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外历史纲要(上)》导言课 课件(共19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中外历史纲要(上)》导言课 课件(共19张PPT)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38.6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5-09-07 21:44:51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19张PPT)
《中外史纲要(上)》
——历史导言课
欲知大道 必先为史
学习目标
1.明确初高中历史课程在学习内容与能力要求方面的异同,准确掌握高中历史学习的方法与技能。
2.通过初步感知高中历史内容的深度与宽度,感受因自身成长而被社会赋予更高要求所带来的自信与喜悦。
3.用批注法预习第一单元,画出时间轴和思维导图。
历 史
History
Hi+Story
记事者也
过也
对过往之事的客观记录
征问,问而知之
历史是真实还是故事
何为历史?提到历史你会想到什么?
历史是客观的 历史学是主观的
历史是过去的事情,那可以信口胡说吗?
“有几分证据,说几分话。”
(胡适)
证据是什么?
史料!
史料分类:按载体形式分类
实物史料
文献史料
口述史料
史料分类:按使用价值分类
一手史料(考古发掘)
二手史料
史料→史实→史论
高中历史学科参照标准
怎么算学好历史?
基于历史学科核心素养,融会贯通 触类旁通
据央视新闻联播报道,2025年7月24日下午,国务院总理李强在北京人民大会堂同欧盟委员会主席冯德莱恩共同出席中欧企业家座谈会。京东集团创始人刘强东也作为中国民营企业家代表,参加了本次总理座谈会。
这是近一个月刘强东第二次参加总理座谈会。一个月前,刘强东曾参加作为今年夏季达沃斯论坛联席主席参加总理座谈会。
初中历史学什么
高中历史学什么
世界四大文明古国分别是?西方文明
的源头是?唯一绵延至今的是?
公元前221年发生了什么?
为什么五大古文明都孕育在大河或海洋的周边?又为何只有中华文明源远流长至今?文明的差异如何认识?
为何“百代都行秦政法”,如何理解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先进性?
初中重记忆
开卷找到就行
开卷找到;闭卷识记;
重逻辑重分析
对历史规律的总结和归纳
初高中历史的差异--学习要求
初高中历史课标对五个核心素养的内涵界定和意义阐释是一样的。但在目标要求上,初中的要求比高中则有所降低。
初中课标的要求 高中课标的要求
了解史料的主要类型,初步学会从多种渠道获取历史信息,提高对史料的识读能力;能够尝试运用史料说明历史问题,学会根据可信史料对历史进行论述;初步形成重证据的意识和处理历史信息的能力。 知道史料是通向历史认识的桥梁,了解史料的多种类型,掌握搜集史料的途径与方法;能够通过对史料的辨析和对史料作者意图的认知,判断史料的真伪和价值,并在此过程中增强实证意识;能够从史料中提取有效信息,作为历史叙述的可靠证据,并据此提出自己的历史认识;能够以实证精神对待历史与现实问题。
核心素养的目标要求不同
高中教材
初中教材
教材表述与
概括能力不同
学史何用?
1.历史具有借鉴作用,认识规律
重视历史、研究历史、借鉴历史,可以给人类带来很多了解昨天、把握今天、开创明天的智慧。所以说,历史是人类最好的老师。
——习近平
2.传承中华文化,培养家国情怀,担负时代重任
灭人之国,必先去其史。
——龚自珍《定庵续集》
作为一个中国人,我们有必要了解我们民族的历史,而作为一个人,我们更有必要了解自己从何而来,了解人类社会从何而来。历史作为全人类的集体记忆,它承载着巨大的精神财富,就像人的记忆和灵魂,我们绝对不能做一个失忆的或没有灵魂的人。
3.明辨是非,使人明智
(1)自主学习,建构体系。
耳到 眼到 手到 口到 心到
(2)合作探究 积极参与
自学中产生的疑惑与学程上的重点
(3)展示交流 大胆输出
展示点多 面全 画简 有小结
点评简练 注重思维过程显性化 互动
(4)课后巩固,完善结构。
完善反刍,形成学习闭环
(5)规范训练,强化提升。
总结规律方法,举一反三。
熟悉教材板块
★目录
★单元导语
★学习聚焦
★思考点
★学思之窗
★历史纵横
★正文
★史料阅读
★探究与拓展
高中历史学法指导
高中历史学法指导
用批注法精研课本,勾画标注课本,写好关键词,标好序号,尤其重点核心问题。
高中历史学法指导
用批注法精研课本,勾画标注课本,写好关键词,标好序号,尤其重点核心问题。
高中历史学法指导
对核心问题进行思考、补充。
高中历史学法指导
对核心问题进行思考、补充。
高中历史学法指导
每单元都要构建四大结构
高中历史学法指导
每单元都要构建四大结构
中国古代朝代歌
三皇五帝始 尧舜禹相传
夏商与西周 东周分两段
春秋和战国 一统秦两汉
三分魏蜀吴 两晋前后沿
南北朝并立 隋唐五代传
宋元明清后 皇朝至此完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