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第二单元 古代欧洲文明
一.选择题(共18小题)
1.(2025 天津校级模拟)某校历史兴趣小组在探究式学习时搜集了下列图片,他们探究的主题是( )
A.古代亚非文明遗址 B.雅典民主政治
C.希腊罗马古典文化 D.古代法律起源
2.(2025 高唐县二模)《雅典民主政治新论》指出:“一方面,我们有充分的理由相信,大多数雅典公民积极参与了公民大会的活动;而另一方面,据现有资料,参加公民大会的人数不超过八千人。”材料指出雅典民主政治的特点是( )
A.小国寡民与城邦特色 B.人民主权与轮番而治
C.法律至上与公民意识 D.参与广泛与范围有限
3.(2025 重庆模拟)如表为罗马共和国时期的政权组成。据此可知,罗马共和国( )
机构 权力
执政官 由两人共同担任,全体公民选举产生,主持公民大会和元老院
元老院 由卸任高级官员组成,终身任职,负责向官员提出建议
公民大会 有权立法、宣战、媾和与审判,召开和表决受元老院限制
A.执政官掌握国家最高权力
B.官职的设置具有法治色彩
C.实质维护奴隶主贵族利益
D.强调保护平民阶层的利益
4.(2025 瑞安市二模)雅典公民为其个人事务和家庭生活留下的时间很少,亚里士多德说:“为了生计而不得不劳作的人是不能做一个公民的。”为此,雅典( )
A.公职人员从贵族中抽签产生
B.取消了贫民参与政治的权利
C.设立元老院掌握国家决策权
D.实行津贴制度鼓励公民参政
5.(2025 长春二模)公历源于古罗马历法,其中August(8月)是由屋大维的拉丁语尊号Augustus(奥古斯都)演变而来的。屋大维是( )
A.罗马城的建立者 B.罗马共和国的建立者
C.罗马帝国的建立者 D.拉丁字母的发明者
6.(2025春 四平期末)逻辑学的创立者是( )
A.德谟克利特 B.亚里士多德
C.释迦牟尼 D.苏格拉底
7.(2025 唐山一模)“在历史的某个时刻,在欧洲狭窄的一隅,生活着五百万陆地和海岛居民,他们所拥有的自然资源极其匮乏,却创造了最原创、最绚丽的文化、商业、社会秩序和政治——成为西方文明的摇篮。”材料反映的是( )
A.阿拉伯文明 B.古罗马文明
C.法兰克文明 D.古希腊文明
8.(2025 临渭区模拟)与如图人物事迹描述对应的是( )
A.他创立了佛教
B.他制定了《汉谟拉比法典》
C.他被认为是“神之子”
D.他主政时期,雅典达到全盛,奴隶制民主政治发展到高峰
9.(2025 惠山区三模)小明上网搜索关键词:颁布于公元前450年、涉及诉程序、所有权和债务权、后世罗马法典乃至欧洲法学的渊源。小明研究的是( )
A.《汉谟拉比法典》 B.《十二铜表法》
C.《大宪章》 D.《法理概要》
10.(2025 长沙县一模)在学校组织的以“探寻希腊罗马古典文化”为主题的探究活动中,同学们搜集了下列四幅图片,其中符合探究主题的是( )
A. B.
C. D.
11.(2025 瑞昌市三模)亚历山大在其征服范围内大力推行“希腊化政策”:介绍希腊典籍,推广希腊语言,建造希腊式建筑,新建一系列希腊式城市,等等。这说明亚历山大的这些政策( )
A.传播了民主法制思想
B.促进了文明向外扩散
C.导致其他地区的文明消亡
D.开启了文艺复兴运动
12.(2025 盐城二模)《十二铜表法》第八表第十条规定,如有人放火烧毁建筑物或堆放在房屋附近的谷物堆,而该(犯罪者)系故意为此者,则令其带上镣铐,在鞭打之后处以死刑。(如果是)意外的,法律命令(犯罪者)赔偿损失,如其无力支付,则予以从轻处罚。这体现了罗马法( )
A.遏制了贵族对法律滥用
B.提倡法律面前人人平等
C.保障了奴隶制民主制度
D.维护社会公共秩序
13.(2025 濉溪县二模)波斯皇帝大流士一世督建的苏萨王宫规模宏大。宫殿中凸起的平台和阶梯状造型借鉴了巴比伦的建筑风格,建筑内部的圆柱和柱廊布局仿效埃及,圆柱上的凹槽则属于希腊风格,琉璃砖等装饰元素源自美索不达米亚。苏萨王宫建筑( )
A.成为后世建筑典范 B.吸纳兼容了多元文化
C.耗尽了帝国的国力 D.受益于希腊文明传播
14.(2025 广州二模)伯里克利时期,雅典公民大会每年召开40次,全体成年男性公民均可参与投票决定城邦事务。这体现雅典民主的特点是( )
A.君主专制 B.直接民主 C.贵族寡头 D.联邦制度
15.(2024秋 天河区期末)共和政体是罗马共和国实行的一种国家形式,它较早体现了权力之间的相互制衡。以下最能证明这一说法的史实是( )
A.保民官有权否决对平民不利的决议
B.公民大会是形式上的最高权力机关
C.凯撒被元老院任命为终身独裁官
D.屋大维首创了“元首制”政治形式
16.(2025 鼓楼区一模)柏拉图曾描述:“人们看到建筑师、铁匠、皮革工、商人和水手毫无差别地站起来发言,不管他们富裕还是贫穷,是贵族还是普通人。”该场景的出现得益于( )
A.创立陶片放逐法 B.推行了津贴制度
C.建立穆斯林公社 D.确立封君封臣制
17.(2025春 商水县期中)古希腊由众多城邦组成,每个城邦都有自己的政府、法律和军队,在政治上互不隶属,能够自主决定本城邦的事务,如对外宣战、媾和等。材料反映出古希腊城邦( )
A.小国寡民 B.民主政治 C.独立自治 D.疆域辽阔
18.(2025 烟台)如图是“罗马法学演变”流程图,对其内容解读正确的是( )
A.习惯法属于定罪量刑有文字依据的成文法
B.《十二铜表法》是罗马法制建设的第一步
C.《罗马民法大全》编纂于罗马共和国时期
D.公民法和万民法构成完整的罗马法学系统
第二单元 古代欧洲文明
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
一.选择题(共18小题)
1.(2025 天津校级模拟)某校历史兴趣小组在探究式学习时搜集了下列图片,他们探究的主题是( )
A.古代亚非文明遗址 B.雅典民主政治
C.希腊罗马古典文化 D.古代法律起源
【分析】本题主要考查了古代希腊和罗马的文化成就,重点掌握古希腊和罗马的雕塑和建筑成就。
【解答】希腊建筑艺术主要体现在神庙。神庙四周以廊柱环绕,柱身有粗有细。雅典帕特农神庙是典型代表。罗马建筑吸收了希腊建筑的特点,并有所创新,如石拱门,穹顶等,既坚固结实,又华丽宏伟。罗马的代表性建筑有大竞技场,有引水道工程,还有凯旋门、方尖碑和宏大的宗教场所万神庙。根据题干图片可知,雅典帕特农神庙是希腊建筑艺术的典型代表,《掷铁饼者》是希腊雕塑艺术中的杰作,而万神庙穹顶和罗马大竞技场都是罗马建筑艺术的杰出代表,故C项正确;古希腊与古罗马属于欧洲文明,排除A;材料体现的是古希腊和罗马的雕塑和建筑成就,无法体现雅典民主政治,排除B;材料体现的是古希腊和罗马的雕塑和建筑成就,无法体现古代法律起源,排除D。
故选:C。
【点评】本题掌握古希腊和罗马的雕塑和建筑成就,注意基础知识的识记与理解。
2.(2025 高唐县二模)《雅典民主政治新论》指出:“一方面,我们有充分的理由相信,大多数雅典公民积极参与了公民大会的活动;而另一方面,据现有资料,参加公民大会的人数不超过八千人。”材料指出雅典民主政治的特点是( )
A.小国寡民与城邦特色 B.人民主权与轮番而治
C.法律至上与公民意识 D.参与广泛与范围有限
【分析】本题考查雅典民主政治,难度不大,熟练记忆基础知识并准确解读材料信息即可得出答案。
【解答】A.材料体现的是公民参与情况及参与人数限制,不是在描述雅典的城邦规模等特色,排除。
B.“人民主权”指政权掌握在全体公民手中,“轮番而治”是公民轮流担任公职,但材料中未体现这两个特点,排除。
C.“法律至上”强调法律在雅典政治生活中的权威性,“公民意识”侧重于公民对自身权利义务的认知等,材料中没有提及法律相关内容,排除。
D.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可知,“大多数雅典公民积极参与了公民大会的活动”体现了雅典公民参与政治活动的广泛性;“参加公民大会的人数不超过八千人”,结合雅典民主政治中妇女、奴隶、外邦人等被排除在公民群体之外,说明其民主参与范围有限,符合题意。
故选:D。
【点评】记忆雅典民主政治相关知识,做到融会贯通、灵活应答。
3.(2025 重庆模拟)如表为罗马共和国时期的政权组成。据此可知,罗马共和国( )
机构 权力
执政官 由两人共同担任,全体公民选举产生,主持公民大会和元老院
元老院 由卸任高级官员组成,终身任职,负责向官员提出建议
公民大会 有权立法、宣战、媾和与审判,召开和表决受元老院限制
A.执政官掌握国家最高权力
B.官职的设置具有法治色彩
C.实质维护奴隶主贵族利益
D.强调保护平民阶层的利益
【分析】本题考查罗马城邦和罗马共和国的兴衰,难度不大,熟练记忆基础知识并准确解读材料信息即可得出答案。
【解答】A.据题干可知,执政官由公民选举产生,但两人共治且任期有限,实际权力受元老院制约,排除。
B.从材料官职设置来看,无法体现法制色彩,排除。
C.据题干可知,执政官由公民选举产生,但两人共治且任期有限,实际权力受元老院制约;元老院由卸任高级官员(多为贵族)终身任职,控制公民大会的议程和表决;公民大会虽名义上有最高权力,但实际运作被元老院限制。这种权力架构表明,卸任官员终身组成的元老院才是实际决策核心,而高级官员多出自贵族阶层,公民大会的平民权力被架空,本质上维护的是奴隶主贵族集团的利益,符合题意。
D.据材料可知,公民大会虽名义上有最高权力,但实际运作被元老院限制,公民大会的平民权力被架空,排除。
故选:C。
【点评】记忆罗马城邦和罗马共和国的兴衰相关知识,做到融会贯通、灵活应答。
4.(2025 瑞安市二模)雅典公民为其个人事务和家庭生活留下的时间很少,亚里士多德说:“为了生计而不得不劳作的人是不能做一个公民的。”为此,雅典( )
A.公职人员从贵族中抽签产生
B.取消了贫民参与政治的权利
C.设立元老院掌握国家决策权
D.实行津贴制度鼓励公民参政
【分析】本题主要考查了雅典的民主政治,掌握相关基础知识。
【解答】雅典的抽签制度面向全体公民,而非仅限于贵族,且与解决生计问题无直接关联,排除A项;
雅典民主政治并未剥夺贫民的政治权利,反而通过津贴制度支持其参政,排除B项;
元老院是罗马共和国的机构,与雅典无关,排除C项;
根据题干信息“为了生计而不得不劳作的人是不能做一个公民的”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雅典通过发放津贴,补偿公民因参政损失的经济收入,从而鼓励更多人参与政治,D项正确。
故选:D。
【点评】本题考查学生识记和分析历史知识的能力,识记与灵活掌握雅典的民主政治。
5.(2025 长春二模)公历源于古罗马历法,其中August(8月)是由屋大维的拉丁语尊号Augustus(奥古斯都)演变而来的。屋大维是( )
A.罗马城的建立者 B.罗马共和国的建立者
C.罗马帝国的建立者 D.拉丁字母的发明者
【分析】本题考查了屋大维。公元前8世纪,在意大利半岛的台伯河畔,罗马城逐步建立起来。
【解答】屋大维是罗马帝国的建立者。公元前27年,罗马元老院授予屋大维“奥古斯都”和“大元帅”的尊号,从此他独揽国家大权标志着罗马从共和国转变为罗马帝国。
故选:C。
【点评】本题考查学生对基础知识的识记能力,需要准确识记屋大维建立罗马帝国。
6.(2025春 四平期末)逻辑学的创立者是( )
A.德谟克利特 B.亚里士多德
C.释迦牟尼 D.苏格拉底
【分析】本题主要考查逻辑学的创立者,重点掌握亚里士多德的相关史实。
【解答】亚里士多德是古希腊哲学家,被誉为“逻辑学之父”,他是第一个系统地研究并创立形式逻辑体系的人,其著作《工具论》奠定了逻辑学的基础,B项正确;德谟克利特是古希腊哲学家,原子论的奠基人之一,主要贡献在自然哲学领域,而非逻辑学,排除A项;释迦牟尼是佛教创始人,主要贡献在宗教与哲学思想方面,排除C项;苏格拉底是古希腊哲学家,以问答法闻名,关注伦理与知识问题,并未创立逻辑学,排除D项。
故选:B。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学生的识记能力以及分析问题的能力。理解并识记亚里士多德的相关史实。
7.(2025 唐山一模)“在历史的某个时刻,在欧洲狭窄的一隅,生活着五百万陆地和海岛居民,他们所拥有的自然资源极其匮乏,却创造了最原创、最绚丽的文化、商业、社会秩序和政治——成为西方文明的摇篮。”材料反映的是( )
A.阿拉伯文明 B.古罗马文明
C.法兰克文明 D.古希腊文明
【分析】本题考查了古希腊。古希腊是西方文明的发源地,它和古罗马文明造就了西方文化之根。
【解答】根据题干给出的“成为西方文明的摇篮”可知,材料评述的是古希腊文明。古代希腊是西方文明的发源地,雅典是希腊最重要的城邦之一,故D项符合题意。排除ABC项。
故选:D。
【点评】记忆古希腊文明的表现、地位和影响,做到融会贯通、灵活应答。
8.(2025 临渭区模拟)与如图人物事迹描述对应的是( )
A.他创立了佛教
B.他制定了《汉谟拉比法典》
C.他被认为是“神之子”
D.他主政时期,雅典达到全盛,奴隶制民主政治发展到高峰
【分析】本题考查雅典民主政治,难度不大,熟练记忆基础知识并准确解读材料信息即可得出答案。
【解答】A.印度乔达摩 悉达多创立了佛教,排除。
B.古巴比伦王国国王汉谟拉比制定了《汉谟拉比法典》,排除。
C.古埃及法老被认为是“神之子”,排除。
D.依据题干图片信息,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图片中的人物是伯里克利,伯里克利主政时期,雅典达到全盛,奴隶制民主政治发展到高峰,符合题意。
故选:D。
【点评】记忆雅典民主政治相关知识,做到融会贯通、灵活应答。
9.(2025 惠山区三模)小明上网搜索关键词:颁布于公元前450年、涉及诉程序、所有权和债务权、后世罗马法典乃至欧洲法学的渊源。小明研究的是( )
A.《汉谟拉比法典》 B.《十二铜表法》
C.《大宪章》 D.《法理概要》
【分析】本题考查《十二铜表法》,难度不大,熟练记忆基础知识即可得出答案。
【解答】A.《汉谟拉比法典》是古巴比伦王国国王汉谟拉比在公元前18世纪制定的法典,排除。
B.公元前450年左右,罗马颁布了成文法,因这部法刻在十二块青铜板上,所以被称为《十二铜表法》,这部法典是罗马法典乃至欧洲法学的渊源,符合题意。
C.《大宪章》是英国于1215年颁布的,排除。
D.《法理概要》是东罗马帝国皇帝查士丁尼于公元6世纪主持编纂的,排除。
故选:B。
【点评】记忆《十二铜表法》相关知识,做到融会贯通、灵活应答。
10.(2025 长沙县一模)在学校组织的以“探寻希腊罗马古典文化”为主题的探究活动中,同学们搜集了下列四幅图片,其中符合探究主题的是( )
A.
B.
C.
D.
【分析】本题考查古代著名雕塑与建筑,难度不大,熟练记忆基础知识并准确解读材料信息即可得出答案。
【解答】A.根据题干“探寻希腊罗马古典文化”和所学知识可知,《掷铁饼者》取材于希腊现实生活中的体育竞技活动,刻画的是一名强健的男子在掷铁饼过程中具有表现力的瞬间,体现的是古希腊雕塑文化,符合题意。
B.金字塔是古埃及文明的重要成果,排除。
C.楔形文字是两河流域苏美尔人创造出来的,排除。
D.《汉谟拉比法典》体现的是古代两河流域文明,排除。
故选:A。
【点评】记忆古代著名雕塑与建筑相关知识,做到融会贯通、灵活应答。
11.(2025 瑞昌市三模)亚历山大在其征服范围内大力推行“希腊化政策”:介绍希腊典籍,推广希腊语言,建造希腊式建筑,新建一系列希腊式城市,等等。这说明亚历山大的这些政策( )
A.传播了民主法制思想
B.促进了文明向外扩散
C.导致其他地区的文明消亡
D.开启了文艺复兴运动
【分析】本题考查亚历山大东征,知道亚历山大东征促进了东西方文化的大交汇。
【解答】根据材料中“希腊化政策”“介绍希腊典籍,推广希腊语言,建造希腊式建筑,新建一系列希腊式城市”可知,亚历山大在其征服的范围内推行“希腊化政策这,如推行希腊语音等,这些措施有利于希腊文化的传播,B符合题意;亚历山大帝国实行的是专制统治,传播了民主法制思想与材料和史实不符,排除A;材料中提到亚历山大的政策并未导致其他地区的文明消亡,排除C;文艺复兴于14世纪在意大利兴起,与材料信息无关,排除D。
故选:B。
【点评】本题考查亚历山大东征,考查学生的理解和分析能力,解题关键是掌握基础知识。
12.(2025 盐城二模)《十二铜表法》第八表第十条规定,如有人放火烧毁建筑物或堆放在房屋附近的谷物堆,而该(犯罪者)系故意为此者,则令其带上镣铐,在鞭打之后处以死刑。(如果是)意外的,法律命令(犯罪者)赔偿损失,如其无力支付,则予以从轻处罚。这体现了罗马法( )
A.遏制了贵族对法律滥用
B.提倡法律面前人人平等
C.保障了奴隶制民主制度
D.维护社会公共秩序
【分析】本题考查《十二铜表法》,难度不大,熟练记忆基础知识并准确解读材料信息即可得出答案。
【解答】A.题干中关于烧毁建筑物或谷物堆的规定,主要强调的是对这类行为的惩处以及区分故意和意外情况,并没有直接体现对贵族滥用法律的遏制,排除。
B.题干中的规定没有突出不同身份的人在法律面前平等的内容,而是针对具体犯罪行为的处理,排除。
C.题干中关于烧毁行为的法律规定,重点在于规范社会行为和处理相关事件,没有体现对所谓“奴隶制民主制度”的保障,排除。
D.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可知,建筑物和房屋附近的谷物堆都与社会公共利益相关,规定对故意和意外烧毁这些的行为进行不同处理,能够规范人们的行为,防止有人故意破坏,在意外发生时也能有相应的处理办法,这有助于维护社会的正常秩序,符合题意。
故选:D。
【点评】记忆《十二铜表法》相关知识,做到融会贯通、灵活应答。
13.(2025 濉溪县二模)波斯皇帝大流士一世督建的苏萨王宫规模宏大。宫殿中凸起的平台和阶梯状造型借鉴了巴比伦的建筑风格,建筑内部的圆柱和柱廊布局仿效埃及,圆柱上的凹槽则属于希腊风格,琉璃砖等装饰元素源自美索不达米亚。苏萨王宫建筑( )
A.成为后世建筑典范 B.吸纳兼容了多元文化
C.耗尽了帝国的国力 D.受益于希腊文明传播
【分析】本题主要考查了世界古代文明,掌握相关基础知识。
【解答】苏萨王宫的平台阶梯借鉴巴比伦风格,圆柱柱廊仿效埃及,凹槽属希腊风格,装饰元素源自美索不达米亚,明显融合了不同地区文化,体现“吸纳兼容多元文化”,B选项正确;题干仅描述苏萨王宫融合多元文化风格,未提及它对后世建筑的影响(如是否被广泛效仿、成为典范),无法得出该结论,A选项错误;题干中没有关于苏萨王宫修建耗费国力、导致帝国国力枯竭的相关表述(如财政支出、人力消耗引发社会危机等),C选项错误;虽然建筑有希腊风格,但同时还融合了巴比伦、埃及、美索不达米亚文化,“受益于希腊文明传播”无法涵盖全部多元文化来源,表述片面,D选项错误。
故选:B。
【点评】本题考查学生识记和分析历史知识的能力,识记与灵活掌握世界古代文明。
14.(2025 广州二模)伯里克利时期,雅典公民大会每年召开40次,全体成年男性公民均可参与投票决定城邦事务。这体现雅典民主的特点是( )
A.君主专制 B.直接民主 C.贵族寡头 D.联邦制度
【分析】本题主要考查雅典民主政治,掌握相关基础知识。
【解答】直接民主是指公民直接参与国家事务的管理。在伯里克利时期,全体成年男性公民均可参与公民大会投票决定城邦事务,这体现了公民直接参与政治,是直接民主的表现,B正确。君主专制是指君主拥有至高无上的权力,独揽国家大权。而雅典是民主政治,不是君主专制,A错误。贵族寡头是指由少数贵族掌握国家权力。雅典是全体成年男性公民参与政治,不是贵族寡头政治,C错误。联邦制度是一种国家结构形式,由多个成员单位组成统一的联邦政府。雅典是城邦国家,不是联邦制度,D错误。
故选:B。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雅典民主政治,考查考生对基础知识的记忆、迁移与运用能力。
15.(2024秋 天河区期末)共和政体是罗马共和国实行的一种国家形式,它较早体现了权力之间的相互制衡。以下最能证明这一说法的史实是( )
A.保民官有权否决对平民不利的决议
B.公民大会是形式上的最高权力机关
C.凯撒被元老院任命为终身独裁官
D.屋大维首创了“元首制”政治形式
【分析】本题考查罗马城邦和罗马共和国的兴衰,难度不大,熟练记忆基础知识并准确解读材料信息即可得出答案。
【解答】A.根据所学知识可知,罗马共和国的政治体制设计体现了权力的相互制衡,其中保民官是专门为保护平民利益而设立的职位。保民官拥有否决权,可以否决元老院或其他官员作出的对平民不利的决议,确保平民的利益不被贵族或元老院忽视,符合题意。
B.虽然公民大会在形式上拥有最高权力,但它并不能直接体现权力制衡,排除。
C.凯撒被元老院任命为终身独裁官,这实际上是权力集中的表现,而非制衡,排除。
D.屋大维首创了“元首制”政治形式,标志着罗马共和国的终结和罗马帝国的开始,与权力制衡无关,排除。
故选:A。
【点评】记忆罗马城邦和罗马共和国的兴衰相关知识,做到融会贯通、灵活应答。
16.(2025 鼓楼区一模)柏拉图曾描述:“人们看到建筑师、铁匠、皮革工、商人和水手毫无差别地站起来发言,不管他们富裕还是贫穷,是贵族还是普通人。”该场景的出现得益于( )
A.创立陶片放逐法 B.推行了津贴制度
C.建立穆斯林公社 D.确立封君封臣制
【分析】本题考查雅典民主政治,难度不大,熟练记忆基础知识并准确解读材料信息即可得出答案。
【解答】A.陶片放逐法是雅典民主制中防止个人专制的措施,与“所有人平等发言”无直接关联,排除。
B.根据材料“人们看到建筑师、铁匠、皮革工、商人和水手毫无差别地站起来发言,不管他们富裕还是贫穷,是贵族还是普通人”可知,柏拉图描述的场景——不同职业、贫富和社会身份的人都能平等发言,这反映了古希腊雅典民主政治中公民广泛参与公共事务的现象。结合所学可知,伯里克利时期为公民参与政治活动(如出席公民大会、担任公职)提供津贴,解决了贫困公民因经济负担无法参与的问题,直接保障了普通民众的政治参与权,与题干场景相符,符合题意。
C.穆斯林公社属于7世纪阿拉伯半岛的社会组织,与古希腊无关,排除。
D.封君封臣制是中世纪欧洲的封建制度,与题干无关,排除。
故选:B。
【点评】记忆雅典民主政治相关知识,做到融会贯通、灵活应答。
17.(2025春 商水县期中)古希腊由众多城邦组成,每个城邦都有自己的政府、法律和军队,在政治上互不隶属,能够自主决定本城邦的事务,如对外宣战、媾和等。材料反映出古希腊城邦( )
A.小国寡民 B.民主政治 C.独立自治 D.疆域辽阔
【分析】本题考查古希腊文明,难度不大,熟练记忆基础知识并准确解读材料信息即可得出答案。
【解答】A.小国寡民指国家小,人民少,与材料无关,排除。
B.民主政治指人民当家作主,与材料无关,排除。
C.根据材料“在政治上互不隶属,能够自主决定本城邦的事务,如对外宣战、媾和等”可知,古希腊城邦独立自治,符合题意。
D.古希腊城邦面积狭小,排除。
故选:C。
【点评】记忆古希腊文明相关知识,做到融会贯通、灵活应答。
18.(2025 烟台)如图是“罗马法学演变”流程图,对其内容解读正确的是( )
A.习惯法属于定罪量刑有文字依据的成文法
B.《十二铜表法》是罗马法制建设的第一步
C.《罗马民法大全》编纂于罗马共和国时期
D.公民法和万民法构成完整的罗马法学系统
【分析】本题考查《十二铜表法》,难度不大,熟练记忆基础知识并准确解读材料信息即可得出答案。
【解答】A.习惯法是独立于国家制定法之外,依据某种社会权威和社会组织,具有一定强制性的行为规范的总和,不属于成文法,排除。
B.《十二铜表法》是罗马法制建设的第一步,是后世罗马法典乃至欧洲法学的渊源,符合题意。
C.《罗马民法大全》编纂于拜占庭帝国时期,排除。
D.公民法和万民法只是罗马法学系统的组成部分,不是完整的罗马法学系统,排除。
故选:B。
【点评】记忆《十二铜表法》,相关知识,做到融会贯通、灵活应答。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