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省长沙市周南中学(人教版)历史八年级上册课件:第14课 难忘九一八 (共28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湖南省长沙市周南中学(人教版)历史八年级上册课件:第14课 难忘九一八 (共28张PPT)
格式 ppt
文件大小 4.4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16-08-11 00:32:03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28张PPT)
沈阳九一八纪念馆
单元解析
第四单元 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
综述:1931年,日本发动九一八事变,侵占我国东三省,中日民族矛盾上升为国内主要矛盾,中国共产党号召“停止内战,一致对外”,提出建立中华民族抗日统一战线。张学良、杨虎城为民族大义,发动西安事变,逼蒋抗日。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结束了国共内战,推动了国共第二次合作。1937年,日本发动七七事变,抗日战争全面开始,中国人民进行了8年艰苦卓绝的斗争,在1945年取得了抗日战争的全面胜利。
抗日战争
广义:1931年9月18日——1945年8月15日
狭义:1937年7月7日——1945年8月15日
自主学习:
1.九一八事变的时间、地点、经过、结果。
2、蒋介石对日本的侵略采取什么政策?中国人民和中国共产党又是如何做的?
3、西安事变时间、人物、 目的、结果、意义。
从根本上看,日本为什么要侵略中国?
九一八事变
九一八事变
解读日本的对外政策
大陆政策:是日本自明治维新后,“不甘处岛国之境”,立足于用战争手段进行对外扩张的政策,是日本近代军国主义的主要特征和表现。 “大陆政策”分五期:
第一期征服台湾;
第二期征服朝鲜;
第三期征服满蒙;
第四期征服全中国;
第五期征服南洋、亚洲至全世界。
“开拓万里之波涛” ,“布国威于四方”
——明治天皇:
《御笔信》
九一八事变
1895年《马关条约》割占台湾
1910年《日韩合并条约》签订,朝鲜成为日本殖民地
北大营
柳条湖
九一八事变



议一议:日本侵略军侵略中国东北,为什么先制造柳条湖事件?
为给侵略战争制造借口,欺骗世界舆论。
另外,柳条湖距离东北军驻地北大营和东北重镇沈阳很近,便于日军在事件后迅速对这两个战略要地进行攻击,侵占东北。
九一八事变——中国局部抗战的开始 1931年
国民党的态度
东北人民的态度
共产党的态度
九一八事变
蒋介石:
“无论日本军队此后如何在东北寻衅,我方应予不抵抗,力避冲突。”
——1931年8月16日电
沈阳日军行动,可作为地方事件,望力避冲突,以免事态扩大。一切对日交涉,听候中央处理。
——事变后蒋至张的密电
结果:东三省沦陷
九一八事变
不抵抗
黑 龙 江
吉林


共产党的态度
中国共产党派出了以杨靖宇、赵一曼等为代表的一批优秀党员在东北组织抗日游击队,后改编为东北抗日联军,坚持在东北地区抗击日寇,一直坚持到抗战胜利。
坚决抵抗
杨靖宇
赵一曼
九一八事变
东北人民的态度
不做亡国奴,奋起反抗。
九一八事变
东北人民不甘心做亡国奴,许多东北军将士也不愿意离开家乡进入关内,而是组织了抗日义勇军,奋勇抗击日本的侵略。
九一八事变的影响
1、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发生了变化
2、中国人民的局部抗战开始了
国内阶级矛盾
(即国共矛盾)
民族矛盾
(即中日矛盾)
东三省:1931年——1937年
九一八事变
蒋介石也是中国人,而且他是南京国民政府的主要领导人。为什么他会在九一八事变时采取“不抵抗”政策,导致东三省的沦陷?
“攘外必先安内”






张学良、杨虎城是蒋介石的部下,他们为什么会“以下犯上”,扣押蒋介石呢?
提示:西安事变的背景
1.日军:
加紧侵华,中日民族矛盾上升为主要矛盾.
2.中共:
提出建立全国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主张,要求停止内战、一致抗日.
3.张、杨个人:
张、杨出于爱国之情接受中共的主张,并多次要求蒋介石联共抗日 ;
4.蒋介石:
蒋介石拒不接受联共抗日的主张,继续围剿红军;
根本原因
直接原因
(双十二事变)
(1)时间:
(2)人物:
(3)目的:
1936年12月12日
张学良.杨虎城
为了逼迫蒋介石抗日
(4)经过:
张、杨扣蒋,实行“兵谏”;
通电全国,要求停止内战,
联共抗日。
张学良
杨虎城
西安事变发生后,中共主张:
和平解决
出发点:
从全民族利益出发。
放蒋的目的:
争取一切抵抗日本的侵略。
结果:
蒋介石被迫接受
的主张。
意义:
停止内战,联共抗日
西安事变和平解决
它揭开了国共两党由内战到和平,由分裂对峙到合作抗日的序幕,它成为扭转时局的关键。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标志着十年内战基本结束,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初步形成。
西安事变和平解决
1.我们把每年9月18日定为国耻日,是因为(  )
①.日军制造了九一八事变
②.我们要不忘历史
③.不要忘记我们的历史责任
④.我们不要忘记建设一个独立、自由、民主、富强的新中国
A. ① ② ③ B. ① ③ ④
C. ② ③ ④ D. ① ② ③ ④
D
2.西安事变发生的根本原因是(  )
A.中共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政策的推动
B.中日民族矛盾上升为社会主要矛盾
C.全国抗日救亡新高潮的推动
D.国民党内部各派别之间矛盾的加剧
B
3.中共提出和平解决西安事变的出发点是(  )
A.改善两党关系 
B.粉碎亲日派的企图
C.实现全民族的抗日  D.寻找发展红军的机会
C
4、蒋介石致张学良密电“沈阳日军行动,可作为地方事件,望力避冲突,以免事态扩大。一切对日交涉,听候中央处理”中的“沈阳日军行动”是指:( )
A.九一八事变 B.西安事变
C.卢沟桥事变 D.南京大屠杀
A
5、20世纪30年代中期,在中国大学生中传唱着许多歌曲,这些歌曲有一个共同的主题是:( )
A.歌唱祖国 B.追求理想 C.抨击时弊 D.抗日救亡
D
6、为纪念周恩来总理,某班历史小组要创办一期历史板报。在“烽火中的周恩来”版面中,能选用的素材有( )
①南昌起义 ②秋收起义
③西安事变和平解决 ④重庆谈判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 D.①③④
C
7.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形成的标志是( )
A.九一八事变爆发
B.张学良、杨虎城扣押蒋介石,实行“兵谏”
C.中共制定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政策
D.西安事变和平解决
D
8.九一八事变不到半年,东三省沦陷的主要原因是( )
A.日本发动侵略作了长时间准备
B.东北军战斗力低下
C.蒋介石的不抵抗政策
D.美帝国主义的副将反共政策
C
9.张杨发动西安事变的目的是( )
A.投靠共产党
B.打回东北去
C.争夺国民党的领导权
D.逼蒋抗日
D
10.国共两党达成一致抗日的共识是在( )
A.九一八事变后
B.西安事变和平解决后
C.百团大战后
D.中共七大后
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