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测2 氧化还原反应
一、选择题(本题共15小题,每小题5分,共75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
1.(2024·山东,1)中国书画是世界艺术瑰宝,古人所用文房四宝制作过程中发生氧化还原反应的是( )
A.竹管、动物尾毫→湖笔
B.松木→油烟→徽墨
C.楮树皮→纸浆纤维→宣纸
D.端石→端砚
2.(2024·新疆学考)铝热反应2Al+Fe2O3Al2O3+2Fe中,还原剂是( )
A.Al B.Fe
C.Fe2O3 D.Al2O3
3.(2025·长沙高一检测)下列表示电子转移方向和数目均正确的是( )
A.
B.
C.
D.
4.(2025·广州高一期末)发令枪所用“火药”主要成分是氯酸钾、硫黄、木炭,撞击时发生反应为2KClO3+S+2C===2KCl+SO2↑+2CO2↑,形成烟和响声。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
A.氧化产物只有SO2
B.氯酸钾是氧化剂
C.发令时白烟主要是KCl固体颗粒
D.生成1个SO2,转移电子数为12个
5.从海水里提取溴的过程中,有如下反应:5NaBr+NaBrO3+3H2SO4===3Br2+3Na2SO4+3H2O。下列反应中与上述反应在原理上最相似的是( )
A.2NaBr+Cl2===Br2+2NaCl
B.2KI+Br2===I2+2KBr
C.2H2S+SO2===3S+2H2O
D.Cl2+H2OHCl+HClO
6.钛(Ti)被称为继铁、铝之后的第三金属,用TiO2制取Ti的主要反应有
①TiO2+2C+2Cl2TiCl4+2CO;
②TiCl4+2Mg2MgCl2+Ti。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反应①中TiO2发生还原反应
B.反应①中TiO2是氧化剂
C.反应②中TiCl4体现氧化性
D.生成1个Ti原子,反应过程中共转移电子数为4
7.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得电子越多,氧化性越强
B.2Fe3++Cu===2Fe2++Cu2+,此反应中氧化性:Cu>Fe2+
C.S中的硫元素化合价是+6价,处于硫的最高价,因此S的氧化性一定很强
D.氧化性:Z2>A3+,则溶液中可发生反应:Z2+2A2+===2A3++2Z-
8.(2025·大连高一检测)铬(Cr)能形成多种不同颜色的离子,其转化关系如图所示,下列有关该转化过程说法正确的是( )
A.上图中,Cr元素有+2、+3、+6、+7多种化合价
B.以上转化关系都存在电子转移
C.由图可知,Zn被氧化
D.加入易失电子的物质可实现Cr3+溶液由绿色转化为橙色
9.已知钠和氯的相关反应如下:
①Na+Al+2H2NaAlH4
②8Na+10HNO3===8NaNO3+NH4NO3+3H2O
③5Cl2+I2+6H2O===2HIO3+10HCl
④2Fe(OH)3+3NaClO+4NaOH===2Na2FeO4+3NaCl+5H2O
下列判断错误的是( )
A.反应①中,NaAlH4既是氧化产物,又是还原产物
B.反应②中,还原剂、氧化剂的个数之比为8∶1
C.反应③中,水既不是氧化剂,也不是还原剂
D.反应④中,Na2FeO4的氧化性比NaClO的强
10.(2025·东莞高一期末)酸性条件下,MnO2脱除SO2的原理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发生反应1时,MnO2作为氧化剂
B.发生反应2时,溶液的酸性减弱
C.反应过程中Fe2+需要随时补充
D.由图可知还原性:Fe2+>SO2
11.现有下列几个离子反应:
①Cr2+14H++6Cl-===2Cr3++3Cl2↑+7H2O
②2Fe2++Br2===2Fe3++2Br-
③2Fe3++SO2+2H2O===2Fe2++S+4H+
下列有关性质的比较正确的是( )
A.氧化性:Cr2>Cl2>Fe3+
B.氧化性:Cl2>Br2>Cr2
C.还原性:SO2D.还原性:Cl->Cr3+>Fe2+
12.(2024·湖南衡阳高一期中)研究人员在金星大气中探测到了磷化氢(PH3)气体,PH3常作为一种熏蒸剂,在贮粮中用于防治害虫,一种制备PH3的流程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上述流程中每一步均属于氧化还原反应
B.白磷与浓氢氧化钠溶液反应中氧化剂和还原剂的质量比是3∶1
C.已知次磷酸(H3PO2)为一元酸,则次磷酸钠(NaH2PO2)属于正盐
D.1个次磷酸分解时转移4个电子
13.(2024·长春高一期中)已知四种微粒间的氧化性强弱关系为Fe3+>I2>>S。下列反应在水溶液中不能发生的是( )
A.S2-+I2===S↓+2I-
B.2Fe2++S===2Fe3++S2-
C.+I2+H2O===+2I-+2H+
D.SO2+2Fe3++2H2O===+2Fe2++4H+
14.(2024·济南高一期中)已知反应:①Cl2+2KBr===2KCl+Br2;②KClO3+6HCl===3Cl2↑+KCl+3H2O;③2KBrO3+Cl2===Br2+2KClO3;④2KMnO4+16HCl(浓)===2KCl+2MnCl2+5Cl2↑+8H2O。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反应④中HCl体现还原性和酸性
B.反应②中每生成3个氯气转移6个电子
C.氧化性由强到弱的顺序为KBrO3>KClO3>Cl2>Br2
D.根据题中所得信息,HCl和HBr共存的溶液中加入氧化剂PbO2,HBr先被氧化
15.(2024·吉林高一期中)亚硝酸钠(NaNO2)具有致癌作用,许多腌制食品中含NaNO2。酸性KMnO4溶液与亚硝酸钠溶液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Mn++H+—→Mn2+++H2O(未配平)。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配平后,水的化学计量数为3
B.每反应1个N,转移2个电子
C.该反应中氮元素被氧化
D.反应中还原产物与氧化产物的个数之比为5∶2
二、非选择题(本题共3小题,共25分)
16.(9分,每空1分)按要求回答问题:
(1)MnO2+4HCl(浓)MnCl2+2H2O+Cl2↑中发生氧化反应的物质是 ,发生还原反应的物质是 ,被氧化的元素是 ,被还原的元素是 。
(2)S+2KNO3+3CK2S+N2↑+3CO2↑中发生氧化反应的物质是 ,发生还原反应的物质是 ,碳元素被 ,硫元素被 , 氮元素被 ,氧元素既没被氧化也没被还原。
17.(5分)亚硝酸钠属有毒物质,是一种食品防腐剂。所以,在肉制品加工中使用防腐剂必须严格控制其使用量,确保食用安全。
(1)(2分)已知NaNO2能发生反应:2NaNO2+4HI===2NO↑+I2+2NaI+2H2O,反应中氧化剂是 ,若有12.8 g的还原剂被氧化,则被还原的氧化剂是 g。
(2)(1分)根据上述反应,可以用试纸和生活中常见的物质进行实验,以鉴别NaNO2和NaCl,可选用的物质有①自来水,②淀粉碘化钾试纸,③淀粉,④白糖,⑤食醋,⑥白酒。进行实验时,必须选用的物质有___________(填序号)。
(3)若误食亚硝酸盐会导致血红蛋白中亚铁离子转化为铁离子而中毒。服用维生素C可解除亚硝酸盐中毒。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填字母)。
A.亚硝酸盐是还原剂
B.维生素C是还原剂
C.维生素C能把亚铁离子氧化为三价铁离子
D.亚硝酸盐被氧化
18.(11分)已知反应:
①Na2O+2HCl===2NaCl+H2O
②2F2+2H2O===4HF+O2
③3NO2+H2O===2HNO3+NO
④2Na+2H2O===2NaOH+H2↑
⑤ KClO3+ HCl=== KCl+ Cl2↑+ H2O
(1)(2分)上述反应中,属于置换反应的是 (填序号,下同);同一元素之间发生氧化还原反应的是 。
(2)(2分)反应②中氧化剂是 (填化学式,下同);反应③中氧化产物是 。
(3)(1分)在反应④中,每生成1个H2分子时,转移的电子数为 。
(4)配平反应⑤并用双线桥法标出反应⑤中电子转移的方向和数目: 。
(5)反应⑤中氧化剂与还原剂的质量之比为 (填最简整数比)。
(6)已知有下列两个反应:a:2Fe2++Cl2===2Fe3++2Cl-;b:Co2O3+6HCl===2CoCl2+Cl2↑+3H2O,Fe3+、Cl2、Co2O3的氧化性由强到弱的顺序为 。
周测2 氧化还原反应
一、选择题(本题共15小题,每小题5分,共75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
1.(2024·山东,1)中国书画是世界艺术瑰宝,古人所用文房四宝制作过程中发生氧化还原反应的是( )
A.竹管、动物尾毫→湖笔
B.松木→油烟→徽墨
C.楮树皮→纸浆纤维→宣纸
D.端石→端砚
答案 B
解析 有元素化合价变化的化学反应,属于氧化还原反应。用竹管做笔杆,动物尾毫制成笔头,主要是物理过程,A不符合题意;松木的主要成分是纤维素,其中碳元素为化合态,徽墨是碳单质,碳元素化合价发生了变化,属于氧化还原反应,B符合题意;楮树皮的主要成分是纤维素,制作宣纸的过程,是从楮树皮提取纤维,不涉及元素化合价的变化,C不符合题意;用端石制作端砚的过程为物理变化,D不符合题意。
考点 氧化还原反应
难度 基础题
2.(2024·新疆学考)铝热反应2Al+Fe2O3Al2O3+2Fe中,还原剂是( )
A.Al B.Fe
C.Fe2O3 D.Al2O3
答案 A
解析 Al元素化合价从0价升高至+3价,Al作还原剂,Fe元素化合价从+3价降低至0价,Fe2O3作氧化剂,故选A。
题点 氧化剂和还原剂
难度 基础题
3.(2025·长沙高一检测)下列表示电子转移方向和数目均正确的是( )
A.
B.
C.
D.
答案 B
解析 得失电子的数目=化合价的变化值×化合物中变价元素原子个数×该化合物的化学计量数。C元素由0价变为+2价,化合价升高失去电子,Fe元素化合价由+3价降为0价,得到电子,选项A错误;P元素化合价由0价升高为+5价,失去电子被氧化,O元素由0价降为-2价,化合价降低,得到电子被还原,选项C错误;Mn元素化合价由+4价降为+2价,化合价降低,1个Mn原子得到2e-,Cl元素化合价由-1价升高为0价,失去2×e-,选项D错误。
题点 电子转移的表示方法
难度 基础题
4.(2025·广州高一期末)发令枪所用“火药”主要成分是氯酸钾、硫黄、木炭,撞击时发生反应为2KClO3+S+2C===2KCl+SO2↑+2CO2↑,形成烟和响声。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
A.氧化产物只有SO2
B.氯酸钾是氧化剂
C.发令时白烟主要是KCl固体颗粒
D.生成1个SO2,转移电子数为12个
答案 A
解析 反应2KClO3+S+2C===2KCl+SO2↑+2CO2↑中,Cl元素化合价由+5价降到-1价,得到6个电子,KClO3作氧化剂;S元素化合价由0价升高到+4价,S作还原剂;C元素化合价由0价升高到+4价,C作还原剂,据此解答。由分析可知,CO2、SO2都为氧化产物,A错误;反应中氯酸钾是氧化剂,B正确;生成1个SO2,转移电子数为12个,D正确。
题点 氧化还原反应
难度 基础题
5.从海水里提取溴的过程中,有如下反应:5NaBr+NaBrO3+3H2SO4===3Br2+3Na2SO4+3H2O。下列反应中与上述反应在原理上最相似的是( )
A.2NaBr+Cl2===Br2+2NaCl
B.2KI+Br2===I2+2KBr
C.2H2S+SO2===3S+2H2O
D.Cl2+H2OHCl+HClO
答案 C
解析 在反应5NaBr+NaBrO3+3H2SO4===3Br2+3Na2SO4+3H2O中,Br-被氧化,Br被还原,最后都生成Br2,在此反应中被氧化和被还原的为不同价态的同一元素(溴),而且都生成同一价态的物质(Br2)。在四个选项中,只有C项中被氧化和被还原的元素为不同价态的同一元素(硫),最后都生成单质硫,两者原理最相似。
6.钛(Ti)被称为继铁、铝之后的第三金属,用TiO2制取Ti的主要反应有
①TiO2+2C+2Cl2TiCl4+2CO;
②TiCl4+2Mg2MgCl2+Ti。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反应①中TiO2发生还原反应
B.反应①中TiO2是氧化剂
C.反应②中TiCl4体现氧化性
D.生成1个Ti原子,反应过程中共转移电子数为4
答案 C
解析 反应①TiO2到TiCl4,Ti元素的化合价未发生变化。C是还原剂,氯气是氧化剂,生成1个TiCl4,转移4个电子;反应②TiCl4→Ti,Ti元素由+4价降到0价,TiCl4是氧化剂,表现氧化性,Mg是还原剂,生成1个Ti原子转移4个电子。
7.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得电子越多,氧化性越强
B.2Fe3++Cu===2Fe2++Cu2+,此反应中氧化性:Cu>Fe2+
C.S中的硫元素化合价是+6价,处于硫的最高价,因此S的氧化性一定很强
D.氧化性:Z2>A3+,则溶液中可发生反应:Z2+2A2+===2A3++2Z-
答案 D
解析 氧化性与得电子能力有关,得电子能力越强,则氧化性越强,故A错误;在反应2Fe3++Cu===2Fe2++Cu2+中,氧化剂为Fe3+,氧化产物为Cu2+,氧化性:Fe3+>Cu2+,故B错误;S的氧化性不一定强,如稀硫酸中S不体现氧化性,故C错误;同一反应中氧化剂的氧化性强于氧化产物的氧化性,反应Z2+2A2+===2A3++2Z-中氧化性:Z2>A3+,所以该反应可以发生,故D正确。
8.(2025·大连高一检测)铬(Cr)能形成多种不同颜色的离子,其转化关系如图所示,下列有关该转化过程说法正确的是( )
A.上图中,Cr元素有+2、+3、+6、+7多种化合价
B.以上转化关系都存在电子转移
C.由图可知,Zn被氧化
D.加入易失电子的物质可实现Cr3+溶液由绿色转化为橙色
答案 C
解析 图中,Cr元素化合价有+2、+3、+6价,A错误;Cr2→Cr转化中,Cr元素化合价不变,不存在电子转移,B错误;由反应2Cr3++Zn===2Cr2++Zn2+,Zn被氧化,C正确;加入易失电子的物质,可使Cr3+得到电子转化为Cr2+,溶液由绿色转化为蓝色,D错误。
题点 元素转化关系
难度 基础题
9.已知钠和氯的相关反应如下:
①Na+Al+2H2NaAlH4
②8Na+10HNO3===8NaNO3+NH4NO3+3H2O
③5Cl2+I2+6H2O===2HIO3+10HCl
④2Fe(OH)3+3NaClO+4NaOH===2Na2FeO4+3NaCl+5H2O
下列判断错误的是( )
A.反应①中,NaAlH4既是氧化产物,又是还原产物
B.反应②中,还原剂、氧化剂的个数之比为8∶1
C.反应③中,水既不是氧化剂,也不是还原剂
D.反应④中,Na2FeO4的氧化性比NaClO的强
答案 D
解析 反应①是氧化还原反应,只有一种产物,NaAlH4既是氧化产物,又是还原产物,A项正确;反应②中,10个HNO3参与反应,只有1个HNO3做氧化剂,还原剂、氧化剂的个数之比为8∶1,B项正确;反应③中氢、氧元素的化合价没有变化,水既不是氧化剂,也不是还原剂,C项正确;反应④中,NaClO为氧化剂,Na2FeO4为氧化产物,则氧化性:NaClO>Na2FeO4,D项错误。
10.(2025·东莞高一期末)酸性条件下,MnO2脱除SO2的原理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发生反应1时,MnO2作为氧化剂
B.发生反应2时,溶液的酸性减弱
C.反应过程中Fe2+需要随时补充
D.由图可知还原性:Fe2+>SO2
答案 A
解析 由图可知,发生反应1时,锰元素化合价降低,得电子,MnO2作氧化剂,故A正确;反应2是Fe3+与SO2发生氧化还原反应生成Fe2+和硫酸根离子,离子方程式为2Fe3++SO2+2H2O===2Fe2++S+4H+,故发生反应2时,溶液的酸性增强,故B错误;反应1消耗Fe2+,反应2生成Fe2+,Fe2+是该反应的催化剂,反应过程中不需要补充,故C错误;反应2的离子方程式为2Fe3++SO2+2H2O===2Fe2++S+4H+,根据氧化还原反应的强弱规律,SO2是还原剂,故还原性:SO2>Fe2+,故D错误。
题点 物质的转化
难度 基础题
11.现有下列几个离子反应:
①Cr2+14H++6Cl-===2Cr3++3Cl2↑+7H2O
②2Fe2++Br2===2Fe3++2Br-
③2Fe3++SO2+2H2O===2Fe2++S+4H+
下列有关性质的比较正确的是( )
A.氧化性:Cr2>Cl2>Fe3+
B.氧化性:Cl2>Br2>Cr2
C.还原性:SO2D.还原性:Cl->Cr3+>Fe2+
答案 A
解析 根据氧化剂的氧化性大于氧化产物的氧化性,还原剂的还原性大于还原产物的还原性,并结合卤素单质及阴离子的性质递变规律可推知,氧化性:Cr2>Cl2>Br2>Fe3+>S;还原性:SO2>Fe2+>Br->Cl->Cr3+。
12.(2024·湖南衡阳高一期中)研究人员在金星大气中探测到了磷化氢(PH3)气体,PH3常作为一种熏蒸剂,在贮粮中用于防治害虫,一种制备PH3的流程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上述流程中每一步均属于氧化还原反应
B.白磷与浓氢氧化钠溶液反应中氧化剂和还原剂的质量比是3∶1
C.已知次磷酸(H3PO2)为一元酸,则次磷酸钠(NaH2PO2)属于正盐
D.1个次磷酸分解时转移4个电子
答案 C
解析 NaH2PO2和H2SO4反应生成H3PO2和NaHSO4,无元素化合价发生变化,不属于氧化还原反应,A错误;由流程分析,白磷与浓NaOH溶液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P4+3NaOH+3H2OPH3↑+3NaH2PO2,氧化剂和还原剂的质量比是1∶3,B错误;因次磷酸(H3PO2)为一元酸,只能电离出一个H+,NaH2PO2中无法电离出H+,故NaH2PO2为正盐,C正确;H3PO2分解的化学方程式为2H3PO2===PH3↑+H3PO4,P元素从+1价升高到+5价,同时P元素从+1价降低到-3价,在该反应中,2个H3PO2转移4个电子,1个次磷酸分解时转移2个电子,D错误。
题点 氧化还原反应歧化规律
难度 基础题
13.(2024·长春高一期中)已知四种微粒间的氧化性强弱关系为Fe3+>I2>>S。下列反应在水溶液中不能发生的是( )
A.S2-+I2===S↓+2I-
B.2Fe2++S===2Fe3++S2-
C.+I2+H2O===+2I-+2H+
D.SO2+2Fe3++2H2O===+2Fe2++4H+
答案 B
解析 氧化性:氧化剂>氧化产物。若反应发生,得氧化性:I2>S,与题目所给信息一致,该反应能发生,A不符合题意;若反应发生,得氧化性:S>Fe3+,与题目所给信息不一致,该反应不能发生,B符合题意;若反应发生,得氧化性:I2>,与题目所给信息一致,该反应能发生,C不符合题意;若反应发生,得氧化性:Fe3+>,与题目所给信息一致,该反应能发生,D不符合题意。
题点 氧化还原反应规律
难度 基础题
14.(2024·济南高一期中)已知反应:①Cl2+2KBr===2KCl+Br2;②KClO3+6HCl===3Cl2↑+KCl+3H2O;③2KBrO3+Cl2===Br2+2KClO3;④2KMnO4+16HCl(浓)===2KCl+2MnCl2+5Cl2↑+8H2O。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反应④中HCl体现还原性和酸性
B.反应②中每生成3个氯气转移6个电子
C.氧化性由强到弱的顺序为KBrO3>KClO3>Cl2>Br2
D.根据题中所得信息,HCl和HBr共存的溶液中加入氧化剂PbO2,HBr先被氧化
答案 B
解析 反应④中HCl体现还原性和酸性,故A正确;反应②中每生成3个氯气转移5个电子,故B错误;反应①中氧化剂氯气的氧化性强于氧化产物溴的氧化性,反应②中氧化剂氯酸钾的氧化性强于氧化产物氯气,反应③中氧化剂溴酸钾的氧化性强于氧化产物氯酸钾,则氧化性由强到弱的顺序为KBrO3>KClO3>Cl2>Br2,故C正确;溴化氢的还原性强于氯化氢,由氧化还原反应规律可知,向氯化氢和溴化氢共存的溶液中加入氧化剂二氧化铅时,还原性强的溴化氢先被氧化,故D正确。
题点 氧化还原反应规律
难度 基础题
15.(2024·吉林高一期中)亚硝酸钠(NaNO2)具有致癌作用,许多腌制食品中含NaNO2。酸性KMnO4溶液与亚硝酸钠溶液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Mn++H+—→Mn2+++H2O(未配平)。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配平后,水的化学计量数为3
B.每反应1个N,转移2个电子
C.该反应中氮元素被氧化
D.反应中还原产物与氧化产物的个数之比为5∶2
答案 D
解析 根据化合价的升降,配平方程式为2Mn+5N+6H+===2Mn2++5N+3H2O,A正确;每反应5个,转移10个电子,每反应1个,转移2个电子,B正确;该反应中,—→,氮元素的化合价升高,被氧化,C正确;反应中还原产物为Mn2+,氧化产物为,二者个数之比为2∶5,D错误。
题点 氧化还原反应方程式配平
难度 基础题
二、非选择题(本题共3小题,共25分)
16.(9分,每空1分)按要求回答问题:
(1)MnO2+4HCl(浓)MnCl2+2H2O+Cl2↑中发生氧化反应的物质是 ,发生还原反应的物质是 ,被氧化的元素是 ,被还原的元素是 。
(2)S+2KNO3+3CK2S+N2↑+3CO2↑中发生氧化反应的物质是 ,发生还原反应的物质是 ,碳元素被 ,硫元素被 , 氮元素被 ,氧元素既没被氧化也没被还原。
答案 (1)HCl MnO2 Cl Mn (2)C S和KNO3 氧化 还原 还原
17.(5分)亚硝酸钠属有毒物质,是一种食品防腐剂。所以,在肉制品加工中使用防腐剂必须严格控制其使用量,确保食用安全。
(1)(2分)已知NaNO2能发生反应:2NaNO2+4HI===2NO↑+I2+2NaI+2H2O,反应中氧化剂是 ,若有12.8 g的还原剂被氧化,则被还原的氧化剂是 g。
(2)(1分)根据上述反应,可以用试纸和生活中常见的物质进行实验,以鉴别NaNO2和NaCl,可选用的物质有①自来水,②淀粉碘化钾试纸,③淀粉,④白糖,⑤食醋,⑥白酒。进行实验时,必须选用的物质有___________(填序号)。
(3)若误食亚硝酸盐会导致血红蛋白中亚铁离子转化为铁离子而中毒。服用维生素C可解除亚硝酸盐中毒。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填字母)。
A.亚硝酸盐是还原剂
B.维生素C是还原剂
C.维生素C能把亚铁离子氧化为三价铁离子
D.亚硝酸盐被氧化
答案 (1)NaNO2 6.9 (2)②⑤ (3)B
解析 (1)由化学方程式可知,N元素的化合价降低,则NaNO2作氧化剂,I-失去电子作还原剂,氮元素从+3价得到电子变成+2价,由得失电子守恒可知2NaNO2~2HI,当有12.8 g的还原剂被氧化时,被还原的氧化剂为6.9 g。(2)NaNO2在酸性环境中具有氧化性,把I-氧化为I2,淀粉遇I2变蓝,所以应该选用淀粉碘化钾试纸和食醋,而NaCl不能。(3)由信息可知,维生素C具有还原性,作还原剂,维生素C能把铁离子还原为亚铁离子,亚硝酸盐作氧化剂被还原,只有B正确。
18.(11分)已知反应:
①Na2O+2HCl===2NaCl+H2O
②2F2+2H2O===4HF+O2
③3NO2+H2O===2HNO3+NO
④2Na+2H2O===2NaOH+H2↑
⑤ KClO3+ HCl=== KCl+ Cl2↑+ H2O
(1)(2分)上述反应中,属于置换反应的是 (填序号,下同);同一元素之间发生氧化还原反应的是 。
(2)(2分)反应②中氧化剂是 (填化学式,下同);反应③中氧化产物是 。
(3)(1分)在反应④中,每生成1个H2分子时,转移的电子数为 。
(4)配平反应⑤并用双线桥法标出反应⑤中电子转移的方向和数目: 。
(5)反应⑤中氧化剂与还原剂的质量之比为 (填最简整数比)。
(6)已知有下列两个反应:a:2Fe2++Cl2===2Fe3++2Cl-;b:Co2O3+6HCl===2CoCl2+Cl2↑+3H2O,Fe3+、Cl2、Co2O3的氧化性由强到弱的顺序为 。
答案 (1)②④ ③⑤ (2)F2 HNO3 (3)2
(4)
(5)49∶73 (6)Co2O3>Cl2>Fe3+
解析 (1)反应①中没有元素化合价发生变化,属于复分解反应;反应②中F、O元素化合价发生变化,属于氧化还原反应,也属于置换反应;反应③中只有N元素化合价发生变化,属于氧化还原反应;反应④中Na、H元素化合价发生变化,属于氧化还原反应,也属于置换反应;反应⑤中只有Cl元素化合价发生变化,属于氧化还原反应,配平后为1KClO3+6HCl===1KCl+3Cl2↑+3H2O;综上所述,属于置换反应的是②④;其中同一元素之间发生氧化还原反应的是③⑤。
(2)对于反应②,F2中F元素化合价降低,被还原,属于氧化剂;对于反应③,NO2中N元素化合价既升高也降低,既是氧化剂也是还原剂,其中氧化产物为HNO3。
(3)对于反应④,每生成1个H2分子时,转移的电子数为2。
(5)对于配平后的反应KClO3+6HCl===KCl+3Cl2↑+3H2O,氧化剂为KClO3,还原剂为HCl,其中有6个HCl参与反应时,有5个HCl被氧化,则该反应中氧化剂与还原剂的质量之比为122.5∶182.5=49∶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