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省长沙市周南中学(人教版)高一历史必修二教案:第17课 空前严重的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

文档属性

名称 湖南省长沙市周南中学(人教版)高一历史必修二教案:第17课 空前严重的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9.1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16-08-11 09:01:08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第17课
空前严重的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
长沙市周南中学——周小薇
【课标要求】
了解1929——1933年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爆发的原因、特点和影响,认识罗斯福新政的历史背景。
【三维目标】
一、知识与能力
1、识记:经济危机的内涵、表现以及1929——1933年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的特点,胡佛政府“自由放任”政策。
2、理解:20年代经济繁荣的景象,经济危机带来的影响。
3、运用:经济危机爆发的原因是什么?“自由放任”政策的失败说明了什么?
二、过程与方法
通过对补充的相关图片、文字信息的比较分析
( http: / / www.21cnjy.com )、整理,归纳出经济危机爆发的原因及影响,掌握观察阅读、获取信息的学习方法,提高学生探究分析历史问题的能力。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对1929——1933年资本主义世界经
( http: / / www.21cnjy.com )济危机的学习,理解经济危机是资本主义制度的固有矛盾造成的,它会使世界局势动荡不安,而胡佛自由放任的政策只会进一步激化矛盾。
【重点难点】
重点:1929~1933年经济危机爆发的原因和影响。
难点:1929~1933年经济危机爆发的原因,“自由放任”的政策。
【教材分析】
本课主要从经济危机爆发的原因、危机的特点、
( http: / / www.21cnjy.com )危机的影响以及美国在经济危机初期应对政策的失败四个方面来讲述1929~1933年的空前严重的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这场危机的发生,是资本主义制度下的社会化大生产和生产资料私人占有制之间固有矛盾的结果。经济危机从美国开始,迅速扩展到其他主要资本主义国家。面对经济危机,各国处理方式不同,加剧了世界的紧张局势。在经济危机初期,美国总统胡佛固守“自由放任”政策,不但没有消除危机,反而使危机恶化。本课涉及到经济从繁荣到危机的变化,应在讲课时多利用统计数据加以说明。
【新课学习】
导入新课
导入设计:
利用美国煤炭工人的故事配合
( http: / / www.21cnjy.com )二十世纪二、三十年代流行的英文歌曲“Brother,
Can
You
Spare
a
Dime ”激发学生的兴趣。进而设问:20世纪30年代的美国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景象?(生答:股市崩溃引发了经济危机),它又给世界带来怎样的影响?从而导入新课。
一、经济危机的原因:
1、美国经济的“繁荣”(引导学生阅读引言中的内容)
问题设计1:20世纪20年代美国经济繁荣的原因和表现是什么?
学生回忆所学知识回答:
(1)第二次工业革命的推动
(2)一战期间美国大发战争财
表现:
(1)1894年工业总产值跃居世界第一位,一战后由战前的债务国变成债权国。
(2)纽约成为世界金融中心之一。(伦敦不再是唯一的金融中心)
注意引导学生关注美国在世界经济中的地位,为学生理解发生于美国经济危机转为世界性经济危机作铺垫。
2、虚假繁荣的幻灭
问题设计2:什么是经济危机 经济危机爆发的原因是什么?
学生回答:经济危机的实质是生产的相对过剩。那生产为什么会“过剩”呢?
引导学生阅读教材以及《历史纵横》,多媒体展示相关资料,学生自主探究经济危机爆发的原因,
(1)资本主义制度的基本矛盾:即社会化大生产和生产资料私人占有之间的矛盾。——根本原因
(2)贫富差距扩大造成市场的相对狭小——重要原因
“过剩”表面上来看是因为生产出的产品太多,而市场需求有限,产品过剩,出现滞销,是生产和销售两个环节之间的矛盾。但产品是真的过剩吗?
(学生回答:不是)
那又是什么原因使供需矛盾逐步激化了呢?
我们可以先来看一组数字。(以课件或幻灯出示资料)(学生回答,教师总结)
材料一、1920~1929年,美国工人的工资增长2%,而工厂中生产率却增长55%。农业工人的工资还不到非农业工人的40%。
材料二、到
1929年,美国国家财富的三分之一由只占人口总数的1%的人拥有,而年收入在2000美元以下的贫困户占全美家庭总数的60%,他们的总收入在国民总收入中不足22%,还有12%的家庭收入不到1000美元。
通过这些数字我们可以看到,美国在20年代社会经济虽有较大发展,经济发展的成果却没有平均享有。资本家攫取了高额利润,广大劳动人民的收入增长水平远远赶不上经济发展水平,贫富差距越来越大,广大劳动人民日益相对贫困,这就限制了社会实际消费能力的增长,造成市场的相对狭小。因此,产品并非出现了绝对过剩,而是由于劳动人民的日益相对贫困而无力购买,出现了相对过剩。这是导致供需矛盾扩大的主要原因。
然而在1929年经济危机爆发前,当时的人并没有意识到这一点,恰恰相反,人们所感到的是自己正生活在一个美好的社会里,为什么呢?
一是可以通过贷款和分期付款的方式,买到想买的一切。
二是可以通过股票投机活动赚到自己想赚到的金钱。
(3)毫无顾忌的分期付款造成了市场的虚假繁荣(引导学生阅读81页学思之窗,完成思考题:分期付款对美国经济产生了哪些影响?)
刺激消费市场的活跃,造成了市场需求旺盛的假象。
1925年,有约49亿美元的零售商品是
( http: / / www.21cnjy.com )靠分期付款的方式售出的。1926年,赊购票据达60亿美元。有的农场主赊购的拖拉机已经用坏,还没付清赊购的钱。
提示:适度的分期付款可以刺激经济的发展,但是过度则会导致市场的虚假繁荣。
因为分期付款实际上是提前消费,随之而来的必然是消费的疲软,购买力下降。
(4)过度的股票投机大大增加了金融市场的不稳定性,为货币和信贷市场的崩溃准备了条件。
20年代初,股票投机成风。人们不但
( http: / / www.21cnjy.com )把自己的积蓄全部投入,甚至向银行贷款购买股票,造成这一时期股票价格被大幅度哄抬,发展到令人难以相信的极端,股票以其账面价值的3倍到20倍的价格卖出。
多媒体展示股票的相关知识。
股票是股份公司为筹集资金而向公众发行的一种有价证券,本身没有价值,但购买者可以凭股票取得股息或红利(预期收益)。股票可以买卖,但不能退股。
股票有面值(即发行时的价格),市值(市场价格),市值=面值
预期收益率/当时银行利率。
一般情况下,股票价格受市场供求情况
( http: / / www.21cnjy.com )影响。但从根本上讲,受该股份公司的生产经营状况影响,整个股市行情必然受整个国家经济状况的制约。(股市是国家经济的晴雨表)
当时的人们相信,股票是不会下跌的,但是,这种不幸还是发生了。1929年10月24日,纽约股票市场崩溃。一夜之间,繁荣化为乌有。
多媒体播放视频《经济危机的爆发》。
二、经济危机的表现
问题设计3:经济危机的表现和特点是什么?
引导学生阅读教材81页内容并回答。表现:见教材。
三、经济危机的特点
引导学生阅读多媒体展示的材料,总结经济危机的特点
范围特别广。
问题设计4:危机很快席卷了资本主义世界,为什么?
①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已经形成,各国经济联系紧密。(联系第二单元两次工业革命的内容)
②美国在资本主义世界的经济地位。
多媒体展示几幅危机扩展的图片。
持续时间特别长。
发展——繁荣——危机——萧条——复苏——发展(4年之久)
破坏性特别大。——“世界末日已经来临”
引导学生阅读81页图,对比图上和图下的人物表情和82页资料回放。
上:乐观,有足够的信心,下:悲观失望
四、经济危机的影响
引导学生阅读82页两段文字,让学生分组进行讨论,然后推选代表,总结经济危机的影响及表现。
最后教师归纳:
影响:①加深了各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的社会危机
广大人民由于失业和生活水平的下降,对本国政府强烈不满,示威、游行和罢工斗争不断,阶级矛盾空前尖锐;
政坛丑闻迭出,政府信誉扫地;
德国法西斯分子和日本军国主义抬头。
②加剧了世界局势的紧张。
各国加紧了在国际市场上的争夺——摩擦;
加紧对殖民地半殖民地进行掠夺——反抗。
(通过教材与学过的知识,训练学生做到有史有论,论从史出。)
政府危机严重、世界局势的紧张。经济危机如此肆虐,面对如此形势,怎么办呢?你有没有解决之道?
情境探究:假如你是美国总统 你会采取什么样的政策?
东南亚金融危机时,中国政府采取了积极稳健的政策,确保了香港金融的稳定。主要看站在什么立场上。胡佛站在资产阶级立场上,我们党站在人民立场上。
1、胡佛的对策
胡佛固守传统的“自由放任”的经济政策,反对政府直接干预——没有政策就是好政策……只有管得少,才能管得好。
引导学生阅读《历史纵横》中关于“自由放任”政
( http: / / www.21cnjy.com )策的介绍,并利用课件展示有关于“自由放任”政策的详细资料,让学生通过自主学习了解“自由放任”政策的含义。
2、政策的效果——没有克服危机,反而不断恶化。
效果说明传统的自由放任的经济政策已经不再适合生产力发展的需要,必然要求变革运行机制,说明生产关系要适应生产力的发展,政策要与时俱进。
3、民众的呼声
胡佛政府的“自由放任”政策不但没有克服危机,形势反而不断恶化。民众渴望一个强有力的政府,采取有效措施,迅速克服危机,这就是我们下节课要学习的《罗斯福新政》。
【课堂小结】
师生共同归纳本课重点,从1
( http: / / www.21cnjy.com )929年10月,美国华尔街股票市场的崩溃为开端,爆发了资本主义发展史上最严重的经济危机。面对危机胡佛政府采取了失败的反危机措施,使形势进一步恶化,由此,胡佛政府失去了民心,在1932年的总统选举中败给了罗斯福。罗斯福上任后大胆地进行了一系列改革,并适时根据形势变化进行政策调整,从而促进生产力的恢复,摆脱危机,并最终使美国经济制度发生了最为深刻的变革。
学习延伸:反思经济危机
从经济危机的发生原因和解决措施中你能得到哪些启示?
经济发展和改善人民生活相结合;规范股市和信贷,防范金融投机;居安思危;与时俱进,适时调整生产关系;市场调节与国家干预相结合。
课堂巩固练习(略)
【板书设计】
第17课空前严重的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
经济危机的原因
济危机的表现
经济危机的特点
经济危机的影响
【教学反思】
对于如何让学生理解资本主
( http: / / www.21cnjy.com )义制度的基本矛盾——即生产社会化和生产资料私有制之间的矛盾,作为一个新教师,无论是在知识体系还是在教学技能方面都不太成熟,所以恐怕单以语言无法让学生理解透彻。因此在语言表述的同时,我通过引导学生阅读教材,并借助大量材料的辅助,让学生有了一个初步的认识。然而这还是没有达到最好的效果,因此我依然在不断思考与疑惑,应该怎样来将这个知识点让学生更易于理解与掌握呢?
【课后作业】教材P83页本课测评:简述1929~1933年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的原因、特点和影响。
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
(1929~19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