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33张PPT)
第一节 传染病及其预防
学习目标
1.生命观念
(1)理解传染病是由病原体引起的、能在生物之间传播的疾病。
(2)认识传染病的传播途径及预防措施,形成科学的健康观。
2.科学思维
(1)通过案例分析,归纳传染病流行的三个基本环节(传染源、传播途径、易感人群)。
(2)运用逻辑推理,设计预防传染病的可行方案。
3.探究实践:通过小组讨论,提出校园传染病防控建议。
4.社会责任
(1)关注社会公共卫生事件,增强个人防护意识。
(2)宣传科学防疫知识,减少对传染病患者的歧视。
情境导入
陶其敏(左一)在自己身上试验乙肝疫苗
1975年8月的一天,肝病专家陶其敏从冰箱取出一支疫苗请护士为她注射。这支疫苗是她带领研究团队刚刚研制出来的我国第一代乙肝疫苗。乙肝即乙型病毒性肝炎的简称,是由乙型肝炎病毒引起的传染病。疫苗研制出来后,由于当时我国没有做动物试验的条件,为了让乙肝疫苗尽快应用,陶其敏毅然率先接种了乙肝疫苗,获得了第一手的安全数据。她的研究开创了我国用疫苗预防乙肝的先河。通过普及乙肝疫苗的接种,我国乙型肝炎病毒的感染率显著下降。
常见的病毒性肝炎除了乙肝,还有甲型病毒性肝炎(简称甲肝)、丙型病毒性肝炎等,它们都具有传染性,但脂肪性肝炎不传染。同样都是是肝炎,有的传染,有的不传染。
结膜炎:外来的致病细菌或病毒引起,有传染性。
近视:自身眼部结构发生变化引起,没有传染性。
这是为什么呢?
通过本节学习,你将知道:
传染病的病因是什么?
传染病的传播途径有哪些?
传染病流行的基本环节有哪些?
如何预防传染病?
传染病的概念
传染病
判断
血吸虫病
贫血
病毒性肝炎
近视
肺结核
天花
流行性感冒
麻疹
脂肪性肝炎
√
√
√
√
√
√
×
×
×
传染病
思考
为什么有些疾病可以传染,有些疾病不能传染?
能引起传染病的微生物(细菌、真菌、病毒等)和寄生虫等,称为病原体。
由病原体(如细菌、病毒、寄生虫等)引起的、 能在人与人或人与动物之间传播的疾病叫作传染病。
传染病及病原体
人类免疫缺陷病毒
艾滋病
传染病及病原体
结核分枝杆菌
结核病
传染病及病原体
手癣、足癣
皮肤癣菌(真菌)
传染病及病原体
血吸虫病
血吸虫
传染病分类
细菌性传染病
病毒性传染病
寄生虫病
如:鼠疫等
如:病毒性肝炎、严重急性呼吸综合征(SARS)等
如:蛔虫病、蛲虫病等
传染病特点
传染病是由病原体引起的,具有流行性和传染性
非传染病是由患者自身的组织、器官等结构发生异常变化引起的
传染病特点
传染性
流行性
病原体
疾病名称
流行性感冒
是否是传染病
麻疹
水痘
肺结核
流感病毒
麻疹病毒
结核杆菌
水痘病毒
近视
真菌
蛔虫
肝炎病毒
病原体
疾病名称
是否是传染病
病毒性肝炎
贫血
龋(qǔ)齿
蛔虫病
足癣
小结训练:尝试说出下列疾病是否是传染病及其病原体。
传染病流行的基本环节
现在正值流感高发季,当班级里有同学患上流感后,往往会有一些体质较差的同学相继被传染。这是为什么?
?
能够散播病原体的人或动物
病原体离开传染源到达人或动物所经过的途径
对某种传染病缺乏免疫力而容易感染该病的人群
传染源
易感人群
传播途径
栏目二
解析传染病流行环节
流感是一种由流行性感冒病毒(简称流感病毒)引起的、具有高度传染性的急性传染病。
现在,请同学们分析流感在班级里流行起来的原因!
传染病在人群中流行,必须经过传染源、传播途径和易感人群这三个基本环节。缺少其中任何一个环节,传染病就流行不起来
传染源:患上流感的同学
易感人群:体质较差的同学
传播途径:飞沫传播
患上流感的同学,在讲话、咳嗽、打喷嚏时,会喷出大量含有流感病毒的飞沫,飞沫悬浮于空气中
婴幼儿是手足口病的易感人群
携带鼠疫耶尔森菌的鼠类是鼠疫的传染源
同学们知道常见传染病的传播途径吗?
?
飞沫传播
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结核病
霍乱、伤寒
艾滋病、乙肝
食物、水源
传播
性接触、血液传播
血吸虫病
受污染的水
传播
血吸虫的幼虫从钉螺逸出,进入水中
传染病的预防措施
传染病的预防措施
传染源
传播途径
易感人群
控制
切断
保护
在预防传染病时,既要针对传染病流行的三个基本环节,采取综合措施,又要根据不同病种的特点和具体情况,在三个环节中抓住主要环节,做到综合措施和重点措施相结合。
观察教材给出的措施,说一说它们对预防传染病流行分别起什么作用。
控制传染源
切断传播途径
保护易感人群
控制传染源
切断传播途径
保护易感人群
思维训练
判定因果
疟疾是怎样传播的?19世纪末,人们发现疟疾的病原体是疟原虫,还认识到蚊子会传播疾病,在疟疾高发的沼泽地带蚊子特别多,因此有人推测:疟疾是通过蚊子传播的。进一步研究发现,叮咬过疟疾患者的按蚊(一种蚊子)的唾液中有疟原虫,未感染疟疾的人被它叮咬后可能会患病。
讨论
1. 关于蚊子传播疟疾的推测有道理吗?证据充分吗?
“在疟疾高发的沼泽地带蚊子特别多”只是相关现象,并没有因果关系。因此此时蚊子传播疟疾的推测有道理,但证据不充分。
讨论
2. 根据进一步研究发现的证据,能否得出按蚊传播疟疾的结论?
能够得出结论。
传染病
及其预防
传染病流行的基本环节
传染病
①由病原体(如细菌、病毒、寄生虫等)引起
②能在人与人或人与动物之间传播
课堂小结
传染病的预防措施
基本环节 概念
传染源 能够散播病原体的人或动物
传播途径 病原体离开传染源到达人或动物所经过的途径
易感人群 对某种传染病缺乏免疫力而容易感染该病的人群
预防措施 举例
控制传染源 可能带有病原体的动物或相关产品进行消毒或焚毁、在人群中检出病原体携带者,并及时进行治疗
切断传播途径 养成勤洗手等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采取安全措施
保护易感人群 接种疫苗、加强体育锻炼
练习与应用
一、概念检测
1910—1911年,我国部分地区发生了非常严重的肺鼠疫,该病是烈性传染病,由一种杆状细菌引起,经呼吸道传播。 “鼠疫斗士”伍连德提出的防控该传染病的措施包括:隔离感染者、阻断交通、佩戴“伍氏口罩”、对死于该病患者的遗体进行深坑掩埋或焚烧等。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A. 肺鼠疫可以通过空气和飞沫传播
B. 这种杆状细菌是肺鼠疫的传染源
C. 佩戴“伍氏口罩”可以切断传播途径
D. 对患者的遗体进行深埋或焚烧是在控制传染源
B
某家庭中,姐姐患了新冠肺炎,并且传给了弟弟,弟弟又传给了同学。
(1)新冠肺炎是一种_______,引起人感染新冠肺炎的新型冠状病毒称为_______。
(2)弟弟被传染前是_________,被传染后变成了_______。
(3)携带着新型冠状病毒的飞沫属于_________。
传染病
病原体
易感人群
传染源
传播途径
二、学以致用
资料分析
社区应设立核酸检测点,建立健全的疫情监测和报告机制,对于出现发热、咳嗽等症状的居民,及时进行筛查和登记报告。将其进行集中隔离管理,及时救治患者。
请判断下列资料属于预防传染病流行中的哪种措施。
控制传染源
针对患者、患病动物等传染源采取的措施称为_____________。
请判断下列资料属于预防传染病流行中的哪种措施。
新冠肺炎的传播途径主要是:飞沫传播、气溶胶传播和接触传播。因此社区应定期对公共场所、楼栋、电梯等进行消毒工作,保持环境的清洁和卫生。同时加强对居民的宣传教育工作,引导居民正确佩戴口罩、勤洗手、保持社交距离。
针对传播途径采取的措施称为_____________。
切断传播途径
1.流行性感冒是由流感病毒引起的一种常见的呼吸道传染病,流感病毒具有较强的变异能力,因此流感容易大规模流行。分析下图,甲、乙、丙分别表示流行性感冒传播过程中的( )
A.病原体、传播途径、易感人群
B.传染源、传播途径、易感人群
C.传染源、传播途径、传染源
D.易感人群、传播途径、易感人群
B
达标检测
2.下列做法与传染病预防措施的对应关系, 错误的是( )
A.加强体育锻炼——保护易感人群 B.接种疫苗——切断传播途径
C.通风、消毒——切断传播途径 D.将患者隔离——控制传染源
3.白喉是由白喉杆菌引起的传染病。从传染病流行的环节分析,白喉患者属于( )
A.病原体 B.传染源 C.传播途径 D.易感人群
4.图中甲、乙、丙表示传染病流行的三个基本环节,a表示病原体,据图分析合理的是( )
A.a只包括细菌和病毒 B.甲表示切断传播途径
C.缺少甲、乙、丙任何一个环节,传染病就不能流行
D.保护丙的措施只是戴口罩、勤洗手、保持安全社交距离
B
B
C(共11张PPT)
一、传染病及其危害
1.传染病的概念:由 (如细菌、病毒、寄生虫等)引起的、能在人与 或人与 之间传播的疾病。
2.常见的几种病原体引起的传染病
(1) 是引起结核病的细菌。
(2)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是引起 的病毒。
第七章 健康地生活
第一节 传染病及其预防
病原体
人
动物
结核分枝杆菌
艾滋病
(3)感染血吸虫会引起 病,这是一种寄生虫病。
二、传染病流行的基本环节
环节 概念
传染源 能够散播 的人或动物
传播途径 病原体离开 到达 所经过的途径
易感人群 对某种传染病缺乏 而容易感染该病的人群
三、传染病的预防措施
传染病的预防措施可分为 、切断传播途径和
三个方面。
血吸虫
病原体
传染源
人或动物
免疫力
控制传染源
保护易感人群
基础达标
1.教材样板题 下列疾病中不属于传染病的是( )
A.急性出血性结膜炎 B.艾滋病
C.贫血 D.肺结核
2.天花是在全世界范围内被人类消灭的一种传染病。目前世界上只有极少数的实验室保存有天花病毒。天花病毒是天花的( )
A.传染源 B.病原体
C.传播途径 D.易感人群
C
B
3.传染病的特点是( )
A.传染性和可治疗性
B.流行性和可控制性
C.传染性和可保持性
D.传染性和流行性
4.(2024长沙)据记载,我国在宋朝就已采用接种人痘的方法来预防天花。这一预防措施属于( )
A.消灭病原体 B.控制传染源
C.切断传播途径 D.保护易感人群
D
D
5.(2024江苏)“药王”孙思邈在《千金要方》中写道:“预防诸病……常习不唾地……”现在看来,这正是传染病预防措施中的( )
A.控制传染源
B.切断传播途径
C.保护易感人群
D.以上都不是
B
能力提升
6.某公司在组织职员体检时,发现有四名职员分别患有肺结核、糖尿病、高血压、病毒性肝炎,那么与他们共同工作、生活的人可能被传染的一组疾病是( )
A.肺结核、糖尿病
B.肺结核、病毒性肝炎
C.高血压、病毒性肝炎
D.糖尿病、高血压
B
7.(2025贵阳月考)如图所示,甲、乙、丙表示传染病流行的三个基本环节,a表示病原体。下列分析错误的是( )
A.a包括细菌、病毒和寄生虫等
B.甲为传染源,乙为易感人群
C.切断丙能防止乙变成甲
D.保护乙的措施有戴口罩、勤洗手等
D
8.预防传染病有三个环节,在实际生活中,有效预防某种传染病应做到
( )
A.在三个环节中抓主要环节,做到综合措施和重点措施相结合
B.三个环节都是主要环节,任何疾病都要齐抓共管
C.只要认真控制住传染源即可
D.只要切实做好保护易感人群的工作即可
A
9.(2025乐山期中)加强体育锻炼增强体质,可预防传染病。下列预防措施与之属于同一类的是( )
A.按照“七步洗手法”规范洗手
B.集中焚毁患禽流感死亡的鸡、鸭
C.定期消杀蚊虫,保持环境卫生
D.注射甲流疫苗来预防甲流
D
10.传染性急性肠胃炎是换季时期少年儿童的常见疾病,主要病因是感染了诺如病毒。此外,感染幽门螺杆菌也是引起胃炎的病因之一。因此,培养好个人卫生习惯,实行分餐制是预防这两种疾病的关键。
(1)从传染病的角度看,诺如病毒是传染性急性肠胃炎的 。
(2)诺如病毒与人体的关系是 。它和幽门螺杆菌相比,结构上最大的差异是诺如病毒 。
(3)按照是否有成形细胞核分类,幽门螺杆菌属于 生物。
(4)某同学因胃炎去医院就医,医生开的处方中有阿莫西林等抗生素,
该药更可能是用于杀灭 (填“诺如病毒”或“幽
门螺杆菌”)。
病原体
寄生
没有细胞结构
原核
幽门螺杆菌
(5)实行分餐制属于预防传染病措施中的 。
(6)研究发现,洗净碗盘,一部分竖起沥干,一部分叠放,一段时间后两者相比,竖起沥干的碗盘内幽门螺杆菌数量更少,可推测幽门螺杆菌的生存需要 。
切断传播途径
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