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第五单元 走向近代
一.选择题(共20小题)
1.(2025 湖南模拟)“人类是一件多么了不得的杰作……多么伟大的力量!多么优美的仪表!多么文雅的举动!在行为上多么像一个天使!在智慧上多么像一个天神!”材料反映的时代背景是( )
A.城市复兴 B.大学的兴起
C.文艺复兴 D.基督教的兴起
2.(2025 临洮县二模)他直到去世都认为自己到达的是亚洲的印度。他坚信自己找到了通往东方的航路,还将当地土著居民称作“印第安人”,后来人们发现他实际到达的是美洲大陆。材料中的“他”是( )
A.迪亚士 B.哥伦布 C.达 伽马 D.麦哲伦
3.(2025 庄浪县一模)“但丁是一个富于个性的著作家。他的著作《神曲》中的人物,都是活的,是有血肉的;他们已与中古文学中的刻板人物完全不同了。”但丁的作品体现的核心思想是( )
A.理性主义 B.人文主义 C.重商主义 D.封建主义
4.(2025 铜陵三模)哥伦布是热那亚人,卡波特(1496年受雇于英王亨利七世寻找新大陆的航海家)也是热那亚人,他们都出生于作为文艺复兴的发源地的意大利,这绝非巧合。“这绝非巧合”的原因是( )
A.意大利统治者资助了航海家的探险活动
B.文艺复兴促进思想解放为远洋提供精神动力
C.当时东西方贸易主要通过航海进行,意大利成为航路中心
D.教会的神学统治被推翻
5.(2025 增城区二模)湖南美术馆举办展览。在该展览的序章中展出米开朗琪罗、拉斐尔等大师的作品和真迹。这些大师的作品与哪一历史事件有关( )
A.大学的兴起 B.文艺复兴
C.新航路的开辟 D.启蒙运动
6.(2025春 济南期末)米开朗琪罗的大理石雕像《大卫》,塑造了一个舒展自如、昂然挺立、肌肉健实、巨人般的青年形象。他的画作《创世纪》共塑造了300多个英雄式的人物,其中有的表现了人的力量和善良,这些作品可用于研究( )
A.人文主义思想 B.启蒙思想
C.自由主义思想 D.理性主义思想
7.(2025 沾化区二模)14世纪中叶,体操、击剑、射箭等体育活动作为塑造人的一种手段开始在欧洲兴起,扭转了宗教对体育活动的边缘化,出现这一现象的背景是( )
A.人文主义的兴起 B.资产阶级革命爆发
C.理性主义的影响 D.天主教在欧洲消失
8.(2025 深圳三模)14世纪,欧洲的音乐家们逐渐从意识上摆脱了神学的束缚,将音乐与人、人的生活紧密地结合起来。他们的作品中增加了世俗性的歌词内容,并且旋律流畅、和声大胆、节奏新颖。这体现出当时的音乐家( )
A.复兴古典音乐的狂热
B.关注现实生活和人的情感
C.融合多地区音乐风格
D.宣传自由平等民主的思想
9.(2025 鲁山县二模)1492年,哥伦布受西班牙王室资助,率船队到达美洲的巴哈马群岛;1497—1498年,达 伽马受葡萄牙王室资助派遣,率船队绕过非洲好望角到达印度;1519—1522年,麦哲伦受西班牙王室资助航行,其船队完成了环球航行。他们也成为人们心目中的“英雄”,从而推动了整个世界大航海时代的到来。材料反映了( )
A.航海贸易给殖民地带去西方文明
B.航海家远航受人文主义思想影响
C.航海家活动得到本国统治者支持
D.国家力量推动大航海时代的到来
10.(2025 包河区三模)如图是意大利自治城市的毛的织业生产流程(部分)示意图,这反映出当时西欧( )
A.租地农场的兴起 B.手工业行会的发展
C.工厂制度的形成 D.生产的资本主义化
11.(2025 黑龙江)如表中人物的对话能够体现出( )
“做人要洒脱。走自己的路,让别人说去吧。”
“你知道吗?这句话是但丁说的。”
A.神权至上思潮 B.人文主义思潮
C.理性主义思潮 D.天赋人权思潮
12.(2025 绥化)《蒙娜丽莎》以现实人物为主题,富有生命的活力。其作者是( )
A.但丁 B.薄伽丘 C.达 芬奇 D.彼特拉克
13.(2025 鲁山县一模)在哥伦布航海过程中,他观察、勘测所经海洋的水文、地理、气象等情况,计算航程,判别方位和经纬度,绘制地图并记载航海日志。为后人研究这一地区的地理及航海科技提供了宝贵的原始资料。这说明哥伦布的航海( )
A.使世界开始连成一个整体
B.使欧洲走上殖民扩张道路
C.促进了各大洲物种的交换
D.推动了自然科学不断发展
14.(2025 西城区)“从前,世界上发生的各种事情彼此间没有任何联系。每一种活动仅引起当地人的注意。但自那以后,一切重大事件都开始联结为一个整体”。与上述“自那以后”对应的事件是( )
A.查理曼帝国一分为三 B.新航路的开辟
C.资本主义制度的确立 D.早期殖民掠夺
15.(2025 钟山区模拟)如表体现的思想是( )
《蒙娜丽莎》这幅肖像画创作于1503年,现收藏于法国卢浮宫。画中女性典雅端庄,面部表情柔和而神秘,展现了文艺复兴时期对女性美的审美追求。达 芬奇运用了独特的“明暗法”技法,使人物面部光影变化自然,富有立体感。
A.人文主义 B.重商主义 C.理性主义 D.自由主义
16.(2024秋 淮滨县期末)如图是欧洲13世纪生产关系出现的新现象,据此可知( )
A.租地农场的出现
B.出现资本主义化的生产方式
C.庄园经济的兴起
D.体现资本原始积累的血腥性
17.(2025 即墨区二模)西欧中世纪后期,经济和社会发展出现了如图发展,图中?处最适合填入的内容是( )
A.促进封建经济发展
B.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产生
C.庄园经济不断发展
D.大学自治权利得到保证
18.(2025 南皮县一模)据表中的信息,推断刺激“教皇子午线”出台的“导火线”应是( )
教皇子午线是1493年5月在罗马教皇亚历山大六世仲裁下,将亚速尔群岛和佛德角群岛以西100里格的子午线(实线)作为西班牙和葡萄牙瓜分殖民地的分界线。由于葡萄牙不满这一仲裁,1494年,西葡两国又缔结条约,把这条线向西移动270里格(虚线)。
A.迪亚士发现好望角
B.哥伦布“发现”美洲
C.达 伽马到达印度西海岸
D.麦哲伦船队环球航行
19.(2025 广州二模)某航海家日志记载:“我们绕过非洲最南端的风暴角,进入印度洋,最终抵达卡利卡特。”这位航海家是( )
A.哥伦布 B.达 伽马 C.麦哲伦 D.迪亚士
20.(2025 宁江区模拟)中世纪晚期,随着土地关系的变化和手工业的发展,出现了两种新的生产和经营方式,改变了中世纪欧洲社会的整体面貌。它们分别是( )
A.大学和种植园 B.银行和手工作坊
C.自治城市和大工厂 D.租地农场和手工工场
二.材料题(共1小题)
21.(2025 济南一模)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公元1500年前后,当西方进行海外扩张时,这种传统的地区自治便开始让位于全球统一。各种族不再互相隔绝,因为成千上万的人自愿或不自愿地移居到新的大陆。由于欧洲人在这一全球历史运动中处于领先地位,所以正是他们支配了这个刚刚联成一体的世界。
——摘编自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材料二 哥伦布首次航行之后的几十年间,泰诺原住民的人口从50万锐减到2000人。这其中的部分原因是那些“征服者”——如埃尔南 科尔特斯——在探险过程中血腥地对待中美洲土著人,并最终导致阿兹特克国王蒙特祖玛之死和阿兹特克帝国的灭亡。科尔特斯为了掠夺财富不择手段,他告诉阿兹特克人说:“我和我的随从得了一种心病,只有黄金才能医治。”
——摘编自【英】彼得 弗兰科潘《丝绸之路:一部全新的世界史》
(1)材料一中促使“各个种族不再互相隔绝”的历史事件是什么?材料二中“我和我的随从得了一种心病,只有黄金才能医治。”反映了“征服者”的目的是什么?
(2)根据材料一和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对这一历史事件的看法。
第五单元 走向近代
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
一.选择题(共20小题)
1.(2025 湖南模拟)“人类是一件多么了不得的杰作……多么伟大的力量!多么优美的仪表!多么文雅的举动!在行为上多么像一个天使!在智慧上多么像一个天神!”材料反映的时代背景是( )
A.城市复兴 B.大学的兴起
C.文艺复兴 D.基督教的兴起
【分析】本题考查文艺复兴,掌握相关的基础知识。
【解答】根据材料“人类是一件多么了不得的杰作……多么伟大的力量!多么优美的仪表!多么文雅的举动!在行为上多么像一个天使!在智慧上多么像一个天神”可知,材料反映的是文艺复兴。文艺复兴是14﹣16世纪发生在欧洲的资产阶级思想解放运动,C项正确;城市复兴是10﹣11世纪,与材料时间不符,A项错误;大学的兴起是12世纪,与材料时间不符,B项错误;基督教的兴起是1世纪,与材料时间不符,D项错误。
故选:C。
【点评】本题考查文艺复兴,考查学生的识记和理解能力,解题关键是熟练掌握基础知识。
2.(2025 临洮县二模)他直到去世都认为自己到达的是亚洲的印度。他坚信自己找到了通往东方的航路,还将当地土著居民称作“印第安人”,后来人们发现他实际到达的是美洲大陆。材料中的“他”是( )
A.迪亚士 B.哥伦布 C.达 伽马 D.麦哲伦
【分析】本题主要考查了新航路开辟的相关史实,掌握相关基础知识。
【解答】据材料“他直到去世都认为自己到达的是亚洲的印度。他坚信自己找到了通往东方的航路,还将当地土著居民称作‘印第安人’,后来人们发现他实际到达的是美洲大陆”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哥伦布误以为到达印度,称当地人为“印第安人”,实际抵达美洲,B正确;迪亚士发现好望角,达 伽马开辟印度航线,麦哲伦船队环球航行,排除ACD。
故选:B。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识记和分析历史知识的能力。理解并识记新航路开辟的相关史实。
3.(2025 庄浪县一模)“但丁是一个富于个性的著作家。他的著作《神曲》中的人物,都是活的,是有血肉的;他们已与中古文学中的刻板人物完全不同了。”但丁的作品体现的核心思想是( )
A.理性主义 B.人文主义 C.重商主义 D.封建主义
【分析】本题主要考查了文艺复兴的相关史实,掌握相关基础知识。
【解答】根据材料“但丁是一个富于个性的著作家。他的著作《神曲》中的人物,都是活的,是有血肉的;他们已与中古文学中的刻板人物完全不同了”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但丁是文艺复兴的杰出代表,宣扬人文主义,B项正确;启蒙运动宣扬理性主义,与但丁无关,排除A项;重商主义不是文艺复兴的核心思想,排除C项;文艺复兴反对封建主义,排除D项。
故选:B。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识记和分析历史知识的能力。理解并识记文艺复兴的相关史实。
4.(2025 铜陵三模)哥伦布是热那亚人,卡波特(1496年受雇于英王亨利七世寻找新大陆的航海家)也是热那亚人,他们都出生于作为文艺复兴的发源地的意大利,这绝非巧合。“这绝非巧合”的原因是( )
A.意大利统治者资助了航海家的探险活动
B.文艺复兴促进思想解放为远洋提供精神动力
C.当时东西方贸易主要通过航海进行,意大利成为航路中心
D.教会的神学统治被推翻
【分析】本题主要考查了新航路开辟的知识,掌握相关基础知识。
【解答】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出生于文艺复兴运动发源地(意大利)的哥伦布、卡波特等人,热衷于探索新航路,说明文艺复兴促进思想解放为远洋提供精神动力,B正确;资助航海家探险活动的是西班牙和英国王室,而非意大利统治者,A错误;险家寻求新航路是因为商业危机的出现,而非意大利成为航路中心,C错误;16世纪前后教会的神学统治并未被推翻,D错误。
故选:B。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识记和分析历史知识的能力。理解并识记新航路开辟的知识。
5.(2025 增城区二模)湖南美术馆举办展览。在该展览的序章中展出米开朗琪罗、拉斐尔等大师的作品和真迹。这些大师的作品与哪一历史事件有关( )
A.大学的兴起 B.文艺复兴
C.新航路的开辟 D.启蒙运动
【分析】本题主要考查文艺复兴。
【解答】米开朗琪罗和拉斐尔都是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的杰出艺术家,他们的作品与文艺复兴这一历史事件密切相关。文艺复兴是14世纪至17世纪初在欧洲兴起的一场思想文化运动,强调人文主义,重视人的价值和创造力,推动了艺术、科学和文化的繁荣。因此,这些大师的作品与文艺复兴有关。故B符合题意;其他选项如大学的兴起、新航路的开辟和启蒙运动虽然也是重要的历史事件,但与米开朗琪罗和拉斐尔的作品无直接关联。排除ACD。
故选:B。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文艺复兴,考查学生提取有效信息和阅读史料、历史解释能力。
6.(2025春 济南期末)米开朗琪罗的大理石雕像《大卫》,塑造了一个舒展自如、昂然挺立、肌肉健实、巨人般的青年形象。他的画作《创世纪》共塑造了300多个英雄式的人物,其中有的表现了人的力量和善良,这些作品可用于研究( )
A.人文主义思想 B.启蒙思想
C.自由主义思想 D.理性主义思想
【分析】本题主要考查文艺复兴的相关知识。解题关键在于对基础知识的掌握和材料的正确解读。
【解答】据材料“米开朗琪罗的大理石雕像《大卫》,塑造了一个舒展自如、昂然挺立、肌肉健实、巨人般的青年形象。他的画作《创世纪》共塑造了300多个英雄式的人物,其中有的表现了人的力量和善良”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米开朗琪罗是文艺复兴时期杰出代表,其作品反映出人文主义思想,A正确;启蒙思想是指欧洲特定时期,是文艺复兴后,在欧洲历史上出现的第二次伟大的思想解放运动,排除B;米开朗琪罗是文艺复兴时期杰出代表,文艺复兴的核心是人文主义,自由主义思想与材料不符,排除C;米开朗琪罗是文艺复兴时期杰出代表,启蒙运动的核心思想是理性主义,排除D。
故选:A。
【点评】本题考查学生的识记能力和分析材料的能力。理解和识记文艺复兴的相关史实。
7.(2025 沾化区二模)14世纪中叶,体操、击剑、射箭等体育活动作为塑造人的一种手段开始在欧洲兴起,扭转了宗教对体育活动的边缘化,出现这一现象的背景是( )
A.人文主义的兴起 B.资产阶级革命爆发
C.理性主义的影响 D.天主教在欧洲消失
【分析】本题考查文艺复兴,掌握相关的基础知识。
【解答】据材料“14世纪中叶,体操、击剑、射箭等体育活动作为塑造人的一种手段开始在欧洲兴起,扭转了宗教对体育活动的边缘化”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4世纪中叶,人文主义兴起,其重视人,体操等体育活动契合这一理念,所以能兴起并扭转体育被宗教边缘化的状况,A正确;14世纪中叶,资产阶级革命还没有爆发,启蒙运动的理性主义也没有兴起,所排除BC;天主教在欧洲并没有消失,文艺复兴只是打击了教会的统治,排除D。
故选:A。
【点评】本题考查文艺复兴,考查学生的识记和理解能力,解题关键是熟练掌握基础知识。
8.(2025 深圳三模)14世纪,欧洲的音乐家们逐渐从意识上摆脱了神学的束缚,将音乐与人、人的生活紧密地结合起来。他们的作品中增加了世俗性的歌词内容,并且旋律流畅、和声大胆、节奏新颖。这体现出当时的音乐家( )
A.复兴古典音乐的狂热
B.关注现实生活和人的情感
C.融合多地区音乐风格
D.宣传自由平等民主的思想
【分析】本题主要考查了文艺复兴的相关史实,掌握相关基础知识。
【解答】根据材料“14世纪,欧洲的音乐家们逐渐从意识上摆脱了神学的束缚,将音乐与人、人的生活紧密地结合起来。他们的作品中增加了世俗性的歌词内容,并且旋律流畅、和声大胆、节奏新颖”可知,音乐作品具有一定的世俗性,且大胆新颖,体现出当时的音乐家关注现实生活和人的情感,B项正确;材料中没有体现复兴古典音乐,A项错误;材料中没有体现融和多地区音乐风格,C项错误;材料中没有体现宣传自由平等民主的思想,D项错误。
故选:B。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识记和分析历史知识的能力。理解并识记文艺复兴的相关史实。
9.(2025 鲁山县二模)1492年,哥伦布受西班牙王室资助,率船队到达美洲的巴哈马群岛;1497—1498年,达 伽马受葡萄牙王室资助派遣,率船队绕过非洲好望角到达印度;1519—1522年,麦哲伦受西班牙王室资助航行,其船队完成了环球航行。他们也成为人们心目中的“英雄”,从而推动了整个世界大航海时代的到来。材料反映了( )
A.航海贸易给殖民地带去西方文明
B.航海家远航受人文主义思想影响
C.航海家活动得到本国统治者支持
D.国家力量推动大航海时代的到来
【分析】本题通过文字材料考查新航路开辟。
【解答】材料“1492年哥伦布受西班牙王空资助”“1497﹣1498年达 伽马受王室资助派遣”“1519﹣1522年麦哲伦受西班牙王室资助”体现的是国家力量对航海活动的支持,D正确;
A.材料未涉及航海贸易对殖民地的影响,A排除;
B.材料未涉及航海家远航和人文主义思想之间的关系,B排除;
C.说法与材料无关,C排除。
故选:D。
【点评】本题要求学生具有解读材料信息,调动和运用知识分析历史问题的能力。
10.(2025 包河区三模)如图是意大利自治城市的毛的织业生产流程(部分)示意图,这反映出当时西欧( )
A.租地农场的兴起 B.手工业行会的发展
C.工厂制度的形成 D.生产的资本主义化
【分析】本题考查了资产阶级的萌芽,要求学生阅读史料并结合所学作出回答。
【解答】据图示信息可知,西欧出现了手工作坊,且涉及生产和销售等各个流程,还出现了雇佣,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在中世纪的西欧,出现了租地农场、集中的手工工场等新的生产经营方式,它们的特点均是雇佣人进行劳动,产品面向市场,因此体现了生产的资本主义化,D项正确;材料涉及手工工场,并非强调租地农场,排除A项;行会仅体现了雇佣其工人工作,并未体现其本身发展,也不能全面反映材料内容,排除B项;工厂制度出现在工业革命时期,与材料信息不符,排除C项。
故选:D。
【点评】本题考查了资产阶级的萌芽,要求学生具有解读材料信息、调动和运用知识分析历史问题的能力。
11.(2025 黑龙江)如表中人物的对话能够体现出( )
“做人要洒脱。走自己的路,让别人说去吧。”
“你知道吗?这句话是但丁说的。”
A.神权至上思潮 B.人文主义思潮
C.理性主义思潮 D.天赋人权思潮
【分析】本题主要考查人文主义思潮,识读题干表格信息是解答本题的关键。
【解答】据“做人要洒脱。走自己的路,让别人说去吧。”可知,这句话强调个人独立、自由和追求自我价值,鼓励人们不受外界舆论束缚,坚持自己的道路。据“你知道吗?这句话是但丁说的。”可知,这句话源自但丁,他是意大利文艺复兴先驱。人文主义思潮兴起于文艺复兴时期(14—17世纪),要求建立一种以人为中心而不是以神为中心的生活哲学;提倡发扬人的个性,追求享受现世生活。但丁作为人文主义先驱,在《神曲》中批判教会腐败,歌颂人的理性和情感,倡导个人精神独立。因此,该对话的核心是人文主义思潮的体现,B项正确;神权至上思潮强调宗教权威高于一切,要求人服从神权(如中世纪教会思想),但丁的作品虽涉及宗教,但批判教会弊端,并倡导个人救赎,与神权至上相悖,排除A项;理性主义思潮强调理性独立的思考和判断,是17、18世纪启蒙运动的核心思潮,与但丁所处的文艺复兴时代不符,排除C项;天赋人权思潮主张人天生拥有自由、平等等权利,属于启蒙运动思想,与但丁所处的文艺复兴时代不符,排除D项。
故选:B。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题干表格的理解能力和准确识记历史知识的能力。理解并识记人文主义思潮的相关史实。
12.(2025 绥化)《蒙娜丽莎》以现实人物为主题,富有生命的活力。其作者是( )
A.但丁 B.薄伽丘 C.达 芬奇 D.彼特拉克
【分析】本题主要考查达 芬奇的《蒙娜丽莎》,重点掌握达 芬奇的成就的相关史实。
【解答】达 芬奇思想深邃,学识渊博,多才多艺,他最大的成就是绘画,他技术精湛,把艺术创作和科学探索结合起来,创作了许多完美生动的人物形象,充分体现了人文主义精神。达 芬奇是文艺复兴时期的代表人物,代表作有《蒙娜丽莎》《最后的晚餐》,C项正确;但丁是文艺复兴时期的诗人,《神曲》是其代表作,排除A项;薄伽丘是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文学三杰”之一,作品有《十日谈》等,排除B项;彼特拉克是文艺复兴时期意大利最早的人文主义者,被称为“人文主义之父”,其主要著作有《论善恶命运的改善》《抒情诗集》《我的秘密》等,排除D项。
故选:C。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学生的识记能力以及分析问题的能力。理解并识记达 芬奇的《蒙娜丽莎》的相关史实。
13.(2025 鲁山县一模)在哥伦布航海过程中,他观察、勘测所经海洋的水文、地理、气象等情况,计算航程,判别方位和经纬度,绘制地图并记载航海日志。为后人研究这一地区的地理及航海科技提供了宝贵的原始资料。这说明哥伦布的航海( )
A.使世界开始连成一个整体
B.使欧洲走上殖民扩张道路
C.促进了各大洲物种的交换
D.推动了自然科学不断发展
【分析】本题主要考查了哥伦布的航海的影响等知识,掌握相关基础知识。
【解答】新航路的开辟使世界开始连成一个整体,与材料无关,排除A项;
材料没有体现使欧洲走上殖民扩张道路,排除B项;
材料没有涉及促进了各大洲物种的交换,排除C项;
根据材料“在哥伦布航海过程中,他观察、勘测所经海洋的水文、地理、气象等情况,计算航行所经过的经度和纬度,绘制地图并记载航海日志。为后人研究这一地区的地理及航行提供了宝贵的原始资料”可知,哥伦布的航海推动了自然科学不断发展,D项正确。
故选:D。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理解并识记哥伦布的航海的影响等知识。
14.(2025 西城区)“从前,世界上发生的各种事情彼此间没有任何联系。每一种活动仅引起当地人的注意。但自那以后,一切重大事件都开始联结为一个整体”。与上述“自那以后”对应的事件是( )
A.查理曼帝国一分为三 B.新航路的开辟
C.资本主义制度的确立 D.早期殖民掠夺
【分析】本题考查了新航路开辟,要求学生阅读史料并结合所学作出回答。
【解答】新航路的开辟打破了世界各地的孤立状态,使欧洲与亚洲、非洲、美洲之间建立了直接的商业联系,开启了全球化的进程。这与题干中描述的“一切重大事件都开始联结为一个整体”高度吻合,B正确;查理曼帝国一分为三这一事件主要涉及欧洲内部的权力划分,并未直接导致世界各地区间的联系加强,排除A;虽然资本主义制度的确立对世界历史产生了深远影响,但它更多体现在经济和社会制度层面,并非直接导致世界各地区联系加强的关键事件,排除C;早期殖民掠夺确实加强了世界各地区的联系,但它是新航路开辟后的一个结果,而非起始点。因此,它不完全符合题干中“自那以后”的时间节点,排除D。
故选:B。
【点评】本题考查了新航路开辟,考查学生阅读材料分析材料和调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关键是要抓住材料中的关键信息和所学知识进行作答。
15.(2025 钟山区模拟)如表体现的思想是( )
《蒙娜丽莎》这幅肖像画创作于1503年,现收藏于法国卢浮宫。画中女性典雅端庄,面部表情柔和而神秘,展现了文艺复兴时期对女性美的审美追求。达 芬奇运用了独特的“明暗法”技法,使人物面部光影变化自然,富有立体感。
A.人文主义 B.重商主义 C.理性主义 D.自由主义
【分析】本题考查的是文艺复兴。掌握基础知识。
【解答】据题干“《蒙娜丽莎》”“达 芬奇”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达 芬奇是文艺复兴时期的代表人物,而文艺复兴的核心是人文主义,人文主义强调人的价值与情感,他的作品《蒙娜丽莎》对人物细致描绘,展现人的内心世界,充分体现人文主义精神,A符合题意;重商主义的主要内容是“重商、重工”与“国家干预”,发展目标是“国家富强”,该理论认为一国积累的金银越多,就越富强,与题干信息无关,排除B;理性主义是17—18世纪启蒙运动的核心思想,强调科学与理性,主要影响思想文化和政治制度与题干信息无关,排除C;自由主义是一种政治意识形态与哲学,是以自由为主要政治价值的一系列思想流派的集合与题干信息无关,排除D。
故选:A。
【点评】本题考查文艺复兴,考查学生的识记理解能力。
16.(2024秋 淮滨县期末)如图是欧洲13世纪生产关系出现的新现象,据此可知( )
A.租地农场的出现
B.出现资本主义化的生产方式
C.庄园经济的兴起
D.体现资本原始积累的血腥性
【分析】本题考查资产阶级的萌芽,掌握相关的基础知识
【解答】据示意图和所学知识可知,商人不仅向雇佣工人提供原料,而且还提供统一的生产工具,工人成为完全出卖劳动力的雇佣劳动者,与雇主形成彻底的雇佣关系。由于生产工具统一配备,因而常常需要在共同的地点集中劳动,于是就形成了集中的手工工场。它们开始时虽然只占少数,但却体现了资本主义生产关系。雇工分工合作,进步提高了劳动生产率。据题干欧洲13世纪生产关系出现的新现象及所学知识可知,它标志着西欧生产方式资本主义化,B项正确;租地农场主要是从事农业生产,和手工业者无关,排除A项;庄园是西欧中世纪乡村的典型的经济组织形式,9世纪开始形成,大约到11世纪庄园遍布欧洲(农村)各地,排除C项;图示内容反映的不是原始资本积累的血腥性,排除D项。
故选:B。
【点评】本题考查资产阶级的萌芽,考查学生的识记理解能力,解题关键是知道题干图片说明出现资本主义化的生产方式。
17.(2025 即墨区二模)西欧中世纪后期,经济和社会发展出现了如图发展,图中?处最适合填入的内容是( )
A.促进封建经济发展
B.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产生
C.庄园经济不断发展
D.大学自治权利得到保证
【分析】本题主要考查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产生,识读题干图文是解答本题的关键。
【解答】依据所学可知,随着生产力的提高,西欧经济和社会出现了发展,新的生产和经营方式出现。庄园制度下的小块土地越来越不适应新的生产经营活动,加之一些领主不善于经营,于是,在一些国家和地区,土地集中成为一种趋势。领主通过转让、联姻,继承、买卖等方式,将土地集中在一起。14世纪中叶以后,出租领主自营地达到一个高潮,领主也因此依靠土地租金生活,不再参与生产管理。一些富裕农民通过承租、购买领主的土地,或者转租、购买其他佃农的地产等方式将土地集中起来,建立租地农场。11世纪以后,欧洲农村发生了一些新的变化。这一时期,手工业不断发展,一方面,手工业逐渐脱离农业生产,另一方面他们更多地为市场而生产。13世纪,随着分工细化,小型手工作坊得到发展。为了缴纳封建赋税,农民也在家里用自己的生产工具从事生产,农村出现了分散的手工工场。手工工场和租地农场推动了西欧经济和社会的发展,生产组织逐渐资本主义化,开始改变中世纪欧洲社会的整体面貌。故图中?处最适合填入的内容是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产生,选项B符合题意;题干图片体现了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产生,促进了西欧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排除A项;题干图片体现了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产生,庄园经济不断衰落,排除C项;“大学自治权利”与题干内容无关,排除D项。
故选:B。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题干图文的解读能力和对历史知识的识记、理解能力。理解并识记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产生。
18.(2025 南皮县一模)据表中的信息,推断刺激“教皇子午线”出台的“导火线”应是( )
教皇子午线是1493年5月在罗马教皇亚历山大六世仲裁下,将亚速尔群岛和佛德角群岛以西100里格的子午线(实线)作为西班牙和葡萄牙瓜分殖民地的分界线。由于葡萄牙不满这一仲裁,1494年,西葡两国又缔结条约,把这条线向西移动270里格(虚线)。
A.迪亚士发现好望角
B.哥伦布“发现”美洲
C.达 伽马到达印度西海岸
D.麦哲伦船队环球航行
【分析】本题考查了新航路开辟,要求学生阅读史料并结合所学作出回答。
【解答】根据所学知识可知,1492年哥伦布横渡大西洋抵达美洲,引发西、葡两国对新发现的海外领地的争夺。为调停两国争端,罗马教皇于1493年划定“教皇子午线”,随后在1494年又进一步调整分界线。因此引发教皇子午线出台的直接原因正是哥伦布“发现”美洲,B项正确;1487年迪亚士在葡萄牙王室的支持下,带领船队沿非洲西海岸南下,次年到达非洲的好望角,与“教皇子午线”无关,排除A项;1497年达 伽马从葡萄牙出发,绕过好望角,溯非洲东海岸北上,横渡印度洋,1498年到达印度西海岸,与“教皇子午线”无关,排除C项;1522年麦哲伦船队环球航行,时间与题干“教皇子午线”不符,排除D项。
故选:B。
【点评】本题考查了新航路开辟,要求学生具有解读材料信息、调动和运用知识分析历史问题的能力。
19.(2025 广州二模)某航海家日志记载:“我们绕过非洲最南端的风暴角,进入印度洋,最终抵达卡利卡特。”这位航海家是( )
A.哥伦布 B.达 伽马 C.麦哲伦 D.迪亚士
【分析】本题主要考查了新航路开辟的相关史实,掌握相关基础知识。
【解答】据所学知识可知,风暴角后来被葡萄牙国王改名为好望角,是通往印度洋的重要海上通道;卡利卡特(今科泽科德)是印度西海岸的重要港口,达 伽马正是通过这条航线开辟了欧洲通往印度的海上通道,B正确;哥伦布是向西航行寻找亚洲,实际到达的是美洲,排除A;麦哲伦的船队完成了首次环球航行,但麦哲伦本人并未完成全程,排除C;迪亚士曾航行至好望角,但未绕过好望角进入印度洋,排除D。
故选:B。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识记和分析历史知识的能力。理解并识记新航路开辟的相关史实。
20.(2025 宁江区模拟)中世纪晚期,随着土地关系的变化和手工业的发展,出现了两种新的生产和经营方式,改变了中世纪欧洲社会的整体面貌。它们分别是( )
A.大学和种植园 B.银行和手工作坊
C.自治城市和大工厂 D.租地农场和手工工场
【分析】本题考查中世纪晚期欧洲社会生产组织变革的史实,重点掌握租地农场和手工工场的出现及其历史意义。
【解答】A.大学是中世纪教育发展的重要成果,种植园则是殖民扩张时期的产物,与题干所述的“中世纪晚期“时间不符,排除A;
B.手工作坊是封建社会城市手工业的基本形式,银行主要在文艺复兴时期兴起,均不符合题干中“改变社会整体面貌“的特征,排除B;
C.自治城市反映的是中世纪城市自治运动,大工厂则是工业革命的产物,时间线不符,排除C;
D.租地农场通过土地集中经营形成雇佣关系,手工工场以集中生产提升效率,二者均体现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萌芽,直接对应题干中“土地关系变化““手工业发展“的描述,D项正确。
故选:D。
【点评】本题通过生产关系变革考查学生时空观念和历史解释素养。解题关键在于掌握中世纪晚期社会转型的核心特征,需注意区分不同历史时期的经济组织形式,理解生产关系变化对社会发展的推动作用。
二.材料题(共1小题)
21.(2025 济南一模)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公元1500年前后,当西方进行海外扩张时,这种传统的地区自治便开始让位于全球统一。各种族不再互相隔绝,因为成千上万的人自愿或不自愿地移居到新的大陆。由于欧洲人在这一全球历史运动中处于领先地位,所以正是他们支配了这个刚刚联成一体的世界。
——摘编自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材料二 哥伦布首次航行之后的几十年间,泰诺原住民的人口从50万锐减到2000人。这其中的部分原因是那些“征服者”——如埃尔南 科尔特斯——在探险过程中血腥地对待中美洲土著人,并最终导致阿兹特克国王蒙特祖玛之死和阿兹特克帝国的灭亡。科尔特斯为了掠夺财富不择手段,他告诉阿兹特克人说:“我和我的随从得了一种心病,只有黄金才能医治。”
——摘编自【英】彼得 弗兰科潘《丝绸之路:一部全新的世界史》
(1)材料一中促使“各个种族不再互相隔绝”的历史事件是什么?材料二中“我和我的随从得了一种心病,只有黄金才能医治。”反映了“征服者”的目的是什么?
(2)根据材料一和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对这一历史事件的看法。
【分析】本题考查了新航路开辟、三角贸易,要求学生阅读史料并结合所学作出回答。
【解答】(1)历史事件:根据材料一“各种族不再互相隔绝”并结合所学新航路开辟的知识可知,新航路的开辟,打破了世界各地之间相互隔绝的状态,使世界开始连为一个整体。故历史事件:新航路的开辟。目的:结合所学新航路开辟的目的可知,材料二中“我和我的随从得了一种心病,只有黄金才能医治。”反映了“征服者”的目的是掠夺黄金等财富,给被征服地区带来了严重的灾难。故目的:掠夺黄金等财富。
(2)看法:根据材料一“由于欧洲人在这一全球历史运动中处于领先地位,所以正是他们支配了这个刚刚联成一体的世界”和材料二“哥伦布首次航行之后的几十年间,泰诺原住民的人口从50万锐减到 2000人。……并最终导致阿兹特克国王蒙特祖玛之死和阿兹特克帝国的灭亡”并结合所学新航路开辟的知识,可从新航路开辟的积极和消极两方面影响进行分析,例如积极方面,它打破了世界各地区相对隔绝的状态,使世界开始连为一个整体,促进了欧洲资本主义的发展,加强了世界各地的经济文化交流。消极方面,新航路开辟后,欧洲殖民者对美洲等地进行了残酷的殖民掠夺和屠杀,给当地人民带来了沉重灾难,导致了美洲原住民人口锐减,破坏了当地的文化和社会结构。
故答案为:
(1)历史事件:新航路的开辟。目的:掠夺黄金等财富。
(2)看法:积极方面,它打破了世界各地区相对隔绝的状态,使世界开始连为一个整体,促进了欧洲资本主义的发展,加强了世界各地的经济文化交流。消极方面,新航路开辟后,欧洲殖民者对美洲等地进行了残酷的殖民掠夺和屠杀,给当地人民带来了沉重灾难,导致了美洲原住民人口锐减,破坏了当地的文化和社会结构。
【点评】本题考查阅读材料分析材料和调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关键是要抓住材料中的关键信息和所学知识进行作答。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