离是为安全距离,见解析
21.【答案】5.5,5.5,5;
小雪的说法是正确的,小曼的说法是错误的,因为小辉的阅读时长为6小时,而抽取的3个班的28名学生的中位数是5小时,又因为这28名学生是随机抽取的,由此可估计七年级所有学生中,阅读时长的中位数为5小时,所以小明的阅读时长可能超过了七年级一半学生的阅读时长.
小曼的说法是错误的,因为七 班所抽取的8人中,超过6小时的仅有1人,但这无法说明七 班所有学生中没有其他人的阅读时长大于6小时,所以小曼的说法是错误的;
60人
22.【答案】证明:过点B作AD,CD的垂线,垂足为分别为E,F,如图.
∵BD平分∠ADC,
∴BE=BF.
又∵AB=BC,
∴Rt△AEB≌Rt△CFB(HL),
∴∠ABE=∠CBF.
∴∠ADC=∠BED=∠BFD=90°,
∴四边形DEBF为矩形,
∴∠EBF=90°,
∴∠ABC=∠ABE+∠EBC=∠CBF+∠EBC=90°,
即AB⊥BC;
①证明:①当k=1时,BP=PD.
∵∠ABC=90°,AB=BC,
∴∠BAP=45°.
又∵∠ADC=90°,BD平分∠ADC,
∴∠ADB=45°=∠BAP,
∵∠ABP=∠DBA,
∴△ABP∽△DBA,
∴,
∴AB2=BP BD.
又∵BP=PD,
∴,
在Rt△ABC中,,
∴AC=2BP,
∴AC=BD;

23.【答案】y=-x2+2x+3,(-1,0);
①±2;

第1页,共1页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