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宁夏银川六中中考数学二模试卷(含部分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2025年宁夏银川六中中考数学二模试卷(含部分答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191.5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通用版
科目 数学
更新时间 2025-09-08 22:21:3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2025年宁夏银川六中中考数学二模试卷
一、选择题:本题共8小题,每小题3分,共24分。在每小题给出的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5的相反数等于(  )
A. B. C. -5 D. 5
2.太原市某天13时气温为零上4℃,可记作+4℃,受寒潮影响,20时气温降为零下4℃,则零下4℃可记作(  )
A. -4℃ B. 4℃ C. -8℃ D. 8℃
3.计算:=(  )
A. B. 3a C. D. 3
4.如图①是由大小相同的小正方体搭成的几何体,将上层的小正方体按照三种不同的方式平移后得到图②、图③、图④.关于平移前后几何体的三视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图①和图②主视图相同 B. 图①和图③主视图不相同
C. 图①和图③左视图相同 D. 图①和图④俯视图相同
5.将一副三角板按照如图方式摆放,点B、C、D共线,∠CDF=18°,则∠AFE 的度数为(  )
A. 89°
B. 83°
C. 93°
D. 103°
6.某玩具厂共有300名生产工人,每个工人每天可生产玩具车架20个或车轮40个,且1个车架与4个车轮可配成一套,设有x个工人生产车架,y个工人生产车轮,下列方程组正确的是(  )
A. B.
C. D.
7.已知反比例函数的图象经过点(3,4),则下列描述正确的是(  )
A. 图象位于第二、四象限 B. y的值随x的值增大而增大
C. 当y>0时,x<0 D. 点(6,2)在该图象上
8.如图,等边△ABC的边长为3,其内切圆⊙O与三边分别相切于点D,E,F,以点B为圆心,AB长为半径画AC,则阴影部分的面积为(  )
A. π
B.
C.
D.
二、填空题:本题共8小题,每小题3分,共24分。
9.= .
10.2024年全国高考报名人数达到13420000人,13420000这个数用科学记数法表示为 .
11.如图,数轴上标注了四段,若,则表示a的点落在段______(填序号).
12.已知抛物线y=x2+2x-3,经过(-2,y1)和(2,y2)两点,则y1 ______y2(填“>”“<”或“=”).
13.如图,在正方形网格中,每个小正方形的边长均为1,点A,B,C,P都在格点(网格线的交点)上,且点P在△ABC的边AC上,则∠PAB+∠PBA的度数是______.
14.关于x的不等式组无解,则实数a的取值范围是 .
15.数学小组研究如下问题:某地的纬度约为北纬28°,求北纬28°纬线的长度.小组成员查阅资料,得到如下信息:
信息一:如图①,在地球仪上,与赤道平行的圆圈叫做纬线;
信息二:如图②,某地球仪赤道半径OA约为50cm,弦BC∥OA,以BC为直径的圆的周长就是北纬28°纬线的长度.
根据以上信息,该地球仪北纬28°纬线的长度约为______cm.
(参考数据:π≈3,sin28°≈0.47,cos28°≈0.88,tan28°≈0.53)
16.如图,在矩形ABCD中,E是AD边的中点,BE⊥AC,垂足为点F,连接DF,分析下列四个结论:①△AEF∽△CAB;②FD=DC;③;④CF=2AF.其中正确的结论有 .
三、解答题:本题共10小题,共68分。解答应写出文字说明,证明过程或演算步骤。
17.(本小题6分)
解分式方程.
18.(本小题6分)
先化简,再求值:,其中a=2.
19.(本小题6分)
某校开展了“学习二十大”的知识竞赛(百分制),七、八年级学生参加了本次活动.为了解两个年级的答题情况,该校从每个年级各随机抽取了30名学生的成绩,并对数据(成绩)进行了整理、描述和分析,下面给出了部分信息:
a.七年级成绩的频数分布直方图如图:
(数据分成五组:50≤x<60,60≤x<70,70≤x<80,80≤x<90,90≤x≤100).
b.七年级成绩在80≤x<90的数据如下(单位:分):80,88,85,85,85,85,85,85,85,85,88,89.
c.七、八年级各抽取的30名学生成绩的平均数、中位数、众数、方差如表所示.
年级 平均数 中位数 众数 方差
七年级 80.4 m n 141.04
八年级 80.4 83 84 86.10
根据以上信息,回答下列问题:
(1)表②中m=______,n=______;
(2)下列推断合理的是______.
①样本中两个年级数据的平均数相同,八年级数据的方差较小,由此可以推断该校八年级学生成绩的波动程度较小;
②若八年级小明同学的成绩是84分,可以推断他的成绩低于该校八年级一半以上学生的成绩.
(3)竞赛成绩80分及以上记为优秀,该校七年级有600名学生,估计七年级成绩优秀的学生人数.
20.(本小题6分)
如图,是边长为1的小正方形组成的8×8方格,线段AB的端点在格点上.建立平面直角坐标系,使点A、B的坐标分别为(2,1)和(-1,3).
(1)画出该平面直角坐标系xOy;
(2)画出线段AB关于原点O成中心对称的线段A1B1;
(3)画出以点A、B、O为其中三个顶点的平行四边形.(画出一个即可)
21.(本小题6分)
如图, ABCD的对角线相交于点O,过点D作DE∥AC,且DE=OC,连接CE、OE,OE=CD.求证: ABCD是菱形.
22.(本小题6分)
某果园有100棵桃树,一棵桃树平均结1000个桃子,现准备多种一些桃树以提高产量,试验发现,每多种一棵桃树,每棵桃树的产量就会减少2个,但多种的桃树不能超过100棵.如果要使产量增加15.2%,那么应多种多少棵桃树?
23.(本小题8分)
如图,已知一次函数y1=kx+b与反比例函数的图象在第一、三象限分别交于A(6,1)、B(a,-3)两点,连接OA、OB.
(1)求一次函数和反比例函数的解析式;
(2)求△AOB的面积.
24.(本小题8分)
如图,BE是⊙O的直径,A,D是⊙O上的两点,延长BE至点C,连接AC,∠EAC=∠ABC.
(1)求证:CA是⊙O的切线;
(2),BC=10,求⊙O的半径.
25.(本小题8分)
定义:对于一个四边形,我们把依次连结它的各边中点得到的新四边形叫做原四边形的“中点四边形”.如果原四边形的中点四边形是个正方形,我们把这个原四边形叫做“中方四边形”.
概念理解:下列四边形中一定是“中方四边形”的是______.
A.平行四边形
B.矩形
C.菱形
D.正方形
性质探究:如图1,四边形ABCD是“中方四边形”,观察图形,写出关于四边形ABCD的两条结论:
______;
______.
问题解决:如图2,以锐角△ABC的两边AB,AC为边长,分别向外侧作正方形ABDE和正方形ACFG,连结BE,EG,GC.求证:四边形BCGE是“中方四边形”;
拓展应用:如图3,已知四边形ABCD是“中方四边形”,M,N分别是AB,CD的中点,
(1)试探索AC与MN的数量关系,并说明理由.
(2)若AC=2,求AB+CD的最小值.
26.(本小题8分)
如图(1),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抛物线y=ax2+bx-4(a≠0)与x轴交于A,B两点(点A在点B的左侧),与y轴交于点C,点A的坐标为(-1,0),且OC=OB,点D和点C关于抛物线的对称轴对称.
(1)分别求出a,b的值和直线AD的解析式;
(2)直线AD下方的抛物线上有一点P,过点P作PH⊥AD于点H,作PM平行于y轴交直线AD于点M,交x轴于点E,求△PHM的周长的最大值;
(3)在(2)的条件下,如图2,在直线EP的右侧、x轴下方的抛物线上是否存在点N,过点N作NG⊥x轴交x轴于点G,使得以点E、N、G为顶点的三角形与△AOC相似?如果存在,请直接写出点G的坐标;如果不存在,请说明理由.
1.【答案】D
2.【答案】A
3.【答案】C
4.【答案】D
5.【答案】C
6.【答案】C
7.【答案】D
8.【答案】B
9.【答案】2
10.【答案】1.342×107
11.【答案】④
12.【答案】<
13.【答案】45°
14.【答案】a≤2
15.【答案】264
16.【答案】①④
17.【答案】.
18.【答案】,1.
19.【答案】85,85;
①;
七年级有600名学生成绩优秀的学生人数约为340人
20.【答案】解:(1)如图,即为所求;
(2)如图,线段A1B1即为所求;
(3)如图,平行四边形AOBD即为所求(答案不唯一).
21.【答案】证明:∵DE∥AC,DE=OC,
∴四边形OCED是平行四边形.
∵OE=CD,
∴平行四边形OCED是矩形,
∴∠COD=90°,
∴AC⊥BD,
∴ ABCD是菱形.
22.【答案】解:设多种x棵树,则(100+x)(1000-2x)=100×1000×(1+15.2%)(0<x<100),
整理,得:x2-400x+7600=0,(x-20)(x-380)=0,
解得x1=20,x2=380.
∵果园有100棵桃树,380>100,
∴x2=380不合题意,故舍去.
答:应多种20棵桃树.
23.【答案】反比例函数的解析式为,一次函数的解析式为;
8
24.【答案】见解析;

25.【答案】概念理解:D
性质探究:① AC=BD ②AC⊥BD
问题解决:如图2,取四边形BCGE各边中点分别为P、Q、R、L并顺次连接成四边形MNRL,连接CE交AB于P,连接BG交CE于K,
∵四边形BCGE各边中点分别为M、N、R、L,
∴MN、NR、RL、LM分别是△BCG、△CEG、△BGE、△CEB的中位线,
∴MN∥BG,MN=BG,RL∥BG,RL=BG,RN∥CE,RN=CE,ML∥CE,ML=CE,
∴MN∥RL,MN=RL,RN∥ML∥CE,RN=ML,
∴四边形MNRL是平行四边形,
∵四边形ABDE和四边形ACFG都是正方形,
∴AE=AB,AG=AC,∠EAB=∠GAC=90°,
又∵∠BAC=∠BAC,
∴∠EAB+∠BAC=∠GAC+∠BAC,
即∠EAC=∠BAG,
在△EAC和△BAG中,

∴△EAC≌△BAG(SAS),
∴CE=BG,∠AEC=∠ABG,
又∵RL=BG,RN=CE,
∴RL=RN,
∴ MNRL是菱形,
∵∠EAB=90°,
∴∠AEP+∠APE=90°.
又∵∠AEC=∠ABG,∠APE=∠BPK,
∴∠ABG+∠BPK=90°,
∴∠BKP=90°,
又∵MN∥BG,ML∥CE,
∴∠LMN=90°,
∴菱形MNRL是正方形,即原四边形BCGE是“中方四边形”;
拓展应用:(1)MN=AC,理由如下:
如图3,分别作AD、BC的中点E、F并顺次连接EN、NF、FM、ME,
∵四边形ABCD是“中方四边形”,M,N分别是AB,CD的中点,
∴四边形ENFM是正方形,
∴FM=FN,∠MFN=90°,
∴MN===FM,
∵M,F分别是AB,BC的中点,
∴FM=AC,
∴MN=AC;
(2)如图4,分别作AD、BC的中点E、F并顺次连接EN、NF、FM、ME,
连接BD交AC于O,连接OM、ON,
当点O在MN上(即M、O、N共线)时,OM+ON最小,最小值为MN的长,
∴2(OM+ON)最小=2MN,
由性质探究②知:AC⊥BD,
又∵M,N分别是AB,CD的中点,
∴AB=2OM,CD=2ON,
∴2(OM+ON)=AB+CD,
∴(AB+CD)最小=2MN,
由拓展应用(1)知:MN=AC;
又∵AC=2,
∴MN=,
∴(AB+CD)最小=2.
26.【答案】解:(1)∵点A的坐标为(-1,0),
∴OA=1.
令x=0,则y=-4,
∴C(0,-4),OC=4,
∵OC=OB,
∴OB=4,
∴B(4,0),
设抛物线的解析式为y=a(x+1)(x-4),
∵将x=0,y=-4代入得:-4a=-4,
解得a=1,
∴抛物线的解析式为y=x2-3x-4;
∴a=1,b=-3;
∵抛物线的对称轴为x=-=,C(0,-4),
∵点D和点C关于抛物线的对称轴对称,
∴D(3,-4);
设直线AD的解析式为y=kx+b.
∵将A(-1,0)、D(3,-4)代入得:

解得k=-1,b=-1,
∴直线AD的解析式y=-x-1;
(2)∵直线AD的解析式y=-x-1,
∴直线AD的一次项系数k=-1,
∴∠BAD=45°.
∵PM平行于y轴,
∴∠AEP=90°,
∴∠PMH=∠AME=45°.
∴△MPH的周长=PM+MH+PH=PM+MP+PM=(1+)PM.
设P(a,a2-3a-4),则M(a,-a-1),
则PM=-a-1-(a2-3a-4)=-a2+2a+3=-(a-1)2+4.
∴当a=1时,PM有最大值,最大值为4.
∴△MPH的周长的最大值=4×(1+)=4+4;
(3)在直线EP的右侧、x轴下方的抛物线上存在点N,过点N作NG⊥x轴交x轴于点G,使得以点E、N、G为顶点的三角形与△AOC相似;理由如下:
设点G的坐标为(a,0),则N(a,a2-3a-4)
①如图2.1,
若= 时,△AOC∽△EGN.
则 =,整理得:a2+a-8=0.
得:a=(负值舍去),
∴点G为(,0);
②如图2.2,
若=时,△AOC∽△NGE,
则=4,整理得:4a2-11a-17=0,
得:a=(负值舍去),
∴点G为(,0),
综上所述,点G的坐标为(,0)或(,0).
第1页,共1页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