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第一单元 古代亚非文明
一.选择题(共20小题)
1.(2024 宁城县一模)阅读下面表格内容,这说明,古文明( )
埃及谚语:尼罗河上午干涸,埃及下午死亡。 两河流域苏美尔人诗歌:猖狂的洪水啊,没人能和它对抗…… 庄稼成熟了,猖狂的洪水来将它淹没。
A.发源于埃及和西亚 B.受自然环境影响
C.毁坏于洪水泛滥 D.具有多元特征
2.(2025 金沙县模拟)如图的建筑是古埃及文明的象征,它的修建反映了古埃及国王的无限权力。它是( )
A.金字塔 B.凯旋门 C.万神庙 D.空中花园
3.(2025 长春二模)古埃及人根据对尼罗河河水上涨和天狼星的长期观察,制定出的一部历法是( )
A.夏历 B.农历 C.太阳历 D.佛历
4.(2025 江西)《汉谟拉比法典》规定:男性家长对奴隶有生杀予夺之权;丈夫是法律承认的无可争辩的一家之主,是妻儿的所有人,甚至他可以典当或出卖他(她)们。由此可知( )
A.古巴比伦实行君主专制制度
B.《汉谟拉比法典》内容广泛
C.古巴比伦实行家庭奴隶制度
D.《汉谟拉比法典》源远流长
5.(2024 湖北)据记载,古巴比伦开办了专门用于借贷的机构(类似于今天的银行),出借实物或金银货币,借贷人可以用分期付款等方式偿还。这反映了古巴比伦( )
A.法学系统日臻完整 B.君主权力衰落
C.商品经济比较活跃 D.国内矛盾激化
6.(2024秋 汕尾期末)雅利安人进入印度后,建立了种姓制度。雅利安人垄断了祭祀、军事、行政以及征收赋税的权力,而被征服的土著居民则从事农业、畜牧业、捕鱼业和手工业,为前三个等级服务。这表明( )
A.印度社会的宗教矛盾非常尖锐
B.种姓制度是一种社会等级制度
C.雅利安人占印度人口的大多数
D.印度文明是由雅利安人创造的
7.(2025 陕西模拟)下列史料可用于研究“古埃及文明”的是( )
A.金字塔 B.《天方夜谭》
C.楔形文字 D.帕特农神庙
8.(2025 西乡县二模)某学习小组开展“古代雕塑、建筑鉴赏”项目学习。以下属于古埃及文明的是( )
A.金字塔 B.释迦牟尼佛像
C.罗马大竞技场 D.《掷铁饼者》
9.(2024秋 镇江期末)“在尘世能成为婆罗门是人们最大的愿望……刹帝利也有自己的本分职业,那就是‘执掌政权,充当战士’,吠舍组成稳定的中产阶级,是社会的支柱,至于首陀罗,他们的义务是服从”。材料描述的是( )
A.印度的种姓制度 B.中国的分封制度
C.西欧的庄园制度 D.法国的等级制度
10.(2025 瑶海区一模)如图是古代两河流域地图,为有效统治该地区,古巴比伦王国采取的措施是( )
A.君主专制,中央集权 B.民主共和,人民主权
C.诸侯林立,封邦建国 D.中央集权,地方郡县
11.(2024秋 泉港区期末)《汉谟拉比法典》中有许多关于租赁、雇佣、交换、借贷等方面的规定,这些规定所反映的古巴比伦社会特征是( )
A.奴隶制度残酷无情 B.商品经济比较活跃
C.社会等级划分严格 D.维护奴隶主的利益
12.(2024秋 沈北新区期末)著名学者余秋雨曾进行过一次“环青藏高原的千禧之旅”,从南亚次大陆开启旅程,到中国的万里长城完美收官。在“南亚次大陆印度河流域”,他可以看到的建筑是( )
A.金字塔与狮身人面像 B.《汉谟拉比法典》石柱
C.摩亨佐达罗遗址 D.巴黎圣母院
13.(2025 龙江县三模)被称为“尼罗河的赠礼”是哪一个古代文明( )
A.古代埃及 B.两河文明 C.古代印度 D.古希腊
14.(2025 绿园区一模)20世纪50年代,印度电影《流浪者》中有句著名台词:“法官的儿子还是法官,小偷的儿子还是小偷”。此观念折射出印度( )
A.注重法制规范 B.世袭制度仍然存在
C.社会分工明确 D.种姓制度影响深远
15.(2024秋 内黄县期末)在印度,贵族们在婚礼宴席上招待宾客时,使用香蕉叶作为临时餐盘。据传,这是因为社会地位较高的人士不愿使用被较低阶层接触过的餐具,因此,一次性使用的香蕉叶便成为理想的选择。这说明了印度( )
A.主张众生平等 B.具有环保意识
C.加强法制建设 D.社会等级森严
16.(2025春 海沧区期末)公元前6世纪的印度,贫穷流浪的婆罗门仍然属于最高等级,吠舍等级的人即使成了富翁,其社会地位依旧低下。这说明当时的印度( )
A.国家统一众望所归 B.佛教势力逐渐壮大
C.贫富分化日益加剧 D.等级制度根深蒂固
17.(2024 安徽)《汉谟拉比法典》是迄今已知世界上第一部较为完整的成文法典,其诞生于图中的( )
A.① B.② C.③ D.④
18.(2024秋 泉港区期末)古代印度规定各种姓的人都有与自己的地位相应的传统职业,并逐渐固定下来,父子世代相传。各种姓之间原则上禁止通婚,违者将沦落为最卑下的贱民。这表明印度社会( )
A.职业分工明确 B.贫富分化严重
C.等级制度森严 D.文化璀璨夺目
19.(2024秋 东港市期末)佛教创立于公元前6世纪,其诞生于图中的( )
A.① B.② C.③ D.④
20.(2025 沛县二模)“为了对这种新的社会等级制加以固化,既得利益集团婆罗门编造出一个神话:雅利安人主神之一婆罗摩把他创造的第一个人普鲁沙当作牺牲,按先后次序割取其部位。先后割下的嘴巴变成婆罗门,手变成刹帝利,腿变成吠舍,脚生出首陀罗。这一切为雅利安人国家的形成准备了条件。”材料中“新的社会等级制”产生于( )
A.古代埃及 B.古代印度 C.古代希腊 D.西欧庄园
二.材料题(共1小题)
21.(2025 阳新县模拟)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古代埃及位于非洲东北角,与亚洲毗连。尼罗河由南向北贯穿埃及南北,河水每年定期泛滥,给两岸的农田带来大量的水和肥料。因此,古埃及的农业十分发达。这种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孕育了伟大的古埃及文明。
材料二:约从公元前3500年开始,在尼罗河下游陆续出现了若干个小国家。公元前3100年左右,古埃及初步实现了统一,之后经历了古王国时代、中王国时代和新王国时代。在新王国时代法老图特摩斯三世统治时期,古埃及成为强大的军事帝国,版图向北延伸至叙利亚与小亚细亚交界处,以及幼发拉底河上游,向南扩展到尼罗河“第四瀑布”。
材料三:金字塔的修建,反映了古埃及国王至高无上的地位。古埃及的国王称“法老”。法老作为全国最高的统治者,集军、政、财、神等大权于一身。在宗教上,法老被认为是“神之子”,具有无上的权威。大臣见国王时,要匍匐在地上,吻国王脚下的土地。国王发起怒来,还经常亲自用王杖责打大臣。
(1)根据材料一,孕育古埃及文明的是什么河?为什么该河被称为古埃及的母亲河?
(2)根据材料二,古埃及初步实现统一是在什么时候?在谁统治时期,古埃及成为强大的军事帝国?
(3)根据材料三,古埃及国王在国家中的地位如何?
第一单元 古代亚非文明
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
一.选择题(共20小题)
1.(2024 宁城县一模)阅读下面表格内容,这说明,古文明( )
埃及谚语:尼罗河上午干涸,埃及下午死亡。 两河流域苏美尔人诗歌:猖狂的洪水啊,没人能和它对抗…… 庄稼成熟了,猖狂的洪水来将它淹没。
A.发源于埃及和西亚 B.受自然环境影响
C.毁坏于洪水泛滥 D.具有多元特征
【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古文明受自然环境影响的相关史实,识读题干表格内容是解答本题的关键。
【解答】古埃及位于非洲东北角,世界上最长的河流尼罗河贯穿埃及南北,每年尼罗河定期泛滥,当洪水退去后,两岸留下肥沃的黑色淤泥,非常有利于农业生产;两河流域意即“两河之间的地方”,大体上是以今天伊拉克首都巴格达为中心的狭长地带。由题干材料“尼罗河上午干涸,埃及下午死亡。”“猖狂的洪水啊,没人能和它对抗……庄稼成熟了,猖狂的洪水来将它淹没。”并结合所学可知,这说明古埃及、古代两河流域文明的形成都是发源于大河流域,深受自然环境影响,B项正确;古文明有五大发源地,分别是美索不达米亚、古埃及、古印度、古中国和古希腊,A项片面,排除A项;材料重点强调的是古文明发源于大河流域,深受自然环境影响,而非毁坏于洪水泛滥,排除C项,材料中没有体现出古文明具有多元特征,排除D项。
故选:B。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题干表格的理解能力和准确识记历史知识的能力。理解并识记古文明受自然环境影响的相关史实。
2.(2025 金沙县模拟)如图的建筑是古埃及文明的象征,它的修建反映了古埃及国王的无限权力。它是( )
A.金字塔 B.凯旋门 C.万神庙 D.空中花园
【分析】本题主要考查金字塔的相关史实,识读题干图文是解答本题的关键。
【解答】从古王国时代,法老为自己修建呈角锥体状的陵墓,它每个侧面都形似汉字的“金”字,故被中国人称为“金字塔”。金字塔是古埃及文明的象征,反映了古埃及社会经济发展的较高水平,是古埃及人智慧的结晶。金字塔的修建,反映了古埃及国王的无限权力。据题干“古埃及文明的象征”和图片并结合所学可知,A项正确;凯旋门和万神庙是古罗马的代表性建筑,排除BC项;空中花园是古巴比伦王国的,排除D项。
故选:A。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准确解读题干信息以及理解问题的能力。理解并识记金字塔的相关史实。
3.(2025 长春二模)古埃及人根据对尼罗河河水上涨和天狼星的长期观察,制定出的一部历法是( )
A.夏历 B.农历 C.太阳历 D.佛历
【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太阳历。我们今天使用的公历,是古代罗马人创设的。罗马的历法来源于古埃及人的太阳历。
【解答】据所学知识可知,古埃及人根据对尼罗河河水上涨和天狼星的长期观察,制定出的一部历法﹣﹣太阳历。太阳历是古埃及天文学的突出成就之一。
故选:C。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识记与灵活掌握古埃及人的历法的相关史实。
4.(2025 江西)《汉谟拉比法典》规定:男性家长对奴隶有生杀予夺之权;丈夫是法律承认的无可争辩的一家之主,是妻儿的所有人,甚至他可以典当或出卖他(她)们。由此可知( )
A.古巴比伦实行君主专制制度
B.《汉谟拉比法典》内容广泛
C.古巴比伦实行家庭奴隶制度
D.《汉谟拉比法典》源远流长
【分析】本题主要考查了《汉谟拉比法典》的相关史实,掌握相关基础知识。
【解答】据材料和所学知识可知,《汉谟拉比法典》规定男性家长对奴隶有生杀予夺之权,对妻儿也有极大的权力,如可以典当或出卖他们。从男性家长对奴隶以及妻儿的权力描述可以看出,在古巴比伦家庭中存在把妻儿等当作类似奴隶的现象,即实行家庭奴隶制度,C正确;题干中并未提及古巴比伦实行君主专制制度,题干重点强调的是家庭中男性家长的权力,排除A;虽然《汉谟拉比法典》内容广泛,但题干仅呈现了关于家庭中男性权力的部分规定,不能由此得出法典内容广泛这一宽泛结论,排除B;题干中没有任何信息体现《汉谟拉比法典》源远流长,排除D。
故选:C。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识记和分析历史知识的能力。理解并识记《汉谟拉比法典》的相关史实。
5.(2024 湖北)据记载,古巴比伦开办了专门用于借贷的机构(类似于今天的银行),出借实物或金银货币,借贷人可以用分期付款等方式偿还。这反映了古巴比伦( )
A.法学系统日臻完整 B.君主权力衰落
C.商品经济比较活跃 D.国内矛盾激化
【分析】本题考查古巴比伦王国的相关内容,准确解读材料信息。
【解答】根据材料“古巴比伦开办了专门用于借贷的机构(类似于今天的银行),出借实物或金银货币,借贷人可以用分期付款等方式偿还”可知,古巴比伦建立了专门用于借贷的机构,说明当时的商品交易比较活跃,体现了商品经济的发展,C项正确;材料未涉及法学系统日臻完整的相关信息,表述不准确,排除A项;材料与君主权力的衰落无关,排除B项;材料未涉及国内矛盾激化的相关信息,排除D项。
故选:C。
【点评】本题考查学生准确理解古巴比伦王国的相关内容,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历史解释素养。
6.(2024秋 汕尾期末)雅利安人进入印度后,建立了种姓制度。雅利安人垄断了祭祀、军事、行政以及征收赋税的权力,而被征服的土著居民则从事农业、畜牧业、捕鱼业和手工业,为前三个等级服务。这表明( )
A.印度社会的宗教矛盾非常尖锐
B.种姓制度是一种社会等级制度
C.雅利安人占印度人口的大多数
D.印度文明是由雅利安人创造的
【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古印度,学生根据所学知识和题干信息进行解答即可。
【解答】A.印度社会的宗教矛盾非常尖锐与材料不符,材料只涉及种姓制度,排除A项;
B.据材料“雅利安人垄断了祭祀、军事、行政以及征收赋税的权力,而被征服的土著居民则从事农业、畜牧业、捕鱼业和手工业,为前三个等级服务。”可知,雅利安人进入印度后,逐渐建立了严格的社会等级制度,各等级之间贵贱分明,低等级的人不得从事高等级的人的职业,B项正确;
C.雅利安人占印度人口的大多数不符合题意,材料强调等级,并非人数占比,排除C项;
D.印度文明是在雅利安人进入印度之前就存在,排除D项。
故选:B。
【点评】本题以古印度为切入点,考查学生对基础知识的掌握和分析题干信息的能力。
7.(2025 陕西模拟)下列史料可用于研究“古埃及文明”的是( )
A.金字塔 B.《天方夜谭》
C.楔形文字 D.帕特农神庙
【分析】本题考查了古埃及文明,要求学生阅读史料并结合所学作出回答。
【解答】金字塔是古埃及文明的标志性建筑,作为古代埃及国王的陵墓,它不仅体现了古埃及人民的高超建筑技艺,还反映了当时的社会制度和宗教信仰。因此,金字塔是研究古埃及文明的重要实物史料,A正确;《天方夜谭》是一部阿拉伯的民间故事集,主要反映的是阿拉伯帝国的社会生活和文化,与古埃及文明没有直接关联。因此,它不能作为研究古埃及文明的史料,排除B;楔形文字是古代两河流域(即今天的伊拉克地区)苏美尔人发明的文字,它主要用于记录古代两河流域的历史和文化,与古埃及文明没有直接联系。因此,楔形文字不适用于研究古埃及文明,排除C;帕特农神庙位于希腊首都雅典卫城的最高点,是古希腊文明的代表性建筑,与古埃及文明没有直接关联。因此,它也不能作为研究古埃及文明的史料,排除D。
故选:A。
【点评】本题要求学生具有解读材料信息,调动和运用知识分析历史问题的能力。
8.(2025 西乡县二模)某学习小组开展“古代雕塑、建筑鉴赏”项目学习。以下属于古埃及文明的是( )
A.金字塔
B.释迦牟尼佛像
C.罗马大竞技场
D.《掷铁饼者》
【分析】本题考查金字塔和埃及文明,掌握相关的基础知识。
【解答】金字塔是古埃及文明的象征,反映了古埃及社会经济发展的较高水平,是古埃及人智慧的结晶。故A符合题意;释迦牟尼佛像是古印度文明的代表,排除B;罗马大竞技场是古罗马文明的代表,排除C;《掷铁饼者》是古希腊文明的代表,排除D。
故选:A。
【点评】本题考查金字塔和埃及文明,考查学生的识记理解能力,解题关键是知道金字塔是古埃及文明的象征。
9.(2024秋 镇江期末)“在尘世能成为婆罗门是人们最大的愿望……刹帝利也有自己的本分职业,那就是‘执掌政权,充当战士’,吠舍组成稳定的中产阶级,是社会的支柱,至于首陀罗,他们的义务是服从”。材料描述的是( )
A.印度的种姓制度 B.中国的分封制度
C.西欧的庄园制度 D.法国的等级制度
【分析】本题考查了古代印度种姓制度的知识。古代印度四大种族分别是婆罗门、刹帝利、吠舍、首陀罗。
【解答】依据“婆罗门”“刹帝利”“吠舍”“首陀罗”可知,与古代印度种姓制度有关。雅利安人在进入古代印度后,逐渐产生不同等级,形成严格的等级制度,史称“种姓制度”。第一等级婆罗门(祭司、贵族)掌握神权;第二等级刹帝利(国王、武士、官吏)把持国家军事行政大权。第三等级吠舍(农民、牧民、手工业者、商人)向国家纳税,向神庙上供,供养第一、第二等级;第四等级首陀罗(被征服者、贫困破产失去土地的人)几乎没有权利,受奴隶主阶级的剥削,干最低贱的职业。故题干与古代印度种姓制度的内容有关,A符合题意;分封制度与中国西周时期政治制度有关,排除B;西欧庄园制度是西欧封建主凭借土地占有及超经济强制等权力形成的剥削农民的实体,排除C;封建等级制度是指各地封建主之间依附土地占有和人身依附关系而形成的一种等级关系,排除D。
故选:A。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基础知识的识记能力,需要准确识记古代印度种姓制度的四个等级。
10.(2025 瑶海区一模)如图是古代两河流域地图,为有效统治该地区,古巴比伦王国采取的措施是( )
A.君主专制,中央集权 B.民主共和,人民主权
C.诸侯林立,封邦建国 D.中央集权,地方郡县
【分析】本题考查古巴比伦王国的相关内容,准确解读材料信息。
【解答】A.根据所学可知,公元前18世纪,古巴比伦王国国王汉谟拉比统一了两河流域,建立起中央集权的奴隶制国家,A项正确。
B.“民主共和,人民主权”属于近代西方资产阶级代议制的内容,排除B。
C.公元前3500年以后,苏美尔人在两河流域南部建立起很多奴隶制小国。“诸侯林立,封邦建国”与题意不符,排除C。
D.“中央集权,地方郡县”属于秦朝统一后的地方行政制度,排除D。
故选:A。
【点评】本题考查学生获取材料信息,调动运用所学知识,准确解读材料信息的能力,识记古巴比伦王国的相关内容,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历史解释素养。
11.(2024秋 泉港区期末)《汉谟拉比法典》中有许多关于租赁、雇佣、交换、借贷等方面的规定,这些规定所反映的古巴比伦社会特征是( )
A.奴隶制度残酷无情 B.商品经济比较活跃
C.社会等级划分严格 D.维护奴隶主的利益
【分析】本题考查《汉谟拉比法典》的相关知识,关键信息是“有许多关于租赁、雇佣、交换、借贷等方面的规定”。
【解答】关于租赁、雇佣、交换、借贷等方面的规定都是关于商品经济发展的内容。由材料“《汉谟拉比法典》中有许多关于租赁、雇佣、交换、借贷等方面的规定。”可知,这说明商品经济在两河流域地区比较活跃。
故选:B。
【点评】本题结合材料旨在考查学生对《汉谟拉比法典》中许多关于租赁、雇佣、交换、借贷等方面的规定的理解。重点考查学生的分析概括能力。
12.(2024秋 沈北新区期末)著名学者余秋雨曾进行过一次“环青藏高原的千禧之旅”,从南亚次大陆开启旅程,到中国的万里长城完美收官。在“南亚次大陆印度河流域”,他可以看到的建筑是( )
A.金字塔与狮身人面像 B.《汉谟拉比法典》石柱
C.摩亨佐达罗遗址 D.巴黎圣母院
【分析】本题主要考查佛教和古印度文明,需要学生在掌握必备的基础知识的情况下给予作答。
【解答】金字塔与狮身人面像在埃及,不在印度河流域,A错误;《汉谟拉比法典》石柱在古代巴比伦,不在印度河流域,B错误;摩亨佐达罗遗址位于印度河流域,是古代印度文明的重要遗址,C正确。巴黎圣母院在法国,与印度河流域毫无关系,D错误。
故选:C。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佛教和古印度文明,考查阅读材料的能力和对基本历史事件特征的再认再现能力。
13.(2025 龙江县三模)被称为“尼罗河的赠礼”是哪一个古代文明( )
A.古代埃及 B.两河文明 C.古代印度 D.古希腊
【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埃及文明。埃及地处非洲北部,滔滔不尽的尼罗河流经全境,在干燥的沙漠中形成肥沃的绿洲,孕育了古埃及灿烂的文明。
【解答】 结合所学知识,古代埃及文明 被形象地称为“尼罗河的赠礼”,是因为尼罗河作为埃及的母亲河,不仅为埃及提供了充足的水源,还通过其定期泛滥为两岸带来了肥沃的土壤,从而促进了农业的发展,养活了埃及人民,并孕育了灿烂的埃及文明 ,A符合题意;古代两河流域文明、古代印度文明分别与底格里斯河和幼发拉底河、印度河和恒河相关,并非与尼罗河紧密相连,故排除 BC;古希腊属于海洋文明,排除D。
故选:A。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需要准确掌握古埃及文明以及影响。
14.(2025 绿园区一模)20世纪50年代,印度电影《流浪者》中有句著名台词:“法官的儿子还是法官,小偷的儿子还是小偷”。此观念折射出印度( )
A.注重法制规范 B.世袭制度仍然存在
C.社会分工明确 D.种姓制度影响深远
【分析】本题考查了古印度种姓制度的影响,要求学生阅读史料并结合所学作出回答。
【解答】种姓制度是印度特有的一种社会体系,它将人分为不同的等级,且这些等级之间的流动是非常困难的。台词中的“法官的儿子还是法官,小偷的儿子还是小偷”恰恰反映了这种等级或身份的固化,与种姓制度的核心特征高度吻合,D正确;台词的核心并不是强调法制的规范性,而是身份或职业的固化,排除A;世袭制度通常指的是王位或权力的继承,而这里的台词更多是在描述社会职业或身份的继承,和世袭制度无关,排除B;台词并没有在强调社会分工的明确性,而是在指出某种身份或职业的难以改变性,排除C。
故选:D。
【点评】本题考查阅读材料分析材料和调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关键是要抓住材料中的关键信息和所学知识进行作答。
15.(2024秋 内黄县期末)在印度,贵族们在婚礼宴席上招待宾客时,使用香蕉叶作为临时餐盘。据传,这是因为社会地位较高的人士不愿使用被较低阶层接触过的餐具,因此,一次性使用的香蕉叶便成为理想的选择。这说明了印度( )
A.主张众生平等 B.具有环保意识
C.加强法制建设 D.社会等级森严
【分析】考查古印度的种姓制度。
【解答】A.佛教主张众生平等,和材料无关,排除A项。
B.材料主旨是体现印度的种姓制度,和环保无关,排除B项。
C.材料主旨是体现印度的种姓制度,和法治建设无关,排除C项。
D.根据材料“这是因为社会地位较高的人士不愿使用被较低阶层接触过的餐具”结合所学可知,材料体现的是古印度的种姓制度。雅利安人进入古印度后,逐渐产生不同等级,形成严格的等级制度。各个等级之间高低贵贱有别,下一等级的人没有资格从事高等级的职业,不同等级的人不得通婚。D项正确。
故选:D。
【点评】考查学生的分析理解能力,掌握古印度种姓制度的相关知识。
16.(2025春 海沧区期末)公元前6世纪的印度,贫穷流浪的婆罗门仍然属于最高等级,吠舍等级的人即使成了富翁,其社会地位依旧低下。这说明当时的印度( )
A.国家统一众望所归 B.佛教势力逐渐壮大
C.贫富分化日益加剧 D.等级制度根深蒂固
【分析】考查古印度的种姓制度。
【解答】A.材料未涉及国家统一的内容,排除A项。
B.材料未涉及佛教势力逐渐壮大的内容,排除B项。
C.材料未涉及贫富分化日益加剧的内容,排除C项。
D.根据材料“贫穷流浪的婆罗门仍然属于最高等级,吠舍等级的人即使成了富翁,其社会地位依旧低下”可知,在古印度的种姓制度下,第一等级的婆罗门即使贫穷流浪也还是最高等级,第三等级的吠舍即使成为富翁,社会地位依旧低下,体现了当时的印度等级制度根深蒂固,D项正确。
故选:D。
【点评】考查学生的分析理解能力和识记能力,掌握古印度的种姓制度的相关知识。
17.(2024 安徽)《汉谟拉比法典》是迄今已知世界上第一部较为完整的成文法典,其诞生于图中的( )
A.① B.② C.③ D.④
【分析】本题主要考查《汉谟拉比法典》诞生的地区的相关史实。《汉谟拉比法典》是世界上第一部比较完备的成文法典,是古巴比伦留给世界文明的重要遗产。
【解答】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公元前18世纪,古巴比伦王国的国王汉谟拉比统一了两河流域,建立起中央集权的奴隶制国家。为了维护奴隶主的利益,汉谟拉比制定了一部法典,史称《汉谟拉比法典》,这是世界上现存的古代第一部比较完备的成文法典,②是两河流域,B正确;①是尼罗河流域,与古代埃及相关,排除A;③是恒河流域,与古代印度相关,排除C;④是爱琴海地区,与古代希腊相关,排除D。
故选:B。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理解并识记《汉谟拉比法典》诞生的地区的相关史实。
18.(2024秋 泉港区期末)古代印度规定各种姓的人都有与自己的地位相应的传统职业,并逐渐固定下来,父子世代相传。各种姓之间原则上禁止通婚,违者将沦落为最卑下的贱民。这表明印度社会( )
A.职业分工明确 B.贫富分化严重
C.等级制度森严 D.文化璀璨夺目
【分析】考查古印度的种姓制度。
【解答】A.题干材料内容涉及的是等级制度,不是职业分工,排除A项。
B.题干材料反映的是等级差别,没有涉及贫富分化现象,排除B项。
C.根据题干“古代印度规定各种姓的人都有与自己的地位相应的传统职业,并逐渐固定下来,父子世代相传。各种姓之间原则上禁止通婚,违者将沦落为最卑下的贱民”结合所学知识可知,雅利安人进入印度后,逐渐建立了严格的社会等级制度,史称“种姓制度”,各等级之间贵贱分明,界限森严,不同等级的人不得通婚等,C项正确。
D.种姓制度不能说明印度文化璀璨夺目,排除D项。
故选:C。
【点评】考查学生的分析理解能力,掌握古印度的种姓制度相关知识。
19.(2024秋 东港市期末)佛教创立于公元前6世纪,其诞生于图中的( )
A.① B.② C.③ D.④
【分析】本题考查的是佛教和古印度文明。掌握基础知识。
【解答】依据“佛教创立于公元前6世纪”可知,公元前6世纪古印度的乔达摩 悉达多(释迦牟尼)创立佛教,宣扬“众生平等”,不拒绝低种姓的人入教,宣扬“忍耐顺从”。公元前1世纪,佛教经中亚传到中国新疆,再传入中国内地,后又传到朝鲜、日本和越南等国,③符合题意,C正确;①处为古埃及文明,排除A;②处为古巴比伦王国文明,排除B;④处为中国文明,排除D。
故选:C。
【点评】本题考查学生识记和分析历史知识的能力,注意掌握佛教和古印度文明的相关知识。
20.(2025 沛县二模)“为了对这种新的社会等级制加以固化,既得利益集团婆罗门编造出一个神话:雅利安人主神之一婆罗摩把他创造的第一个人普鲁沙当作牺牲,按先后次序割取其部位。先后割下的嘴巴变成婆罗门,手变成刹帝利,腿变成吠舍,脚生出首陀罗。这一切为雅利安人国家的形成准备了条件。”材料中“新的社会等级制”产生于( )
A.古代埃及 B.古代印度 C.古代希腊 D.西欧庄园
【分析】本题考查古印度的种姓制度,掌握相关的基础知识。
【解答】据题干“社会等级制”“婆罗门”“先后割下的嘴巴变成婆罗门,手变成刹帝利,腿变成吠舍,脚生出首陀罗。这一切为雅利安人国家的形成准备了条件”可知,材料主要表明了古印度奴隶制社会等级制度。雅利安人进入印度后,逐渐建立了严格的社会等级制度,史称“种姓制度”,B符合题意;题干材料主要表明了古印度奴隶制社会等级制度,与古代埃及、古代希腊和西欧庄园无关,排除ACD。
故选:B。
【点评】本题考查古印度的种姓制度,考查学生的识记理解能力。
二.材料题(共1小题)
21.(2025 阳新县模拟)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古代埃及位于非洲东北角,与亚洲毗连。尼罗河由南向北贯穿埃及南北,河水每年定期泛滥,给两岸的农田带来大量的水和肥料。因此,古埃及的农业十分发达。这种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孕育了伟大的古埃及文明。
材料二:约从公元前3500年开始,在尼罗河下游陆续出现了若干个小国家。公元前3100年左右,古埃及初步实现了统一,之后经历了古王国时代、中王国时代和新王国时代。在新王国时代法老图特摩斯三世统治时期,古埃及成为强大的军事帝国,版图向北延伸至叙利亚与小亚细亚交界处,以及幼发拉底河上游,向南扩展到尼罗河“第四瀑布”。
材料三:金字塔的修建,反映了古埃及国王至高无上的地位。古埃及的国王称“法老”。法老作为全国最高的统治者,集军、政、财、神等大权于一身。在宗教上,法老被认为是“神之子”,具有无上的权威。大臣见国王时,要匍匐在地上,吻国王脚下的土地。国王发起怒来,还经常亲自用王杖责打大臣。
(1)根据材料一,孕育古埃及文明的是什么河?为什么该河被称为古埃及的母亲河?
(2)根据材料二,古埃及初步实现统一是在什么时候?在谁统治时期,古埃及成为强大的军事帝国?
(3)根据材料三,古埃及国王在国家中的地位如何?
【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古埃及文明,学生根据所学知识和题干信息进行解答即可。
【解答】(1)河流及原因:据材料一“尼罗河由南向北贯穿埃及南北,河水每年定期泛滥,给两岸的农田带来大量的水和肥料。因此,古埃及的农业十分发达。这种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孕育了伟大的古埃及文明。”可知,孕育古埃及文明的是尼罗河。尼罗河被称为古埃及的母亲河,因为尼罗河每年定期泛滥,给两岸的农田带来大量的水和肥料,有利于农业生产,是古埃及文明发展的基础。
(2)时间:据材料二“约从公元前3500年开始,在尼罗河下游陆续出现了若干个小国家。公元前3100年左右,古埃及初步实现了统一”可知,古埃及初步实现统一是在公元前3100年左右。人物:据材料二“在新王国时代法老图特摩斯三世统治时期,古埃及成为强大的军事帝国”可知,在图特摩斯三世统治时期,古埃及成为强大的军事帝国。
(3)地位:据材料三“金字塔的修建,反映了古埃及国王至高无上的地位。古埃及的国王称‘法老’。法老作为全国最高的统治者,集军、政、财、神等大权于一身。在宗教上,法老被认为是‘神之子’,具有无上的权威。”可知,古埃及国王是全国最高的统治者,集军、政、财、神等大权于一身,在宗教上被认为是“神之子”,具有无上的权威。
故答案为:
(1)河流:尼罗河。原因:因为尼罗河每年定期泛滥,给两岸的农田带来大量的水和肥料,有利于农业生产,所以被称为古埃及的母亲河。
(2)时间:公元前3100年左右。人物:图特摩斯三世。
(3)地位:古埃及国王是全国最高的统治者,集军、政、财、神等大权于一身,在宗教上被认为是“神之子”,具有无上的权威。
【点评】本题以古埃及文明为切入点,考查学生对基础知识的掌握和分析题干信息的能力。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