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师表》教学设计
芳星园中学
高雅丽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了解“表”这种文言文体的一般知识;整体感知文章内容,概括内容要点。
过程与方法:在反复朗读课文的过程中,了解文章内容并疏通大意,在读中品味语言深切的情感。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感受诸葛亮的人品气节,理解他知恩图报的心情,学习他为国尽忠的责任感。
教学重点:梳理文章结构,掌握内容要点
教学难点:准确翻译课文,掌握重点词用法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
古诗激趣,走近诸葛孔明
1.老师介绍杜甫《蜀相》一诗,同学们猜猜这是哪个历史人物,从哪里看出来的。
2.请同学介绍“出师未捷”指什么,引出诸葛亮的《出师表》。
3.请同学根据搜集资料简介诸葛亮的情况。
4.由诸葛亮的智慧自然引到他忠心耿耿,以身报国的精神品质上来,导入新课的学习。
二、初读课文,扫除字词障碍
1、听朗读录音两遍,熟悉文章
2、自由朗读课文,注意字词的读音和句子的断句。如果遇到不理解的地方做好记号,交流讨论。
3、学生自读课文并提出疑问。
三、再读课文,理清内容要点
(一)介绍文体和写作背景
猜想“表”这种文体的作用以及其写作背景
1、表,古代向帝王上书言事的一种文体。我
( http: / / www.21cnjy.com )国古代臣子写给君主的呈文有各种不同的名称。战国时期统称为“书”,如李斯《谏逐客书》。到了汉代,这类文字分成章、奏、表、议四小类。“章以谢恩,奏以按劾,表以陈情,议以执异。”(《文心雕龙》)此外,还有一种专议朝政的文章,又统称“表”。“表”的基本特征是“动之以情”。《出师表》是诸葛亮在出师北伐前向刘禅(刘后主)的言事呈文。
2、写作背景:实现国家统一是刘备的遗志,诸
( http: / / www.21cnjy.com )葛亮为了实现先帝遗志,在战略后方日益巩固的情况下决定出师伐魏。但刘后主却昏庸无能,听信奸佞,成了北伐的后顾之忧。诸葛亮在出师前写下这篇文章,以恳切的言辞劝说后主广开言路,严明赏罚,亲贤远佞,以修明政治,完成“兴复汉室”的大业;也表达了诸葛亮报答先主知遇之恩的真挚感情和“北定中原”的决心。
(二)师生共同讨论文章内容及思路
明确:此表的目的是什么?全文表达的主旨是什么?
第二课时
一、朗读课文,体会作者情感
二、译读课文,理清要点
1. 阅读第一段,思考:作者指出当时的形势
( http: / / www.21cnjy.com )如何?值此“危急存亡之秋”,内外大臣表现如何?内外大臣如此,作者希望国君又当如何?由此得出作者提出的第一条建议是什么?
2. 阅读第二段,思考:作者提出的第二条建议是什么?为什么要提出这条建议?
第2段从法度方面建议,执法必须严明公允,“宫中”“府中”不应异法。
(1)指出要赏罚公正,内外一体。
(2)指出要法纪严明。
3.阅读第三、四、五段,思考:作者提出的第三条建议是什么?这三段是怎样衔接起来的?
第3、4段从任人方面建议,主要为推荐贤人。
(1)第3段,宫中(内):
人物:郭攸之、费讳、董允等。
特点:此皆良实,志虑忠纯。
作用:宫中之事,事无大小,悉以咨之,然后施行。
第4段,府中(外):
人物:将军向宠。
特点:性行淑均,晓畅军事。
作用:营中之事,悉以咨之。
预计效果:必能使行阵和睦,优劣得所。
第5段总结历史经验教训,劝谏刘禅要亲贤臣,远小人,这是国家兴亡的关键所
在。
(1)先汉兴隆的原因(正面):亲贤臣,远小人。
(2)后汉倾颓的原因(反面):亲小人,远贤臣。
(3)刘备对此有所警惕:叹息痛恨于桓、灵也。
(4)推荐贤臣,并希望信任他们,以兴复汉室。
(5)小结:这一段把“亲贤
( http: / / www.21cnjy.com )臣,远小人”提高到汉室兴衰的历史经验上来总结,也是对前面两段“宫中”“府中”分说后的归纳。并再荐贤臣,希望刘禅能亲贤臣,远小人,以求汉室兴隆。
预计效果:必然裨补阙漏,有所广益。
三、积累经典
请同学们选择文章中自己最欣赏的一段,读熟并背诵下来,看谁选得好,背得快。
第三课时
一、背诵选段,完成自测题
二、译读6——9段
阅读第六、七段,思考:在表达方式上,这两段与上文有何不同?主要内容应怎样概括?请逐句加以理解.
第六段:自叙生平,表达感恩图报之情。
1) 叙己志向:身份,生活,追求——品格高远远
2)
叙“三顾草庐:宽宏大度,不耻下问——由是感激
3)
叙共患难经历:创业艰难——效忠心愿
第七段:表明“受命”以来的耿耿忠心,提出要北定中原,兴复汉室。
1)
叙托孤之事,提挈全段
2)
受命以来的心情、行动
3)
北定中原,兴复汉室——出师目标
4)
补笔
2. 阅读第八段,思考:如果将第一句后用“;”,“以彰其咎”后用“。”,好不好?
不好。
1) 不能分清内外责任;
2) 不能突出作者请命出师的决心;
3) 由内大臣“兴德之言”顺势提出希望,不致让刘禅反感。
3. 作者写作思路是怎样的? 全文可分为几个部分?
4. 此表言辞恳切,感情真挚,是如何体现的?
5.
此表在表达方式运用上有何特点?请具体阐述。
四、总结:
概括本文的两个条件、三项建议、三个安排
三方面责任,回顾两件事
表一个中心,抒一种情怀
五、拓展延伸
(一) 中国历史上曾出现过许许多多著名的政治家,如何衡量他们?我认为一个比较完全的政治家,应该具备四个条件:
应该有远大的抱负,坚强的责任感,以天下为己任;
要有敏锐的洞察力,能洞悉当时国家之形势,针对国计民生症结所在,提出兴利除弊的方案;
能知人善任,选拔贤才;
能集思广益,善于采纳群言,改进工作。
请结合本文所学和《三国演义》对诸葛亮进行评价。
(二) 文章提出的三个建议,在现实生活中,有什么借鉴意义?
(三) 《教参》有一句话“至于诸葛亮忠于刘备父子的思想,则是其局限性所在”,请谈谈你的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