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测1 物质的分类及转化、离子反应(含解析)高中化学人教版(2019)必修 第一册

文档属性

名称 周测1 物质的分类及转化、离子反应(含解析)高中化学人教版(2019)必修 第一册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254.4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2019)
科目 化学
更新时间 2025-09-09 08:04:3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周测1 物质的分类及转化、离子反应
一、选择题(本题共15小题,每小题5分,共75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
1.(2024·北京高一期中)下列关于物质分类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HNO3属于酸
B.SO2属于氧化物
C.Na2CO3属于碱
D.液态Cl2属于纯净物
2.(2025·甘肃天水高一检测)下列物质属于电解质且能导电的是(  )
A.酒精 B.硫酸氢钾固体
C.液态氯化氢 D.熔融氯化钾
3.(2025·湖州高一段考)下列有关物质的分类不正确的是(  )
A.Na2O、Li2O均属于碱性氧化物
B.硫酸、纯碱、醋酸钠均属于电解质
C.直径在1~100 nm的Al(OH)3颗粒属于胶体
D.漂白粉、盐酸、大理石、碘水都属于混合物
4.如图所示的一些物质或概念间的从属关系不正确的是(  )
选项 Z Y X
A 氧化物 化合物 纯净物
B 熔融氯化钠 电解质 化合物
C 胶体 分散系 混合物
D 金属氧化物 碱性氧化物 氧化物
5.(2025·广西高一期末)中国是陶瓷的故乡。陶土中含氧化铁杂质,把陶土和水混合搅拌,能形成分散质粒子直径为1~100 nm的分散系。在该分散系里插入两根电极,接通直流电源,一段时间后,陶土和氧化铁分别聚集于正、负两极周围。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陶土和水混合搅拌后形成的分散系属于胶体
B.该分散系能产生丁达尔效应
C.陶土胶粒和氧化铁胶粒带不同电荷
D.混合搅拌后,用过滤的方法可以分离出陶土中的氧化铁
6.(2024·合肥高一期中)在水溶液中,下列电离方程式书写错误的是(  )
A.Ca(OH)2===Ca2++2OH-
B.Fe2(SO4)3===2Fe3++3S2-+12O2-
C.H2SO4===2H++
D.NaHCO3===Na++
7.氢氧化钾是我国古代纺织业常用于漂洗的洗涤剂。古代制取氢氧化钾的流程如下:
草木灰(K2CO3)
贝壳(CaCO3)生石灰(CaO)—→KOH

上述流程中没有涉及的化学反应类型是(  )
A.化合反应 B.分解反应
C.置换反应 D.复分解反应
8.(2025·宁波高一期末)下列各组离子在给定条件下能大量共存的是(  )
A.在某无色透明溶液中:K+、、Cl-、
B.在强碱溶液中:、K+、、Na+
C.有存在的溶液中:Mg2+、Br-、Ba2+、Cl-
D.使石蕊溶液变红的溶液中:Na+、、Cl-、
9.(2025·大理高一检测)三种物质间只通过一步反应就能实现如箭头所指方向的转化,下列符合要求的组合是(  )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①②③
10.(2024·厦门大学附中高一期中)下列离子方程式书写正确的是(  )
A.铁与稀盐酸反应:2Fe+6H+===2Fe3++3H2↑
B.BaCO3粉末加入到硫酸溶液中:BaCO3+2H+===Ba2++H2O+CO2↑
C.向澄清石灰水中滴加过量NaHCO3:Ca2++2OH-+2HC===CaCO3↓+2H2O+
D.向Ca(HCO3)2溶液中加入少量的NaOH溶液:Ca2++2+2OH-===CaCO3↓++2H2O
11.现有铁、氧化铁、稀盐酸、氢氧化钙溶液、碳酸钠溶液五种物质。存在如图所示的相互反应和转化关系。图中“——”表示两端的物质间可以发生化学反应。“—→”表示物质间存在相应的转化关系。下列判断合理的是(  )
A.X一定是碳酸钠溶液
B.Y一定是氧化铁
C.N转化为铁的反应都属于置换反应
D.X、Y、M两两之间都可以发生复分解反应
12.某学生完成了下列实验:向①硝酸银、②硝酸铜和③硝酸镁的混合溶液中加入过量的④锌粉并充分反应,过滤得⑤滤渣和⑥滤液。往滤液中加入⑦稀盐酸,无明显现象。关于上述短文标有序号的7种物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属于分散系的有4种
B.属于盐的有4种
C.属于单质的有1种
D.属于化合物的有6种
13.下表离子组中所给离子在水溶液中能大量共存,且当加入试剂后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书写正确的是(  )
选项 离子组 加入试剂 发生反应的 离子方程式
A Fe3+、Cl-、 Na+、S 氨水 Fe3++3OH-===Fe(OH)3↓
B H+、Mg2+、 C、Cl- BaCl2溶液 Ba2++C===BaCO3↓
C Na+、Cu2+、 Cl-、S KOH溶液 Cu2++2OH-===Cu(OH)2↓
D Na+、Ca2+、 C、Cl- 盐酸 C+2H+===CO2↑+H2O
14.下列实验过程中产生的现象与如图所示图像大致相符的是(  )
A.稀盐酸滴加到一定量的NaHCO3溶液中(横坐标是稀盐酸的体积,纵坐标为气体体积)
B.NaOH溶液滴入Ba(HCO3)2溶液中(横坐标是NaOH溶液的体积,纵坐标为沉淀质量)
C.稀盐酸滴加到AgNO3溶液中(横坐标是稀盐酸的体积,纵坐标为溶液的导电能力)
D.稀硫酸滴加到Ba(OH)2溶液中(横坐标是稀硫酸的体积,纵坐标为溶液的导电能力)
15.(2025·广西柳州高一期末)某溶液X中可能含有Cl-、、、Na+、Mg2+、Cu2+中的若干种。为了确定该溶液的组成,取一定体积的上述溶液,进行了如下实验,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白色沉淀1是硫酸钡和碳酸钡的混合物
B.溶液2中滴入硝酸酸化的硝酸银溶液,若生成白色沉淀,说明溶液X中含有Cl-
C.溶液X中可能存在Mg2+,一定不存在Cu2+
D.溶液X中只存在Na+、
二、非选择题(本题共3小题,共25分)
16.(6分)仔细分析下列实验:
A、B、C试管中的现象如表所示:
试管 A B C
现象 产生白色沉淀,溶液仍为蓝色 产生蓝色沉淀,溶液变为无色 产生蓝色沉淀,溶液变为无色
写出A、B、C试管中所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1)A:                                        。
(2)B:                                        。
(3)C:                                        。
17.(8分)由工业明胶制成的胶囊往往含有超标的重金属铬,会对人体造成伤害。明胶是水溶性蛋白质混合物,溶于水形成胶体。
(1)(2分)已知Fe(CrO2)2中铬元素是+3价,则其中铁元素是    价。Cr是一种酸根离子,则Fe(CrO2)2属于    (填“酸”“碱”“盐”或“氧化物”)。
(2)明胶的水溶液和K2SO4溶液共同具备的性质是    (填字母)。
a.都不稳定,密封放置会产生沉淀
b.分散质粒子可透过滤纸
c.二者均有丁达尔效应
(3)实验室常向煮沸的蒸馏水中滴加饱和FeCl3溶液制备Fe(OH)3胶体,证明有胶体生成的最常用的实验操作是                                        。
如向其中滴入过量稀硫酸,出现的现象是                         。
18.(11分)Ⅰ.硫酸和盐酸既是实验室常用的试剂,也是重要的化工原料。它们既有相似之处,又有不同之点。
(1)(1分)常温下,它们水溶液的pH都    (填“大于”“小于”或“等于”)7。
(2)它们都能除铁锈,写出盐酸与铁锈主要成分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3)它们都能与碱反应生成盐和水,该类反应叫      反应。
Ⅱ.请仔细观察下面溶液的变化并回答问题。
(4)A中的试管    (填“能”或“不能”)把水加入浓硫酸中。
(5)B中溶液变浑浊的原因是                               。
(6)在A、B、C中Ca(OH)2溶液的质量分数的大小关系是      。
周测1 物质的分类及转化、离子反应
一、选择题(本题共15小题,每小题5分,共75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
1.(2024·北京高一期中)下列关于物质分类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HNO3属于酸
B.SO2属于氧化物
C.Na2CO3属于碱
D.液态Cl2属于纯净物
答案 C
解析 电离出的阳离子只有H+的物质属于酸,故A正确;SO2是由硫和氧两种元素组成,且其中一种元素为氧元素的化合物,故属于氧化物,故B正确;由酸根离子和金属阳离子组成的物质是盐类物质,故C错误;只由一种物质组成的是纯净物,故D正确。
题点 物质的分类
难度 基础题
2.(2025·甘肃天水高一检测)下列物质属于电解质且能导电的是(  )
A.酒精 B.硫酸氢钾固体
C.液态氯化氢 D.熔融氯化钾
答案 D
解析 酒精是有机物,属于非电解质,它不能导电,A错误;硫酸氢钾固体属于电解质,但不能导电,B错误;液态氯化氢不能导电,溶于水能够导电,属于电解质,C错误;熔融KCl属于电解质且能导电,D正确。
题点 电解质
难度 基础题
3.(2025·湖州高一段考)下列有关物质的分类不正确的是(  )
A.Na2O、Li2O均属于碱性氧化物
B.硫酸、纯碱、醋酸钠均属于电解质
C.直径在1~100 nm的Al(OH)3颗粒属于胶体
D.漂白粉、盐酸、大理石、碘水都属于混合物
答案 C
解析 Na2O、Li2O均能与酸反应生成盐和水,均属于碱性氧化物,A正确;硫酸属于酸,纯碱、醋酸钠均为盐,均属于电解质,B正确;胶体是一种分散系,而直径在1~100 nm的Al(OH)3颗粒是纯净物,故不属于分散系,不是胶体,C错误;漂白粉、盐酸、大理石、碘水都属于混合物,D正确。
题点 物质的分类
难度 基础题
4.如图所示的一些物质或概念间的从属关系不正确的是(  )
选项 Z Y X
A 氧化物 化合物 纯净物
B 熔融氯化钠 电解质 化合物
C 胶体 分散系 混合物
D 金属氧化物 碱性氧化物 氧化物
答案 D
解析 氧化物属于化合物,化合物属于纯净物,A项正确;熔融氯化钠属于电解质,电解质属于化合物,B项正确;胶体属于分散系,分散系属于混合物,C项正确;碱性氧化物属于金属氧化物,金属氧化物包括碱性氧化物,D项错误。
5.(2025·广西高一期末)中国是陶瓷的故乡。陶土中含氧化铁杂质,把陶土和水混合搅拌,能形成分散质粒子直径为1~100 nm的分散系。在该分散系里插入两根电极,接通直流电源,一段时间后,陶土和氧化铁分别聚集于正、负两极周围。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陶土和水混合搅拌后形成的分散系属于胶体
B.该分散系能产生丁达尔效应
C.陶土胶粒和氧化铁胶粒带不同电荷
D.混合搅拌后,用过滤的方法可以分离出陶土中的氧化铁
答案 D
解析 把陶土和水混合搅拌,能形成分散质粒子直径为1~100 nm的分散系,则所得分散系属于胶体,能产生丁达尔效应,故A、B正确;在该分散系里插入两根电极,接通直流电源,一段时间后,陶土和氧化铁分别聚集于正、负两极周围,说明陶土胶粒带负电荷,而氧化铁胶粒带正电荷,故C正确;分散系中陶土胶粒和氧化铁胶粒都能通过滤纸,则不能用过滤的方法除去,故D错误。
题点 胶体的性质
难度 基础题
6.(2024·合肥高一期中)在水溶液中,下列电离方程式书写错误的是(  )
A.Ca(OH)2===Ca2++2OH-
B.Fe2(SO4)3===2Fe3++3S2-+12O2-
C.H2SO4===2H++
D.NaHCO3===Na++
答案 B
解析 硫酸铁在溶液中完全电离出铁离子和硫酸根离子:Fe2===2Fe3+,B错误。
题点 电离方程式正误判断
难度 基础题
7.氢氧化钾是我国古代纺织业常用于漂洗的洗涤剂。古代制取氢氧化钾的流程如下:
草木灰(K2CO3)
贝壳(CaCO3)生石灰(CaO)—→KOH

上述流程中没有涉及的化学反应类型是(  )
A.化合反应 B.分解反应
C.置换反应 D.复分解反应
答案 C
解析 该过程中发生的反应依次是CaCO3CaO+CO2↑(分解反应);CaO+H2O===Ca(OH)2(化合反应);Ca(OH)2+K2CO3===CaCO3↓+2KOH(复分解反应)。
8.(2025·宁波高一期末)下列各组离子在给定条件下能大量共存的是(  )
A.在某无色透明溶液中:K+、、Cl-、
B.在强碱溶液中:、K+、、Na+
C.有存在的溶液中:Mg2+、Br-、Ba2+、Cl-
D.使石蕊溶液变红的溶液中:Na+、、Cl-、
答案 B
解析 为有色离子,不满足溶液无色的条件,故A错误;各种离子之间不反应,都不与OH-反应,能够大量共存,故B正确;与Ba2+反应生成难溶物硫酸钡,不能大量共存,故C错误;使石蕊溶液变红的溶液呈酸性,H+与反应生成二氧化碳,在溶液中不能大量共存,故D错误。
题点 离子共存
难度 基础题
9.(2025·大理高一检测)三种物质间只通过一步反应就能实现如箭头所指方向的转化,下列符合要求的组合是(  )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①②③
答案 D
解析 物质转化需要的物质如图所示,故选D。
题点 物质的转化
难度 基础题
10.(2024·厦门大学附中高一期中)下列离子方程式书写正确的是(  )
A.铁与稀盐酸反应:2Fe+6H+===2Fe3++3H2↑
B.BaCO3粉末加入到硫酸溶液中:BaCO3+2H+===Ba2++H2O+CO2↑
C.向澄清石灰水中滴加过量NaHCO3:Ca2++2OH-+2HC===CaCO3↓+2H2O+
D.向Ca(HCO3)2溶液中加入少量的NaOH溶液:Ca2++2+2OH-===CaCO3↓++2H2O
答案 C
解析 铁与稀盐酸反应生成亚铁离子,离子方程式为Fe+2H+===Fe2++H2↑,A错误;BaCO3粉末加入到硫酸溶液中有硫酸钡沉淀生成,离子方程式为BaCO3+2H++===BaSO4↓+H2O+CO2↑,B错误;向Ca(HCO3)2溶液中加入少量NaOH溶液,离子方程式为Ca2+++OH-===CaCO3↓+H2O,D错误。
题点 离子方程式正误判断
难度 基础题
11.现有铁、氧化铁、稀盐酸、氢氧化钙溶液、碳酸钠溶液五种物质。存在如图所示的相互反应和转化关系。图中“——”表示两端的物质间可以发生化学反应。“—→”表示物质间存在相应的转化关系。下列判断合理的是(  )
A.X一定是碳酸钠溶液
B.Y一定是氧化铁
C.N转化为铁的反应都属于置换反应
D.X、Y、M两两之间都可以发生复分解反应
答案 D
解析 X可能为氢氧化钙溶液或碳酸钠溶液,故A错误;Y为稀盐酸,故B错误;若Fe2O3转化为Fe的反应为3CO+Fe2O33CO2+2Fe,则该反应不属于置换反应,故C错误;X、Y、M两两之间都可以发生复分解反应,故D正确。
12.某学生完成了下列实验:向①硝酸银、②硝酸铜和③硝酸镁的混合溶液中加入过量的④锌粉并充分反应,过滤得⑤滤渣和⑥滤液。往滤液中加入⑦稀盐酸,无明显现象。关于上述短文标有序号的7种物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属于分散系的有4种
B.属于盐的有4种
C.属于单质的有1种
D.属于化合物的有6种
答案 C
13.下表离子组中所给离子在水溶液中能大量共存,且当加入试剂后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书写正确的是(  )
选项 离子组 加入试剂 发生反应的 离子方程式
A Fe3+、Cl-、 Na+、S 氨水 Fe3++3OH-===Fe(OH)3↓
B H+、Mg2+、 C、Cl- BaCl2溶液 Ba2++C===BaCO3↓
C Na+、Cu2+、 Cl-、S KOH溶液 Cu2++2OH-===Cu(OH)2↓
D Na+、Ca2+、 C、Cl- 盐酸 C+2H+===CO2↑+H2O
答案 C
解析 A项,NH3·H2O不可拆写,错误;B项,H+、Mg2+与C不能大量共存,错误;D项,Ca2+与C不能大量共存,错误。
14.下列实验过程中产生的现象与如图所示图像大致相符的是(  )
A.稀盐酸滴加到一定量的NaHCO3溶液中(横坐标是稀盐酸的体积,纵坐标为气体体积)
B.NaOH溶液滴入Ba(HCO3)2溶液中(横坐标是NaOH溶液的体积,纵坐标为沉淀质量)
C.稀盐酸滴加到AgNO3溶液中(横坐标是稀盐酸的体积,纵坐标为溶液的导电能力)
D.稀硫酸滴加到Ba(OH)2溶液中(横坐标是稀硫酸的体积,纵坐标为溶液的导电能力)
答案 D
解析 稀盐酸滴加到一定量的NaHCO3溶液中生成CO2气体,气体体积从0逐渐增大到最大值后不变,A不符合;NaOH溶液滴入Ba(HCO3)2溶液中生成BaCO3沉淀,沉淀质量从0逐渐增大到最大值后不变,B不符合;稀盐酸滴加到AgNO3溶液中虽然生成AgCl沉淀,但是溶液中的离子浓度不会减少到接近0后再增大,所以溶液的导电能力也不会减小到接近0后再增大,C不符合;稀硫酸滴加到Ba(OH)2溶液中发生的离子反应为2H+++Ba2++2OH-===2H2O+BaSO4↓,溶液中的离子浓度逐渐减小,两者恰好反应时离子浓度减小到接近0,继续加入稀硫酸,离子浓度又逐渐增大到最大值(最大值由稀硫酸的离子浓度决定)后不变,所以溶液的导电能力先减小到接近0后增大,最终不变,D符合。
15.(2025·广西柳州高一期末)某溶液X中可能含有Cl-、、、Na+、Mg2+、Cu2+中的若干种。为了确定该溶液的组成,取一定体积的上述溶液,进行了如下实验,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白色沉淀1是硫酸钡和碳酸钡的混合物
B.溶液2中滴入硝酸酸化的硝酸银溶液,若生成白色沉淀,说明溶液X中含有Cl-
C.溶液X中可能存在Mg2+,一定不存在Cu2+
D.溶液X中只存在Na+、
答案 A
解析 由题给流程可知,溶液X和足量Ba(OH)2溶液反应生成白色沉淀1,白色沉淀1和足量盐酸反应得到气体A和白色沉淀2,气体A为CO2,则溶液X中一定含有,Mg2+、Cu2+和不能大量共存,故溶液X中不含Mg2+、Cu2+,则溶液中阳离子一定为Na+;白色沉淀2不与盐酸反应,白色沉淀2为BaSO4,则溶液X中一定含有;由题给信息无法确定溶液中是否含有Cl-,则溶液X中可能含有Cl-。由分析可知,白色沉淀1是硫酸钡和碳酸钡的混合物,故A正确;加入足量盐酸反应后得到溶液2,溶液2中一定含有Cl-,但无法证明溶液X中是否含有Cl-,故B错误;由分析可知,溶液X中不含Mg2+、Cu2+,故C错误;由分析可知,溶液X中一定含有、、Na+,可能含有Cl-,故D错误。
题点 离子的推断
难度 基础题
二、非选择题(本题共3小题,共25分)
16.(6分)仔细分析下列实验:
A、B、C试管中的现象如表所示:
试管 A B C
现象 产生白色沉淀,溶液仍为蓝色 产生蓝色沉淀,溶液变为无色 产生蓝色沉淀,溶液变为无色
写出A、B、C试管中所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1)A:                                        。
(2)B:                                        。
(3)C:                                        。
答案 (1)Ba2++S===BaSO4↓
(2)Cu2++2OH-===Cu(OH)2↓
(3)Ba2++Cu2++2OH-+S===BaSO4↓+Cu(OH)2↓
解析 BaCl2溶液和CuSO4溶液混合后,Ba2+和S结合生成BaSO4白色沉淀,Cu2+和Cl-不反应,所以溶液仍然呈蓝色。向滤液中加入NaOH溶液,Cu2+和OH-反应生成Cu(OH)2蓝色沉淀。Ba(OH)2溶液和CuSO4溶液混合后,Cu2+和OH-反应生成Cu(OH)2蓝色沉淀,Ba2+和S反应生成BaSO4白色沉淀。
17.(8分)由工业明胶制成的胶囊往往含有超标的重金属铬,会对人体造成伤害。明胶是水溶性蛋白质混合物,溶于水形成胶体。
(1)(2分)已知Fe(CrO2)2中铬元素是+3价,则其中铁元素是    价。Cr是一种酸根离子,则Fe(CrO2)2属于    (填“酸”“碱”“盐”或“氧化物”)。
(2)明胶的水溶液和K2SO4溶液共同具备的性质是    (填字母)。
a.都不稳定,密封放置会产生沉淀
b.分散质粒子可透过滤纸
c.二者均有丁达尔效应
(3)实验室常向煮沸的蒸馏水中滴加饱和FeCl3溶液制备Fe(OH)3胶体,证明有胶体生成的最常用的实验操作是                                        。
如向其中滴入过量稀硫酸,出现的现象是                         。
答案 (1)+2 盐 (2)b (3)让一束可见光通过制得的分散系,从侧面观察到一条光亮的“通路” 先生成红褐色沉淀,后沉淀溶解,溶液变成棕黄色
解析 (1)Fe(CrO2)2中,氧元素的化合价是-2价,铬元素的化合价是+3价,所以铁元素的化合价是+2价;Fe(CrO2)2是由亚铁离子和Cr组成的盐。(2)溶液很稳定,a项错误;胶体和溶液中的分散质粒子都能透过滤纸,b项正确;胶体具有丁达尔效应而溶液没有,c项错误。(3)利用胶体的丁达尔效应。氢氧化铁胶体遇到电解质的溶液时,先发生聚集沉淀,后沉淀逐渐溶解,即先生成红褐色沉淀,后沉淀逐渐溶解,溶液变为黄色。
18.(11分)Ⅰ.硫酸和盐酸既是实验室常用的试剂,也是重要的化工原料。它们既有相似之处,又有不同之点。
(1)(1分)常温下,它们水溶液的pH都    (填“大于”“小于”或“等于”)7。
(2)它们都能除铁锈,写出盐酸与铁锈主要成分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3)它们都能与碱反应生成盐和水,该类反应叫      反应。
Ⅱ.请仔细观察下面溶液的变化并回答问题。
(4)A中的试管    (填“能”或“不能”)把水加入浓硫酸中。
(5)B中溶液变浑浊的原因是                               。
(6)在A、B、C中Ca(OH)2溶液的质量分数的大小关系是      。
答案 (1)小于 (2)Fe2O3+6HCl===2FeCl3+3H2O (3)中和 (4)不能 (5)氢氧化钙的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降低,浓硫酸稀释放出的大量热使氢氧化钙饱和溶液温度升高,有氢氧化钙沉淀析出而产生浑浊 (6)A=C>B
解析 (4)浓硫酸的密度比水大得多,稀释时会放出大量的热。若把水加入浓硫酸中,会使液滴飞溅,则不能把水加入浓硫酸中。
(6)从A到B的过程中,Ca(OH)2饱和溶液中水的质量不变,而有固体析出,因此B中Ca(OH)2饱和溶液的质量分数变小;一段时间以后,温度恢复常温,A和C中Ca(OH)2溶液的成分没有改变,因此二者的质量分数相等,则在A、B、C中Ca(OH)2溶液的质量分数的大小关系是A=C>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