湘教版(2024)七年级上册地理 6.2 国际合作 练习(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湘教版(2024)七年级上册地理 6.2 国际合作 练习(含答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598.6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湘教版
科目 地理
更新时间 2025-09-06 20:43:24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湘教版(2024)七年级上册地理国际合作练习
一、单选题
1.下列四幅图中,代表联合国标志的是( )
A.① B.② C.③ D.④
2.2022年11月5日~10日在上海盛大举行的第五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简称进博会)收获了来自八方的“回头客”五年来,进博会不断深化国际采购、投资促进、人文交流、开放合作四大平台作用,成为众多全球新品的首发地、前沿技术的首选地、创新服务的首推地。这说明( )
A.各国生产相互依赖、相互协作 B.各国之间仍相对封闭、各成体系
C.技术、人才、信息互不交流 D.各国之间没有产品生产的分工协作
3.未来20年,中国客机需求量将持续增长。2023年4月,中法两国签署了总价值超过1300亿元人民币的民用飞机订单。中法两国签署飞机订单属于( )
A.文化合作 B.旅游合作 C.教育合作 D.经贸合作
4.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需要世界各国秉持的全球治理观不包括( )
A.共商 B.共建 C.共联 D.共享
5.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中国坚持在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基础上同各国发展友好合作,推动构建新型国际关系,深化拓展平等、开放、合作的全球伙伴关系,致力于扩大同各国利益的汇合点。这表明( )
①坚持对话协商、和平谈判就能解决一切国际争端
②中国努力在寻求与各国合作中加快发展
③中国积极推动构建合作共赢的新型国际关系
④中国坚持合作共赢,推动建设一个共同繁荣的世界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②③④
6.兰兰发现自家的某品牌手机,锂电池来自刚果(金)、芯片来自美国、屏幕来自韩国……这说明( )
A.国际矛盾冲突不断激化 B.国际合作和经济全球化
C.国家间应避免合作交流 D.国家之间竞争日趋激烈
7.湄公河在中国境内叫澜沧江,从西双版纳出境后被称为湄公河。“澜湄合作”是指澜沧江—湄公河流域内的六国实施的可持续开发和开展的互惠务实合作。我国积极推动“澜湄合作”,有利于( )
①促进各成员国经济发展 ②加强中国国内各省的联系
③综合开发流域内水资源 ④避免各成员国文化的融合
A.①② B.②④ C.①③ D.③④
8.埃塞俄比亚是共建“一带一路”的重要国家。近年来,中国企业在埃塞俄比亚投资建设了多个工业园,主要发展钢铁、汽车、服装、制鞋等产业,埃塞俄比亚主要为工业园提供( )
A.技术 B.劳动力 C.设备 D.资金
9.共建“一带一路”战略意义重大,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有利于加强国际合作 B.扩大了中国商品的海外市场
C.有利于各国经济自成一体 D.带动沿线地区基础设施建设
10.面临突发公共事件,位于“地球村”的各国应( )
A.只靠南北对话 B.只依靠南南合作
C.加强国际合作,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D.独立解决
二、填空题
1.国际合作组织: (UN)、 (WTO)、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亚太经济合作组织、欧洲联盟、东南亚国家联盟。
2.古代的交通工具主要是车马、舟船,不同国家和地区之间的联系很不便利。随着飞机、高铁等现代化交通工具和互联网等通信技术的发展,国际联系越来越密切,全球经济不断发展, 成为当今世界经济发展的重要特征。
3.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是中国推动构建 的重要实践平台。随着“一带一路”合作项目的落地生根、开花结果,各共建国家的人民成为实实在在的受益者。
4.中国鲜明地提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设想、共建“ ”倡议。中国倡导的全球治理观、国际秩序观、正确义利观、新安全观、新发展观、合作观、人权观、生态观、文明观等重要理念,得到国际社会的普遍认可。
5.人口、资源、环境:人口增长 是人类社会面临的另一个严重问题。人口增长过快给 和 带来了巨大压力,加剧了国家和地区经济发展的 。如何实现经济社会发展与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是全人类面临的共同问题。
三、判断题
1.中美合作被称之为“南南合作”。( )
2.资源、技术、人才、信息成为全世界共享的财富。( )
3.南北对话指的是发展中国家和发达国家之间的政治、经济商谈。
4.发展中国家之间的合作称之为南南合作( )
5.全球经济发展离不开国际合作,但环境治理可以依靠发达国家独立完成。( )
四、解答题
1.2024年是中蒙建交75周年,也是两国建立全面战略伙伴关系10周年。读蒙古国位置示意图(图1)、蒙古国年降水量分布图(图2),回答下列问题。

【走近蒙古国】
受地理位置和交通格局的影响,蒙古国对外贸易受到极大限制。
(1)分析蒙古国对外贸易发展的限制性条件,完成下面框图。
① ;② ;③ 。
(2)蒙古国的农业以畜牧业为主,种植业比重小。请从自然环境方面分析蒙古国发展种植业的不利条件。
【合作促发展】
2023年10月,中蒙两国签署文件,计划由中国承建蒙古国西伯库伦口岸的铁路工程项目。项目建成后,将进一步提升中蒙两国口岸过货能力和物流时效,促进两国经贸往来。
(3)简述中蒙开展交通合作的意义。
2.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2024年是中法建交60周年。2024年5月5日至7日,习近平主席对法国进行了第三次国事访问,访问期间习近平主席亲自宣布的一系列深化合作新举措:中方“将加快开放电信、医疗等服务业市场准入”;“将对法国等12国公民短期来华的免签政策延长至2025年年底”;“支持增开上海至马赛直飞航线”;“推动未来3年法国来华留学生突破1万人、欧洲青少年来华交流规模翻一番”。目前,中法两国政府正密切联系,以中法文化旅游年为契机,加强文化和旅游等各领域合作。
材料二:“义新欧”班列,东起中国义乌,西至西班牙首都马德里,它是世界上运行距离最长的货运班列,加强了中国与中亚、欧洲地区的联系,为中法经济贸易交流提供了高效助力。下图为法国略图及“义新欧”班列线路图。

(1)中国与法国于 年建交。中国和法国之间的经济文化交流属于 (南南合作/南北对话),法国大西洋沿岸主要是 (温带海洋性/地中海)气候。
(2)2024年,习近平主席访问法国期间,提出的有关航空运输方面的新举措是: 。“推动未来3年法国来华留学生突破1万人、欧洲青少年来华交流规模翻一番”,此举措的积极意义是: 。
(3)2024年是中法文化旅游年,请你列举一个巴黎地区的著名旅游景点: 。法国的旅游业非常发达,其发展的有利条件是:① ;② 。
(4)“义新欧”班列从中国义乌去往西班牙马德里的沿途中,景观色彩丰富,有森林绿、草原青、沙漠黄……,造成其自然景观差异明显的主导因素为 (纬度因素/海陆因素/地形因素)。与传统的中欧海运相比,“义新欧”班列的优势是: 。
《湘教版(2024)七年级上册地理国际合作练习》答案
一、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答案 A A D C C B C B C C
二、1.联合国 世界贸易组织 2.经济全球化 3.人类命运共同体
4.一带一路 5. 过快 资源 环境 不平衡
三、1.错误 2.正确 3.正确 4.正确 5.错误
四、1.(1) 内陆 稀疏 乌兰巴托(或首都)
(2)纬度较高,热量不足;深居内陆,降水量少;距离冬季风源地近,风力大。
(3)方便中蒙两国互通交流;有利于提高蒙古国的对外开放水平;有利于促进中蒙两国的经贸往来,等等。
2.(1) 1964 南北对话 温带海洋性气候
(2) 加快开放电信、医疗等服务业市场准入等 加强中法文化交流、促进旅游业发展
(3) 巴黎圣母院、埃菲尔铁塔 旅游资源丰富 交通便利、服务接待水平高
(4) 海陆因素 运输速度较快,连续性强等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