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单元 资本主义制度的初步确立 单元培优卷(含答案解析)-2025-2026学年统编版历史九年级上册

文档属性

名称 第六单元 资本主义制度的初步确立 单元培优卷(含答案解析)-2025-2026学年统编版历史九年级上册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569.9K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5-09-07 00:53:24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第六单元 资本主义制度的初步确立
一.选择题(共19小题)
1.(2025 河北)1804年,《拿破仑法典》颁布实施。1825年美国路易斯安那州采用了该法典;之后,丹麦、意大利等国的民法典都以该法典为基础;1888﹣1889年《西班牙民法典》也在体系上接受了该法典。这说明《拿破仑法典》(  )
A.推动了启蒙运动的兴起
B.加速了美国独立战争的胜利
C.促进了法国大革命爆发
D.影响了欧美多国的法治进程
2.(2025 胶州市二模)小青同学在学习法国大革命时编写了一份拿破仑 波拿巴的人物小传(如下图)。据此可知,拿破仑对欧洲历史影响最深远的举措是(  )
拿破仑 波拿巴 拿破仑,出生于科西嘉岛,凭借着卓越的军事才能崛起于法国大革命时期。1799年发动“雾月政变”,建立执政府,1804年加冕法兰西帝国皇帝。他推行《拿破仑法典》,确立近代民法体系;对外多次击败反法同盟,扩张法国势力,但最终因远征俄国失败和滑铁卢战役溃败被流放。其改革深刻影响了欧洲政治与法律近代化进程。
A.发动对外战争 B.颁布《拿破仑法典》
C.废除君主专制 D.多次击败反法同盟
3.(2025 镇江)巴士底狱是一座城堡式的老监狱,守卫薄弱。但是在画家的笔下(如图),它被描绘为一座继强大的堡垒,平民和站到人民一边的军队,不顾艰险,对它进行围攻。画家这一艺术化的处理意在突出攻占巴士底狱(  )
A.宣告了新制度框架的确立
B.标志着法国大革命的胜利
C.具有反封建专制的伟大意义
D.拉开了民族独立战争的序幕
4.(2025 唐河县二模)1215年《大宪章》规定未经贵族议会的决定,国王不得征收额外税金;1689年《权利法案》规定国王征收金钱,若超出议会准许之时限或方式,皆为非法。这些文件(  )
A.确立了君主立宪制
B.使国王成为权力中心
C.维护资产阶级利益
D.确立了“王在法下”的原则
5.(2025 郑州模拟)巴黎埃菲尔铁塔是1889年万国博览会的象征,据其设计者称,它得到了“自1789年以来一直为法国争光的科学界人士”的大力支持,要登上塔顶需要攀登1792级台阶。这些信息反映了设计者(  )
A.强调技术进步推动法国社会发展
B.展现工业革命与艺术的完美结合
C.表达对法国大革命的纪念和传承
D.迎合法国对获取殖民霸权的渴望
6.(2024秋 陕州区期末)某同学在学习世界近代史,整理出以下表格。据此可知,他探究的主题是(  )
革命 文献
英国资产阶级革命 《权利法案》
美国独立战争 《独立宣言》
法国大革命 《人权宣言》《拿破仑法典》
A.国王“统而不治”
B.资本主义制度的初步确立
C.反抗君主专制的胜利
D.国家统一的实现
7.(2025 宁国市二模)英格兰曾在1215年颁布《大宪章》,规定没有经过协商,国王无权征税,逐渐确立了“王权有限”和“王在法下”的基本原则。在此基础上,英格兰又开创了君主立宪制,成为了资本主义制度的开拓者。这说明了政治制度的形成(  )
A.受到历史传统的影响 B.山统治者的意志决定
C.吸收了外来先进思想 D.旨在维护人民的利益
8.(2025 保康县二模)如示意图展现了英国革命的历程。资产阶级和封建势力就像这个摆钟的A、C两点,它们摆来摆去,最终在中间的甲处找到了一种平衡,而这种平衡即将开创一个全新的时代。甲处最有可能的是(  )
A.处死了查理一世 B.克伦威尔的独裁
C.詹姆士二世复辟 D.君主立宪制确立
9.(2025 灌南县三模)如图是关于法国大革命的时间轴,图中①、②处应依次填写的是(  )
A.《人权宣言》《权利请愿书》
B.《权利法案》《拿破仑法典》
C.《人权宣言》《拿破仑法典》
D.《拿破仑法典》《人权宣言》
10.(2025 本溪模拟)与如图描绘的情景直接相关的历史事件是(  )
《网球场宣誓》描绘了1789年发生在欧洲的重大事件,图中是国民议会的召开及贵族、教士、平民三个等级代表做出合作姿势的情景。
A.英国“光荣革命” B.日本大化改新
C.法国大革命 D.美国独立战争
11.(2025 苏家屯区模拟)进入有学者指出:“18世纪末的这场革命的效果就是摧毁若干世纪以来绝对统治欧洲大部分人民的、通常被称为封建制的那些政治制度,代之以更一致、更简单、以人人地位平等为基础的社会政治秩序。”与上述材料相关的历史事件是(  )
A.英国资产阶级革命 B.美国独立战争
C.法国大革命 D.俄国农奴制改革
12.(2025 新丰县模拟)下表是美国《独立宣言》和1787年宪法的主要内容,据此可知,美国民主制度具有(  )
《独立宣言》 1787年宪法
宣布人人生而平等、享有生命权、自由权和追求幸福的权利。但没有宣布废除奴隶制,天赋人权的享有者也不包括黑人和印第安人。 允许奴隶制的存在;不承认妇女、黑人和印第安人具有和白人男子相等的政治权利等。
A.平衡性 B.公平性 C.虚伪性 D.破坏性
13.(2025 泰安三模)1789年,法国制宪议会通过了一个法律文献“宣告人权、法治、自由、分权、平等和保护私有财产等基本原则”。这一法律文献是(  )
A.《人权宣言》 B.《权利法案》
C.《独立宣言》 D.《法典》
14.(2024秋 上高县期末)下面是美国《独立宣言》和1787年宪法的部分内容的比较,对以下列表材料解读正确的是(  )
《独立宣言》 宣布人人生而平等、享有生命权、自由权和追求幸福的权力。 没有宣布废除奴隶制,天赋人权的享有者也不包括黑人和印第安人。
1787年宪法 行政、立法、司法三权分立、相互制衡;联邦政府与地方政府分享权力,总统和议员由选举产生。 允许奴隶制的存在;不承认妇女、黑人和印第安人具有和白人男子相等的政治权利等。
①进步性与局限性并存
②种族歧视现象有其历史根源
③要消除种族歧视现象必先摒弃奴役思想
④体现了天赋人权的理念
A.①②③ B.②④ C.①②④ D.①③
15.(2025 鄠邑区一模)美国历史的发展经历了种种坎坷。如图所示是美国某一阶段的发展示意图,F1是它发展的动力,F2是它发展的阻力。下列关于美国历史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图中动力F1是受法国大革命影响
B.图中阻力F2是英国的封建统治
C.图中a处是美利坚合众国的诞生
D.图中c处是美国独立战争的转折点
16.(2024秋 榆社县期末)“在我看来,联邦只是个有名无实的空架子,而在其名下的议会亦是徒有其名……我们想要联合成一个国家,但我们又不愿给这个国家的管理者足够的权利去管理国家事物,岂不怪哉!”华盛顿的言论表明。美国制定1787年宪法的主要目的是(  )
A.加强中央政府权利
B.协调当时各种社会矛盾
C.确立三权分立的立法原则
D.确保国家摆脱殖民统治
17.(2025 沈阳校级模拟)“这些联合的殖民地是而且有权成为自由和独立的国家,它们取消一切对英国王室效的义务,它们和大不列颠国家之间的一切政治关系从此全部断绝,而且必须断绝。”下列文件最能体现材料内容的是(  )
A.《独立宣言》 B.《人权宣言》
C.《权利法案》 D.美国1787年宪法
18.(2025 西山区模拟)尽管后续经历了拿破仑帝国和王朝复辟,但代议制宪政、选举权普及(如1791年430万男性获得选举权)等原则已不可逆地扎根于法国政治文化。这主要得益于(  )
A.光荣革命 B.法国大革命
C.独立战争 D.美国内战
19.(2025 开封二模)美国1787年宪法中明确规定:“所有间接税、进口税与货物税应全国统一 对于任何一州输出的货物,不得征收税金或关税。”这一规定(  )
A.体现了分权制衡的政治原则
B.有利于美国统一大市场的建立
C.说明联邦政府权力高于各州
D.改变了联邦政府软弱无力局面
二.材料题(共1小题)
20.(2025 建邺区一模)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18世纪前期,法国在服饰时尚上有绝对的话语权,这与其国际地位相吻合。大革命之前,法国的民众被划分成三个等级,前两个等级是绝对的统治者,达官显贵将更多的财富投资到精美的服装上。……18世纪60年代,服饰开始朝着简单的方向发展,英国“乡村”风格被采纳。大革命后,旧政权上层阶级的锦缎和天鹅绒服装,被作为特权的象征,资产阶级拒绝使用,他们使用纯棉、亚麻和羊毛制成的衣服。
——《西欧服饰时尚与社会》
材料二:大革命以来,法国政治上拉锯式的反复变革必然带来社会结构的转变,作为社会镜子的服饰文化也随之发生变化。另一方面,18世纪中叶兴起的产业革命开花结果,通过机器的量产助长了经济发展,改变着社会结构。……另外,注重古典式宁静的艺术趣味与理性时代相适应,被革命后的法国人民所接受。
——《西洋服装史》
(1)材料一中的“大革命”发生于哪一年?革命前法国是哪一政治体制?据材料一,列举18世纪法国服饰时尚的变化。
(2)运用材料二中的观点,结合史实解释法国服饰时尚变化的条件。
(3)综上,概括上述时期法国社会发展的时代特征。
第六单元 资本主义制度的初步确立
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
一.选择题(共19小题)
1.(2025 河北)1804年,《拿破仑法典》颁布实施。1825年美国路易斯安那州采用了该法典;之后,丹麦、意大利等国的民法典都以该法典为基础;1888﹣1889年《西班牙民法典》也在体系上接受了该法典。这说明《拿破仑法典》(  )
A.推动了启蒙运动的兴起
B.加速了美国独立战争的胜利
C.促进了法国大革命爆发
D.影响了欧美多国的法治进程
【分析】本题主要考查《拿破仑法典》的历史影响,识读题干材料是解答本题的关键。
【解答】据“1804年,《拿破仑法典》颁布实施。1825年美国路易斯安那州采用了该法典;之后,丹麦、意大利等国的民法典都以该法典为基础;1888﹣1889年《西班牙民法典》也在体系上接受了该法典。”可知,1804年《拿破仑法典》颁布后,被美国路易斯安那州、丹麦、意大利、西班牙等国直接采用或作为立法基础,这表明该法典成为欧洲和美洲国家民法典的重要参考,影响了欧美多国的法治进程,成为近代欧洲和美洲国家立法的重要范本,推动了法治现代化,D项正确;启蒙运动兴起于17﹣18世纪,《拿破仑法典》颁布时启蒙运动已结束,排除A项;美国独立战争发生在1775﹣1783年,早于《拿破仑法典》的颁布,排除B项;法国大革命爆发于1789年,早于《拿破仑法典》的颁布,排除C项。
故选:D。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准确解读题干信息以及理解问题的能力。理解并识记《拿破仑法典》的历史影响的相关史实。
2.(2025 胶州市二模)小青同学在学习法国大革命时编写了一份拿破仑 波拿巴的人物小传(如下图)。据此可知,拿破仑对欧洲历史影响最深远的举措是(  )
拿破仑 波拿巴 拿破仑,出生于科西嘉岛,凭借着卓越的军事才能崛起于法国大革命时期。1799年发动“雾月政变”,建立执政府,1804年加冕法兰西帝国皇帝。他推行《拿破仑法典》,确立近代民法体系;对外多次击败反法同盟,扩张法国势力,但最终因远征俄国失败和滑铁卢战役溃败被流放。其改革深刻影响了欧洲政治与法律近代化进程。
A.发动对外战争 B.颁布《拿破仑法典》
C.废除君主专制 D.多次击败反法同盟
【分析】本题主要考查拿破仑对欧洲历史影响最深远的举措,识读题干材料是解答本题的关键。
【解答】据题干“拿破仑,出生于科西嘉岛,凭借着卓越的军事才能崛起于法国大革命时期。1799年发动‘雾月政变’,建立执政府,1804年加冕法兰西帝国皇帝。他推行《拿破仑法典》,确立近代民法体系;对外多次击败反法同盟,扩张法国势力,但最终因远征俄国失败和滑铁卢战役溃败被流放。其改革深刻影响了欧洲政治与法律近代化进程。”和所学知识可知,1804 年拿破仑颁布《拿破仑法典》,它以法律形式巩固了法国大革命的成果,把革命时期有利于资产阶级的成果,用法律条文确定下来。其内容和原则为后来许多欧洲国家借鉴和效仿,对欧洲法律近代化进程产生了深远影响,推动了欧洲资本主义的发展,从法律层面深刻影响了欧洲的政治和社会发展,B项正确;拿破仑发动的对外战争,虽然在一定程度上传播了法国大革命的思想,冲击了欧洲封建统治秩序,但战争也给欧洲各国人民带来了巨大灾难,具有侵略性和破坏性,后期遭到各国人民的反抗,并不是对欧洲历史影响最深远的举措,排除A项;法国在大革命时期已经推翻了君主专制统治,拿破仑建立的法兰西帝国是帝制,并非以废除君主专制为主要举措,而且相比之下,这一行为对欧洲历史的影响不如《拿破仑法典》广泛和深远,排除C项;拿破仑多次击败反法同盟,巩固了法国在欧洲的地位,扩大了法国的影响力。但这主要是军事上的成就,随着拿破仑帝国的覆灭,这种军事威慑力逐渐消退。而《拿破仑法典》所确立的法律体系和原则,却长久地影响着欧洲,排除D项。
故选:B。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准确解读题干信息以及理解问题的能力。理解并识记拿破仑对欧洲历史影响最深远的举措。
3.(2025 镇江)巴士底狱是一座城堡式的老监狱,守卫薄弱。但是在画家的笔下(如图),它被描绘为一座继强大的堡垒,平民和站到人民一边的军队,不顾艰险,对它进行围攻。画家这一艺术化的处理意在突出攻占巴士底狱(  )
A.宣告了新制度框架的确立
B.标志着法国大革命的胜利
C.具有反封建专制的伟大意义
D.拉开了民族独立战争的序幕
【分析】本题考查的是法国大革命的相关知识。
【解答】巴士底狱在当时是封建专制统治的象征。画家将守卫薄弱的巴士底狱描绘成强大堡垒,突出平民和站到人民一边的军队攻占它的艰难,更能体现出人们推翻封建专制统治的决心和这场斗争的艰难性,从而突出攻占巴士底狱具有反封建专制的伟大意义,因此,C项符合题意,正确。
A.宣告新制度框架确立的并不是攻占巴士底狱这一事件。法国大革命过程中,诸如《人权宣言》的颁布等才对新制度框架的确立起到重要宣告作用。攻占巴士底狱主要是革命开始的标志,并非宣告新制度框架确立,不符合题意,排除。
B.法国大革命胜利并不是以攻占巴士底狱为标志。法国大革命历经多次反复和不同阶段,热月政变等才在一定意义上标志着法国大革命高潮阶段结束等,攻占巴士底狱只是革命的开端,不是胜利标志,不符合题意,排除。
D.法国当时不存在民族独立战争的问题,攻占巴士底狱是法国国内的一场反封建的大革命,不是拉开民族独立战争的序幕,不符合题意,排除。
故选:C。
【点评】本题要求学生具有解读材料信息,调动和运用知识分析历史问题的能力。
4.(2025 唐河县二模)1215年《大宪章》规定未经贵族议会的决定,国王不得征收额外税金;1689年《权利法案》规定国王征收金钱,若超出议会准许之时限或方式,皆为非法。这些文件(  )
A.确立了君主立宪制
B.使国王成为权力中心
C.维护资产阶级利益
D.确立了“王在法下”的原则
【分析】本题考查了《大宪章》,要求学生阅读史料并结合所学作出回答。
【解答】据材料“1215年《大宪章》规定未经贵族议会的决定……若超出议会准许之时限或方式,皆为非法”可知,《大宪章》和《权利法案》都对国王征税的权力进行了限制,且《权利法案》强调其为非法,反映了这些文件确立了“王在法下”的原则,D项正确;君主立宪制的确立与《大宪章》没有直接关系,1689年《权利法案》颁布后英国才逐步确立君主立宪制,排除A项;英国资产阶级革命后议会逐渐成为权力中心,该说法错误,排除B项;材料体现的是限制国王权力,并非维护资产阶级利益,与材料主旨不符,排除C项。
故选:D。
【点评】本题要求学生具有解读材料信息,调动和运用知识分析历史问题的能力。
5.(2025 郑州模拟)巴黎埃菲尔铁塔是1889年万国博览会的象征,据其设计者称,它得到了“自1789年以来一直为法国争光的科学界人士”的大力支持,要登上塔顶需要攀登1792级台阶。这些信息反映了设计者(  )
A.强调技术进步推动法国社会发展
B.展现工业革命与艺术的完美结合
C.表达对法国大革命的纪念和传承
D.迎合法国对获取殖民霸权的渴望
【分析】本题主要考查设计者通过数字选择传递的象征意义,识读题干材料是解答本题的关键。
【解答】1789年7月14日,巴黎人民攻占巴士底狱,标志着法国大革命的开始;1792年,法国废除君主制度,建立了法兰西第一共和国,具有重大政治意义。设计者特意选择法国大革命这两个关键年份的数字,明显是在通过建筑细节表达对法国大革命精神的纪念和传承,C项正确;技术进步虽与设计有部分关联,但无法直接对应数字选择的象征意图,排除A项;工业革命与题干设计者的设计意图无关,排除B项;获取殖民霸权与题干设计者的设计意图无关,排除D项。
故选:C。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准确解读题干信息以及理解问题的能力。理解并识记设计者通过数字选择传递的象征意义的相关史实。
6.(2024秋 陕州区期末)某同学在学习世界近代史,整理出以下表格。据此可知,他探究的主题是(  )
革命 文献
英国资产阶级革命 《权利法案》
美国独立战争 《独立宣言》
法国大革命 《人权宣言》《拿破仑法典》
A.国王“统而不治”
B.资本主义制度的初步确立
C.反抗君主专制的胜利
D.国家统一的实现
【分析】本题考查了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美国独立战争、法国大革命,要求学生阅读史料并结合所学作出回答。
【解答】国王“统而不治”是英国君主立宪制的特点(如1689年《权利法案》确立议会主权,国王逐渐失去实际权力)。但表格中还涉及美国(无君主制)和法国(大革命后经历多次政体更迭),无法涵盖所有案例,主题范围过窄。仅适用于英国,不能概括美、法,A排除。英国通过资产阶级革命和《权利法案》确立君主立宪制;美国独立战争后通过《独立宣言》等奠定共和制基础;法国大革命通过《人权宣言》和《拿破仑法典》传播资产阶级思想,冲击封建制度。三者均体现资本主义制度在欧美国家的初步建立,符合表格整体逻辑。全面涵盖三国革命的共同本质,B正确。反抗君主专制的胜利适用于英国(推翻斯图亚特王朝专制)和法国(推翻波旁王朝),但美国独立战争的主要目标是反抗英国殖民统治,而非本国君主专制(美国无君主制传统)。主题与美国案例不匹配。无法涵盖美国,C排除。表格中三国革命的核心是政治制度变革:英国确立议会主权,美国实现独立并建立联邦制,法国推翻封建统治。除美国独立战争涉及“摆脱殖民统治、实现国家独立”外,英、法革命均与“国家统一”无关(英国当时已统一,法国革命前亦为统一国家)。与表格内容无关,D排除。
故选:B。
【点评】本题考查了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美国独立战争、法国大革命,要求学生具有解读材料信息,调动和运用知识分析历史问题的能力。
7.(2025 宁国市二模)英格兰曾在1215年颁布《大宪章》,规定没有经过协商,国王无权征税,逐渐确立了“王权有限”和“王在法下”的基本原则。在此基础上,英格兰又开创了君主立宪制,成为了资本主义制度的开拓者。这说明了政治制度的形成(  )
A.受到历史传统的影响 B.山统治者的意志决定
C.吸收了外来先进思想 D.旨在维护人民的利益
【分析】本题考查近代英国,学生根据所学知识和题干信息进行解答即可。
【解答】根据题干中“英格兰曾在1215年颁布《大宪章》,......成为了资本主义制度的开拓者。”可知,《大宪章》和君主立宪制都是在限制国王的权利,说明“王在法下”是英国的历史传统,说明了政治制度的形成受到历史传统的影响,A项正确;由统治者的意志决定,说法错误,统治者受法律的限制,排除B项;英国的政治体制是君主立宪制,是制度的创新,吸收了外来先进思想未在题干中体现,排除C项;英国确立的君主立宪制,维护的是资产阶级的利益,旨在维护人民的利益说法不准确,排除D项。
故选:A。
【点评】本题以近代英国为切入点,考查学生对基础知识的掌握和分析题干信息的能力。
8.(2025 保康县二模)如示意图展现了英国革命的历程。资产阶级和封建势力就像这个摆钟的A、C两点,它们摆来摆去,最终在中间的甲处找到了一种平衡,而这种平衡即将开创一个全新的时代。甲处最有可能的是(  )
A.处死了查理一世 B.克伦威尔的独裁
C.詹姆士二世复辟 D.君主立宪制确立
【分析】本题考查了英国君主立宪制的确立的知识,解题关键是联系所学、分析题干材料、结合要求、作出选择。
【解答】结合所学可知,1688年,英国资产阶级和新贵族发动宫廷政变,史称“光荣革命”。1689年,为了限制国王的权力,议会通过了《权利法案》,确立了君主立宪政体,以法律形式对国王的权力进行了明确的制约。英国的君主立宪政体体现了资产阶级和封建势力的妥协和利益平衡,甲处的平衡可能是君主立宪制,故D项正确;A项所述史实推翻了英国封建专制王朝的统治,有利于英国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体现了革命的发展,没达到平衡,不符合题意,应排除;B项所述史实表明革命废除了君主制,却没有终结个人专制的统治,体现了革命的挫折,没达到平衡,不符合题意,应排除;C项所述史实表明国王和议会在争夺最高权力上仍矛盾重重,没达到平衡,不符合题意,应排除。
故选:D。
【点评】本题考查学生对于英国君主立宪制的确立的理解,侧重考查学生的史料解析能力。
9.(2025 灌南县三模)如图是关于法国大革命的时间轴,图中①、②处应依次填写的是(  )
A.《人权宣言》《权利请愿书》
B.《权利法案》《拿破仑法典》
C.《人权宣言》《拿破仑法典》
D.《拿破仑法典》《人权宣言》
【分析】本题主要考查《人权宣言》、《拿破仑法典》,要求运用所学分析解读题干信息。
【解答】结合所学可知,法国1789年颁布《人权宣言》,1804年颁布《拿破仑法典》,C项正确;《权利请愿书》是英国资产阶级革命前治、法律文件,排除A项;《权利法案》标志着英国确立了君主立宪制度,排除B项;1789年颁布《人权宣言》,1804年颁布《拿破仑法典》,选项顺序错误,排除D项。
故选:C。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人权宣言》、《拿破仑法典》,考查学生的材料分析能力以及调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10.(2025 本溪模拟)与如图描绘的情景直接相关的历史事件是(  )
《网球场宣誓》描绘了1789年发生在欧洲的重大事件,图中是国民议会的召开及贵族、教士、平民三个等级代表做出合作姿势的情景。
A.英国“光荣革命” B.日本大化改新
C.法国大革命 D.美国独立战争
【分析】本题考查法国大革命,掌握相关的基础知识。
【解答】A.英国“光荣革命”发生在1688年,排除A。
B.日本大化改新发生在646年,排除B。
C.旧制度对经济发展的制约,致使法国各种社会矛盾激化。支持美国独立战争使法国政府债台高筑,财政危机更加严重。为此,国王路易十六不得不于1789年5月召开三级会议,讨论征税的问题。7月14日,巴黎民众以死伤近百人的代价,攻占了象征国王统治的巴士底狱,由此引发了全国城乡的暴动。法国大革命开始了。故C符合题意。
D.美国独立战争发生在1775﹣1783年,排除D。
故选:C。
【点评】本题考查法国大革命,考查学生的识记理解能力,解题关键是知道题干材料反映的是法国大革命。
11.(2025 苏家屯区模拟)进入有学者指出:“18世纪末的这场革命的效果就是摧毁若干世纪以来绝对统治欧洲大部分人民的、通常被称为封建制的那些政治制度,代之以更一致、更简单、以人人地位平等为基础的社会政治秩序。”与上述材料相关的历史事件是(  )
A.英国资产阶级革命 B.美国独立战争
C.法国大革命 D.俄国农奴制改革
【分析】本题考查了法国大革命,要求学生阅读史料并结合所学作出回答。
【解答】根据“18世纪末的这场革命的效果就是摧毁若干世纪以来绝对统治欧洲大部分人民的、通常被称为封建制的那些政治制度,代之以更一致、更简单、以人人地位平等为基础的社会政治秩序”可知,法国大革命发生于1789年,处于18世纪,摧毁了法国的封建制度和君主专制统治,传播了自由民主的思想,在欧洲引起广泛影响,C项正确;英国资产阶级革命在1688年已经结束,与材料时间不相符,排除A项;美国独立战争发生在美洲,不是欧洲,排除B项;俄国农奴制改革发生在1861年,是19世纪,排除D项。
故选:C。
【点评】本题考查了法国大革命,考查学生阅读材料分析材料和调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关键是要抓住材料中的关键信息和所学知识进行作答。
12.(2025 新丰县模拟)下表是美国《独立宣言》和1787年宪法的主要内容,据此可知,美国民主制度具有(  )
《独立宣言》 1787年宪法
宣布人人生而平等、享有生命权、自由权和追求幸福的权利。但没有宣布废除奴隶制,天赋人权的享有者也不包括黑人和印第安人。 允许奴隶制的存在;不承认妇女、黑人和印第安人具有和白人男子相等的政治权利等。
A.平衡性 B.公平性 C.虚伪性 D.破坏性
【分析】本题主要考查《独立宣言》、1787年美国宪法的相关知识。解题关键在于对基础知识的掌握和材料的正确解读。
【解答】根据题干“《独立宣言》宣布人人生而平等、享有生命权、自由权和追求幸福的权利。但没有宣布废除奴隶制,天赋人权的享有者也不包括黑人和印第安人”“允许奴隶制的存在;不承认妇女、黑人和印第安人具有和白人男子相等的政治权利等”说明了美国的民主制度进步的一面。但1787年美国宪法允许奴隶制的存在,不承认妇女、黑人和印第安人具有和白人男子相等的政治权利,这说明了美国民主制度的虚伪性,不是人人生而平等,C项正确;平衡性体现在中央与地方权力的分配、各州之间的关系等方面,与材料不符,排除A项;公平性与材料“不承认妇女、黑人和印第安人具有和白人男子相等的政治权利等”不符,材料体现的是不公平,排除B项;材料体现的是美国民主的局限性和虚伪性,不是破坏性,排除D项。
故选:C。
【点评】本题考查学生的识记能力和分析材料的能力。理解和识记《独立宣言》、1787年美国宪法的相关史实。
13.(2025 泰安三模)1789年,法国制宪议会通过了一个法律文献“宣告人权、法治、自由、分权、平等和保护私有财产等基本原则”。这一法律文献是(  )
A.《人权宣言》 B.《权利法案》
C.《独立宣言》 D.《法典》
【分析】本题主要考查《人权宣言》的内容的相关史实。重点掌握欧美早期资产阶级革命及其颁布的法律文献。
【解答】法国大革命开始后,制宪议会通过了多项法令。废除了种种贵族特权和封建地租。1789年8月,制宪议会通过了《人权宣言》,宣告了人权、法治、自由、分权、平等和保护私有财产等基本原则。选项A符合题意。
故选:A。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所学知识的再认再现能力。理解并识记《人权宣言》的内容的相关史实。
14.(2024秋 上高县期末)下面是美国《独立宣言》和1787年宪法的部分内容的比较,对以下列表材料解读正确的是(  )
《独立宣言》 宣布人人生而平等、享有生命权、自由权和追求幸福的权力。 没有宣布废除奴隶制,天赋人权的享有者也不包括黑人和印第安人。
1787年宪法 行政、立法、司法三权分立、相互制衡;联邦政府与地方政府分享权力,总统和议员由选举产生。 允许奴隶制的存在;不承认妇女、黑人和印第安人具有和白人男子相等的政治权利等。
①进步性与局限性并存
②种族歧视现象有其历史根源
③要消除种族歧视现象必先摒弃奴役思想
④体现了天赋人权的理念
A.①②③ B.②④ C.①②④ D.①③
【分析】本题考查了美国1787年宪法、《独立宣言》,要求学生阅读史料并结合所学作出回答。
【解答】《独立宣言》宣布了人人生而平等、享有生命权、自由权和追求幸福的权力,这明显体现了天赋人权的理念。但同时,它并没有宣布废除奴隶制,且天赋人权的享有者并不包括黑人和印第安人,这显示了其局限性,1787年宪法,它确立了行政、立法、司法三权分立、相互制衡的原则,并规定了联邦政府与地方政府的权力分享以及总统和议员的选举产生方式,这些都是政治制度上的进步。但同样,这部宪法也允许奴隶制的存在,并且不承认妇女、黑人和印第安人具有和白人男子相等的政治权利,这也暴露了其局限性,①正确;由于两部文件都没有给予黑人和印第安人与白人相同的权利,这确实反映了种族歧视的历史根源,因此这一选项也是正确的,②正确;题目中的材料并没有直接提到要消除种族歧视必须先摒弃奴役思想,排除③;从《独立宣言》的内容来看,它确实体现了天赋人权的理念,但1787年宪法在这方面则有所欠缺。不过,考虑到题目问的是对“列表材料”的解读,而不是单独对某一部文件的解读,我们可以认为这一选项在整体上是正确的,因为《独立宣言》作为列表中的一部分,确实体现了这一理念,④正确。
故选:C。
【点评】本题考查了美国1787年宪法、《独立宣言》,考查学生阅读材料分析材料和调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关键是要抓住材料中的关键信息和所学知识进行作答。
15.(2025 鄠邑区一模)美国历史的发展经历了种种坎坷。如图所示是美国某一阶段的发展示意图,F1是它发展的动力,F2是它发展的阻力。下列关于美国历史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图中动力F1是受法国大革命影响
B.图中阻力F2是英国的封建统治
C.图中a处是美利坚合众国的诞生
D.图中c处是美国独立战争的转折点
【分析】本题主要考查美国独立战争的相关史实。识读题干图文是解答本题的关键。
【解答】据题干美国某一阶段的发展示意图中的时间可知,这与美国独立战争有关。图中c处是1777年,1777年发生的萨拉托加大捷事美国独立战争的转折点,D项正确;图中动力F1是受启蒙思想的影响,排除A项;图中阻力F2是英国的殖民统治,排除B项;图中a处是1775年来克星顿的枪声,这标志着美国独立战争的开始,1776年《独立宣言》的发表标志着美利坚合众国的诞生,排除C项。
故选:D。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题干图文的解读能力和对历史知识的识记、理解能力。理解并识记美国独立战争的相关史实。
16.(2024秋 榆社县期末)“在我看来,联邦只是个有名无实的空架子,而在其名下的议会亦是徒有其名……我们想要联合成一个国家,但我们又不愿给这个国家的管理者足够的权利去管理国家事物,岂不怪哉!”华盛顿的言论表明。美国制定1787年宪法的主要目的是(  )
A.加强中央政府权利
B.协调当时各种社会矛盾
C.确立三权分立的立法原则
D.确保国家摆脱殖民统治
【分析】本题考查了美国1787年宪法,要求学生阅读史料并结合所学作出回答。
【解答】根据材料“联邦只是个有名无实的空架子”“但我们又不愿给这个国家的管理者足够的权利去管理国家事物”和所学知识可知,当时的美国中央政府权力薄弱,所以制定1787年宪法的主要目的很可能是加强中央政府的权力,以解决联邦有名无实的问题,A正确;虽然协调社会矛盾是制定宪法的考虑因素之一,但华盛顿的言论重点强调的是中央政府权力不足的问题,而非各种社会矛盾的协调,排除B;材料没有涉及三权分立的立法原则,排除C;在华盛顿发表这番言论时,美国已经摆脱了殖民统治,排除D。
故选:A。
【点评】本题要求学生具有解读材料信息,调动和运用知识分析历史问题的能力。
17.(2025 沈阳校级模拟)“这些联合的殖民地是而且有权成为自由和独立的国家,它们取消一切对英国王室效的义务,它们和大不列颠国家之间的一切政治关系从此全部断绝,而且必须断绝。”下列文件最能体现材料内容的是(  )
A.《独立宣言》 B.《人权宣言》
C.《权利法案》 D.美国1787年宪法
【分析】本题主要考查《独立宣言》的相关史实,识读题干材料是解答本题的关键。
【解答】根据题干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这是在美国独立战争中颁布的《独立宣言》。英国对殖民地的剥削严重阻碍了资本主义的发展,为了对抗英国的殖民统治,最终爆发了美国独立战争。这场战争始于1775年4月的来克星顿的枪声,1776年7月4日,大陆会议发表《独立宣言》,该宣言痛斥了英国国王对殖民地的暴政,宣告北美13个殖民地脱离英国独立,标志着美国诞生。经过北美人民的艰苦抗争,终于在1783年迫使英国承认美国独立,A项正确;《人权宣言》是法国大革命时期发表的文献,反对封建君主专制,排除B项;《权利法案》是英国资产阶级革命胜利后产物,限制国王权力,此后,英国议会的权力日益超过国王,君主立宪制逐渐形成,排除C项;美国1787年宪法是美国宪法,依据分权制衡原则设计一个联邦制共和国,排除D项。
故选:A。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准确解读题干信息以及理解问题的能力。理解并识记《独立宣言》的相关史实。
18.(2025 西山区模拟)尽管后续经历了拿破仑帝国和王朝复辟,但代议制宪政、选举权普及(如1791年430万男性获得选举权)等原则已不可逆地扎根于法国政治文化。这主要得益于(  )
A.光荣革命 B.法国大革命
C.独立战争 D.美国内战
【分析】本题考查了法国大革命,要求学生阅读史料并结合所学作出回答。
【解答】法国大革命是法国历史上的一次重大变革,期间颁布了《人权宣言》,宣扬了自由、平等、民主等原则。这些原则为后来的代议制宪政和选举权普及奠定了基础。此外,题干中提到的“后续经历了拿破仑帝国和王朝复辟”也进一步证明了这些原则是在法国大革命之后确立并经历考验的,B正确;光荣革命是英国历史上的事件,与法国政治文化的形成无直接关联,排除A;独立战争是美国历史上的事件,与法国政治文化的形成无关,排除C;美国内战是美国的事件,与法国政治文化无直接联系,排除D。
故选:B。
【点评】本题考查了法国大革命,要求学生具有解读材料信息、调动和运用知识分析历史问题的能力。
19.(2025 开封二模)美国1787年宪法中明确规定:“所有间接税、进口税与货物税应全国统一 对于任何一州输出的货物,不得征收税金或关税。”这一规定(  )
A.体现了分权制衡的政治原则
B.有利于美国统一大市场的建立
C.说明联邦政府权力高于各州
D.改变了联邦政府软弱无力局面
【分析】本题主要考查了美国1787年宪法等知识,掌握相关基础知识。
【解答】分权制衡主要体现为立法、行政、司法三权分立与相互制衡,题干中关于税收统一等规定未涉及权力分立制衡关系,所以A选项错误;
规定全国间接税、进口税与货物税统一,且不得对州输出货物征税,消除了各州间的贸易税收壁垒,有利于商品在全国自由流通,促进美国统一大市场的建立,B选项正确;
联邦政府权力高于各州主要体现在联邦宪法是最高法律,联邦政府在国防、外交等事务上有主导权等方面,题干未体现联邦政府与州权力高低的对比,所以C选项错误;
1787年宪法规定联邦制,加强了联邦政府权力,改变邦联政府软弱无力局面,但题干内容主要强调税收对贸易市场的影响,并非强调改变政府软弱局面,所以D选项错误。
故选:B。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识记和分析历史知识的能力。理解并识记美国1787年宪法等知识。
二.材料题(共1小题)
20.(2025 建邺区一模)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18世纪前期,法国在服饰时尚上有绝对的话语权,这与其国际地位相吻合。大革命之前,法国的民众被划分成三个等级,前两个等级是绝对的统治者,达官显贵将更多的财富投资到精美的服装上。……18世纪60年代,服饰开始朝着简单的方向发展,英国“乡村”风格被采纳。大革命后,旧政权上层阶级的锦缎和天鹅绒服装,被作为特权的象征,资产阶级拒绝使用,他们使用纯棉、亚麻和羊毛制成的衣服。
——《西欧服饰时尚与社会》
材料二:大革命以来,法国政治上拉锯式的反复变革必然带来社会结构的转变,作为社会镜子的服饰文化也随之发生变化。另一方面,18世纪中叶兴起的产业革命开花结果,通过机器的量产助长了经济发展,改变着社会结构。……另外,注重古典式宁静的艺术趣味与理性时代相适应,被革命后的法国人民所接受。
——《西洋服装史》
(1)材料一中的“大革命”发生于哪一年?革命前法国是哪一政治体制?据材料一,列举18世纪法国服饰时尚的变化。
(2)运用材料二中的观点,结合史实解释法国服饰时尚变化的条件。
(3)综上,概括上述时期法国社会发展的时代特征。
【分析】本题考查了法国大革命,要求学生阅读史料并结合所学作出回答。
【解答】(1)时间:根据所学知识可知,法国大革命爆发于1789年,1789年7月14日巴黎人民攻占巴士底狱,揭开了法国大革命的序幕。政治体制:据材料一“大革命之前,法国的民众被划分成三个等级,前两个等级是绝对的统治者”和所学知识可知,在大革命前,法国处于封建君主专制统治之下,国王拥有至高无上的权力,社会等级森严,分为教士、贵族和第三等级,前两个等级享有特权,第三等级负担沉重。这是法国封建君主专制下社会等级森严的典型特征。变化:据材料一“18世纪60年代,服饰开始朝着简单的方向发展,英国‘乡村’风格被采纳”可知,在此之前服饰可能较为精美、复杂,之后风格趋向简单,且引入了英国“乡村”风格。据材料一“大革命后,旧政权上层阶级的锦缎和天鹅绒服装,被作为特权的象征,资产阶级拒绝使用,他们使用纯棉、亚麻和羊毛制成的衣服”可知,大革命后,资产阶级拒绝旧政权上层阶级象征特权的锦缎和天鹅绒服装,转而使用纯棉、亚麻和羊毛制成的衣服。
(2)条件:据材料二“大革命以来,法国政治上拉锯式的反复变革必然带来社会结构的转变,作为社会镜子的服饰文化也随之发生变化”可知,法国大革命推翻了封建君主专制统治,打击了封建贵族势力,资产阶级力量壮大并逐渐掌握政权。社会结构发生重大变化,从而推动了服饰时尚的变化;据材料二“18世纪中叶兴起的产业革命开花结果,通过机器的量产助长了经济发展,改变着社会结构”可知,工业革命带来了生产方式的变革,使得原本一些相对昂贵的服装材料(如棉、麻、羊毛)能够通过大规模机器生产降低成本,实现量产。经济的发展和物质的丰富,为服饰风格的变化提供了物质基础。据材料二“注重古典式宁静的艺术趣味与理性时代相适应,被革命后的法国人民所接受”可知,法国大革命深受启蒙运动理性思想的影响,古典式宁静的艺术趣味强调简洁、质朴、理性,这种审美观念反映在服饰上,促使人们不再追求旧贵族那种华丽、繁复的服饰风格,转而青睐更简洁、朴素的服饰,推动了服饰时尚朝着简单方向发展。法国服饰时尚变化的条件是法国大革命以来,政治上拉锯式的反复变革带来社会结构转变,服饰文化随之改变;18世纪中叶兴起的产业革命(工业革命)促进经济发展,改变社会结构;注重古典式宁静的艺术趣味与理性时代相适应,被革命后的法国人民接受。
(3)时代特征:据所学知识可知,上述时期法国政治上处于剧烈变革期,封建制度瓦解,资产阶级革命兴起并不断发展;经济上工业革命推动经济转型,从传统生产方式向机器化大生产转变;文化上从封建贵族文化向适应资产阶级和理性时代的文化转变,整体处于从封建社会向资本主义社会的转型时期。法国社会发展的时代特征是处于从封建社会向资本主义社会的转型期,政治上封建制度瓦解、资产阶级革命发展;经济上工业革命推进;文化上从封建向资本主义文化转变。
故答案为:
(1)时间:1789年。政治体制:封建君主专制政体。变化:18世纪60年代,服饰开始从精美、复杂朝着简单方向发展,英国“乡村”风格被采纳;大革命后,资产阶级拒绝旧政权上层阶级象征特权的锦缎和天鹅绒服装,转而使用纯棉、亚麻和羊毛制成的衣服。
(2)原因:法国大革命以来,政治上拉锯式的反复变革带来社会结构转变,服饰文化随之改变;18世纪中叶兴起的产业革命(工业革命)促进经济发展,改变社会结构;注重古典式宁静的艺术趣味与理性时代相适应,被革命后的法国人民接受。
(3)时代特征:处于从封建社会向资本主义社会的转型期,政治上封建制度瓦解、资产阶级革命发展;经济上工业革命推进;文化上从封建向资本主义文化转变。
【点评】本题要求学生具有解读材料信息,调动和运用知识分析历史问题的能力。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