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让教学更有效 高效备课 | 物理学科
【学习目标】
1.知道噪声的来源和危害。
2.知道控制噪声的方法。
重点、难点:
1.知道噪声的来源及其危害,知道控制噪声的方法。
2.环境保护的教育。
【自主学习】
一、噪声及其来源
1.从物理学的角度看,噪声来源于_____________________。
2.从环境保护的角度看,一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都叫噪声。
二、噪声的大小及危害
1.噪声等级的单位是__________;符号________。
2.生活和生产中,常用__________测量环境的噪声。
3.______dB是一般人刚能听到的频率为1000Hz的声音强度――听觉下限。_________dB是较为理想的安静环境。
三、控制噪声
1.声音从产生到引起听觉分为三个阶段:
_____________(发声)_____________(传声)______________(听声)
(声源处) (传播过程中) (人耳处)
2.控制噪声的方法:
在________________控制——(消声)如:____________________。
在________________控制——(隔声)如:____________________。
在________________控制——(吸声)如:____________________。
【归纳整理】
【课堂练习】
1.下列不属于噪声的是( )
A.建筑工地上的机器喧闹声
B.老师讲课时,同学们在窃窃私语
C.上音乐课时,同学们正在聆听老师弹奏钢琴
D.在安静的图书馆里,个别人的说话声和嬉笑声
2.噪声已成为当今社会的一大公害,而声音的强弱是认定噪声的重要指标。人们用“分贝”来划分声音强度的等级,零分贝是人们刚刚可以听到的最弱的声音强度,也叫听觉下限。根据所学知识,较理想的学习、生活环境,声音强度的等级应是( )
A.50dB~70dB B.30dB~40dB C.90dB左右 D.80dB左右
3.以下减弱噪声的方法中,属于在声源处减弱的是( )
A.影剧院的墙面用吸音材料制成 B.在飞机旁的工作人员佩戴有耳罩的头盔
C.城市某些路段禁鸣喇叭 D.高架道路两侧某些路段设有声音屏障
4.下面措施中哪一个是在传播过程中减弱噪声的( )
A.做一个外罩将声源罩住 B.在耳孔中塞一团棉花
C.在马路旁植树造林 D.换用噪声小的机器
5.一位同学晚上在家里看电视,为了不影响家人休息,他应采用下列哪种方法( )
A.用棉被把电视机捂住 B.把音量开关关上,不让电视机发生声音
C.插上耳机,自己用耳机听 D.让家人把耳朵塞住
【课后巩固】
知识点1:怎样辨别噪音
1.下列有关噪声的叙述错误的是( )
A.发声体做无规则振动发出的声音是噪声
B.在中考期间考场附近机动车禁鸣喇叭属于在传播过程中减弱噪声
C.妨碍人们正常工作、学习和休息的声音都是噪声
D.在校园内植树可以减弱校外传来的噪声
2.关于乐音和噪声叙述中错误的是( )
A.乐音悦耳动听,给人美的享受 B.乐音是乐器发出的,噪声是机器发出的
C.噪声使人烦躁不安,有害健康 D.优美的音乐过响也会成为噪声
3.央视《国家宝藏》节目中的贾湖骨笛是以鹤类鸟的翅膀骨头制成的,它是世界上最早的可吹奏的乐器(如图),比古埃及出现的笛子要早2000年。关于骨笛的说法正确的是( )
A.笛声在空气中传播的速度越来越慢
B.按住不同的笛孔发出声音的音调会不同
C.吹奏的笛声一定属于噪声
D.吹奏的笛声是由笛骨振动发出的
4.如图所示的玩具——竹蝉,在小竹筒一头蒙上一张牛皮纸,吊上线便可制成,玩耍时,旋转甩动竹筒,便会发出如蝉鸣般的声响。下列有关说法中正确的是( )
A.甩动竹蝉时发出的声音不是由振动产生的
B.竹蝉声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约为3×108km/s
C.玩耍时,甩动竹蝉发出的声音一定是噪声
D.听到的竹蝉声和蝉鸣相似,是指它们的音色相似
5.小林想观察噪声和乐音波形的特点,他从示波器上分别看到了小刀刮玻璃时声音的波形和拉二胡时声音的波形。如图甲、乙所示,可知 是小刀刮玻璃时产生声音的波形, 是拉二胡时声音的波形。
知识点2:噪声的大小及其危害
1.国产大飞机C919返回首飞现场时,现场观众的心情十分激动,C919研发专家们流下了激动和幸福的泪水。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飞机轰鸣声的音调越来越高,就预示着飞机离现场观众越来越近
B.现场观众听到的C919的轰鸣声是通过空气传播的
C.C919的轰鸣声对于现场观众来说属于噪声
D.15℃时,C919的轰鸣声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是340m/s
2.如图是立在街头的噪声监测仪,显示噪声值:64.8 (填单位),其值是指周围环境噪声的 (填声音的基本特征)的大小。
3.我们在生活中常用 来表示声音强弱的单位。人们刚刚听到的声音的响度为 dB; dB以上的噪声将会对人的听力造成损伤; dB相当于微风吹落树叶的沙沙声。为了保护听力,应控制噪声不超过 dB;为了保证工作和学习,应控制噪声不超过 dB;为了保证休息和睡眠,应控制噪声,不超过 dB。
4.噪声是指 发出的声音,凡是阻碍人们正常生活和生产、休息、对听觉和身心健康有害的声音都叫 ,正常的生活和工作环境,周围的声响大致不超过 dB。
知识点3:控制噪音
1.快速路两侧安装有玻璃墙,用来减弱噪声污染。下列减弱噪声的途径与此相同的是( )
A.关闭门窗减弱噪音 B.学校附近禁止鸣笛
C.机器上安装消音器 D.戴上防噪声的耳罩
2.生产生活中产生的噪声会影响人们的生活。下列措施属于在声源处控制噪声的是( )
A.摩托车安装消声器 B.工厂工人戴着防噪声耳罩
C.街头设置的噪声监测仪 D.高速公路某些路段两侧设有透明板墙
3.电影院的四周墙壁都做成凹凸不平的蜂窝状,目的是为了( )
A.减弱声音的反射 B.增加声音的传播速度
C.提高声音的响度 D.为了使听到的声音更具有立体感
4.游客游览西安鼓楼时,可到鼓楼观看鼓乐编钟表演。如图所示,表演现场钟鼓齐鸣,声震宏宇。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编钟声是由空气振动而产生的
B.鼓声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比编钟声大
C.编钟声和鼓声的音色相同
D.游客关闭手机,是从声源处控制噪声
5.(多选)下列控制噪声的措施中,属于在传播过程中减弱噪声的是( )
A.晚上休息时关闭房间的门窗 B.地铁车厢里不要大声喧哗
C.高速公路旁靠近居民区一侧安装隔音板 D.在学校周围植树造林
1.12月12日,某校第一届“校园好声音”歌手大赛决赛隆重举行,选手们以饱满的精神状态唱出美妙的歌声,现场观众挥舞着荧光棒大声合唱,场面很是壮观。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
A.“男低音选手”中的“低”是指声音的响度小
B.“大声合唱”是指声音的音调高
C.歌声是通过空气传播到现场观众耳中的
D.评委老师把手机关机或把铃声调成振动,是为了在传播途中减弱噪声
2.以下关于声现象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
A.用超声波除去人体内的结石,说明声能传递能量
B.摩托车上安装消声器是为了在声源处减弱噪声
C.声音是一种波,它可以在真空中传播
D.“闻其声而知其人”主要是根据声音的音色来判断的
3.汽车轮胎匀速通过如图所示的音乐公路时,能演奏出美妙的音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音乐公路的音乐一定是噪声
B.音乐公路通过声音响度的变化来演奏音乐
C.音乐公路通过声音频率的变化来演奏音乐
D.声音的传播速度随车速变化而变化
4.(2025·甘肃兰州·中考题)声现象与我们的生活密切相关,下列关于声现象的说法正确的是( )
A.甲图,发声的音叉激起水花,说明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
B.乙图,在靠近居民区的道路边设置隔离墙,目的是在声源处减弱噪声
C.丙图,烛焰在发声的扬声器旁边晃动,说明声波能传递信息
D.丁图,用相同的力度拨动伸出桌面的钢尺,钢尺伸出的长度越长,音调越高
5.(2025·山东威海·中考真题)如图所示,体育场紧邻主干道,当运动员经过带有弧形顶棚的主席台时,听到的外面车辆声音总是比在体育场其他地方听到的车辆声音大。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声波在顶棚处发生了反射
B.运动员能够区分不同车辆的声音,说明声波传递了信息
C.道路旁的树木使声音的能量在传播过程中逐渐减小
D.听到车辆的声音很大说明车辆发声的频率很高
6.(2025·四川乐山·中考真题)下列关于声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发声的喇叭使小纸片“跳舞”,说明发声体在振动
B.探究音调与频率的关系,频率越高,音调越低
C.倒车雷达,是利用声传递信息
D.摩托车的消声器,是在声源处控制噪声
7.如图所示是某公园安装的噪声检测装置,该装置显示的数字显示的是声音的 (选填“音调”、“响度”或“音色”),其单位是 (用字母符号表示),该装置 (选填“能”或“不能”)减弱噪声。
8.如图,舰载机在甲板上起飞时,发动机的轰鸣声能传入引导员耳中。是因为声音的传播 介质(选填“需要”或“不需要”);引导员配戴防噪声耳罩,这是在 (选填“声源处”“传播过程中”或“人耳处”)减弱噪声。
9.(2024·江苏镇江·中考真题)汽车鸣笛是由于喇叭 发声,声音通过 传入人耳。如图在高架路某些路段两侧设有板墙,其作用是在 控制噪声。
第7题图 第8题图 第9题图
10.小明想比较不同材料的隔音性能,做了以下探究。
将闹铃置于空盒中间,将分贝仪固定在距离盒子0.5m的位置,先后分别用报纸、棉花和隔音棉包住盒子进行实验,将闹钟发出的声音当作噪声,相关实验数据记录如表所示。
实验次序 1 2 3 4 5
材料名称 空盒 报纸 棉花 隔音棉 隔音棉
材料厚度 / d d d 2d
分贝仪示数/dB 74 68 60 63 58
(1)实验过程中,是在 (选填“声源处”或“传播过程中”)减弱噪声;
(2)通过分贝仪示数的变化来反映材料的隔音性能,这种实验方法叫作 ;
(3)通过比较实验次序2、3可知, 的隔音性能较好;
(4)分析数据可知:不同材料隔音性能一般 (选填“相同”或“不同”);同种材料,厚度越 ,隔音性能越好;
(5)请举出生活中选用隔音性能好的材料来减弱噪声的一个实例: 。
【课后评价】
这节课我给自己☆☆☆☆☆颗星。
【参考答案】
【自主学习】
一、噪声及其来源
1. 发声体做无规则的振动
2. 妨碍人们正常休息、学习和工作的声音,以及对人们要听的声音产生干扰的声音
二、噪声的大小及危害
1. 分贝;dB
2. 分贝仪
3. 0;30~40
三、控制噪声
1. 声源的振动;空气等介质的传播;鼓膜的振动
2. 声源处;摩托车安装消声器(合理即可);传播过程中;道路两旁植树(合理即可);人耳处;戴防噪声耳罩(合理即可)
【课堂练习】
1.C 2.B 3.C 4.C 5.C
【课后巩固】
基础练习
知识点1:怎样辨别噪音
1.B 2.B 3.B 4.D
5.甲;乙
知识点2:噪声的大小及其危害
1.B
2.分贝(dB);响度
3.分贝;0;90;10;90;70;50
4.发声体做无规则振动;噪声;70
知识点3:控制噪音
1.A 2.A 3.A 4.D 5.ACD
能力提升
1.C 2.C 3.C 4.A 5.D 6.B
7.响度;dB;不能
8.需要;人耳处
9.振动;空气;传播过程中
10.(1)传播过程中
(2)转换法
(3)棉花
(4)不同;厚
(5)安装隔音玻璃(合理即可)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