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口市第九中学海甸分校2015-2016学年度第二学期七年级语文期中考试试卷
时间:120分钟
满分:100分
命题人:曾海燕
得分:
一、基础知识与运用(20分)
1.请将下面的诗句准确、规范、美观地抄写在米字格中。(2分)
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
2.请选出下列词语中读音和书写有误的一项。(
)(2分)
A.
摒(bìng)弃
断垣颓(tuí)壁
B.
轶(yì)事
鲜(xiǎn)为人知
C.
倜傥(dǎng)
相得益章(zhāng)
D.
殷(yān)红
面面相觑(qù)
3.下列词语中有四个错别字,请找出并改正。(4分)
轻装淡抹
人迹罕至
摄手摄脚
人声鼎沸
遴选决择
轩然大波
熔为一体
晶莹剔透
错别字
订
正
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2分)
A.
有人直言不讳地批评说,国内很多城市的建筑风格千篇一律。
B.
中高考评卷已经采取了对字迹潦草的试卷酌情扣分。
C.
通过今天的学习,使我明白了做人的道理。
5.下列有关文学常识及课文内容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王安忆是当代著名女作家,她的小说《长恨歌》获得了茅盾文学奖。
B.
《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是一篇小说,选自《朝花夕拾》,作者是鲁迅。
C.
《三颗枸杞豆》作者程海,文章采用倒叙的方法写了三叔留给“我”的教训。
6.下面是某旅游公司为出境写的一则广告,有四处语病,请找出来并修改正确。(4分)
东京拥有许多历史悠久的赏樱场所,我们所熟悉的莫过于鲁迅先生笔下的上野公园了,这里樱树密集,超过了1300株左右。在千鸟之渊赏樱为日本人所推祟,湖边的山坡上,片片樱林,与碧水相映成趣,宛若云霞,恰似一副水墨画,而迷人的隅田公园自古就有“长提十里花如云”的美誉。
①
②
③
④
7.你所在的学校准备在本周五下午三点举行“大手拉小手,共建书香家庭”的主题活动,你作为学校代表将电话邀请陈朝晖来校作一次报告,请你用得体的语言邀请他。(4分)
二、古诗文积累与阅读(20分)
(一)古诗文默写(4分)
8.①晚年手不释卷,每归私第,
,读之竟日。(《赵普》)
②戎马关山北,
。(杜甫《登岳阳楼》)
③常建《题破山寺后禅院》“
,
。”这两句诗写出了禅院幽静的环境以及这幽景给人的启示。
(二)古诗词阅读(4分)
题破山寺后禅院
常
建
清晨入古寺,初日照高林。
曲径通幽处,禅房花木深。
山光悦鸟性,潭影空人心。
万籁此俱寂,但余钟磬音。
9.诗中“
”字和“
”字以动显静,因景生情,表达出诗人超凡脱俗的情感。(2分)
10.全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2分)
(三)文言文阅读
阅读《黄鹤楼》回答11—14题。(12分)
《黄鹤楼记》
阎伯理
州城西南隅,有黄鹤楼者,图经云:“费祎登仙,尝驾黄鹤返憩于此,遂以名楼。”事列《神仙》之传,迹存《述异》之志。观其耸构巍峨,高标巃嵸,上倚(yǐ)河汉,下临江流;重檐翼馆,四闼霞敞;坐窥井邑,俯拍云烟:亦荆吴形胜之最也。
11.解释下列各句中加点的字。(4分)
(1)遂以名楼(
)
(2)坐窥井邑(
)
(3)返憩于此(
)
(4)亦荆吴形胜之最也(
)
12.翻译句子。(4分)
①尝驾黄鹤返憩于此,遂以名楼。译文:
②
事列《神仙》之传,迹存《述异》之志。译文:
13.
填空。(用原文回答)(2分)
①表现黄鹤楼名称由来之依据的句子是
②突出黄鹤楼的高大雄伟的一组对偶句是
14.请你写出一句有关黄鹤楼的诗句。(2分)
三、现代文阅读(20分)
(一)阅读《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选段,回答15—18题。(10分)
语段(一)
不必说碧绿的菜畦,光滑的石井栏,高大的皂荚树,紫红的桑葚;也不必说鸣蝉在树叶里长吟,肥胖的黄蜂伏在菜花上,轻捷的叫天子(云雀)忽然从草间直窜向云霄里去了。单是周围的短短的泥墙根一带,就有无限趣味。油蛉在这里低唱,蟋蟀们在这里弹琴。翻开断砖来,有时会遇见蜈蚣;还有斑蝥,倘若用手指按住它的脊梁,便会啪的一声,从后窍喷出一阵烟雾。何首乌藤和木莲藤缠络着,木莲有莲房一般的果实,何首乌有臃肿的根。有人说,何首乌根是有像人形的,吃了便可以成仙,我于是常常拔它起来,牵连不断地拔起来,也曾因此弄坏了泥墙,却从来没有见过有一块根像人样。如果不怕刺,还可以摘到覆盆子,像小珊瑚珠攒成的小球,又酸又甜,色味都比桑葚要好得远。
语段(二)
冬天的百草园比较的无味;雪一下,可就两样了。拍雪人(将自己的全形印在雪上)和塑雪罗汉需要人们鉴赏,这是荒园,人迹罕至,所以不相宜,只好来捕鸟。薄薄的雪,是不行的;总须积雪盖了地面一两天,鸟雀们久已无处觅食的时候才好。扫开一块雪,露出地面,用一支短棒支起一面大的竹筛来,下面撒些秕谷,棒上系一条长绳,人远远地牵着,看鸟雀下来啄食,走到竹筛底下的时候,将绳子一拉,便罩住了。但所得的是麻雀居多,也有白颊的“张飞鸟”,性子很躁,养不过夜的。
15.
请给这两个语段分别加上一个小标题。(2分)
16.语段(一)除了描写景物外,还写了四件趣事,请用简洁语言概括。(4分)
17.
语段(一)运用了较多的修辞,选你感受最深的一种,先摘抄出例句,指明修辞手法,再说例句修辞的表达作用。(2分)
例句:
赏析:
18.两个语段为我们描绘了哪些时节的百草园?这样写有什么好处?(2分)
(二)阅读《“难缠”的超级细菌》,回答19—22题。(10分)
“难缠”的超级细菌
①超级细菌其实就是我们常说的耐药性细菌。比如臭名昭著的MRSA,大多数的抗生素都奈何它不得。仅在英国,每年就有10万人在接受治疗时被感染。
②就在“难缠”MRSA肆虐之际,一种能够抵抗目前所有抗生素的金黄葡萄球菌“横空出世”,它能够通过伤口甚至皮肤接触传染,严重时会致人死亡。在过去的超级细菌面前,人们还一直留有最后的“杀手锏”——万古霉素。但该药毒性大,发现后很快就被打入冷宫。只是当其他抗生素都无能为力时,万古霉素才会“披挂上阵”。但最新发现的耐万古霉素金黄葡萄球菌却不怕它,这种超级细菌更加
“难缠”,简直有“金刚不坏之身”。
③事实上,超级细菌的出现完全是人类自己造成的。滥用抗生素产生抗药性早已不是新闻。1928年英国人弗莱明发明青霉素后,抗生素便成了对抗细菌感染的最有效武器。但由于人类滥用抗生素,使得体内的有益菌群被杀死,导致体内菌群失调,耐药性乘虚而入。更可悲的是,由于很多抗生素,能促进动物生长,人们杀鸡取卵般地将其作为饲料添加剂使用。抗生素投入使用仅几十年,很多细菌就对它产生了严重的耐药性。例如,绿脓杆菌对阿莫西林等8种抗生素的耐药性竟达100%。
④今天,科学家既在反思人类自身的错误,同时也在积极寻求打败超级细菌的方法。首先,祛除诱因。超级细菌“所向披靡”,是因为穿上了强大的“马甲”——生物膜。生物膜感染的诱因大致可分两类:机体内的病例异常,如支气管扩张;人体内的人工置留物,如人工瓣膜。因此,通过改变生物医学材料的质地,可以减少致病微生物的粘附,减少形成生物膜的可能。其次,对刚形成的生物膜,科学家建议在其形成初期便予以打击;对已经形成稳定状态的生物膜,现在尚无特别有效之法,主要仍是使用大剂量及渗透性强的抗菌药物加以防御。第三,人们还通过破坏生物膜结构达到打败超级细菌的目的。此外,随着分子生物学的发展,科学家还将从产生膜成分的基因入手,直接改变生物膜成分的合成,彻底消除生物膜。
19.为什么说超级细菌“难缠”?请结合文章内容简要回答。(2分)
20.请说说第①段中加点词语“大多数”的表达作用。(2分)
21.第③段中画线句子主要采用了什么说明方法?有什么作用?(3分)
22.联系第③段,说说第④段开头所说“人类自身的错误”具体表现在那两个方面?如果此文在网上发表,请针对人类的这些错误行为,写一两句留言,要求至少运用一个成语。(3分)
两个方面:
留言:
四、作文(40分)
23.根据自己的亲身经历和体验,以“
的一天”为题目,写一篇记叙文。
要求:(1)先把题目补充完整,然后作文;(2)注意材料的详略;(3)字数不少于500字;(4)书写要正确、整洁;(5)文中不要出现真实的地名、校名和人名。
学校:__________________
班级:___________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_________
座号:__________________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