纲要上第6课 从隋唐盛世到五代十国课件(共34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纲要上第6课 从隋唐盛世到五代十国课件(共34张PPT)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23.0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5-09-08 10:08:58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34张PPT)
第6课
从隋唐盛世到五代十国
一年之约
——扬州繁华显盛世
目录
十年之约
——长安难再藏危机
高兄,一年之约
Brother Gao, let's make a date.
一年之约
——扬州繁华显盛世

请问:扬州这样的繁华景象经过几代君主的努力呢?
1.建立:581年,杨坚,定都长安。
2.统一:589年,灭陈,结束了南北长期分裂的局面。
改革政权机构, 三省六部制
推行新的选官制度---科举制
修订法律,废除酷刑
继续行均田制,减轻赋税徭役
倡导节俭,统一币制、度量衡
设置义仓,屯粮以备荒年之用
兴建两都:大兴城,洛阳城
开通大运河:京杭大运河
探究:各代君主分别是怎么做的呢?
隋的建设
洛阳出土的隋朝国家粮仓遗迹
兴建洛阳城
“扬州城内街道宽阔,坊市整齐,市井繁华,商贾云集。”(《隋书·地理志》)
这种规模宏大的仓窖,在全国运河地区普遍设立,“储米粟,多者千万石,少者亦不减数百万石”。
——王仲荦:《隋唐五代史》
隋的建设
隋炀帝乘龙舟航行的情景
三征高句丽形势图
自恃强盛,
大兴土木
过度消耗民力
阶级矛盾激化
618年,隋炀帝在江都被部将杀死,隋朝灭亡。
隋的灭亡
贞观之治
轻徭薄赋,劝课农桑,戒奢从简,
知人善任,虚怀纳谏
任用酷吏,发展生产,
开创武举和殿试选拔人才
政启开元
治宏贞观
开元盛世
选贤任能,改革吏治,发展生产,大兴文治,改革兵制
繁荣初现
持续发展
空前繁荣
唐朝:三代帝王开创盛世
唐的建设
请问:柘枝舞可能来自于哪里?说明了什么?
思考:唐朝是如何达成民族交融盛况的呢?
突厥:
武力征服
设置机构
回纥:
军事联盟
册封首领
吐蕃:
和亲、会盟
政策开明,恩威并施,
方式多样,因俗而治。
作用:
民族交流;边疆开发;
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和发展……
靺鞨:
册封首领
设置机构
唐的建设
请分析历史史料的类型,并与历史解释或观点相佐证,得出相应历史认识。
历史史料 历史解释或观点 历史认识







思考:盛世还有哪些表现?
唐的建设
历史史料 历史解释或观点 历史认识







请分析历史史料的类型,并与历史解释或观点相佐证,得出相应历史认识。
思考:盛世还有哪些表现?
唐的建设
历史史料 历史解释或观点 历史认识
B:在他(唐太宗)统治期间,国家出现了少有的开明政治局面,史称“贞观之治”。
A:“太宗初即位,励精图治,务从宽简,赦免天下,罢冗职,减徭役,省刑罚,轻赋税。于是天下大治,户口日增,仓廪充实,府库充盈。”
(《资治通鉴·唐纪六》)







请分析历史史料的类型,并与历史解释或观点相佐证,得出相应历史认识。
唐的建设
政治清明
思考:盛世还有哪些表现?
历史史料 历史解释或观点 历史认识
A:“开元中,各国留学生来华学习,皆安置于国子监,供给衣食,教授经书。”
(《唐会要·卷七十二·学校》)
B:新罗、日本两国文化都受到唐朝的巨大影响,他们向唐朝派遣了许多使节和留学生,有的留学生还在唐朝考中进士。







请分析历史史料的类型,并与历史解释或观点相佐证,得出相应历史认识。
唐的建设
对外开放
思考:盛世还有哪些表现?







历史史料 历史解释或观点 历史认识
请分析历史史料的类型,并与历史解释或观点相佐证,得出相应历史认识。
B:
唐朝制瓷业成为独立的生产部门,唐三彩。瓷器大量输出国外。
唐朝时,江南农民改进耕具为短曲辕犁,后在江南水田地方普遍推广。
A:
唐的建设
经济发展
思考:盛世还有哪些表现?
历史史料 历史解释或观点 历史认识
请分析历史史料的类型,并与历史解释或观点相佐证,得出相应历史认识。







思考:盛世还有哪些表现?
唐的建设
A:隋唐时期的书法融会了南朝和北朝的特点,创造出新风格,颜体和柳体最为有名。
《金刚经碑》
B:
文化繁荣
历史史料 历史解释或观点 历史认识
请分析历史史料的类型,并与历史解释或观点相佐证,得出相应历史认识。
A:
忆昔开元全盛日。
小邑犹藏万家室,
稻米流脂粟米白。
公私仓廪俱丰实,
——(唐)杜甫
B:
唐朝政府鼓励垦荒,注重农业生产的管理,设置专门的农官指导农业生产,提高了粮食产量吗,人民生活水平有所提高。







唐的建设
经济发展
思考:盛世还有哪些表现?
历史史料 历史解释或观点 历史认识
请分析历史史料的类型,并与历史解释或观点相佐证,得出相应历史认识。
A:“开元二十二年,……白眉可汗性暴虐,国人不附。唐遣使至回纥及葛逻禄,约骨力裴罗共讨之……大破后突厥,白眉可汗遁走。”
(《新唐书·回纥传》)
B:744年,唐朝与漠北回纥葛逻禄等联手平定了后突厥汗国。从此,突厥在中国北方退出了历史舞台。







唐的建设
军事强大
思考:盛世还有哪些表现?
历史史料 历史解释或观点 历史认识
请分析历史史料的类型,并与历史解释或观点相佐证,得出相应历史认识。
B:隋唐的绘画题材广泛,风格多样,宗教化生活气息浓厚。其中以吴道子为代表,他被尊为画圣。
A:
《天王送子图》







唐的建设
文化繁荣
思考:盛世还有哪些表现?

历史史料 历史解释或观点 历史认识





请分析历史史料的类型,并与历史解释或观点相佐证,得出相应历史认识。

政治清明
经济发展
军事强大
文化繁荣
对外开放
民族交融
九天阊阖开宫殿,万国衣冠拜冕琉。
——(唐)王维
思考:盛世还有哪些表现?
唐的建设
电影在表现盛唐气象时,也没有回避盛唐的问题,门第偏见、贪腐官吏、见风使舵、科举羞辱……商人之子无法参加科举,家道中落者不配“行卷”,女子纵有才华仍报国无门,盛唐当中的这些人物,李白、高适、裴十二,都有着怀才不遇的抑郁,这何尝不是时代的遗憾呢!
且看我们十年之后

十年之约
——长安难再藏危机
思考:十年之约,李白和高适的大鹏之志最终归于现实,一人驻边,一人出世,为什么仕途如此之艰难?
“林甫性狡黠,善揣上意,好权利,多机变,能伺候上所好恶,以固其宠。凡用人必先审其心迹,有不合者虽贵戚必斥去之。
——《新唐书·卷一百一十五·列传第四十》
“吾貌虽瘦,天下必肥。”
开元:开天辟地之气象
天宝:功业已就享盛世
“朝事付之宰相,边事付之诸将。夫复何忧?”
“专以声色自娱”
晚年的李隆基:
唐的衰落
思考:756年对高适和李白来说都是特别的一年,高适一跃成为淮南节度使,而李白却成为了阶下囚,与什么事件有关?
原因:
①军镇长官节度使兵力扩大,国家出现外重内轻的局面;
②唐玄宗沉湎享乐,怠于政事,任人为亲,朝政趋于腐败。
755年,安史之乱
唐的衰落
安史之乱后藩镇形势图
“兵骄则逐帅,帅强则叛上”
——《新唐书》
安史之乱平定后,唐政府任命一批安史降将为节度使,内地军将、地方长官也被委任为节度使,形成了藩镇割据的局面,削弱了中央集权。
——《中国大通史·隋唐五代上》
唐的衰落:安史之乱
上(唐文宗)曰:“所以问卿者,何如周、汉献耳。”
墀惊曰:‘彼亡国之主,岂可比圣德。’
上曰:‘献受制于强诸侯,今朕受制于家奴,以此言之,朕殆不如!’
——《资治通鉴·唐开成四年》
- “宣宗继位后,牛党再度得势。牛僧孺等人被重新启用,李德裕则被贬为地方官,最终被流放到岭南。”
- “宣宗大中三年(849年),牛僧孺被召回朝,拜为宰相。牛僧孺等人重新掌握了朝政大权,开始报复李德裕及其支持者,导致了新一轮的政治清洗。”
——陈寅恪的《牛李党争与唐代政治》
宦官专政
“在安史之乱爆发后的一百年,唐朝终于临近了最后的阶段。在这一期间,地方上有藩镇割据,在中央则有宦官的跋扈和牛李党争等,唐帝国开始处在剧烈地晃动之中。”
朋党之争
唐的衰落:安史之乱
土地兼并
赋役苛重
民生破坏
875年
黄巢起义
907年 朱温废唐
唐后期的统治
周世宗改革:
到五代十国后期,后周世宗柴荣顺应当时形势,努力清除五代的弊政,实力逐渐增强,为后来北宋结束五代十国分裂局面奠定了基础。
五代十国
本课小结
第6课
从隋唐盛世到五代十 国
启示:尊重人权、尊重知识、尊重才华方能造就盛世。
"明镜所以照形,古事所以知今。"今天,我们回顾历史,不是为了从成功中寻求慰藉,更不是为了躺在功劳簿上、为回避今天面临的困难和问题寻找借口,而是为了总结历史经验、把握历史规律,增强开拓前进的勇气和力量。
--习近平
感悟:新时代之下,青少年能够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做些什么呢?
寄语:
759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