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上海市浦东模范中学中考数学一模试卷(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2025年上海市浦东模范中学中考数学一模试卷(含答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212.7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通用版
科目 数学
更新时间 2025-09-08 22:20:1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2025年上海市浦东模范中学中考数学一模试卷
一、选择题:本题共6小题,每小题4分,共24分。在每小题给出的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有19位同学参加歌咏比赛,所得的分数互不相同,取得分前10位同学进入决赛.某同学知道自己的分数后,要判断自己能否进入决赛,他只需知道这19位同学的(  )
A. 平均数 B. 中位数 C. 众数 D. 总分
2.下列关于x的方程一定有实数解的是(  )
A. ax=3 B. x2-mx-1=0
C. =0 D. =
3.下列命题中,假命题是(  )
A. 如果圆的一条直径垂直于一条弦,那么这条直径平分这条弦
B. 如果圆的一条直径平分一条弦,那么这条直径垂直这条弦
C. 如果一条直线垂直平分一条弦,那么这条直线一定经过圆心
D. 如果一条直线垂直于弦,并且平分弦所对的一条弧,那么这条直线平分这条弦
4.为了解某校初三学生的体重情况,从中随机抽取了80名初三学生的体重进行统计分析.在此问题中,样本是指(  )
A. 80 B. 被抽取的80名初三学生
C. 被抽取的80名初三学生的体重 D. 该校初三学生的体重
5.已知矩形ABCD的边AB=15,BC=20,以点B为圆心作圆,使A,C,D三点至少有一点在⊙B内,且至少有一点在⊙B外,则⊙B的半径r的取值范围是(  )
A. r>15 B. 15<r<20 C. 15<r<25 D. 20<r<25
6.如图,在矩形ABCD中,DE平分∠ADC交BC于点E,点F是CD边上一点(不与点D重合).点P为DE上一动点,PE<PD,将∠DPF绕点P逆时针旋转90°后,角的两边交射线DA于H,G两点,有下列结论:①DH=DE;②DP=DG;③DG+DF=DP;④DP DE=DH DC,其中一定正确的是(  )
A. ①② B. ②③ C. ①④ D. ③④
二、填空题:本题共12小题,每小题4分,共48分。
7.计算:(y3)2÷y5= .
8.已知一组数据:1,a,3,6,7,它的平均数是4,这组数据的众数是______.
9.方程x-1=的解为: .
10.如果正比例函数y=(k-2)x的函数值y随x的增大而减小,且它的图象与反比例函数y=的图象没有公共点,那么k的取值范围是______.
11.正八边形的中心角等于______度.
12.某校为了解学生最喜欢的球类运动情况,随机选取该校部分学生进行调查,要求每名学生只写一类最喜欢的球类运动.以下是根据调查结果绘制的统计图表的一部分.
类别 A B C D E F
类型 足球 羽毛球 乒乓球 篮球 排球 其他
人数 10 4 6 2
那么,其中最喜欢足球的学生数占被调查总人数的百分比为______%.
13.在Rt△ABC中,∠C=90°,AC=BC,若以点C为圆心,以2cm长为半径的圆与斜边AB相切,那么BC的长等于______.
14.已知3,a,4,b,5这五个数据,其中a,b是方程x2-3x+2=0的两个根,则这五个数据的标准差是______.
15.如图,⊙O1和⊙O2相交于A和B,过点A作O1O2的平行线交两圆于C、D,已知O1O2=20cm,则CD= ______cm.
16.如果点M是等腰△ABC的底边BC的中点,那么点M与以腰AB为直径的圆的位置关系是______.
17.Rt△ABC中,∠C=90°,AC=4,BC=3,⊙C与AB相切,若⊙A与⊙C相交,则⊙A半径r的取值范围是______.
18.如图,已知扇形AOB的半径为18,圆心角为90°,E是半径OA上一点,F是弧AB上一点.将扇形AOB沿EF对折,使得折叠后的圆弧A′F恰好与半径OB相切于点G,若OE=10,则O到折痕EF的距离为______.
三、计算题:本大题共1小题,共6分。
19.计算:+()-3-(3)0-4cos30°+.
四、解答题:本题共6小题,共42分。解答应写出文字说明,证明过程或演算步骤。
20.(本小题7分)
已知关于x,y的二元一次方程组的解为,求a、b的值.
21.(本小题7分)
为了解某校初三男生1000米长跑、女生800米长跑的成绩情况,从该校初三学生中随机抽取了10名男生和10名女生进行测试,将所得的成绩分别制作成如下的表1和图1,并根据男生成绩绘制了不完整的频率分布直方图(图2).
男生编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男生成绩 3′05'' 3′11'' 3′53'' 3′10'' 3′55'' 3′30'' 3′25'' 3′20'' 3′27'' 4′10''
(1)根据表1,补全图2;
(2)根据图1,10名女生成绩的中位数是______,众数是______;
(3)按规定,初三女生800米长跑成绩不超过3′19''就可以得满分.该校初三学生共490人,其中男生比女生少70人.如果该校初三女生全部参加800米长跑测试,请你估计可获得满分的人数约为多少?
22.(本小题7分)
电子体重秤读数直观又便于携带,为人们带来了方便.某综合实践活动小组设计了简易电子体重秤:制作一个装有踏板(踏板质量忽略不计)的可变电阻R1,R1与踏板上人的质量m之间的函数关系式为R1=km+b(其中k,b为常数,0≤m≤120),其图象如图1所示;图2的电路中,电源电压恒为8伏,定值电阻R0的阻值为30欧,接通开关,人站上踏板,电压表显示的读数为U0,该读数可以换算为人的质量m.温馨提示:①导体两端的电压U,导体的电阻R,通过导体的电流I,满足关系式②串联电路中电流处处相等,各电阻两端的电压之和等于总电压.
(1)求R1关于U0的函数解析式;
(2)用含U0的代数式表示m;
(3)若电压表量程为0~6伏,为保护电压表,请确定该电子体重秤可称的最大质量.
23.(本小题7分)
如图,在△ABC中,点P是边AC上的一个动点,过点P作直线MN∥BC,设MN交∠BCA的平分线于点E,交∠BCA的外角平分线于点F.
(1)求证:PE=PF;
(2)若在AC边上存在点P,使四边形AECF是正方形,且,求此时∠A的大小.
24.(本小题7分)
在平面直角坐标系xOy中,抛物线y=ax2(a<0)经过直线y=-x上的点A,已知.
(1)求该抛物线的表达式;
(2)将抛物线y=ax2(a<0)先向右平移1个单位,再向上平移k(k>0)个单位后,所得新抛物线与y轴相交于点C,如果,
①求k的值;
②设新抛物线的顶点为点D,新抛物线上的点B是点A的对应点.联结OD、CD,在新抛物线的对称轴上存在点P,使得∠OPB=∠ODC,求点P的坐标.
25.(本小题7分)
如图,已知在△ABC中,∠ACB=90°,AC=2,BC=4,点P是射线AC上一点(不与点A、C重合),过P作PM⊥AB,垂足为点M,以M为圆心,MA长为半径的圆M与边AB相交的另一个交点为点F,点Q是边BC上一点,且CQ=2CP,联结FQ.
(1)如果圆M与直线BC相切,求圆M的半径长;
(2)如果点P在线段AC上,设线段AP=x,线段FQ=y,求y关于x的函数解析式及x的取值范围;
(3)如果以PQ为直径的圆E与以BF为直径的圆N外切于BC边上的点Q,求线段AP的长.
1.【答案】B
2.【答案】B
3.【答案】B
4.【答案】C
5.【答案】C
6.【答案】D
7.【答案】y
8.【答案】3
9.【答案】x=1
10.【答案】0<k<2
11.【答案】45
12.【答案】24
13.【答案】2cm
14.【答案】
15.【答案】40
16.【答案】在圆上
17.【答案】1.6<r<6.4
18.【答案】
19.【答案】解:原式=3+8-1-4×+2
=10-2+2
=10.
20.【答案】解:把代入二元一次方程组得:

由①得:a=1+b,
把a=1+b代入②,整理得:
b2+b-2=0,
解得:b=-2或b=1,
把b=-2代入①得:a+2=1,
解得:a=-1,
把b=1代入①得:
a-1=1,
解得:a=2,
即或.
21.【答案】
3′21″;3′10″;
初三女生可获得满分的人数为112人
22.【答案】;

115千克.
23.【答案】(1)证明:∵CE平分∠BCA,CF平分∠BCA的外角,
∴∠ACE=∠BCE,∠ACF=∠DCF,
∵MN∥BC,
∴∠PEC=∠BCE,∠PFC=∠DCF,
∴∠ACE=∠PEC,∠ACF=∠PFC,
∴PE=PC,PF=PC,
∴PE=PF;
(2)解:∵四边形AECF是正方形,
∴AC⊥MN,AC=2AP,
∵MN∥BC,
∴AC⊥BC,即△ABC是直角三角形,
∵,
∴,
∴∠ABC=30°,
∴∠BAC=90°-∠ABC=60°.

24.【答案】解:(1)∵抛物线y=ax2(a<0)经过直线y=-x上的点A,
∴点A在第四象限,
设点A(x,-x),由OA=得点A(2,-2),
将点A(2,-2)代入y=ax2(a<0),得-2=4a,解得,
∴该抛物线的表达式为;
(2)①∵抛物线先向右平移1个单位,再向上平移k(k>0)个单位后,所得新抛物线,
∴新抛物线表达式为,
如图,过点A作AH⊥y轴,垂足为H,
在Rt△ACH中,,
∴,
∴,
∴点,
将点代入,
解得k=3;
②设直线y=-x与新抛物线的对称轴x=1交于点E,则点E的坐标为(-1,1),
∵点B的坐标为(3,1),
∴∠OED=∠DEB=45°,
∵直线x=1平行于y轴,
∴∠COD=∠ODE,
∵,,
∴,
∴△OCD∽△OED,
∴∠ODC=∠OED=45°,
∵∠OPB=∠ODC=45°,
∴∠OPE<45°,
分两种情况:
Ⅰ.当点P在线段DE的延长线上时,
∵∠OED=∠DEB=45°,
∴∠OEP=∠PEB=135°,
∴∠OPE+∠POE=∠OPE+∠PBE=45°,
∴∠POE=∠EPB,
∴△OPE∽△PBE,
∴,
∴,
∴PE=2,
∴点P的坐标为(1,-3);
Ⅱ.当点P在射线DE上时,
∵∠BDE=45°,
∴∠OPD<45°,
∴点P在ED的延长线上,
在直线x=1上取点F(1,1),同理可得△OPF∽△PBD,
∴,
∴PF PD=OF BD,
∴,
∴,
∴点P的坐标为;
综上所述:点P的坐标为(1,-3)或.
25.【答案】解:(1)记圆M与直线BC相切于点H,连接MH,如图1:
∴∠MHB=90°,
∵∠ACB=90°,AC=2,BC=4,
在直角三角形ABC中,由勾股定理得:AB==,
设MA=MH=r,则,
∵tan∠B===,
∴=,
解得r=,
经检验r=是方程的解,
∴圆M的半径长为;
(2)作QK⊥AB于点K,如图2,
∵线段AP=x,线段FQ=y,
∴PC=2-x,
∵CQ=2CP,
∴CQ=4-2x,
∴BQ=2x,
∵cos∠B===,
∴=,
∴BK=,
同理可得,
∵cos∠PAM===,
∴AM=,
∴AF=,
∴FK==,
在直角三角形OKF中,由勾股定理得:QF2=QK2+FK2,
∴y2=,
整理得(0<x<2);
(3)设AP=m,则PC=m-2,QC=2m-4,QB=4-(2m-4)=8-2m,
由(2)同理可得,
∴,
∵BF为直径,Q在⊙N上,
∴∠BQF=90°,
∴cos∠QBF===,
∴=,
解得,
经检验是方程的解,
∴.
第1页,共1页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