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上语文第四单元质量验收卷(答案版+原卷版)

文档属性

名称 九上语文第四单元质量验收卷(答案版+原卷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958.5K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5-09-07 07:39:51

文档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部编语文九上第四单元教学质量验收卷
(满分:100分 时间:120分钟)
一、积累与运用(50分)
1.阅读下面的一段文字,完成下列小题。(9分)
古人有云□“ , 。” 这句话告诉我们,人生之路不可能一帆风顺,而是充满挑战和困难。但我们应该保持坚定的信念和不屈不挠的勇气,面对困难和挫折时要勇于挑战、积极应对。“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身处何种困境,我们【】应坚守信念,不断努力,为实现梦想而拼搏。只有心怀大志,方能勇往直前,取得辉huáng( ) 成就。让我们志存高远,砥砺( )前行,共创美好未来!
(1)下面的书法作品的内容是作者在横线上引用的古人的话,你认为作者引用的是下面的第( )句,它是( )书。(2分)
①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
②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
(2)按拼音给括号内填上汉字并给加点字注音。(2分)
辉huáng( ) 砥砺( )
(3)选文“□”应填入的标点是( )(1分)
A.冒号 逗号 B.不填标点 句号 C.冒号 句号 D.不填标点 逗号
(4)“【】”内应填的关联词是( )(2分)
A.只有 才 B.只要 就 C.因为 所以 D.无论 都
(5)“我们应该保持坚定的信念和不屈不挠的勇气”这句话的主干是(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阅读语段,按要求完成下面的题目。(5分)
①小说是生活的镜子,它以虚构的故事折射真实的人性。
②读《故乡》,我们看到了闰土从纯真到麻木的蜕变,也看到了知识分子对现实的反思;读《我的叔叔于勒》,我们嘲笑菲利普夫妇的势利,更同情底层人物的无奈;读《孤独之旅》,我们见证杜小康在困境中的成长,体会孤独带来的力量。
③这些故事或许遥远,但其承载的情感与思考却与我们息息相关。
④好的小说,能让我们在别人的故事里,读懂自己的人生。
(1)请用一个成语替换第②句中“势利”一词,保持句意不变:_____________。(2分)
(2)第③句中的“其”指代的内容是什么?(1分)
(3)请将第④句改为反问句,增强语气。(2分)
3.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 (2分)
A.不管于勒竟在这只船上,都会叫人多么惊喜呀!
B.通过学习《孤独之旅》,使我们知道这是一篇描写少年成长之路的小说。
C.广大中学生在写作时一定要表达真情实感,切忌不要胡编乱造。
D.少年时代,我们开始睁大眼睛看世界,品尝生活的甘美,也经历着成长的苦涩和无奈。
4.下列修辞方法判断错误的一项是( ) (2分)
A.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 因为我对这土地爱得深沉……(反问)
B.读书使人充实,讨论使人机智,作文使人准确。(排比)
C.老树是通灵的,它预知被伐,将自己的灾祸先告诉体内的寄生虫。(拟人)
D.海纳百川,有容乃大;壁立千仞,无欲则刚。(对偶)
5.给空缺处选填句子,表达效果最好的一项是( )(2分)
不管生活给我以什么,我都报之以微笑。给我以严寒,我就是一朵清新俏丽的红梅;给我以崎岖,我就是一条轻盈活泼的小溪;__________。
A.给我以风雨,我就是一弯旖旎绚丽的彩虹
B.给我以狂风,我就是一波汹涌澎湃的巨浪
C.给我以打击,我就是一个奋起抗争的斗士
D.给我以阳光,我就是一只轻舞呢喃的燕子
6.下列语句,排列最恰当的一项是( )(3分)
①小说中的环境描写可以是自然环境,也可以是社会环境。
②社会环境则交代故事发生的时代背景、社会风貌,如《故乡》中对“萧索的荒村”的描写。
③它对烘托人物心情、推动情节发展、揭示主题都有重要作用。
④自然环境主要指人物活动的时间、地点、季节、气候等,如《孤独之旅》中对暴风雨的描写。
⑤小说是通过完整的故事情节和典型的环境描写来塑造人物形象的。
A. ⑤①③④② B. ①③④②⑤ C. ⑤③①④② D. ①④②③⑤
7.文学、文化知识填空(4分)(每空1分)
(1)《故乡》中“我”离开故乡时,发出了“其实地上本没有路,_________________,”的感慨,寄寓了对未来的希望。
(2)《孤独之旅》选自曹文轩的长篇小说《______》,文中杜小康的父亲让他去放鸭,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社”原指土地神,“稷”原指谷神,古代君主都祭社稷,后来“社稷”就用来代指________。
8.名著阅读(5分)
【甲】武松抢过林子(快活林)背后,见一个金刚大汉,披着一领白布衫,撒开一把交椅,拿着蝇拂子,坐在绿槐树下乘凉。武松看那人时,生得如何,但见:形容丑恶,相貌粗疏。一身紫肉横铺,几道青筋暴起。黄髯斜卷,唇边几阵风生;怪眼圆睁,眉下一双星闪。真是神荼郁垒象,却非立地顶天人。这武松假醉佯颠,斜着眼看了一看,心中自忖道:“这个大汉,一定是A了。”直抢过去。(《水浒全传》)
【乙】“我似乎打了一个寒噤;我就知道,我们之间已经隔了一层可悲的厚障壁了。”(《故乡》)
(1)【甲】文中的 A是 (1分)
(2)【乙】“我”突然有了“我们之间已经隔了一层可悲的厚障壁了”的感觉,是因为“我”听到 。(2分)
(3)请概括武松的性格特点。(2分)
9.综合性学习。(10分)
振华中学九年级(1)班开展“走进小说天地”综合性学习活动,请你参与并完成下列任务。
(1)为营造活动氛围,动员全班同学积极参与本次活动,请你拟写一条宣传标语。(要求:有感召力,20 字以内) (2分)
(2)<情境题>同学们对怎样阅读小说展开了讨论。请你根据下面四位同学的发言,总结关于阅读小说的方法。(4分)
甲:我认为阅读小说,首先要把握住题材的特点。以前的长篇小说,无论是《三国演义》,还是《水浒传》,都是从国家政治、社会批判的角度来立意构思的,很少涉及家庭生活和个人情感世界。
乙:阅读小说也需要了解它们的艺术手法。比如一般采用单线结构,在情节上善于设置悬念,在矛盾冲突中推进情节等等。
丙:大家可别忘了分析人物形象。长篇小说中许多人物都很有特点,个性十分鲜明。
丁:阅读时一定要注意体会语言的风格。小说的人物语言通俗而又生动,叙事描写多是白描式的,简洁洗练,极富表现力。
我总结的阅读小说的方法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下图是“初中生阅读小说困难原因”调查问卷的结论。请结合你的阅读经验,针对下图中标示的原因提出两条合理建议。(4分)
10.翻开语文课本,看着那些读过的经典篇目,小语受益匪浅。他想把这些经典文句整理归纳成一段话写进“成长纪念册”,请你帮助他完成。(8分)
欧阳修被贬滁州,写下了“若夫日出而林霏开,(1)__________________”的山间晨昏美景;张岱雪夜游西湖,带我们走进“(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上下一白”的西湖胜境;李白在仕途受阻时,状态不减,自信吟出“长风破浪会有时,(3)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千古名句;中秋团圆之夜,不能与家人相见的苏轼,用“(4)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超然豁达,表达对亲人和天下离人的美好祝愿……顺境也罢,逆境也罢,我们都可以“(5)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岳阳楼记》),保持定力,胸襟豁达,不因外物和得失而欢愉或沮丧。
二、阅读理解(20分)
(一)古诗词阅读理解(5分)
11.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下面小题。
无 题
李商隐
相见时难别亦难,东风无力百花残。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
晓镜但愁云鬓改,夜吟应觉月光寒。蓬山此去无多路,青鸟殷勤为探看。
(1)同学们就本诗展开了讨论,其中有人理解有误,请你指出并解释原因。(2分)
小可:首句中第一个“难”指相会困难,第二个“难”指离别时的难舍难分与离别后双方相见无期所经受的情感煎熬,两个“难”字凸显两人情深意重。
小乐:“东风无力百花残”这一景物描写,渲染、烘托了当时的离愁别绪,正所谓“一切景语皆情语”。
小思:尾联是诗人强作宽慰之语,借神话传说表达了对心中恋人的无比挚爱和深切思念,有迷信色彩。
(2)本诗和《水调歌头》中“高处不胜寒”都写到“寒”,但表达的情感有所不同,请简要分析。(2分)
(二)阅读王秋珍的《想偷一本书》,完成12~16题。(15分)
①我想偷一本书已经很久了。
②它就放在我们办公室一位同事的桌上。每天,我都能看见它。那天蓝色的封面要多好看就有多好看。可是,它寂寞地呆在桌上,从来没人去翻一翻。
③有一次,我看见同事拿起了它。我正暗暗为它高兴,却分明看见我的这位漂亮的女同事,只是用书扫了扫椅子上的灰尘。别的同事走过来走过去,总是低着头忙忙碌碌。那个叫手机的玩意成了大家的最爱。谁会留意一本书呢?
④慢慢的,我看见书的封面由蓝色变成了灰色。我还看见有好几次,漂亮的女同事把刚盛了水的杯子搁在它的上面。书的封面留下了一个圆圈,还带着褶皱,好像一个可怜的孩子歪着嘴巴在哭泣。
⑤我只想把它偷回家。
⑥可是,一想到偷,我的心就像要跳出胸膛。从小,爸爸就教育我,别人的东西不能拿,偷大偷小都是贼。因此,我一天天地看着它,看着办公室来来往往的同事,一直不敢给自己创造一个机会。
⑦可机会还是来了。
⑧那天,我打了一段文字,抬起头,蓦然发现办公室里居然只有我一个人。我按捺住狂跳的心,悄然起身,来到漂亮女同事的桌前。【A】我感觉有目光像舞台上的追光灯一样向我聚拢过来,我低下头试图躲开它。突然,一个声音从天而降:“你想干嘛?”我的身子斜了斜,差点跌倒。我刚想回答,却听见那人继续在说:“好啦好啦,就你会耍贫嘴。我很忙,没空和你扯东扯西的。”说话间,我看见漂亮女同事飘逸的长裙在办公室里舞动了几步,倏地飘出去了。
⑨我,终于把书偷到了手。虽说窃书不算偷,我却感觉脸上有无数只蚂蚁在爬。从来没有想过,有一天,文明的我居然会和“偷”这么不文雅的字站在一起。
⑩回家后,我拿出软毛巾轻轻地擦拭封面,又拿出吹风机吹那个固执的圆圈。最后,我把书的封底朝上,放在桌上,再压上了一条厚重的红木小方凳。
次日,我把书拿出来,它又变成了端正的模样。【B】我的心里,涌上了酸酸甜甜的味道。
我洗净双手,拿出偷来的书一页一页地翻起来。看着它们,我仿佛又走进了老时光。我看到了自己在养花种菜,在夕阳下徜徉,在厨房的油烟里战斗……
是的,这是我写的书。每一个字,都像芬芳的花,让我驻足,流连。
出版社只给了我50本样书。我舍不得卖,只想把书送给爱书的人。当初,漂亮女同事听说我出书了,就第一时间向我祝贺并要书。没想到,她要的只是一份客套。
是的,只是一份客套。漂亮女同事一直把书放在桌上,从来不曾翻上一篇。如今,她和我的其他同事们一样,一有空就刷微信看网络碎片聊明星八卦,根本没有注意到桌上少了什么。那本曾被她扫过灰尘垫过杯子的书,好像从来都不曾出现过。
我的心里蓦地跳出了一条鱼,在夏日的岸上左冲右突地扑棱。这份不安的心绪让我彻夜难眠。这个忙碌的时代,真的没人会停下来好好地看书了吗?当初,我壮着胆子把书偷回来,只是想给书找一个懂它的人啊。
某天,我终于点开一位微友问道:“你说大家喜欢读什么书啊?”“什么?书?”微友抛出两个问号,继续道,“谁还看书啊?”
我仿佛听见了她在手机前的笑声。
(选自《小小说大世界》2016年第8期,有改动)
12.“我”为什么要偷漂亮女同事的书?(2分)
13.联系上下文,按要求回答问题。(4分)
(1)【A】处:我感觉有目光像舞台上的追光灯一样向我聚拢过来,我低下头试图躲开它。(本句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有什么表达效果?)
(2)【B】处:我的心里,涌上了酸酸甜甜的味道。(“酸酸甜甜”一词写出了“我”怎样的心理?)
14.第⑩段运用了哪种表达方式?有什么作用?(3分)
15.第 段说“我的心里蓦地跳出了一条鱼,在夏日的岸上左冲右突地扑棱。这份不安的心绪让我彻夜难眠”,“我”为什么会感到不安?(2分)
16.结合下面的链接材料,说说这篇小说反映了怎样的社会现象?你怎么看待这种现象?(4分)
【材料一】 
人们在手机上花费太多时间,已经影响到了家庭的功能、社会的交往。不只是孩子,还包括被撇在一旁的老人,乃至于同卧一床的另一半,更不要说饭桌旁边的朋友、办公桌对面的同事……“世界上最遥远的距离,是我们坐在一起,你却在玩手机”。《人民日报》
【材料二】 
调查显示,2016年我国成年国民数字化阅读方式的接触率为68.2%,较2015年的64.0%上升了4.2个百分点。2016年手机阅读率达到66.1%,已经连续8年增长。《人民日报》
三、作文(30分)
17.阅读下面材料,按要求完成习作。
《我的叔叔于勒》中,菲利普夫妇对于勒的态度变化构成了故事的主线。请你以“于勒的视角”为题,将这篇小说缩写成300字左右的短文。
要求:①保留主要人物、关键情节和核心冲突;②语言简洁,不改变原文主旨;③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部编语文九上第四单元教学质量验收卷
(满分:100分 时间:120分钟)
一、积累与运用(50分)
1.阅读下面的一段文字,完成下列小题。(9分)
古人有云□“ , 。” 这句话告诉我们,人生之路不可能一帆风顺,而是充满挑战和困难。但我们应该保持坚定的信念和不屈不挠的勇气,面对困难和挫折时要勇于挑战、积极应对。“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身处何种困境,我们【】应坚守信念,不断努力,为实现梦想而拼搏。只有心怀大志,方能勇往直前,取得辉huáng( ) 成就。让我们志存高远,砥砺( )前行,共创美好未来!
(1)下面的书法作品的内容是作者在横线上引用的古人的话,你认为作者引用的是下面的第( )句,它是( )书。(2分)
①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
②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
(2)按拼音给括号内填上汉字并给加点字注音。(2分)
辉huáng( ) 砥砺( )
(3)选文“□”应填入的标点是( )(1分)
A.冒号 逗号 B.不填标点 句号 C.冒号 句号 D.不填标点 逗号
(4)“【】”内应填的关联词是( )(2分)
A.只有 才 B.只要 就 C.因为 所以 D.无论 都
(5)“我们应该保持坚定的信念和不屈不挠的勇气”这句话的主干是(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1)① 隶
(2)煌 dǐ
(3)C
(4)D
(5)我们应该保持信念和勇气
2.阅读语段,按要求完成下面的题目。(5分)
①小说是生活的镜子,它以虚构的故事折射真实的人性。
②读《故乡》,我们看到了闰土从纯真到麻木的蜕变,也看到了知识分子对现实的反思;读《我的叔叔于勒》,我们嘲笑菲利普夫妇的势利,更同情底层人物的无奈;读《孤独之旅》,我们见证杜小康在困境中的成长,体会孤独带来的力量。
③这些故事或许遥远,但其承载的情感与思考却与我们息息相关。
④好的小说,能让我们在别人的故事里,读懂自己的人生。
(1)请用一个成语替换第②句中“势利”一词,保持句意不变:_____________。(2分)
(2)第③句中的“其”指代的内容是什么?(1分)
(3)请将第④句改为反问句,增强语气。(2分)
【答案】(1)嫌贫爱富(或“见利忘义”)(2)指代“这些故事”(3)好的小说,难道不能让我们在别人的故事里,读懂自己的人生吗?
3.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D ) (2分)
A.不管于勒竟在这只船上,都会叫人多么惊喜呀!
B.通过学习《孤独之旅》,使我们知道这是一篇描写少年成长之路的小说。
C.广大中学生在写作时一定要表达真情实感,切忌不要胡编乱造。
D.少年时代,我们开始睁大眼睛看世界,品尝生活的甘美,也经历着成长的苦涩和无奈。
【解析】A.关联词语使用错误。这是个假设复句,感叹语气体现了虚幻的期待,应将“不管……,都……”改为“如果……,那……”。B.成分残缺,缺主语,应删去“通过”或“使”。C.滥用否定词,把“切忌”或“不要”去掉。
4.下列修辞方法判断错误的一项是( ) (2分)
A.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 因为我对这土地爱得深沉……(反问)
B.读书使人充实,讨论使人机智,作文使人准确。(排比)
C.老树是通灵的,它预知被伐,将自己的灾祸先告诉体内的寄生虫。(拟人)
D.海纳百川,有容乃大;壁立千仞,无欲则刚。(对偶)
【答案】A
解析:【解析】A项应为设问。
5.给空缺处选填句子,表达效果最好的一项是( )(2分)
不管生活给我以什么,我都报之以微笑。给我以严寒,我就是一朵清新俏丽的红梅;给我以崎岖,我就是一条轻盈活泼的小溪;__________。
A.给我以风雨,我就是一弯旖旎绚丽的彩虹
B.给我以狂风,我就是一波汹涌澎湃的巨浪
C.给我以打击,我就是一个奋起抗争的斗士
D.给我以阳光,我就是一只轻舞呢喃的燕子
【答案】A
【解析】本题要理解和把握语段的意思,还要注意题干的要求“表达效果最好”。“严寒”“崎岖”意味着“逆境”,“清新俏丽的红梅”“轻盈活泼的小溪”照应“微笑”。A项,“风雨”体现“逆境”,“旖旎绚丽的彩虹”照应“微笑”;B项,“狂风”体现了“逆境”,“汹涌澎湃的巨浪”未照应“微笑”;C项,“打击”体现了“逆境”,“奋起抗争的斗士”未照应“微笑”;D项,“阳光”未体现“逆境”,“轻舞呢喃的燕子”照应了“微笑”。因此表达效果最好的一项是A项。
6.下列语句,排列最恰当的一项是( )(3分)
①小说中的环境描写可以是自然环境,也可以是社会环境。
②社会环境则交代故事发生的时代背景、社会风貌,如《故乡》中对“萧索的荒村”的描写。
③它对烘托人物心情、推动情节发展、揭示主题都有重要作用。
④自然环境主要指人物活动的时间、地点、季节、气候等,如《孤独之旅》中对暴风雨的描写。
⑤小说是通过完整的故事情节和典型的环境描写来塑造人物形象的。
A. ⑤①③④② B. ①③④②⑤ C. ⑤③①④② D. ①④②③⑤
【答案】A(⑤总起介绍小说要素,①承接⑤说明环境描写类型,③讲环境描写作用,④②分别解释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逻辑为“总—分—分”)
7.文学、文化知识填空(4分)(每空1分)
(1)《故乡》中“我”离开故乡时,发出了“其实地上本没有路,_________________,”的感慨,寄寓了对未来的希望。
(2)《孤独之旅》选自曹文轩的长篇小说《______》,文中杜小康的父亲让他去放鸭,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社”原指土地神,“稷”原指谷神,古代君主都祭社稷,后来“社稷”就用来代指________。
【答案】
(1)走的人多了 也便成了路
(2)草房子 让他学会独立(或“锻炼他的意志”)
(3)国家
8.名著阅读(5分)
【甲】武松抢过林子(快活林)背后,见一个金刚大汉,披着一领白布衫,撒开一把交椅,拿着蝇拂子,坐在绿槐树下乘凉。武松看那人时,生得如何,但见:形容丑恶,相貌粗疏。一身紫肉横铺,几道青筋暴起。黄髯斜卷,唇边几阵风生;怪眼圆睁,眉下一双星闪。真是神荼郁垒象,却非立地顶天人。这武松假醉佯颠,斜着眼看了一看,心中自忖道:“这个大汉,一定是A了。”直抢过去。(《水浒全传》)
【乙】“我似乎打了一个寒噤;我就知道,我们之间已经隔了一层可悲的厚障壁了。”(《故乡》)
(1)【甲】文中的 A是 (1分)
(2)【乙】 “我”突然有了“我们之间已经隔了一层可悲的厚障壁了”的感觉,是因为“我”听到 。(2分)
(3)请概括武松的性格特点。(2分)
【答案】
(1)蒋门神(蒋忠)
(2)闰土喊了“我”一声“老爷”。
(3)重情重义、行侠好义,刚猛不屈,敢做敢当,疾恶如仇,为人正直。
【解析】
(2)迅哥、闰土从前是情意相同、无忧无虑的好兄弟,闰土成年后,叫了迅哥一声“老爷”,这让迅哥觉得隔膜。
(3)从景阳冈打虎,斗杀西门庆,醉打蒋门神,大闹飞云浦,血溅鸳鸯楼等情节可知武松的性格特点。
9.综合性学习。(10分)
振华中学九年级(1)班开展“走进小说天地”综合性学习活动,请你参与并完成下列任务。
(1)为营造活动氛围,动员全班同学积极参与本次活动,请你拟写一条宣传标语。(要求:有感召力,20 字以内) (2分)
(2)<情境题>同学们对怎样阅读小说展开了讨论。请你根据下面四位同学的发言,总结关于阅读小说的方法。(4分)
甲:我认为阅读小说,首先要把握住题材的特点。以前的长篇小说,无论是《三国演义》,还是《水浒传》,都是从国家政治、社会批判的角度来立意构思的,很少涉及家庭生活和个人情感世界。
乙:阅读小说也需要了解它们的艺术手法。比如一般采用单线结构,在情节上善于设置悬念,在矛盾冲突中推进情节等等。
丙:大家可别忘了分析人物形象。长篇小说中许多人物都很有特点,个性十分鲜明。
丁:阅读时一定要注意体会语言的风格。小说的人物语言通俗而又生动,叙事描写多是白描式的,简洁洗练,极富表现力。
我总结的阅读小说的方法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下图是“初中生阅读小说困难原因”调查问卷的结论。请结合你的阅读经验,针对下图中标示的原因提出两条合理建议。(4分)
【答案】
(1)示例:插上想象的翅膀,遨游小说的天地
(2)示例:①把握题材特点;②了解艺术手法;③分析人物形象;④体会语言风格。
(3)示例:①每天合理安排阅读时间,坚持阅读;②开展多种阅读小说的活动,激发学生阅读小说的热情。
10.翻开语文课本,看着那些读过的经典篇目,小语受益匪浅。他想把这些经典文句整理归纳成一段话写进“成长纪念册”,请你帮助他完成。(8分)
欧阳修被贬滁州,写下了“若夫日出而林霏开,(1)__________________”的山间晨昏美景;张岱雪夜游西湖,带我们走进“(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上下一白”的西湖胜境;李白在仕途受阻时,状态不减,自信吟出“长风破浪会有时,(3)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千古名句;中秋团圆之夜,不能与家人相见的苏轼,用“(4)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超然豁达,表达对亲人和天下离人的美好祝愿……顺境也罢,逆境也罢,我们都可以“(5)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岳阳楼记》),保持定力,胸襟豁达,不因外物和得失而欢愉或沮丧。
【答案】
(1)云归而岩穴暝
(2)雾凇沆砀 天与云与山与水 
(3)直挂云帆济沧海
(4)但愿人长久 千里共婵娟 
(5)不以物喜 不以己悲
二、阅读理解(20分)
(一)古诗词阅读理解(5分)
11.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下面小题。
无 题
李商隐
相见时难别亦难,东风无力百花残。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
晓镜但愁云鬓改,夜吟应觉月光寒。蓬山此去无多路,青鸟殷勤为探看。
(1)同学们就本诗展开了讨论,其中有人理解有误,请你指出并解释原因。(2分)
小可:首句中第一个“难”指相会困难,第二个“难”指离别时的难舍难分与离别后双方相见无期所经受的情感煎熬,两个“难”字凸显两人情深意重。
小乐:“东风无力百花残”这一景物描写,渲染、烘托了当时的离愁别绪,正所谓“一切景语皆情语”。
小思:尾联是诗人强作宽慰之语,借神话传说表达了对心中恋人的无比挚爱和深切思念,有迷信色彩。
(2)本诗和《水调歌头》中“高处不胜寒”都写到“寒”,但表达的情感有所不同,请简要分析。(2分)
【答案】
(1)小思说法有误,尾联借神话故事表达关切之情,意为对方居住不远,希望青鸟前去传递书信,流露出诗人与恋人无法常见面,只能靠书信传情的无奈。这不是迷信,“有迷信色彩”表述错误。
(2)本诗中的“寒”是借生理上冷的感觉反映心理上的凄凉之感,表达词人对年华易逝的感伤,以及内心的悲凉凄苦之情。《水调歌头》的“寒”借写高处寒气逼人表达了既留恋人间又向往天上的矛盾心理,更深刻地说明词人留恋人世、热爱生活的思想感情。
(二)阅读王秋珍的《想偷一本书》,完成12~16题。(15分)
①我想偷一本书已经很久了。
②它就放在我们办公室一位同事的桌上。每天,我都能看见它。那天蓝色的封面要多好看就有多好看。可是,它寂寞地呆在桌上,从来没人去翻一翻。
③有一次,我看见同事拿起了它。我正暗暗为它高兴,却分明看见我的这位漂亮的女同事,只是用书扫了扫椅子上的灰尘。别的同事走过来走过去,总是低着头忙忙碌碌。那个叫手机的玩意成了大家的最爱。谁会留意一本书呢?
④慢慢的,我看见书的封面由蓝色变成了灰色。我还看见有好几次,漂亮的女同事把刚盛了水的杯子搁在它的上面。书的封面留下了一个圆圈,还带着褶皱,好像一个可怜的孩子歪着嘴巴在哭泣。
⑤我只想把它偷回家。
⑥可是,一想到偷,我的心就像要跳出胸膛。从小,爸爸就教育我,别人的东西不能拿,偷大偷小都是贼。因此,我一天天地看着它,看着办公室来来往往的同事,一直不敢给自己创造一个机会。
⑦可机会还是来了。
⑧那天,我打了一段文字,抬起头,蓦然发现办公室里居然只有我一个人。我按捺住狂跳的心,悄然起身,来到漂亮女同事的桌前。【A】我感觉有目光像舞台上的追光灯一样向我聚拢过来,我低下头试图躲开它。突然,一个声音从天而降:“你想干嘛?”我的身子斜了斜,差点跌倒。我刚想回答,却听见那人继续在说:“好啦好啦,就你会耍贫嘴。我很忙,没空和你扯东扯西的。”说话间,我看见漂亮女同事飘逸的长裙在办公室里舞动了几步,倏地飘出去了。
⑨我,终于把书偷到了手。虽说窃书不算偷,我却感觉脸上有无数只蚂蚁在爬。从来没有想过,有一天,文明的我居然会和“偷”这么不文雅的字站在一起。
⑩回家后,我拿出软毛巾轻轻地擦拭封面,又拿出吹风机吹那个固执的圆圈。最后,我把书的封底朝上,放在桌上,再压上了一条厚重的红木小方凳。
次日,我把书拿出来,它又变成了端正的模样。【B】我的心里,涌上了酸酸甜甜的味道。
我洗净双手,拿出偷来的书一页一页地翻起来。看着它们,我仿佛又走进了老时光。我看到了自己在养花种菜,在夕阳下徜徉,在厨房的油烟里战斗……
是的,这是我写的书。每一个字,都像芬芳的花,让我驻足,流连。
出版社只给了我50本样书。我舍不得卖,只想把书送给爱书的人。当初,漂亮女同事听说我出书了,就第一时间向我祝贺并要书。没想到,她要的只是一份客套。
是的,只是一份客套。漂亮女同事一直把书放在桌上,从来不曾翻上一篇。如今,她和我的其他同事们一样,一有空就刷微信看网络碎片聊明星八卦,根本没有注意到桌上少了什么。那本曾被她扫过灰尘垫过杯子的书,好像从来都不曾出现过。
我的心里蓦地跳出了一条鱼,在夏日的岸上左冲右突地扑棱。这份不安的心绪让我彻夜难眠。这个忙碌的时代,真的没人会停下来好好地看书了吗?当初,我壮着胆子把书偷回来,只是想给书找一个懂它的人啊。
某天,我终于点开一位微友问道:“你说大家喜欢读什么书啊?”“什么?书?”微友抛出两个问号,继续道,“谁还看书啊?”
我仿佛听见了她在手机前的笑声。
(选自《小小说大世界》2016年第8期,有改动)
12.“我”为什么要偷漂亮女同事的书?(2分)
因为是“我”写的书,“我”舍不得卖,只想把书送给爱书的人。女同事向“我”祝贺并要书,“我”把书送给她,但她却不爱书。“我”心疼自己的书,所以就把书偷回来了。
13.联系上下文,按要求回答问题。(4分)
(1)【A】处:我感觉有目光像舞台上的追光灯一样向我聚拢过来,我低下头试图躲开它。(本句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有什么表达效果?)
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生动形象地写出“我”偷书时的紧张与慌乱。
(2)【B】处:我的心里,涌上了酸酸甜甜的味道。(“酸酸甜甜”一词写出了“我”怎样的心理?)
“酸酸甜甜”生动地写出了“我”当时复杂的心理:“酸酸”是因为没有为自己的书找到懂它的人,让它受了“委屈”;而且为了它,“我”还当了一回“小偷”。“甜甜”是因为“我”的书又回来了,又恢复了原样,不用再受“委屈”了。
14.第⑩段运用了哪种表达方式?有什么作用?(3分)
动作描写。生动具体地描写了“我”修复书的过程,表达了“我”对书的珍爱。
15.第 段说“我的心里蓦地跳出了一条鱼,在夏日的岸上左冲右突地扑棱。这份不安的心绪让我彻夜难眠”,“我”为什么会感到不安?(2分)
“我”想到这个忙碌的时代,没人会停下来好好地看书了。“我”想给书找一个懂它的人,恐怕找不到。
16.结合下面的链接材料,说说这篇小说反映了怎样的社会现象?你怎么看待这种现象?(4分)
【材料一】 
人们在手机上花费太多时间,已经影响到了家庭的功能、社会的交往。不只是孩子,还包括被撇在一旁的老人,乃至于同卧一床的另一半,更不要说饭桌旁边的朋友、办公桌对面的同事……“世界上最遥远的距离,是我们坐在一起,你却在玩手机”。《人民日报》
【材料二】 
调查显示,2016年我国成年国民数字化阅读方式的接触率为68.2%,较2015年的64.0%上升了4.2个百分点。2016年手机阅读率达到66.1%,已经连续8年增长。《人民日报》
现象:传统纸质图书在社会上受到冷落,很多人沉溺于手机。看法示例:我觉得这是一种不好的现象,一个不好好读书的民族是没有希望的民族,希望全社会都能重视这种现象,让读书成为我们生活的一部分。多阅读一些经典的纸质书籍,少玩手机。
三、作文(30分)
17.阅读下面材料,按要求完成习作。
《我的叔叔于勒》中,菲利普夫妇对于勒的态度变化构成了故事的主线。请你以“于勒的视角”为题,将这篇小说缩写成300字左右的短文。
要求:①保留主要人物、关键情节和核心冲突;②语言简洁,不改变原文主旨;③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
参考范文
于勒的视角
我是于勒,曾是菲利普家的“灾星”。年轻时挥霍家产,被兄嫂打发去美洲,他们盼着我永不再回。
在美洲,我做过买卖,赚了些钱。写信告诉他们,说要补偿他们,兄嫂立刻变了态度,把我的信当成福音,逢人便夸我“有出息”。我想象着团聚的场景,却不料生意失败,一贫如洗,只能在船上做杂役。
那天,我在甲板上撞见他们——菲利普夫妇和侄子若瑟夫。嫂子一眼认出我,脸色煞白,拉着哥哥躲开,嘴里念叨着“骗子”“流氓”。我心凉如冰,他们的嫌恶像针一样扎人。
只有若瑟夫,那个孩子,偷偷给了我十个铜子。看着他纯真的眼睛,我忽然明白:在金钱的世界里,唯有孩子的善良,是战争也带不走的光。而我,终究是他们生命里不愿提及的过客。
(注:范文紧扣“于勒视角”,保留了“于勒贫富变化”“菲利普夫妇态度反转”“若瑟夫赠钱”等关键情节,突出“金钱扭曲亲情”的核心主旨,语言简洁,符合缩写要求。)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