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第五单元数据处理(基础卷)-2025-2026学年小学数学六年级上册北师大版
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
一、选择题
1.扇形统计图表示( )。
A.数量的多少 B.数量的变化情况 C.部分与整体的关系 D.以上都不是
2.要统计第32届奥运会我国各类奖牌占奖牌总数的情况,选用( )比较合适。
A.条形统计图 B.折线统计图 C.扇形统计图 D.复式条形统计图
3.为了清楚、形象地表示出学校各兴趣小组人数与总人数的百分比关系,可选择绘制( )。
A.扇形统计图 B.折线统计图 C.条形统计图
4.要统计小红每次数学测试的成绩,看看是进步还是退步,应选用( )统计图。
A.条形 B.折线 C.扇形
5.为选拔更出色的运动员参加2024年巴黎奥运会,国家队从近3年就开始为每个队员绘制( ),来表示运动员们参加每次比赛成绩高低的变化。
A.条形统计图 B.折线统计图 C.扇形统计图 D.都不是
6.如图所示是甲、乙两户居民家庭全年各项支出的统计图,根据统计图比较两户居民家庭教育支出占全年总支出的百分比,正确的是( )。
A.甲户比乙户大 B.乙户比甲户大 C.甲、乙两户一样大 D.无法比较
二、填空题
7.为了能更直观地看出各种树木数量与总数量之间的关系,用( )统计图比较合适。
8.表示一学期某学生学习成绩的变化情况,应选择( )统计图。表示学校各年级的人数情况,应选择( )统计图。表示班级的男、女生人数占全班人数的百分比情况,应选择( )统计图。
9.淘气要绘制统计图能清楚地看出学校图书馆每月借阅数量的增减变化情况应选择( )统计图,要统计各班图书角图书数量应绘制( )统计图。
10.调查本年级学生最喜欢的学科情况应选择( )统计图。
11.某小学四、五、六年级在学雷锋活动中共做好事120件,各年级做好事数量所占比例如图。六年级做好事( )件,五年级做好事( )件,四年级做好事( )件。
12.某工厂去年1到12月生产的产值统计后,如果要比较清楚地反映出各月产值的多少,可以制成( )统计图;如果要反映各月产值的增减变化情况,可以制成( )统计图;如果要反映各月产值占全年产值的百分比,可以制成( )统计图。
13.实验小学六年级男、女生人数如图所示,则女生占全年级人数的百分数是( )。
14.如下图是汇源超市今年上半年果汁和纯净水销量情况统计图。
(1)纯净水的销量从( )月到( )月增加得最快;从( )月到( )月出现了销量减少的现象,减少了( )箱。
(2)果汁的销量从( )月到( )月增加得最快,增加了( )箱。
15.根据统计图回答下面问题.
四年级同学参加兴趣小组情况统计图
一共调查了( )名同学,参加( )小组的人数最多,( )小组的人数最少,相差( )人,参加( )小组的是( )小组人数的2倍.
三、判断题
16.既能表示数量的多少,又能表示数量增减变化的统计图是扇形统计图。( )
17.要反映某厂今年前五个月产值增减变化情况,适合选择条形统计图。( )
18.要比较五一假期北海和钦州接待游客的数量情况及发展趋势,应绘制复式折线统计图。( )
19.统计表可以看出数量多少,统计图可以直接看出哪种数量多,哪种数量少。( )
20.折线统计图只能表示数据的变化趋势,不能体现数据的多少。( )
21.为了清楚看出全班学生的身高分布情况,可将收集的数据分段整理,再用统计表和条形统计图表示出来。( )
四、解答题
22.在林业科学里,通常根据生长期的长短将乔木分成不同的类型。下面是我国乔木林各龄组的面积构成情况。
类型 幼龄林 中龄林 近熟林 成熟林 过熟林
百分比 33.82% 33.435% 14.825% 12.03% 5.9%
以上信息可以用什么统计图表示?哪种更直观些?
23.某公司准备给员工做工作服,工作服分大号、中号、小号,身高为150~155厘米的适合穿小号,身高为156~160厘米的适合穿中号,身高为160厘米以上的适合穿大号。
公司员工身高记录表
编号 身高/厘米 编号 身高/厘米 编号 身高/厘米 编号 身高/厘米
1 155 8 152 15 158 22 151
2 165 9 156 16 156 23 158
3 163 10 158 17 152 24 156
4 152 11 159 18 167 25 165
5 164 12 154 19 156 26 160
6 158 13 165 20 157 27 158
7 159 14 157 21 159 28 160
(1)根据上面的数据,完成下面的统计表。
身段高/厘米 150~155 156~160 160以上 合计
人数
(2)每种型号的服装各要做多少套?
24.王老师为了了解四(1)班男生的身高情况,对全班男生的身高进行了调查,结果为132、155、134、146、144、140、142、155、138、155、145、130。(单位:厘米)
(1)根据上面的信息,完成下表:
身高段/厘米 130~139 140~149 150~159
人数
(2)根据你的整理,哪个身高段的男生人数最多?
(3)四(1)班男生的平均身高是多少厘米?
25.下面两幅统计图,反映的是毕业复习阶段,甲、乙两位同学每天在家学习的时间分配情况和阶段性检测成绩情况。
甲、乙每天在家学习时间分配情况统计图 甲、乙阶段性检测成绩情况统计图
(1)甲、乙两人每天在家的学习时间分别是( )分和( )分。
(2)甲第五次检测的成绩比第一次提高了( )%,乙第五次检测的成绩比第一次提高了( )%。
(3)甲同学这五次阶段性检测的平均成绩是( )分,乙同学这五次阶段性检测的平均成绩是( )分。
(4)从折线统计图可以直接看出( )同学成绩提高得快。你有什么启发?
26.下面是林林和全市男生在小学一至六年级的身高记录表。
年级 一 二 三 四 五 六
全市男生平均身高/cm 120 126 132 138 146 156
林林身高/cm 116 123 130 140 147 158
(1)根据上面的数据完成下图。
(2)林林的身高在( )年级时与全市男生平均身高的差距最大,差( )厘米。
(3)林林的身高在( )到( )年级时长得最快。
(4)林林的身高在全市男生中所处的位置有什么变化?
27.“限塑令”下达后,小英对本学校学生使用环保袋的情况进行了随机调查,调查分为四个等级:A.一直使用;B.经常使用;C.较少使用;D.从不使用。最后将统计结果绘制成如下两幅统计图。
(1)本次一共调查了( )名学生,其中等级为D的学生人数占学生总人数的( )%,等级为C的学生人数占学生总人数的( )%。
(2)请根据数据将条形统计图补充完整。
(3)等级为D的学生人数比等级为C的学生人数少( )%。
28.垃圾的种类有可回收物、厨余垃圾、有害垃圾和其他垃圾。经过阳光小区的前期宣传,居民普遍对于垃圾分类有了新的认识。为了统计阳光小区垃圾分类的具体情况,六(1)班学生对小区近一周产生的垃圾构成情况进行了调查,请你根据统计图完成下面的问题。
(1)这个小区这周一共产生垃圾多少吨?
(2)可回收物有多少吨?请把两幅统计图补充完整。
29.每年的5月31日为“世界无烟日”。今年的“世界无烟日”宣传活动中,六(1)班在学校附近开展了以“我最支持的戒烟方式”为主题的调查活动,将调查结果整理分析后,统计出支持强制戒烟的有90人,支持替代品戒烟的有20人,并绘制成下面的扇形统计图。
(1)六(1)班同学一共调查了多少人?
(2)把扇形统计图补充完整。
《第五单元数据处理(基础卷)-2025-2026学年小学数学六年级上册北师大版》参考答案
题号 1 2 3 4 5 6
答案 C C A B B B
1.C
【详解】条形统计图能很容易看出数量的多少;折现统计图不仅容易看出数量的多少,而且能反映数量的增减变化情况;扇形统计图能反映部分与整体的关系;
故答案为:C。
2.C
【分析】条形统计图能很容易看出数量的多少;折线统计图不仅容易看出数量的多少,而且能反映数量的增减变化情况;扇形统计图能反映部分与整体的关系,据此解答。
【详解】因为扇形统计图反映部分与整体的关系,所以能明显看出第32届奥运会我国各类奖牌占奖牌总数的情况,因此选用扇形统计图比较合适。
故答案为:C
3.A
【分析】条形统计图能表示数量的多少;
折线统计图不仅能表示数量的多少,还能表示数量的增减变化情况;
扇形统计图能表示部分与整体之间的关系。据此解答。
【详解】为了清楚、形象地表示出学校各兴趣小组人数与总人数的百分比关系,可选择绘制扇形统计图。
故答案为:A
【点睛】本题考查了统计图的选择,明确各种统计图的特点是解题关键。
4.B
【分析】要统计小红每次数学测试的成绩,并且要看看是进步还是退步,需要反映出成绩的变化趋势,选择折线统计图最为合适。
【详解】要统计小红每次数学测试的成绩,看看是进步还是退步,应选用折线统计图;
故答案选:B
【点睛】本题考查的是统计图的选择,条形统计图、折线统计图、扇形统计图各有各的优势,需要根据具体情况进行选择。
5.B
【分析】用统计图表示数据时,要根据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统计图:(1)要表示出各种数量的多少时,选择条形统计图;(2)既要表示出各种数量的多少,又要表示出数量增减变化的情况时,选择折线统计图;(3)要表示出各部分数量与总数之间的关系时,选择扇形统计图。
【详解】国家队即要了解运动员们3年来参加每次比赛的具体成绩,又要了解成绩的增减变化趋势,所以,国家队从近3年就开始为每个队员绘制折线统计图,来表示运动员们参加每次比赛成绩高低的变化。
故答案为:B
6.B
【分析】根据条形统计图求出甲户教育支出占全年总支出的百分比,再结合扇形统计图中的乙户教育支出占全年总支出的百分比是25%,进行比较即可。
【详解】甲户教育支出占全年总支出的百分比:1200÷(1200×2+2000+1600)=20%
乙户教育支出占全年总支出的百分比是:25%
因为25%>20%,所以乙户比甲户大;
故答案为:B
【点睛】本题考查的是条形统计图和扇形统计图的综合运用。读懂统计图,从不同的统计图中得到必要的信息是解决问题的关键。注意此题比较的仅仅是百分比的大小。
7.扇形
【分析】扇形统计图能够反映部分数量与总数量之间的关系。
【详解】为了能更直观地看出各种树木数量与总数量之间的关系,用扇形统计图比较合适。
8. 折线 条形 扇形
【分析】根据条形统计图用直条的长短表示数量的多少,从图中直观地看出数量的多少,便于比较;折线统计图不仅能看清数量的多少,还能通过折线的上升和下降表示数量的增减变化情况;扇形统计图清楚地看出各部分数量与总数量之间,部分与部分之间的关系。据此解答。
【详解】根据分析可得:
表示一学期某学生学习成绩的变化情况,应选择折线统计图。表示学校各年级的人数情况,应选择条形统计图。表示班级的男、女生人数占全班人数的百分比情况,应选择扇形统计图。
9. 折线 条形
【分析】扇形统计图的特点:能够反映出部分和整体之间的关系;
折线统计图的特点:能够反映数量的多少,又能够反映出数量的增减变化情况;
条形统计图的特点:能够清楚地反映出数量的多少;
根据各种统计图的特点,选择合适的统计图。
【详解】由分析可得:
淘气要绘制统计图能清楚地看出学校图书馆每月借阅数量的增减变化情况应选择折线统计图,要统计各班图书角图书数量应绘制条形统计图。
10.条形
【分析】条形统计图和复式条形能很容易看出数量的多少;
折线统计图不仅容易看出数量的多少,而且能反映数量的增减变化情况;
扇形统计图能反映部分与整体的关系,据此解答即可。
【详解】由分析可得:
根据题意,调查本年级学生最喜欢的学科情况,可以用条形统计图,能清晰的展现每种学科都有多少学生喜欢,不需要展现人数变化的过程,也不需要展现与整体的关系,只需要比较出哪门学科是学生最喜欢的。
综上所述:调查本年级学生最喜欢的学科情况应选择条形统计图。
11. 48 42 30
【分析】求一个数的百分之几用乘法计算;根据扇形统计图可知,六年级做好事数量占共做好事120件的40%,五年级做好事数量占共做好事120件的35%,四年级做好事数量占共做好事120件的25%,据此解答即可。
【详解】六年级:(件)
五年级:(件)
四年级:(件)
所以六年级做好事48件,五年级做好事42件,四年级做好事30件。
12. 条形 折线 扇形
【分析】条形统计图的特点:能清楚的表示出数量的多少;折线统计图的特点:不但可以表示出数量的多少,而且能看出各种数量的增减变化情况;扇形统计图的特点:比较清楚地反映出部分与部分、部分与整体之间的数量关系;据此进行解答即可。
【详解】某工厂去年1到12月生产的产值统计图,如果要比较清楚地反映出各月产值的多少,可以制成条形统计图;如果要反映各月产值的增减变化情况,可以制成折线统计图;如果要反映各月产值占全年产值的百分比,可以制成扇形统计图。
【点睛】此题应根据条形、折线和扇形统计图的特点进行分析、解答。
13.52%
【详解】明确条形统计图能清楚表示出各个数量的多少,折线统计图能看出数量的增减变化,扇形统计图能了解各部分数量同总数之间的关系。
14.(1) 1 2 3 4 5
(2) 4 5 14
【分析】观察统计图可知:
(1)虚线表示的是纯净水的销量情况,1月到3月和4月到6月纯净水的销量呈增长趋势,其中1月到2月增长最快;纯净水的销量3月到4月呈下降趋势,从3月的55箱到4月的50箱减少了55-50=5箱;
(2)实线表示的是国之的销量情况,从1月到6月一直呈增长趋势,其中4月到5月增长最快,增加了39-25=14箱。
【详解】(1)由分析(1)得:
纯净水的销量从1月到2月增加得最快;从3月到4月出现了销量减少的现象,减少了5箱。
(2)由分析(2)得:
果汁的销量从4月到5月增加得最快,增加了14箱。
【点睛】本题主要考查复式折线统计图的实际应用。
15.35 足球 趣味数学 6 足球 趣味数学
【详解】略
16.×
【分析】扇形统计图是以一个圆的面积(看作单位“1”)表示物体的总数量,以相应的扇形面积占整个圆面积的百分数表示各有关部分占总数量的百分数的统计图。折线统计图用不同位置的点表示数量的多少,根据数量的多少描出各点,然后把各点用线段顺次连接起来。简单折线统计图的特点不仅能看清数量的多少,还能通过折线的上升和下降表示数量的增减变化情况。
【详解】既能表示数量的多少,又能表示数量增减变化的统计图是折线统计图。
故答案为:×
【点睛】熟练掌握各种统计图的特点是解题的关键。
17.×
【分析】条形统计图能很容易看出数量的多少;折线统计图不仅容易看出数量的多少,而且能反映数量的增减变化情况;扇形统计图能反映部分与整体的关系;由此根据情况选择即可。
【详解】由分析可知:要反映某厂今年前五个月产值增减变化情况,适合选择折线统计图。
故答案为:×
【点睛】此题应根据条形统计图、折线统计图、扇形统计图各自的特点进行解答。
18.√
【分析】条形统计图能很容易看出数量的多少;折线统计图不仅容易看出数量的多少,而且能反映数量的增减变化情况; 由此根据情况判断即可。
【详解】据题意,要比较五一假期北海和钦州接待游客的数量情况及发展趋势,选择条形统计图可以反映五一假期北海和钦州接待游客的数量情况,但不能反映五一假期北海和钦州接待游客的发展趋势,所以应绘制复式折线统计图更合适。原题说法正确。
故答案为:√
【点睛】本题考查折线统计图,关键是要熟练掌握条形统计图、折线统计图各自的特点,灵活运用。
19.×
【分析】条形统计图能很容易看出数量的多少;折线统计图不仅容易看出数量的多少,而且能反映数量的增减变化情况;扇形统计图能反映部分与整体的关系;由此根据情况选择即可。此题应根据条形统计图、折线统计图、扇形统计图各自的特点进行解答。
【详解】根据统计图的特点可知:只有条形统计图和折线统计图可以清楚的看出各种数量的多少,所以“统计表可以看出数量多少,统计图可以直接看出哪种数量多,哪种数量少”说法错误。
故答案为:×
20.×
【分析】折线统计图各点标有数据,能看出数据的多少;通过折线的高低变化来表示数据的变化趋势。
【详解】折线统计图不仅能表示数量的多少,还能体现数据的增减变化趋势。
原题说法错误。
故答案为:×
【点睛】此题应根据条形统计图、折线统计图、扇形统计图各自的特点进行解答。
21.√
【分析】统计表用表格呈现数据,条形统计图用直条呈现数据。统计表和条形统计图都能清楚地看出统计的结果。据此判断即可。
【详解】将收集的数据分段整理,用统计表和条形统计图表示出来,可以更清楚看出全班学生的身高分布情况。原题说法正确。
故答案为:√
22.条形统计图,扇形统计图;扇形统计图
【分析】条形统计图可以清楚地看出数量的多少;
折线统计图不但可以表示出数量的多少,而且能够清楚地表示出数量增减变化的情况;
扇形统计图表示各部分数量与总数之间的关系。
【详解】观察统计表中的乔木各生长期所占的百分比的信息,可知符合条形统计图和扇形统计图的特点。
答:以上信息可以用条形统计图和扇形统计图表示,扇形统计图更直观些。
【点睛】理解掌握条形统计图、折线统计图、扇形统计图的特点是选择统计图的关键。
23.(1)6;16;6;28
(2)6套;16套;6套
【分析】(1)数出各身高段的人数,填表即可;
(2)根据身高为150~155厘米的适合穿小号,身高为156~160厘米的适合穿中号,身高为160厘米以上的适合穿大号,结合各身高段人数,解答即可。
【详解】(1)
身段高/厘米 150~155 156~160 160以上 合计
人数 6 16 6 28
(2)答:小号要做6套,中号要做16套,大号要做6套。
24.(1)4;5;3
(2)140~149厘米;
(3)143厘米;
【分析】(1)根据题目要求进行数量整理即可,建议整理过数据可以划掉,以免重数:
130~139之间的有:132;134;138;130;
140~149之间的有:146;144;140;142;145;
150~159之间的有:155;155;155
(2)根据整理的数据,将每个身高段的人数进行大小比较即可。
(3)将所有男生的身高加起来,然后除以男生的人数即可。
【详解】(1)130~139之间的有4人;140~149之间的有5人;150~159之间的有3人;
(2)5>4>3,即身高在140~149厘米的男生人数最多。
答:身高在140~149厘米的男生人数最多。
(3)132+155+134+146+144+140+142+155+138+155+145+130
=287+134+146+144+140+142+155+138+155+145+130
=421+146+144+140+142+155+138+155+145+130
=567+144+140+142+155+138+155+145+130
=711+140+142+155+138+155+145+130
=851+142+155+138+155+145+130
=993+155+138+155+145+130
=1148+138+155+145+130
=1286+155+145+130
=1441+145+130
=1586+130
=1716(厘米)
1716÷12=143(厘米)
答:四(1)班男生的平均身高是143厘米。
25.(1)60;60
(2)15;30
(3)86.8;78.2
(4)乙;从条形统计图可以看出乙同学用于思考和交流的时间较甲同学多一些。所以学习过程中不仅要多看书和做题,还要勤思考和交流。
【分析】(1)利用加法将甲每天看书、思考、做题和交流的时间相加,求出甲每天在家的学习时间。同理,求出乙每天在家的学习时间;
(2)将甲第五次检测成绩减去第一次的成绩,求出差,再将差除以第一次的成绩,求出成绩提高了百分之几。同理,求出乙第五次成绩比第一次提高了百分之几;
(3)利用加法求出甲五次检测的总成绩,再将总成绩除以5,求出平均成绩。同理,求出乙的平均成绩;
(4)根据折线统计图可知,乙成绩增长更快,再结合条形统计图可知乙思考得更多。
【详解】(1)20+10+25+5=60(分)
20+15+15+10=60(分)
所以,甲、乙两人每天在家的学习时间分别是60分和60分。
(2)(92-80)÷80
=12÷80
=15%
(91-70)÷70
=21÷70
=30%
所以,甲第五次检测的成绩比第一次提高了15%,乙第五次检测的成绩比第一次提高了30%。
(3)(80+85+87+90+92)÷5
=434÷5
=86.8(分)
(70+72+75+83+91)÷5
=391÷5
=78.2(分)
所以,甲同学这五次阶段性检测的平均成绩是86.8分,乙同学这五次阶段性检测的平均成绩是78.2分。
(4)从折线统计图可以直接看出乙同学成绩提高得快。从条形统计图可以看出乙同学用于思考和交流的时间较甲同学多一些。所以学习过程中不仅要多看书和做题,还要勤思考和交流。
(启发答案不唯一,合理即可)
26.(1)见详解;
(2)一年级,差4厘米;
(3)五到六;
(4)中等偏上。
【分析】(1)根据统计表中的数据完成统计图;
(2)根据复式折线统计图的特点,林林的身高在一年级与全市男生平均身高水平差距最大;
(3)根据统计表中数据的特点可知,林林的身高在五到六年级长得最快。
(4)根据数据的特点可知,林林的身高在全市男生中处于中等偏上;
【详解】(1)根据统计表中的数据完成统计图如下图所示;
(2)林林的身高在一年级时与全市男生平均身高的差距最大,差4厘米。
(3)林林的身高在五到六年级时长得最快。
(4)根据数据的特点可知,林林的身高在全市男生中处于中等偏上。
【点睛】题主要考查统计图表的填充,关键利用复式折线统计图的特点做题。
27.(1)400;5;20
(2)图见详解
(3)75
【分析】(1)从两幅统计图中可知,等级为B的学生有160名,占学生总人数的40%,把学生总人数看作单位“1”,单位“1”未知,根据百分数除法的意义,用160÷40%求出学生总人数;
用等级为D的学生人数除以学生总人数,求出等级为D的学生人数占学生总人数的百分之几;
根据减法的意义,用“1”减去等级为A、B、D的学生人数占学生总人数的百分比,即是等级为C的学生人数占学生总人数的百分之几。
(2)把学生总人数看作单位“1”,等级为A的学生人数占总人数的35%,单位“1”已知,根据百分数乘法的意义,用总人数乘35%,求出等级为A的学生人数;
用总人数减去等级为A、B、D的学生人数,即是等级为C的学生人数;据此将条形统计图补充完整。
(3)求等级为D的学生人数比等级为C的学生人数少百分之几,用等级为C的学生人数减去等级为D的学生人数,求出少的人数,再除以等级为C的学生人数即可。
【详解】(1)总人数:
160÷40%
=160÷0.4
=400(名)
D占学生总人数的:
20÷400×100%
=0.05×100%
=5%
C占学生总人数的:
1-35%-40%-5%=20%
本次一共调查了(400)名学生,其中等级为D的学生人数占学生总人数的(5)%,等级为C的学生人数占学生总人数的(20)%。
(2)A:400×35%
=400×0.35
=140(名)
C:400-140-160-20=80(名)
如下图:
(3)(80-20)÷80×100%
=60÷80×100%
=0.75×100%
=75%
等级为D的学生人数比等级为C的学生人数少(75)%。
28.(1)40吨
(2)10吨;统计图见详解
【分析】(1)已知厨余垃圾有22吨,且厨余垃圾占总垃圾的55%,已知一个数的百分之几是多少,求这个数,用除法计算22÷55%=40吨。
(2)已知总垃圾为40吨,厨余垃圾22吨,有害垃圾1.6吨,其他垃圾6.4吨,用总垃圾吨数分别减去厨余垃圾吨数、有害垃圾吨数、其他垃圾吨数可计算出可回收物的吨数;已知其他垃圾6.4吨,根据 “其他垃圾所占百分比=其他垃圾吨数÷总垃圾吨数×100%”,可计算出其他垃圾所占的百分比。
【详解】(1)22÷55%
=22÷0.55
=40(吨)
答:这个小区这周一共产生垃圾40吨。
(2)40-22-1.6-6.4
=18-1.6-6.4
=18-(1.6+6.4)
=18-8
=10(吨)
答:可回收物有10吨。
6.4÷40×100%
=0.16×100%
=16%
所以其他垃圾占总垃圾的16%。
作图如下:
29.(1)200人
(2)图见详解
【分析】(1)根据统计图可知,支持替代品戒烟占总调查人数的10%,对应的是支持替代品戒烟人数20人,求单位“1”,用20÷10%解答。
(2)用强制戒烟的人数÷调查的总人数×100%,求出强制戒烟占调查总人数的百分比,再把调查总人数看作单位“1”,用1减去强制戒烟占调查总人数的百分比,减去替代品戒烟占调查总人数的百分比,减去药剂戒烟占调查总人数的百分比,求出警示戒烟炸调查总人数的百分比,完成统计图即可。
【详解】(1)20÷10%=200(人)
答:六(1)班同学一共调查200人。
(2)90÷200×100%
=0.45×100%
=45%
1-45%-10%-15%
=55%-10%-15%
=45%-15%
=30%
如图: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