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测10 光的折射和全反射
(时间:60分钟 满分:100分)
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共7小题,每小题6分,共42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康熙几暇格物编》中记载:“置钱碗底,远视若无,及盛满水时,则钱随水光而显见矣”,其中“钱随水光而显见”这种现象形成的原因是( )
A.光的直线传播 B.光的反射
C.平面镜成像 D.光的折射
2.(2025·北京师大二附中高二月考)如图所示,将一个半圆形玻璃砖置于空气中,当一束单色光入射到玻璃砖的圆心O时,下列情况不可能发生的是( )
3.如图所示,有一束单色光从介质A穿过介质B再进入介质C,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介质B对该光的折射率最大
B.介质C对该光的折射率最大
C.光在介质B中传播的速度最小
D.光在介质C中传播的速度最大
4.(2024·泰州市高二检测)如图所示,把一个横截面QMP为等边三角形的玻璃棱镜的一个侧面放在水平桌面上,直线SD与QP共线。在S处放一光源,使其发出的直线光束与SQ夹角为30°,该光束射向棱镜的MQ侧面上的一点。调整光源S的位置,使从棱镜另一侧面MP射出的光线射在D点,且恰有SQ=PD。不考虑光线在棱镜中的反射,则( )
A.玻璃棱镜的折射率为n=
B.玻璃棱镜的折射率为n=
C.经过棱镜的出射光线与入射光线间的夹角为75°
D.经过棱镜的出射光线与入射光线间的夹角为45°
5.(2024·重庆实验中学高二月考)某透明介质的横截面为半圆,小明将一束平行单色光线垂直于半圆的直径AB射入透明介质,如图所示,发现在半圆弧上恰好有半圆周长三分之一的圆弧部分没有光透出,则透明介质的折射率为( )
A.3 B.1.5
C. D.
6.(2025·大同市高二检测)如图所示,取一个半径为r的软木塞,在它的圆心处插上一枚大头针,让软木塞浮在液面上。调整大头针插入软木塞的深度,使它露在外面的长度为h。这时从液面上方的各个方向向液体中看,恰好看不到大头针。光在真空中的速度为c。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此液体的折射率n=
B.此液体的折射率n=
C.光在此液体中的速度v=
D.光在此液体中的速度v=
7.(2024·长沙市长郡中学高二月考)如图所示,图中阴影部分ABC为真空中一折射率n=2的透明材料做成的光学元件的横截面,AC为一半径为R的四分之一圆弧,在圆弧面圆心D处有一点光源,ABCD为正方形,若只考虑首次从AC直接射向AB、BC的光线,光在真空中的光速为c,则( )
A.点光源发出的光射到AB面上的最长时间为
B.点光源发出的光射到AB面上的最长时间为
C.AB、BC面有光射出的区域总长度为R
D.AB、BC面有光射出的区域总长度为R
二、多项选择题:本题共3小题,每小题8分,共24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有多项符合题目要求。全部选对的得8分,选对但不全的得4分,有选错的得0分。
8.如图所示是一透明圆柱体的横截面,其半径为R,AB是一条直径。今有一束平行单色光沿与AB平行的方向射向圆柱体,若该光线经折射后恰好经过B点,且这条光线到AB的距离是R。光在真空中传播速度为c,不考虑光在圆柱体中的反射。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从B点射出的光在圆柱体中传播时间为
B.从B点射出的光在圆柱体中传播时间为
C.该透明圆柱体的折射率为
D.该透明圆柱体的折射率为
9.一束光从空气射向折射率n=的某种玻璃的表面,如图所示,i为入射角,设折射角为r,则( )
A.当i>45°时会发生全反射现象
B.无论入射角i多大,折射角r都不会超过45°
C.欲使折射角r=30°,应以i=45°的角度入射
D.当tan i=时,反射光线跟折射光线恰好互相垂直
10.(2024·浙江省余姚中学高二期中)打磨某剖面如图所示的宝石时,必须将OP、OQ边与轴线的夹角θ控制在θ1<θ<θ2的范围内,才能使从MN边垂直入射的光线,在OP边和OQ边都发生全反射(仅考虑如图所示的光线第一次射到OP边并反射到OQ边后射向MN边的情况),则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若θ>θ2,光线一定在OP边发生全反射
B.若θ>θ2,光线会从OQ边射出
C.若θ<θ1,光线会在OP边发生全反射
D.若θ1<45°<θ2且θ=45°,最终的出射光线将平行于入射光线
三、非选择题:本题共3小题,共34分。
11.(8分)(2024·江苏省苏南八校高二联考)某同学在做“测定玻璃折射率”的实验时已经画好了部分光路,如图甲所示,在入射光线AO上插上大头针P1、P2,现需在玻璃砖下表面折射出的光线上插上大头针P3和P4,便能确定光在玻璃砖中的折射光线。
(1)(2分)下列确定P3位置的方法正确的是 ;
A.透过玻璃砖,P3挡住P2的像
B.先插上大头针P4,在靠近玻璃砖一侧P3挡住P4的位置
C.透过玻璃砖观察,使P3挡住P1、P2的像
(2)(2分)作出光线在玻璃砖中和出射后光线的光路图,并画出玻璃砖中光线的折射角θ2;
(3)(2分)经过多次测量作出sin θ1-sin θ2的图像如图乙所示,玻璃的折射率为 (保留三位有效数字);
(4)(2分)该同学突发奇想用两块同样的玻璃直角棱镜ABC来做实验,两者的AC面平行,大头针P1、P2的连线垂直于AB面,若操作无误,则在图丙中右边的大头针应该是 。
A.P3、P6 B.P3、P8
C.P5、P6 D.P7、P8
12.(11分)(2024·邯郸六校高二联考)为取得良好的保温效果,一窗户安装了双层平行玻璃,如图所示,双层玻璃由厚度均为d的单层玻璃组成,两块单层玻璃平行且中间有干燥的空气,宽度也为d。一光线从窗外射入室内,光线与第一块单层玻璃的夹角α=37°,玻璃的折射率n=,取sin 37°=0.6,cos 37°=0.8,求出射光线相对于入射光线的侧移量Δx。
13.(15分)如图所示是一直角槽圆柱形玻璃砖的截面,其折射率为n=,半径为R=10 cm,O为轴心。一束光线从距该玻璃砖轴心d=5 cm处的E点垂直于AO面进入玻璃砖,经几次反射后又照射到玻璃砖的BO面上的某一位置F点(图中未画出)。
(1)(5分)试在图中补充完整这束光线由E点到F点的光路;
(2)(10分)通过计算说明,这束光线是否能从玻璃砖的BO面射出?若能,则F点到轴心O的距离是多少?
周测10 光的折射和全反射
(时间:60分钟 满分:100分)
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共7小题,每小题6分,共42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康熙几暇格物编》中记载:“置钱碗底,远视若无,及盛满水时,则钱随水光而显见矣”,其中“钱随水光而显见”这种现象形成的原因是( )
A.光的直线传播 B.光的反射
C.平面镜成像 D.光的折射
答案 D
解析 钱反射出的光线被碗侧壁挡住,人看不见钱了,倒入一些水后,钱反射的光线从水中斜射入空气中时,在水面处发生折射,折射光线远离法线方向,人眼逆着折射光线看去,看到的是变高的钱的像,是光的折射现象,故选D。
2.(2025·北京师大二附中高二月考)如图所示,将一个半圆形玻璃砖置于空气中,当一束单色光入射到玻璃砖的圆心O时,下列情况不可能发生的是( )
答案 A
解析 当光由空气斜射入半圆形玻璃砖时,既有反射光线又有折射光线,折射角小于入射角,故B可能,A不可能;当光由半圆形玻璃砖射入空气时,若入射角小于临界角,既有反射光线又有折射光线,故C可能;当光由半圆形玻璃砖射入空气时,若入射角大于等于临界角,会发生全反射,只有反射光线,没有折射光线,故D可能。
3.如图所示,有一束单色光从介质A穿过介质B再进入介质C,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介质B对该光的折射率最大
B.介质C对该光的折射率最大
C.光在介质B中传播的速度最小
D.光在介质C中传播的速度最大
答案 B
解析 由光路的可逆性可知,该光从B分别进入A和C时,C对该光的偏折程度大于A对该光的偏折程度,可知C对该光的折射率比A的大,光线从A进入B时入射角小于折射角,故A的折射率大于B,可得nC>nA>nB,A错误,B正确;由n=可知,光在B中传播的速度最大,在C中传播的速度最小,C、D错误。
4.(2024·泰州市高二检测)如图所示,把一个横截面QMP为等边三角形的玻璃棱镜的一个侧面放在水平桌面上,直线SD与QP共线。在S处放一光源,使其发出的直线光束与SQ夹角为30°,该光束射向棱镜的MQ侧面上的一点。调整光源S的位置,使从棱镜另一侧面MP射出的光线射在D点,且恰有SQ=PD。不考虑光线在棱镜中的反射,则( )
A.玻璃棱镜的折射率为n=
B.玻璃棱镜的折射率为n=
C.经过棱镜的出射光线与入射光线间的夹角为75°
D.经过棱镜的出射光线与入射光线间的夹角为45°
答案 A
解析 根据题意作出光路图,如图所示,根据几何关系可知光线在A点的入射角为60°,折射角为30°,玻璃棱镜的折射率为n==,故A正确,B错误;经过棱镜的出射光线与入射光线间的夹角为θ=2×30°=60°,故C、D错误。
5.(2024·重庆实验中学高二月考)某透明介质的横截面为半圆,小明将一束平行单色光线垂直于半圆的直径AB射入透明介质,如图所示,发现在半圆弧上恰好有半圆周长三分之一的圆弧部分没有光透出,则透明介质的折射率为( )
A.3 B.1.5
C. D.
答案 D
解析 由题意可知,光线射入透明介质后,从圆弧面AB射出时,有部分光线发生全反射,因在半圆弧上恰好有半圆周长的圆弧部分有光透出,则恰好发生全反射时入射角为60°,由发生全反射时sin C=,其中C=60°,则折射率为n==,故选D。
6.(2025·大同市高二检测)如图所示,取一个半径为r的软木塞,在它的圆心处插上一枚大头针,让软木塞浮在液面上。调整大头针插入软木塞的深度,使它露在外面的长度为h。这时从液面上方的各个方向向液体中看,恰好看不到大头针。光在真空中的速度为c。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此液体的折射率n=
B.此液体的折射率n=
C.光在此液体中的速度v=
D.光在此液体中的速度v=
答案 D
解析 由题意结合光路可逆原理知,大头针的最底部反射的光线照射到软木塞的边缘时恰好发生全反射,如图所示,则sin C=,由sin C=,则此液体的折射率n==,故A、B错误;由n=,可知光在此液体中的速度v==,故C错误,D正确。
7.(2024·长沙市长郡中学高二月考)如图所示,图中阴影部分ABC为真空中一折射率n=2的透明材料做成的光学元件的横截面,AC为一半径为R的四分之一圆弧,在圆弧面圆心D处有一点光源,ABCD为正方形,若只考虑首次从AC直接射向AB、BC的光线,光在真空中的光速为c,则( )
A.点光源发出的光射到AB面上的最长时间为
B.点光源发出的光射到AB面上的最长时间为
C.AB、BC面有光射出的区域总长度为R
D.AB、BC面有光射出的区域总长度为R
答案 C
解析 由题意可知,沿DB方向到达AB面上的光在元件中的传播距离最大,时间最长,由几何关系可知光从光源到AC面的传播距离为R,在材料中的传播距离为s=(-1)R,在材料中的传播时间为t1=,又v=,光在真空中传播的时间为t2=,则点光源发出的光射到AB面的最长时间t=t1+t2=,故A、B错误;如图所示,设沿DE方向射到AB面上的光线刚好发生全反射,临界角满足sin C0==,解得C0=30°,则∠ADF=30°,同理,设沿DG方向射到BC面上的光线刚好发生全反射,则∠CDH=30°,根据几何关系可得AE=CG=Rtan 30°,AB、BC面有光射出的区域总长度为L=AE+CG=R,故C正确,D错误。
二、多项选择题:本题共3小题,每小题8分,共24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有多项符合题目要求。全部选对的得8分,选对但不全的得4分,有选错的得0分。
8.如图所示是一透明圆柱体的横截面,其半径为R,AB是一条直径。今有一束平行单色光沿与AB平行的方向射向圆柱体,若该光线经折射后恰好经过B点,且这条光线到AB的距离是R。光在真空中传播速度为c,不考虑光在圆柱体中的反射。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从B点射出的光在圆柱体中传播时间为
B.从B点射出的光在圆柱体中传播时间为
C.该透明圆柱体的折射率为
D.该透明圆柱体的折射率为
答案 BD
解析 光线经C点折射后过B点的光路图如图所示。在△ODC中,由几何关系得sin α===,得α=60°;在△OBC中,由几何关系得α=2β,可得β=30°,则该透明圆柱体的折射率为n==;由几何关系可知,CB=2Rcos 30°=R,由n=可知,光在该透明圆柱体中的传播速度为v==,故从B点射出的光在圆柱体中传播时间为t==,故选B、D。
9.一束光从空气射向折射率n=的某种玻璃的表面,如图所示,i为入射角,设折射角为r,则( )
A.当i>45°时会发生全反射现象
B.无论入射角i多大,折射角r都不会超过45°
C.欲使折射角r=30°,应以i=45°的角度入射
D.当tan i=时,反射光线跟折射光线恰好互相垂直
答案 BCD
解析 因为光从空气进入玻璃是从折射率小的介质射入折射率大的介质,所以不可能发生全反射,故A错误;根据sin rm=可知,折射角最大值为rm=45°,所以无论入射角i多大,折射角r都不会超过45°,故B正确;当折射角r=30°时,由n==,解得i=45°,故C正确;当反射光线跟折射光线恰好互相垂直时,有i+r=90°,则n===tan i=,故D正确。
10.(2024·浙江省余姚中学高二期中)打磨某剖面如图所示的宝石时,必须将OP、OQ边与轴线的夹角θ控制在θ1<θ<θ2的范围内,才能使从MN边垂直入射的光线,在OP边和OQ边都发生全反射(仅考虑如图所示的光线第一次射到OP边并反射到OQ边后射向MN边的情况),则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若θ>θ2,光线一定在OP边发生全反射
B.若θ>θ2,光线会从OQ边射出
C.若θ<θ1,光线会在OP边发生全反射
D.若θ1<45°<θ2且θ=45°,最终的出射光线将平行于入射光线
答案 CD
解析 光线从MN边垂直入射,由几何关系可知,光线射到OP边上时的入射角i=-θ,由题意可知,当θ1<θ<θ2时,从MN边垂直入射的光线,在OP边和OQ边都发生全反射,说明临界角C的范围为-θ2θ2,光线在OP边上的入射角i=-θ<-θ2-θ1>C,故光线在OP边会发生全反射,故C正确;若θ1<45°<θ2且θ=45°,由几何关系知,光线在OP、OQ边会发生全反射且出射光线垂直于MN,即出射光线将平行于入射光线,故D正确。
三、非选择题:本题共3小题,共34分。
11.(8分)(2024·江苏省苏南八校高二联考)某同学在做“测定玻璃折射率”的实验时已经画好了部分光路,如图甲所示,在入射光线AO上插上大头针P1、P2,现需在玻璃砖下表面折射出的光线上插上大头针P3和P4,便能确定光在玻璃砖中的折射光线。
(1)(2分)下列确定P3位置的方法正确的是 ;
A.透过玻璃砖,P3挡住P2的像
B.先插上大头针P4,在靠近玻璃砖一侧P3挡住P4的位置
C.透过玻璃砖观察,使P3挡住P1、P2的像
(2)(2分)作出光线在玻璃砖中和出射后光线的光路图,并画出玻璃砖中光线的折射角θ2;
(3)(2分)经过多次测量作出sin θ1-sin θ2的图像如图乙所示,玻璃的折射率为 (保留三位有效数字);
(4)(2分)该同学突发奇想用两块同样的玻璃直角棱镜ABC来做实验,两者的AC面平行,大头针P1、P2的连线垂直于AB面,若操作无误,则在图丙中右边的大头针应该是 。
A.P3、P6 B.P3、P8
C.P5、P6 D.P7、P8
答案 (1)C (2)见解析图 (3)1.49 (4)C
解析 (1)确定P3位置的正确方法是透过玻璃砖观察,使P3挡住P1、P2的像,故选C。
(2)光路图如图(a)所示。
(3)根据n=可知,sin θ1-sin θ2图像的斜率等于折射率,由题图乙可知,玻璃的折射率为n=≈1.49。
(4)用两块同样的玻璃直角棱镜做实验得到的光路图如图(b)所示,根据光路图可知,经过P1、P2的光线经左侧玻璃砖后向下偏折,射入右侧玻璃砖后平行于P1P2射出,所以在图中右边插的大头针应该是P5、P6,故选C。
12.(11分)(2024·邯郸六校高二联考)为取得良好的保温效果,一窗户安装了双层平行玻璃,如图所示,双层玻璃由厚度均为d的单层玻璃组成,两块单层玻璃平行且中间有干燥的空气,宽度也为d。一光线从窗外射入室内,光线与第一块单层玻璃的夹角α=37°,玻璃的折射率n=,取sin 37°=0.6,cos 37°=0.8,求出射光线相对于入射光线的侧移量Δx。
答案 d
解析 光线与第一块单层玻璃的夹角α=37°,则射入玻璃的入射角i=53°,设折射角为r,根据光的折射定律可得n=,解得sin r==0.6,
则r=37°,由光路的可逆性可知,空气中的光线都是平行的,玻璃中的光线也是平行的,设光线通过第一块单层玻璃时的侧移量为Δx1,通过第二块玻璃的侧移量为Δx2,根据几何关系可得Δx1=Δx2,Δx1=,则出射光线相对于入射光线的侧移量Δx=Δx1+Δx2=2Δx1=sin(i-r)=d。
13.(15分)如图所示是一直角槽圆柱形玻璃砖的截面,其折射率为n=,半径为R=10 cm,O为轴心。一束光线从距该玻璃砖轴心d=5 cm处的E点垂直于AO面进入玻璃砖,经几次反射后又照射到玻璃砖的BO面上的某一位置F点(图中未画出)。
(1)(5分)试在图中补充完整这束光线由E点到F点的光路;
(2)(10分)通过计算说明,这束光线是否能从玻璃砖的BO面射出?若能,则F点到轴心O的距离是多少?
答案 (1)见解析图 (2)能 cm
解析 (1)根据题意,光路图如图所示。
(2)根据题意,由sin C=可得,光在玻璃砖中发生全反射的临界角为C=45°,
根据(1)中光路图,由几何关系可得r=30°,则这束光线在F点的入射角小于临界角,不发生全反射,这束光线能从玻璃砖的BO面射出,由几何关系有=tan 30°,
解得OF= cm,
即F点到轴心O的距离是 c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